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雨桐
(蘇州大學 江蘇蘇州 226000)
一直以來,美元是國際貨幣體系的中心貨幣,不過近年美國經濟總量占全球比重下滑,財政赤字嚴重,美元貶值,以此為本位的國際貨幣體系遭到質疑。而歐洲主權債務危機蔓延,嚴重影響歐元的幣值和信譽,在此背景下,國際社會普遍呼吁建立新的國際貨幣體系。現階段,我國在世界銀行的股票權和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的份額不斷提高,國際社會對人民幣在國際貿易中能夠發揮更大作用充滿期待,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了良好機遇。2013年,國家級頂層合作倡議“一帶一路”的提出成為人民幣國際化的突破口,推進了人民幣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區域化發展,使人民幣在國際上的使用水平達到歷史新高度,為全球范圍內實現人民幣國際化奠定了基礎,同時人民幣的國際使用為“一帶一路”的順利實施提供了便捷。目前來看,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呈現總額逐年增大、貿易總量增速高于我國總體貿易增速的特點,推動東南亞地區與我國的國際貿易關系愈發緊密。現基于“一帶一路”倡議,探究人民幣國際化對國際貿易的作用及影響。
人民幣是我國的主權貨幣,人民幣國際化,即人民幣的使用超過我國國境范圍,在世界其他國家的貿易與資本流通中可以自由兌換和交易,成為貿易計價結算貨幣、投資與金融交易貨幣和儲備貨幣,可以幫助我國提高國際地位:增強世界經濟影響力、降低匯率風險、緩解高額外匯儲備壓力,推進我國對外貿易、投資與金融進一步發展。
現階段,我國經濟走勢良好,國際合作不斷深入,實體經濟與對外貿易均呈正增長,人民幣國際化極具市場潛力。不僅如此,人民幣價值穩定,即使在新冠疫情與俄烏沖突沖擊國際市場引起巨幅動蕩的情況下,人民幣也能保持強大的穩定性,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了良好的經濟環境。但同時,我國國內資本市場尚未成熟,與海外資本市場存在較大差距,國內外匯市場體積量較小,金融對外開放層次有待提高,外匯市場制度安排有待完善,加之國際貨幣體系演變存在網絡效應和路徑依賴,成為制約人民幣國際化發展的重要因素。
RII(人民幣國際化指數)是基于國際貨幣職能的用以衡量和反映人民幣國際化真實水平的指標。2012年,中國人民大學貨幣研究所的一項調查研究顯示,2011年底人民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占比為0.45%,即RII為0.45。根據2021年央行發布的《人民幣國際化報告》,2020年人民幣的國際使用程度超過日元和英鎊,RII達5.02,在主要國際貨幣排名中位居第三,同比增長54.20%,較2011年的RII翻了10倍。由此可見,近年來我國人民幣國際化水平不斷提升,這得益于人民幣國際貿易計價結算職能的鞏固、人民幣金融交易的顯著增強及人民幣國際儲備職能的提高。不過,我國人民幣國際化尚處于初級階段,雖然RII大幅增長,但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占比仍較低,有待進一步推進和發展,以全方位增強人民幣的硬實力。另外,人民幣國際化會影響國內經濟穩定性,增加宏觀調控難度,是一把“雙刃劍”,而且由于現實因素的制約,中國的金融市場承受能力有限,人民幣國際化雖然當前水平不高,但比較符合我國金融市場實際發展情況與監管水平,在制約因素未能消除的情況下,人民幣國際化應慎之又慎,不可操之過急。
以往,國際貿易主要采用美元和歐元進行結算。國內企業開展對外貿易時,貨款支付通常使用美元、歐元等外幣,企業想要獲得人民幣貨款,就要通過銀行的結售匯業務渠道進行結算。此法不僅手續繁瑣、等待周期長,還需要支付一定比例的結匯、購匯費用,增加國際貿易企業的財務費用支出。另外,外幣結算有多種匯率風險,有時國際貿易企業為了規避這些風險,會開展針對外幣的衍生品貿易,如果再算上衍生品貿易的結匯、購匯費用,那么企業的財務費用支出就更高,無疑會增加企業對外貿易的經營成本,降低企業利潤。因此,有必要降低國際貿易企業的財務費用。人民幣國際化后,企業可以在國際貿易中直接采用人民幣進行結算,國際化越深入,涵蓋的國際貿易領域越廣闊,越能為更多國際貿易企業節約財務成本,獲得更多的產品利潤,這對我國利潤微薄的中小型外貿企業的生存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對推動國際貿易發展、提高企業競爭力也具有積極作用。
在國際貿易中,進出口企業和外商簽訂貿易合同的時間與貨款結算的時間往往不同步。一般是先簽訂合同,待貨物發運后再行結算,期間需要有短則數周、長則超過半年甚至更久的等待時間。而不同貨幣之間兌換的比率是動態變化的,這就意味著進出口企業在等待期間面臨著因匯率波動而造成虧損的風險。如果是進口企業,人民幣貶值,則進口成本增加;如果是出口企業,人民幣升值,則企業實際收入減低。以出口貿易為例,當前國際貿易中,我國主要出口產品的附加值普遍偏低,企業出口利潤微薄,如果人民幣貶值,就會進一步減少企業的出口利潤,嚴重時甚至會抵消出口利潤,直接造成企業虧損,使企業的生存發展陷入困境。當然,企業可以選擇提高產品出口價格,但這樣便會喪失企業的國際競爭力,造成出口減少,同樣有礙企業對外貿易的發展。人民幣國際化后,企業外貿可以使用人民幣結算,可以幫助企業鎖定利潤,規避匯率波動帶來的風險和損失,從而減少企業的外貿顧慮,間接刺激企業出口。
現階段,我國打開了“一帶一路”國際貿易新格局。人民幣國際化后,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將直接以人民幣進行計價和結算。“一帶一路”倡議為沿線國家帶來了互利合作和發展機遇,加之我國處理國際關系一向堅持友好原則及人民幣相對穩定等原因,使得沿線國家樂于與我國開展國際貿易,也更容易接受人民幣作為交易貨幣,也推進了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更加頻繁的貿易往來。在貿易過程中,我國進出口企業的匯率風險降低,財務費用減少,同時更具話語權,雙方合作共贏,可以減少甚至擺脫對發達國家的依賴。不僅如此,人民幣國際化還可能導致人民幣升值,這會使出口貿易中附加值低的產品越來越不具備價格競爭優勢,從而促使我國自主創新、生產和出口更具競爭力的高新技術產品,實現出口產品結構的調整升級。而進口產品價格下降,可以減少我國引進資源類產品的費用,節約的資金可用于引進先進技術、經驗和設備,推動我國科技發展,促進產業結構集約化發展。
