摘 要:本文基于人文素養建設的藥理學標準化教學模式,以《藥理學基礎》中的專業知識為基礎,以課堂教學和實踐課程為主要載體,以培育具有高質量的人文素養、人文關懷精神和職業道德的醫學儲備人才隊伍為重點目標,充分地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素養資源,利用多種方式優化課程設計,吸收前沿學科的方法與理論,催生出更適應醫學儲備隊伍的教學方法,建立出更能引領藥理學教學標準化、規范化開展的課堂教學模式,使醫學儲備隊伍能在有效地吸收專業基礎知識、掌握專業技能的同時,在潛移默化中利用人文素養的提升助力自我人格的健全與自洽,成為新時代發展進程中有信仰、有力量、有價值的醫學新青年。
關鍵詞:人文素養,藥理學,標準化,教學模式,探索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3.08.038
1 人文素養建設的概念及其意義
人文素養主要指的是一個人所掌握的知識、技能等的內化,主要涵蓋了人的文化素質和道德品格兩方面,是人類不斷認識和改造自己、認識世界并與世界和諧相處的一門學問。對于任何人來說,其人文素養的建設和提升都是在幫助自身思考和追尋人生的意義與價值。良好的人文素養能夠引導一個人追求精神與道德層面的崇高,使其成為一個受人尊重的人;能夠助力一個人塑造健全的人格,使其成為一個自洽的人;能夠推動一個人向往真理與熱愛,使其成為一個智慧的人。反之,人文素養得不到正確的培養與發展,會使其丟失本身具有的閃光點,輕則成為平庸無趣、碌碌為為的人,重則成為道德泯滅、喪失人性的惡魔[1]。
《藥理學基礎》是全國中等衛生職業教育教材,作為中職醫學生群體的專業基礎課程,其通過藥理學與藥物應用護理兩大板塊的學習,構建起基礎學習與臨床護理之間的橋梁,并通過詳細闡述抗微生物藥、抗腫瘤藥物、傳出神經系統藥物、局部麻醉藥、中樞神經系統藥物、抗組胺藥物、用于子宮的藥物、消化和呼吸系統藥物、心血管藥物、血液和血系統藥物、激素類藥物、利尿與脫水藥物的藥理作用、用藥護理方式、不良反應等專業知識,傳遞著以生命安全為第一要義的職業價值,滲透著職業素養的諸多內容,待教師與學生一起挖掘與學習,使學生在學習專業基礎知識的同時提升人文素養,在關乎人的生命健康的職業中,成為既有扎實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又擁有極強的責任心和人文精神的從業者[2]。
為了培養出符合新時代要求、更適應現代醫學發展、具有良好人文素養的從業者,教師要積極探索基于人文素養建設的藥理學標準化教學模式,將人文素養的培育與發展滲透進每一次理論知識與實踐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幫助學生們樹立起良好的職業理念,引導學生們樹立正確人生觀與價值觀,能夠在走上職業道路時保持良好的人文素養,成就更有價值的人生。
2 基于人文素養建設的藥理學標準化教學模式
基于人文素養建設的藥理學標準化教學模式要以《藥理學基礎》中的專業知識為中心,以課堂教學和實踐課程為載體,以專業知識載動價值觀念為方式,以培育人文素養為目標,充分挖掘人文素養建設的教學資源,優化課程設計,圍繞道德修養與職業素養,創新教學方法,建立標準化的課堂教學模式,使學生在更好地吸收專業基礎知識、掌握專業技能的同時,將人文素養的發展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成為具有人文關懷精神和責任心的醫學儲備人才隊伍。
2.1 挖掘人文素養建設的教學資源,優化課程設計
課程設計指的是教師在教授知識前,針對某一門課程的某一章節的具體內容,所做出的旨在使學生獲取知識、獲得發展的教育性計劃。基于人文素養建設的藥理學標準化教學模式中,教師在進行課程設計時,可以利用網絡、病歷資料與課本知識,充分地挖掘蘊含于其中人文素養建設教學資源,將教學活動的設計與人文素養建設的教學目標自然、合理地銜接,形成更能吸引學生注意力并引起學生深度思考的課堂。
例如:在第二章抗微生物藥的學習過程中,第二節抗生素是教學的重點內容,除了書本中重點闡述的知識與案例,教師還可以將第2代三唑類抗真菌藥物——伏立康唑的不規范用藥引起的不良反應的案例特別設計在課程教學中,作為血液病患者的推薦和常用藥物,其不規范用藥后的不良反應嚴重損傷著患者的腎臟和肝功能,還會帶來視覺的障礙與神經功能的障礙,在神經功能障礙方面的案例包括:幻視幻聽、焦慮失眠等癥狀。教師通過播放患者不規范用藥后產生的不良反應的視頻、國家藥物監管部門的官方通報內容等,可以警醒學生對藥物的兩面性保持嚴謹、客觀、細致的態度,時刻牢記用藥護理方面的專業知識技能與規范,培養其認真負責的職業素養,將生命至上的人文精神融入骨血。
