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冰
(福建省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思明院區整形美容科,廈門,361000)
整形美容手術屬于生理上存在美學缺陷以及愛美人士的首選方式,通過整形美容手術可以改善其美學缺陷,從而提升其外表的美學效果[1-2]。整形美容患者在行手術期間需要面臨較多風險,這會導致患者的心理壓力加重,加之受到手術風險以及缺乏相關知識了解等因素的影響,患者的睡眠質量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從而影響其身心健康。整形美容患者在圍術期需加強護理干預,具體護理模式則為個性化護理[3-4]。為了探究個性化護理在整形美容圍術期護理中對睡眠質量的影響,本次選取了90例患者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福建省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思明院區整形美容科行整形美容手術患者9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單雙號分發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5例。對照組中男10例,女35例;年齡21~58歲,平均年齡(35.32±1.12)歲。觀察組中,男11例,女34例;年齡22~56歲,平均年齡(35.34±1.22)歲。一般資料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 納入標準 1)自愿參與研究與整形美容手術者;2)積極配合調研與研究開展者;3)個人信息真實有效者。
1.3 排除標準 1)伴有臟器功能障礙者;2)伴有嚴重抑郁癥與精神疾病者;3)伴有認知缺陷或溝通障礙者。
1.4 護理方法
1.4.1 對照組 對照組開展常規護理干預,包括術前注意事項講解、環境護理、術中配合護理以及術后生命體征變化情況監測等。
1.4.2 觀察組 觀察組開展個性化護理干預。1)心理護理:手術開始前護理人員要對患者進行訪視,加強與患者之間的溝通交流,明確患者需要開展整形美容手術的具體原因,結合具體原因來為其進行心理疏導。針對單純美容患者來說,要對其愛美之心給予尊重,充分理解患者的行為,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以免其期望過高。針對毀容或先天性畸形患者來說,應鼓勵安撫患者,告知其整形美容的必要性,給予其更多的愛護與關心。2)飲食護理:為患者制定飲食計劃,術后1周左右以粥跟面條等軟食為主,以免其面部肌肉出現過度活動,如有需要還需為患者選擇流質食物,并利用吸管吸食,同時為其選擇高熱量及高蛋白食物,禁止其食用堅硬、油膩以及辛辣等具有刺激性食物,鼓勵患者多飲水,餐后進行腹部按摩,促進胃腸蠕動。3)并發癥護理:術后為患者進行封閉引流包扎處理,并對引流液的量與顏色進行密切關注,確保外層輔料松緊適宜,以免因繃帶過緊而造成壓迫,對患者的咀嚼功能進行定期檢查。
1.5 觀察指標
1.5.1 睡眠質量測評 測評患者睡眠質量時要結合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進行評分,其中以覺醒次數、入睡時間、睡眠障礙以及睡眠效率等作為評價指標,指標分值越高則患者睡眠質量越差。
1.5.2 自我護理能力測評 測評患者自我護理能力時需要根據自我護理能力評分量表進行評分,量表以自我概念、自護責任感、健康知識以及自護技能作為評價指標,指標評分越高代表患者自我護理能力越強。
1.5.3 心理狀態測評 測評患者心理狀態時需要結合心理健康狀況評分量表進行評分,量表以焦慮、不安、煩躁以及抑郁作為具體評價指標,指標分值越高表示患者心理狀態越差。
1.5.4 護理滿意度測評 測評患者護理滿意度時需要使用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進行評級,測評等級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以及不滿意,總滿意率=(非常滿意+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2.1 2組患者睡眠質量評分比較 護理前,2組患者睡眠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2組患者睡眠質量評分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睡眠質量評分比較分)
2.2 2組患者自我護理能力評分比較 護理前,2組患者自我護理能力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2組患者自我護理能力評分均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自我護理能力評分比較分)
2.3 2組患者心理狀態評分比較 護理前,2組患者心理狀態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2組患者心理狀態評分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心理狀態評分比較分)
2.4 2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護理后,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2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例(%)]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加之審美趨勢的改變,人們對于美的要求也隨之提升,特別是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與發展,整形美容手術也得以快速發展與廣泛應用。整形美容手術屬于臨床上應用十分廣泛的一種術式,該術式是指通過手術的方式來再塑或修復人體容貌及各部位形態,其目的是提升人體的外在美感,這種手術涉及到多種學科,這也導致了其手術難度較大[5]。隨著整形美容手術的廣泛應用,各種因整形美容手術導致的醫療糾紛事件的發生率也顯著提升。導致各種醫療糾紛事件頻發的原因主要在于該手術術后并發癥的頻發以及患者本人的期望過高,為了降低醫療糾紛事件的發生率,還需加強患者的圍術期護理干預[6]。現階段,臨床上主張在整形美容手術患者的圍術期護理中引入個性化護理干預,個性化護理屬于一種應用較為廣泛且效果顯著的護理模式,該護理模式的原則為尊重個體化差異,而結合患者個體化差異來制定個性化護理方案則為該護理模式的主要特點,個性化護理可以充分體現患者之間的個體化差異,并且其護理模式也更加靈活且具有針對性,這有助于滿足患者的實際需求,并解決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個性化護理中包含有心理護理、飲食護理以及并發癥護理等具體措施,其中心理護理可以幫助患者舒緩負性情緒,同時控制其心理期望值,以免其術后出現失望的情況。飲食護理以及并發癥護理的重點則在于預防并發癥的頻發,促進患者術后恢復[7]。
綜上所述,對于整形美容手術患者來說,應采用個性化護理進行護理干預,其應用效果十分顯著。
利益沖突聲明: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