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歌 王勝寒


【摘? 要】在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推動下,廣州市正果鎮鄉村民宿快速發展,越來越受旅游者青睞。但通過運用八爪魚、ROST Content Mining 6.0等對攜程、美團、去哪兒3個預訂平臺的網絡評論數據進行整理與分析,論文發現廣州市正果鎮民宿在發展中存在住宿形式概念模糊、服務水平低、環境陳舊和基礎設施不完善、缺乏地方特色等問題。為提升鄉村民宿的游客體驗,促進其高質量發展,論文結合鄉村振興戰略,提出鄉村民宿應加強政府統一管理和基礎設施建設并深入挖掘地方特色等建議,從而推動民宿特色化、可持續性發展。
【關鍵詞】鄉村振興;鄉村民宿;高質量發展;正果鎮
【中圖分類號】F327;F592.7;F719.2?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3)12-0176-03
1 引言
依據《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在以“產業興旺”為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第一位的基礎上,要加快發展現代鄉村服務業,包括鄉村餐飲購物、文化體育、旅游休閑等服務。鄉村產業發展離不開鄉村旅游推動,而鄉村民宿作為旅游業的重要載體,其高質量發展對鄉村產業持續健康發展起到關鍵作用。通過完善相關法規和提高民宿服務質量,可以促進鄉村民宿良性發展,響應國家“產業興旺”的要求。廣東省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后,廣州市積極響應,召開全市動員部署大會,推動鄉村振興與城鄉融合發展。本文結合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背景,分析鄉村振興、鄉村民宿與高質量發展三大關鍵內容,探討研究廣州市正果鎮民宿高質量發展的策略。
2 文獻綜述
根據2023年實施的旅游行業標準《旅游民宿基本要求與等級劃分》對旅游民宿進行了界定,即“利用當地民居等相關閑置資源,主人參與接待,為游客提供體驗當地自然、文化與生產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設施”。隨著鄉村民宿的發展,學者們有更深層次的研究。對于鄉村民宿的定義和目的,鄺麗茵等[1]認為,鄉村民宿能區別于城市民宿,主要是因為其“鄉村性”,鄉村民宿指在鄉村為游客提供餐飲、住宿等服務的場所,讓游客能深入體驗當地文化與生活習慣。周詩濤[2]認為,鄉村民宿是在自家空閑住房改造或投資民用房進行改造的基礎上,為游客提供的一種有別于傳統飯店的旅館。陶維榮等[3]認為,鄉村民宿是全域旅游、鄉村旅游的新業態與新模式,是產業融合的重要載體和形式。田燕[4]認為,鄉村民宿讓游客更好地感受當地自然風光和美食、了解當地人文風情,達到放松目的。
我國學者對鄉村民宿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民宿的融合性與特色化發展,通過建立鄉村民宿旅游的新業態與新模式,促進民宿旅游全域化發展,同時,提高民宿的特色性與本土化水平,讓游客充分體驗到當地自然文化。
3 廣州市正果鎮民宿的發展現狀
正果鎮位于廣州市增城區,歷史超1 700年,特色景點有正果老街、蒙花布村、白江湖、畬族民俗文化村等,素有“千年古鎮,人間正果”的美譽。作為廣州市生態保護區,正果鎮憑借自然風光和優越生態,推動發展全域旅游,實現鄉村振興。
正果鎮民宿主要集中在蒙花布村,圍繞沙灘景區設立,共有13間民宿,由村民自建屋改造并自主經營,其他區域民宿分布相對分散。在互聯網時代,游客在旅游軟件上的點評和打分可以反映民宿的入住體驗和整體感受,這不僅為民宿經營者提供改善服務和建設的參考,也為游客選擇民宿提供依據。
本文采取用戶數量多、成立時間久、平臺權威性高的三大旅游平臺——攜程、美團、去哪兒網中有關正果鎮民宿的信息作為研究對象。本文通過八爪魚收集器得到平臺關于正果鎮民宿2020-2023年的評論數據1 948條,共近124 000字,為了準確分析正果鎮民宿的旅游滿意度,將評論中準確表達游客感受的關鍵詞保留,如“不錯”“適合”“喜歡”,最后將3個平臺中各30個高頻評論匯總后,導入ROST Content Mining 6.0進行分析,得到以下分析結果。
3.1 高頻詞組分析
本文根據八爪魚的統計數據分析得出以下4點結論:
第一,攜程數據中“酒店”的頻次為553,位于第一次序,“民宿”的頻次為242,位于第六次序;美團數據中“酒店”的頻次為276,位于第一次序,“民宿”的頻次為130,位于第七次序;去哪兒數據中“酒店”的頻次為56,位于第二次序,“民宿”的頻次為16,位于第十二次序。由此可知,“酒店”的頻次明顯多于“民宿”的頻次,證明大部分游客在評價時認為正果鎮的民宿是酒店,概念模糊,混淆了酒店和民宿的定義。
第二,攜程數據中“服務”的頻次為354,位于第五次序;美團數據中“服務”的頻次為185,位于第五次序;去哪兒數據中“服務”的頻次為57,位于第一次序。其中,“干凈”“衛生”“熱情”等與“服務”這一高頻詞關聯較強的詞匯也有出現。由此可知,游客在體驗過程中較為注重民宿服務質量,這對游客在旅游過程中的情感反饋和感知有非常重要的影響,進而影響游客體驗后的評價。
第三,從攜程數據中看出,“特別”的頻次為109,“特色”的頻次為106;從美團數據中看出,“特別”的頻次為82,“特色”的頻次為51;從去哪兒數據中看出,“特色”的頻次為14。其中,“體驗”“活動”等與高頻詞“特別”關聯較強的詞匯也有出現。這反映出游客在入住和體驗民宿時,對于民宿是否體現出當地特色,游客本身能否體驗到當地特色文化、產品是比較看重的,民宿本身能否為游客提供個性化、特色化服務是影響游客對于民宿評價的一項重要指標。
第四,攜程數據中“環境”的頻次為365,位于第三次序;美團數據中“環境”的頻次為207,位于第三次序;去哪兒數據中“環境”的頻次為56,位于第三次序。其中,“周邊”“設施”“舒適”等與高頻詞“環境”關聯較強的詞匯也有出現。這反映出游客在體驗民宿時注重環境質量,民宿的環境設施和民宿周邊的旅游環境都會影響游客的感知、情緒和評價。
3.2 語義網絡分析
本文通過基于ROST Content Mining 6.0的數據分析得到了語義網絡分析圖(見圖1)。通過語義網絡分析,可以得到各高頻詞的疏密程度和位置。其中,高頻詞位于中間密集地帶表示出現頻次較多、彼此間關聯性較強;位于語義網絡周圍的高頻詞則表示出現頻次較少、彼此間關聯性較弱。在圖1中,位于中間密集位置的高頻詞主要為“干凈”“服務”“環境”“熱情”“房間”“酒店”“不錯”“活動”“衛生”“體驗”等,證明游客在體驗民宿的過程中對環境、服務比較重視,環境、服務對游客體驗的反饋影響較大。
3.3 情感態度分析
如表1所示,游客在入住正果鎮民宿的過程中總體驗感較好,游客的積極情緒總占比為91.68%,其中,高積極情感占比為80.17%,低積極情感占比為3.6%;游客的消極情緒總占比為6.68%,其中,高消極情感占比為4.01%;游客的中性情緒總占比為1.64%。根據數據分析,雖然大部分游客對居住體驗的情感反饋是相對積極的,但消極情緒的占比多于中性情緒,這證明部分游客在入住民宿時體驗感較差,反映出正果鎮民宿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如上文所述,特色、服務、環境等因素對游客入住民宿、情緒感知的過程影響較大,這也證明正果鎮民宿在此方面需要進行改善。
4 正果鎮民宿高質量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4.1 住宿形式概念模糊
根據高頻詞組分析,大部分游客對民宿與酒店這兩種住宿形式的概念界定較為模糊,在評論中出現將正果鎮的民宿誤認為酒店的情況。對此現象,從民宿方面分析,有些民宿出現價格與配套設施、服務不匹配的現象,同時,有些民宿的基礎設施建設與酒店基礎設施相似度、雷同度較高。以上現象會誤導消費者對民宿和酒店的概念界定。從消費者方面分析,由于酒店的發展歷史悠久,對于消費者旅游住所的概念影響較深,導致大部分消費者認為旅游目的地提供的居住設施皆為酒店。
4.2 民宿服務水平整體偏低
正果鎮蒙花布村的許多民宿是由當地村民對自家房屋改建而成,由缺少專業民宿管理培訓的村民自主經營,從而極易出現民宿管理人員服務意識較差、服務水平不高的情況。例如,抽取的評論中有“前臺雜亂,找服務員要的東西一直沒有送來”“前臺電話無法打通”等服務方面的負面評價,這些因素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游客的居住體驗,從而進一步影響游客對民宿的滿意度。
4.3 民宿整體環境陳舊,基礎設施不完善
通過實地調研與網絡分析,本文發現正果鎮民宿及其周圍的環境陳舊且環境整潔度較低,如“配套極差”“房間空氣嚴重污染,實在難受,感覺非常不好”“地理位置(很多大車的必經之路)和周邊環境(周邊是廢棄廠房和醬油廠)差,入住體驗極差”等評價都是民宿自身及周圍環境較差的體現,未能做到民宿與當地環境共同發展、相輔相成。此外,由于正果鎮地理位置偏僻,基礎設施建設落后。例如,正果鎮的交通設施建設較為滯后,許多道路經常出現擁堵,車輛安置設施相對較少,抽取的評論中有“馬路旁沒有停車場”“停車不方便”等評價。同時,蒙花布村的餐飲服務、衛生設備、垃圾處理、醫療服務等基礎設施不完善。以上問題將導致游客的居住保障減少,降低正果鎮民宿對游客的吸引力,難以為游客提供高標準的民宿體驗。
