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小學英語;核心素養;學生發展
小學英語核心素養是學生在學習和成長過程中,落實語言能力的一種過程。為了讓學生能盡快掌握英語知識,我們需要在錘煉學生語言能力的同時,更多地關注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和發展,從多方面為學生思維品質的形成創造條件。
語言是我們社交的最基本的工具。而小學生在學習英語啟蒙教學的過程中,常常會感覺很不適應。他們喜歡和自己從小就接觸的母語進行對比,感覺英語太難了。老師需要對小學英語進行循序漸進地教學,從英語最基礎的字母入手進行教學。通過認識字母和規范書寫,再慢慢過渡到可以對學生進行單詞的發音和認讀,并能對簡單的日常用語進行對話。如簡單的問好:Good morning. Nice to meet you. Nice to meet you,too.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英語口語就會有循序漸進地提高。有了一定的語言基礎后,我們就可以對學生他們進行適當的語言溝通。學生的學習是一個慢進的過程,只有老師在鉆研教材時把握住方向,我們的英語課堂教學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
英語教學的特殊性,決定了我們必須在課堂上認真對待。因為學生一旦脫離了課堂,這門課程就有可能會被暫時的束之高閣。一來是很多家長自身不會,輔導起來就困難;二來不是母語,學生的忘性也會更大。這樣的特殊性就決定了我們必須認真對待英語課堂。精心磨礪,讓每一句短語在趣味高漲的環境里,強烈地刺激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將課件的音頻、視頻和教師的精彩講解相結合,將游戲和教學相融合,如此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比如在教學英語的名詞性物主代詞和形容詞性物主代詞的區別時,就需要進行沉浸式教學,來完全區分兩種代詞的用法。如:“這件大衣是我的”和“這件是我的大衣”。從漢語的角度看,好像這句話是一個意思,應該用同一種表達方法,但是在英語里就需要對前者翻譯成“This coat is mine”,后者翻譯為“This is my coat”。當學生明白了名詞性物主代詞和形容詞性物主代詞的用法后,我們在執教英語的教學中,正確關注“Let’s talk”“Let’s learn”的部分,“Let’s talk”是新句型的正確示范,在教材中有引領教學方向的作用。“Let’s learn”這個部分的教學鞏固意識更強,讓學生通過這個部分的學習,來增強對英語句法使用和單詞記憶的情況,就像一個規范的訓練場一樣,提供高效高質的英語口語和句型的練習服務活動。
小學英語教學不能就英語而學英語,我們可以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對學生進行英語跨學科教育。鼓勵學生進行遷移創新,來刺激英語學習的進步。我們可以把握英語教學的推理和論證,批判與評價以及想象、創造來完成的英語語篇的學習。比如:“Excuse me”和“I’m sorry”看起來都像是說對不起,但是前者適用于“打擾”人用的問候語,后者適合于道歉的含義。把這樣的語境遷移到數學、語文和科學等其他學科中進行學習,讓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進行英語的學習和訓練,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養成。
培養小學英語核心素養是一個任重道遠的長期過程。需要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做學生英語學習的向導,在立德樹人的教育大環境下,充分發揮學生學習主體地位,讓他們在教師精心鋪設的核心素養“橋梁”上,穩步走向人生的彼岸。
(作者單位:江西省銅鼓縣第二小學 陳院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