人民幣國際化支撐著我國“一帶一路”國際貿易的利潤實現和提高。以人民幣結算安全便捷,這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顯著優勢,作為貿易結算貨幣,目前人民幣已經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被廣為接受。從長遠來看,人民幣國際化會持續為“一帶一路”國際貿易創造便捷,增加我國對外貿易特別是邊境貿易的貿易量,優化國際貿易結構,促進對外貿易發展。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的深入,人民幣會被“一帶一路”以外更多的國家接受和認可,實現從區域性人民幣國際化過渡到世界范圍內的人民幣國際化。屆時,我國的國際貿易將不再依賴美元等國際貨幣,人民幣國際化將成為我國平穩參與國際貿易的有力支撐,從而推進我國企業更加積極參與對外貿易合作,促進我國國際貿易平穩健康發展。
雖然人民幣國際化對我國國際貿易發展具有重大支撐與推動作用,但是基于需求供給理論,人民幣國際化會使人民幣的國際需求增加,導致人民幣價格上漲,出現短期內利率快速上升的問題,影響進出口貿易量及企業利潤。本文對我國主要對外貿易出口行業的利潤率及人民幣升值后的利潤率變化進行統計,結果如表1所示。通過統計數據,調研我國國際貿易出口行業的利潤率均在5%以下,處于較低水平,而人民幣每升值一個百分點,企業的利潤率就會不同程度地降低。另外,人民幣匯率上升,也會降低我國在國際市場上的國際購買力,并對我國的就業產生不良影響。因此,為了平穩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有必要維持人民幣的幣值穩定及良好聲譽,這也是實現我國經濟長遠發展的重要保證。

表1 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國際貿易出口行業利潤率的影響 (單位%)
人民幣實現國際化是一個漫長過程,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建議先從國內化走向區域化,再從區域化步入國際化,逐漸推進深入,最終完成質變,全面發揮人民幣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區域性的人民幣國際化,首選“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主要原因在于我國西北、西南周邊鄰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普遍接受人民幣替代美元的建議,而且“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人口占世界的六成以上,經濟總量約占全球的30%,是極具市場潛力的貿易投資地。目前來看,基于“一帶一路”的人民幣國際化已經取得一定成效,在促進參與國貿易互惠互利、實現貿易利益自主控制方面發揮了顯著作用。今后,應持續深入推進“一帶一路”沿線的人民幣國際化,但需要注意應在沿線國家自覺自愿的前提下進行,切實確保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在目標地區落地。
匯率穩定是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保障,對保持人們安定生活、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人民幣匯率波動過大,會導致投機行為增多,損害人民幣聲譽,有損國際化進程,同時會造成經濟的不穩定。當年日本推動日元國際化,由于沒有處理好日元匯率問題,致使日元持續升值,嚴重影響出口,造成國內經濟蕭條,最終日元未能躋身國際重量級貨幣。對此,無論是出于保持國內經濟發展還是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目的,我國都要吸取前車之鑒,維持人民幣匯率平穩。建議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引導市場主體樹立“風險中性”理念,同時加強跨境資金流動宏觀審慎管理,統籌做好重大金融風險防范化解工作。
人民幣國際化會使人民幣的流動更加頻繁,迫使金融體系更加開放,會給我國的金融體系帶來更多的不穩定因素與潛在風險,增加遭受金融風險的概率。目前,我國的金融體系尚不完善,為了更好地應對和支撐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同時保障我國金融安全,有必要加強金融體系建設,可以通過建立健全現行金融法律法規政策、加快金融市場建設、提高我國金融企業實力等方式,進一步提高我國防范和抗擊金融風險的能力。此外,建議優化金融風險防范體系,開展國際金融監管合作,加強金融監管,防止國際風險傳導,盡最大可能防止金融危機產生。
綜上所述,人民幣國際化可以降低我國國際貿易企業的財務費用,減少匯率波動給國際貿易帶來的風險,促進我國國際貿易結構調整升級與平穩健康發展,對國際貿易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不過,人民幣國際化是一把雙刃劍,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發展需順應我國經濟發展需要,慎之又慎。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建議持續深入開展“一帶一路”沿線的人民幣國際化,同時采取綜合手段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并完善金融體系加強金融監管,以促進人民幣國際化與我國對外貿易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