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是素質教育的重點,培養創造性人才更是時代發展所需。高中物理學科本身特點決定教學中要強化學生創造性思維培育。作為新時期下的物理教師,也要基于新課程標準探究更有效的教學策略。文章從創造性思維概念及具備的特征上分析,重點探究在新課標下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策略,包括:巧妙設計問題、小組合作探究、物理實驗操作、發揮引導作用、強化情境教學、組織課外活動等內容。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高中物理教學,創造性思維,培養策略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3.10.033
Research on the Strategy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in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ZHANG Daocheng
(Shungeng Experimental School of Xuecheng, Zaozhu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bstract: Cultivating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is the focus of quality education, and cultivating creative talents is the development need of the tim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hysics in high school determines the strengthened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in teaching. As a physics teacher in the new era, we should also explore more effective teaching strategies based on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reative thinking, the article focuses on exploring the cultivation strategies of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including ingenious design of problems, group cooperative inquiry, physical experiment operation, playing a leading role, strengthening situational teaching, and organizing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Keywords: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creative thinking, training strategy
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的背景下,教學工作也提出了新要求,即把學生培養成為有開拓性素質、創造性思維的人才。高中物理學科知識廣泛,需要學生對物理現象推測、分析及驗證,要依靠創造性思維來保障。高中學生學習壓力大,再加之物理知識相對抽象,如何更好地基于新課程標準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是許多高中物理教師思考的熱點問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不僅利于學生形成良好思維模式并促進物理學習,還利于提高其他學科成績,運用價值突出。
1 創造性思維概念及特征
創造性思維指具有新穎獨到意義的思維,也指具有較大社會意義的高級思維活動[1]。立足于高中物理教育教學領域分析,創造性思維指學生善于探索、突破、有創造性的心理活動。關于創造性思維的主要特征,涵蓋如下:(1)否定性。否定性體現在兩點:①對反映過去的思想進行肯定;②對現存事物的肯定,否定的目的在于進行新舊理念的更替,以更好地推動社會發展。(2)自變性。自變性指代改變思維方向的能力。例如: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隨機應變等,同時還包括了學生思維中的分析、綜合、聯想、歸納、對比、重組等過程。(3)獨立性。創造性思維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在主體思維上的獨立,它源于個體的獨立思考,當轉變為群體思維時也就從側面證實了該創造性思維的價值。(4)超越性。創造性思維的出現能實現個體的自我超越,突破舊的觀念并實現進步。
2 新課標下高中物理教學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策略
2.1 巧妙設計問題培養創造性思維
以往,部分物理教師會過于注重對知識點的講解,采取灌輸式教育,學生沒有時間思考相關問題,阻礙思維發展。新課標下,物理教師要精心設計導入環節,準確掌握學生當前的物理基礎能力及心理狀態,結合課程標準要求來設計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思考。例如:教學《放射性的應用與防護》相關知識時教師可在課前設計問題,如“放射性同位素是什么?”“放射性污染產生怎樣的危害?”以問題為引領,將學生帶入到物理知識的學習中。讓學生踴躍表達觀點并回答問題,實現培養創造性思維的目的。同樣,在教學《向心力》時,教師展示轉彎公路的圖片并設計問題,“為什么在公路轉彎處,需要限制車輛行駛的速度呢?”該問題和學生生活相關,能讓學生感受到物理知識和生活的聯系,促使學生深入思考。
2.2 小組合作探究培養創造性思維
