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磊
(天津港(集團)有限公司, 天津 300450)
202X 年末,集團公司合并口徑應收賬款為30 億元,較上年末的27 億元增加3 億元,增長11.1%;較202X 年三季度末的28億元增加2 億元,增長7.1%。同時為真實準確分析應收賬款情況,對應收賬款合并數據進行還原,全面呈現應收賬款原值及合并口徑內外部應收賬款情況。還原已計提的壞賬減值準備5 億元及內部應收賬款抵銷額5億元后,T 集團202X 年末匯總應收賬款為40 億元,較上年末的35 億元增加5 億元,增長14.3%;較202X 年三季度末的36 億元增加4 億元,增長11.1%。
202X 年末,T 集團匯總應收賬款為40億元,其中裝卸板塊匯總應收賬款規模為5.2億元,占總體比重的13.0%;物流板塊匯總應收賬款規模為19.48 億元,占總體比重的48.7%,為集團公司應收賬款規模最大板塊;多元化板塊匯總應收賬款規模為15.32億元,占總體比重的38.3%。
202X 年末,T 集團匯總應收賬款為40億元,其中外部應收賬款為35 億元,占總體比重的87.5%,其中,202X 年末,T 集團公司逾期外部應收賬款為21.72 億元,占總體比重的54.3%,其中逾期半年以內為5.02 億元,逾期半年至一年為6.7 億元,逾期一至三年為5 億元,逾期三年以上為5 億元;內部應收賬款為5 億元,占總體比重的12.5%。
202X 年末,T 集團公司匯總應收賬款為40 億元,應收賬款賬齡主要集中在1 年以內21.5 億元,占匯總應收賬款的比重為53.8%,其中1 個月以內15 億元,1 ~6 個月3 億元,6 ~12 個月3.5 億元。1 ~3 年15.5 億元,3 年以上3 億元。
T 集團202X 年末匯總應收賬款為40億元,較上年末的35 億元增加5 億元,增長14.3%;較202X 年三季度末的36 億元增加4 億元,增長11.1%,集團公司整體應收賬款持續處于高位,且同比、環比均呈現增長趨勢。未來隨著集團公司裝卸板塊業務量的穩步增長、物流板塊業務的不斷提升,以及多元化板塊業務的全面展開,集團公司整體應收賬款規模可能將進一步升高。
T 集團應收賬款集中分布于物流及多元化業務板塊,合計占比達87.0%,其中物流板塊集中于所屬W 公司、Y 公司及R 公司,三家單位合計占其板塊總體的90.6%;多元化板塊集中于G 公司,占其板塊總體的54.3%。前述應收賬款集中分布的四家單位皆因行業及經營模式影響,其應收及應付規模均較高,雖暫未形成大規模資金占用,但在應付賬款需集中支付情況下,存在一定資金風險。
T 集團202X 年末,外部應收賬款為35億元,占總體應收賬款的87.5%,且同比環比均出現增長;外部逾期應收賬款為21.72 億元,占外部應收賬款的62.1%,規模雙高的所屬單位主要集中于物流板塊及多元化板塊。外部應收賬款及逾期規模雙高對集團公司整體應收賬款流動性及資金運營效益產生了不利影響,已形成相關債務風險,如未來逾期應收賬款拖欠時間加長,清欠難度將顯著加大,集團公司相關債務風險將進一步加大。
T 集團202X 年末,集團公司內部應收賬款為5 億元,拖欠單位主要集中于集團本部、X 公司、S 公司,拖欠規模合計為3 億元,占比為60%。前述單位多為經營困難單位,資金相對較為緊張,存在較大清償支付壓力。
T 集團202X 年末,所屬單位應收賬款已計提的壞賬準備為5 億元,較上年末4 億元增加1 億元,增長25%,已對集團公司整體利潤總額形成了負向拉動。
T 集團應收賬款管控工作應牢固樹立以風險可控為底線、效益提升為導向的管控意識,要辯證看待“危”與“機”,科學統籌“穩”與“進”,充分認識到應收賬款的“兩面性”,在持續強化應收賬款管控工作、加強合同履約能力管理、有效防范債務風險的基礎上,應科學統籌信用政策與業務量、經營效益及應收規模之間的關系,在應收賬款風險可控的情況下,可進一步發揮應收賬款的正向作用,研究適當釋放信用政策,吸引客戶、爭攬貨源,提升業務量。對于部分經營困難企業,應在總體風險可控的情況下,研究通過適度增加應收賬款規模,帶動效益增長,盡快扭轉經營困難局面。
根據T 集團強化管理相關工作實施方案,有關主管部門應加快推行“人單貨”合一模式,將應收賬款的具體管控責任落實到人,確保應收賬款管控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跑,形成從業務開展到業務回款的閉環管理模式,實現應收賬款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管控,有效遏制集團整體應收賬款規模的上升趨勢,進一步提升應收賬款的管控質量。
對于應收賬款集中分布的重點單位,應全面落實主體責任,針對本企業行業特點及經營模式有針對性制定專項清欠方案,并全力推動工作落實,集團相關主管部門應強化督導協助,確保專項清欠工作見真效、見實效。同時其他單位應全面梳理本單位外部應收賬款情況,對長期未收回、可能存在損失風險的外部應收賬款,集中力量全力開展清欠工作,有力壓降外部應收賬款存量規模,避免資金占用及壞賬風險,最大程度維護集團權益。
內部應收應付單位應進一步加強對賬管理,及時明確應收應付金額,為清理工作的開展做好數據支撐。同時,內部應收賬款拖欠單位多為經營困難單位,應制訂并嚴格執行經營質量提升方案,集團相關主管部門加以督導,盡快扭轉經營困難局面,在此基礎上配套制定專項內部清償計劃,及時組織清償,力爭實現內部應收、應付單位經營效益的雙提升。
各單位應強化高風險逾期應收賬款壞賬計提的預警意識,多措并舉,有效降低壞賬計提風險,以減輕對利潤總額的不利影響。一是對金額較大、清欠難度大、易產生壞賬風險的逾期應收賬款采取“一筆一策”的方式專項清欠,從根本上解決壞賬計提風險;二是各單位應樹立“大客戶也會倒、國企也會無法償付”的風險管控意識,及時跟蹤收集欠款客戶相關資料信息,在應收賬款演變為高風險狀態之前,及時采取提供擔保等增信措施,避免應收賬款壞賬計提稀釋利潤。
集團所屬財務公司應主動與上海票交所、銀行等金融機構溝通,據各所屬單位經營實際及應收賬款情況,結合自身金融行業屬性,嘗試探索推進應收賬款票據化,利用票據天然確權、回款封閉、法律關系清晰的特點,將由無形態的應收賬款向具有標準化并兼具支付功能與融資功能的票據進行轉變,使企業間債權債務關系清晰,避免應收賬款確權糾紛,同時利用金融工具盤活應收賬款,減少應收賬款資金占壓,切實降低應收賬款風險。
集團相關部門應在現有應收賬款管理考核體系基礎上,進一步發揮績效考核的“指揮棒”作用,下沉應收賬款管控工作的考核對象,與“人單貨”合一模式相呼應,督導各單位細化完善考核制度,壓實主體責任,明晰目標,明確責任,考核到崗到人,全面提升集團整體應收賬款管控質量,有效降低管控風險。
結束語
應收賬款管理作為企業集團經營管理工作的重要環節,各企業集團應深刻認識應收賬款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落實主體責任,多措并舉,統籌運用市場、信用、法制等手段,達到進一步盤活資產,回籠資金、提高流動性,防范債務風險,提質增效的現代化企業的管理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