4.4 民宿建設缺少地方特色,同質化現象嚴重
當前,人們外出旅游更加注重對當地特色文化、特有資源的體驗,尤其是鄉村旅游這種主題旅游類型,游客更感興趣的是在旅游過程中能否體驗到當地的鄉村文化、資源和特色產品。正果鎮民宿在發展建設中由于村民的標準化、統一化建設,從而導致民宿建設同質化現象嚴重,缺乏創新性、設計性、獨特性及本土文化內涵,裝修風格與鄉村環境不融合,浪費了鄉村資源,未能體現“鄉村性”,如抽取的評論中提及“特別普通,性價比不高”“室內環境一般,裝修沒有特色”等。同時,民宿經營結構單一,缺少對鄉村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未能體現“民宿+產業”的發展特色。這些現象導致游客的民宿體驗感差,無法激發游客的旅游熱情。
5 正果鎮民宿高質量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5.1 鎮政府統一規范民宿經營管理,加強民宿知識宣傳與教育
正果鎮政府作為鄉村地區政策的帶頭者與管理者,要立足正果鎮當地實情,積極發揮政府引領作用,完善民宿相關法規,提高民宿經營者的管理素質,營造規范的民宿經營環境。對此,政府要做好以下方面:第一,加強民宿管理人員相關培訓,積極舉辦民宿管理知識講座,大幅提高正果鎮民宿管理人員的服務意識與服務態度。第二,出臺相關法規,規范正果鎮民宿開發與建設標準,形成統一規范體系。第三,明確民宿與酒店的相異之處。首先民宿經營者要明確區分民宿和酒店;其次對于游客,可以在政府官網等網絡平臺普及酒店與民宿的相關概念,從而強化游客與民宿主對二者的區分意識,減少評論中出現的概念混淆現象,為民宿發展提供良好環境。
5.2 三方共同維護環境發展,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正果鎮本身及民宿環境的發展既離不開政府,也離不開民宿主、游客三方力量的共同維護與協調發展。民宿主必須嚴格遵守政府出臺的衛生建設標準文件,在保證自身民宿干凈整潔的前提下,大力向其他民宿經營者宣傳環保、清潔理念,為正果鎮衛生環境貢獻力量。游客要時刻留意衛生標識,在保障自身衛生清潔同時,注重對正果鎮環境的保護,不隨意亂丟垃圾、亂涂亂畫等。正果鎮要結合三方力量,根據實際,整合三方力量協調發展,做好基礎設施建設,減少因當地基礎設施不完善為游客帶來的不良體驗,在保障村民和游客基本生活的基礎上,建設、完善其他設施。
5.3 深入挖掘民宿特色文化
鄉村民宿的發展要立足鄉村本地文化,深入挖掘其文化底蘊,結合鄉村自然風光,打造屬于自身特有的民宿風格。第一,要深入開發當地鄉村傳統民俗文化,結合游客的旅游需求,將鄉村文化融入旅游過程的各方面,保留鄉村文化的原始風味,打造包含正果鎮獨有特色的民宿產品,讓游客充分體驗其地方特點。第二,推動“民宿+產業”融合發展,多維度、多元化設計開發民宿配套產品。例如,餐飲方面結合當地特有飲食,開發特色菜品佳肴;娛樂設施方面根據當地特有環境,綜合性發展游玩設施;產品方面結合鄉村民俗文化,設計多樣化民宿產品,在為游客提供多樣化旅游選擇的同時,提高正果鎮的旅游發展多樣性。
6 結語
綜上所述,鄉村民宿作為鄉村旅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發展過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正果鎮應積極響應鄉村發展策略,運用獨有文化和旅游資源,在政府統一規范管理下協調發展鄉村旅游業,不斷打造正果鎮高質量民宿品牌,提高游客體驗感與滿意度,形成互利共贏、和諧發展的局面。
【參考文獻】
【1】鄺麗茵,李琳,藍小江.鄉村振興背景下梧州鄉村民宿業高質量發展的路徑研究[J].山西農經,2022(13):108-110.
【2】周詩濤.基于精準扶貧背景下鄉村民宿旅游發展對策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28(13):106-107.
【3】陶維榮,蘇昌貴.鄉村振興背景下湖南鄉村民宿高質量發展對策研究[J].湖南農業科學,2019(12):77-80.
【4】田燕.基于鄉村民宿旅游的鄉村旅游產業發展對策[J].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35(3):22-2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