而第五章局部麻醉藥相較其他章節雖然內容較少,但其蘊含人文素養資源卻十分豐富。首先,麻醉藥品中避不開的“無痛分娩”話題,“無痛針”的普及率在全國范圍內還很低,許多家庭及個人對其有著不同程度的誤解。教師可以先利用科普動畫和孕婦分娩視頻資料讓學生了解母親分娩的痛苦,在這個過程中喚起學生對母親的感恩之情,并引導男性產生共情,尊重女性關于懷孕與分娩的決定;再通過闡述“無痛分娩”的藥理作用與機制,糾正錯誤的麻醉藥物與鎮痛藥物的認知與觀念,使學生建立起較強的人文關懷精神。此外,麻醉藥物與鎮痛藥物中“嗎啡”的應用是個爭議不斷的話題,教師在設計課程時可以趁機將毒品的危害等納入課堂教學內容,一方面警醒用藥護理方面要保持嚴謹、一絲不茍的職業素養;另一方面教育學生遠離毒品的危害,珍愛生命與健康。而談到局部麻醉藥物和鎮痛藥物的藥理作用,“臨終關懷”和“生命最后的尊嚴”也是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深度思考與探討的話題,社會熱點話題的切入與更貼近生活的案例教學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的共鳴,讓學生產生更多對生命、對職業的敬畏感與尊重,使學生的職業素養乃至人文素養得到更好的提升[3]。
2.2 創設和吸收新的教學方法,完善標準化課堂教學流程
標準化的課堂教學包含了導入課程、課堂提問、知識詳析、課堂討論、實踐練習等流程,而基于人文素養建設標準化教學模式需要在此基礎上不斷創設和吸收新的教學方法,完善各個流程中的互動與評價,做到及時查缺補漏的同時,將人文素養的提升融入教學目標中。除了上述從課程設計就合理運用的案例教學方法,各個教學活動階段都應該及時吸收和運用最前沿的教學方法和理念,讓人文素養提升相關的知識與藥理學基礎知識達到深度與廣度的結合。
例如:PBL教學方法結合人文素養建設的課堂應用可以貫穿課堂的各個流程。PBL教學方法以問題為導向,旨在通過提出問題—回答問題—回到問題的步驟讓學生聚焦本質問題,將專業知識學習得更為透徹;PBL結合病例的標準化教學方式是培養學生臨床應用能力和活躍的思維能力的重要手段,以第十三章激素類及有關藥物為例,教師可以將有關病例資料提前下發至學生手里,針對病例中的相關癥狀等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教師再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提出幾個問題,供學生進行查閱資料總結與討論匯報,而在討論的過程中,有關激素類藥物導致患者水腫、發胖、抑制發育、脫發等不良反應的情況應該被特別提出,由學生基于此展開關于人文關懷方面的探討,在探討過程中使學生產生較強的共情能力,也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念,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幫助學生克服潛移默化中形成的審美觀念缺陷,學會包容、體諒他人;PBL結合實驗的標準化探究性學習方式可以培養學生的探究思維和團隊協作精神,助力學生培育更嚴謹、科學的鉆研精神,使其在今后的學習、工作乃至生活道路上具備更優良的人文素養,形成更健全完善的人格[4]。
3 結 語
基于人文素養建設的藥理學標準化教學模式探索任重而道遠,需要中職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保持課程開發的自覺性與敏銳感,充分挖掘課本知識中的人文素養教學資源,并利用不斷改革、進步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搜尋出更適應學生個體發展和職業需求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的人文素養能在學校教育中得到充分的發展和提升。
參考文獻
顧云浩,趙茜.融入人文關懷理念的高職護理專業用藥護理教學改革策略探究[J].衛生職業教育,2021,39(24):51-52.
閆捷.在藥物應用護理教學中滲透人文素質教育[J].衛生職業教育,2018,31(17):93-94.
楊亮,韓寶琦,張彥,等.藥理學課程思政教學體系的構建——以“鎮痛藥”為例[J].安徽化工,2022,48(1):147-149.
廖長秀,黃桂坤,王金妮,等.PBL在藥理學實驗中的應用現狀與思考[J].基礎醫學教育,2022,24(4):271-275.
作者簡介
章蓉蓉,本科,講師,研究方向為藥理學標準化教學模式探索。
(責任編輯:高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