高中物理教學可融入小組合作探究方式,有效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提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先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基礎能力來劃分小組,引導各小組成員發揮所長,在針對物理問題的討論中強化創造性思維能力,加深對知識點的記憶。例如:教學《宇宙航行》時可靈活開展小組合作探究,讓學生在互動中思考如何推導出第一宇宙速度。各小組內要合理安排組員的任務,如資料搜集、假設驗證、展示匯報等工作。探究結束后再安排小組代表在課堂上闡述結論,總結小組合作學習中的心得體會。教師還可增設競爭機制。例如:對比各小組的結論是否完整、準確,通過良性競爭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小組合作探究法能實現學生間的優勢互補和思維碰撞,有效培養創造性思維[2]。
2.3 物理實驗操作培養創造性思維
教師要突出學生的主體位置,幫助學生從被動學習物理知識轉變為主動探索,加深記憶并激發創新思維。例如:教學《自由落體運動》時,教師將金屬塊和紙張置于相同高度使其下落,讓學生觀察現象,并暗示學生得到怎樣的信息;再換成團緊的紙團和金屬塊置于相同高度下落,再次讓學生總結獲得的信息,自主思考其中蘊含的原理。教學《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相關知識時,先為學生明確實驗的相關步驟和注意事項,并準備好實驗所需材料,讓全體學生均踴躍參與到實驗過程中,記錄下實驗結果后得出結論,教師則在此過程中負責適當的提點。通過物理實驗操作,學生更好地掌握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在動手實踐中切實地激發出創造性思維。
2.4 發揮引導作用培養創造性思維
教師要充分發揮引導作用,了解學生學習狀態,用適當的方式來引導和宣傳,帶領學生走向高效學習道路。部分學生認為高中物理知識枯燥且難以理解,教師便可通過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盡可能地融入和物理知識有關的場景中,吸引高中學生注意力。例如:教學《空氣阻力》時教師可引導學生閉上雙眼想象下雨場景,并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雨滴經重力作用落下后不會給人們帶來損傷。將物理知識和學生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場景巧妙結合,促進學生主動思考,得出雨下落過程中會產生空氣阻力的結論。
2.5 強化情境教學培養創造性思維
通過設置良好的情境,有效激發出學生對于物理課程的求知欲望,引發學生的創造性沖動和創新意識。創設情境在于揭示物理現象中的矛盾,以轉變學生認知結構平衡狀態,從而培養出學生的創造性思維[3]。例如:教學《力的合成和分解》時,教師可通過學生熟知的歌詞“妹妹你坐船頭,哥哥岸上走”來設計情境,讓學生理解在岸上的纖繩和船上的撐竿具備兩個不同方向的作用力,合成后便形成了讓船前行的動力,在情境中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空間想象力。教師要主動創新教學模式,充分利用多媒體優勢來創設更多真實且生動的情境,讓學生在視聽覺的沖擊下聯想、思考、理解。例如:教學《多普勒效應》時,傳統灌輸方式很難讓學生理解概念含義,教師可結合短視頻、PPT、翻轉課堂、慕課等方式來呈現概念,幫助學生理解多普勒效應并活躍學生思維。
2.6 組織課外活動培養創造性思維
要強化課外活動的組織及輔導,實現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有效延伸。首先,組織學生觀看和物理科技有關的電視節目,如央視推出的科學實驗節目《科技之光》《加油!向未來第二季》,或是組織學生觀看與物理知識有關的高質量紀錄片《改變世界的方程式》《宇宙的構造》《大自然啟示錄》,構建濃郁的物理氛圍,將教學小課堂和學生生活的大課堂結合,不僅有利于培養創造性思維,也為新課標下的物理教學注入新鮮活力。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學??啥ㄆ谘垖<覍W者舉行專題講座,通過講座來激發學生興趣。其次,組織學生自行設計物理演示實驗,或是挖掘簡易的小實驗,如演示金屬電阻率隨溫度變化,可用廢棄日光燈管等材料做簡易實驗。最后,可開展和物理有關的小制作、小發明活動或撰寫小論文、研究報告等。班級中有學生在參與社會實踐及科技夏令營活動后,自主完成了小型的物理科研小課題,體現出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的創造性精神。學校還可組織物理知識智力競賽,吸引學生參與。
3 結 語
創造性思維能幫助學生突破慣性思維,產生獨特見解,促進學生發展。在新課程標準下,高中物理需要學生用創造性思維深入探索、驗證,強化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物理教師可在教學中運用問題設計、合作探究、實驗操作、積極引導、情境設計、活動組織等方法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遵循以生為本、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則,結合高中階段學生身心規律特點來教學,最大化提升物理教學成效。
參考文獻
[1]任虎虎.促進高階思維發展的高中物理教學策略——以“電動勢”教學為例[J].物理通報,2022(z1):20-22.
[2]祁宜純.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策略淺析——以“牛頓第二定律”教學為例[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22,51(6):30-32.
[3]李丹艷,李衛東.基于逆向思維的高中物理單元教學設計[J].物理通報,2021(11):51-54,58.
作者簡介
張道程,本科,中教二級,研究方向為高中物理教學。
(責任編輯:高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