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曉瑩
摘 要:漢字在中國文化中作為一種獨特的符號,既具有具象意義,又具備藝術特色。在幾經流傳的歷程中,文字形體不斷演變,書寫方式不斷創新,形成獨具特色的書法藝術及書法文化。現階段,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不斷變化,書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形式與意義發生了巨大變化。在這種情況下,若不想湮滅在歷史長河中,當代書法藝術的書寫內容必須做到與時俱進,實現書法藝術及書法文化的傳承與弘揚。
關鍵詞:當代書法藝術;書寫內容;創新策略
縱觀當代書法藝術及我國書法文化傳承史不難發現,書法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瑰寶中的一顆璀璨明星,漢字經創新演變,有多種字體形式、書寫方法。書法藝術體現了書寫者的審美品位、個人風格,是融入人的思想、表達人的情感的一種特殊造型藝術及表達形式。具體來講,書法藝術從最初的象形文字,甲骨文、金文、石鼓文演變為大篆、小篆、隸書,在東漢、魏晉時期又發展創新出行書、草書、楷書等字體形式。經時代傳承與藝術演變,書法文化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中華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也備受社會大眾的青睞與喜愛。現當代有越來越多的書法愛好者不斷傳承并弘揚書法藝術、書法文化,各種書法興趣培養班也不斷涌現。作為別具一格的藝術形式及表達形式,書法藝術以漢字為主體向人們展示著它的獨特魅力、藝術美感。為確保書法藝術緊跟時代潮流,對當代書法藝術的書寫內容進行創新已成為必然趨勢及必然選擇,需要書法愛好者們共同努力、不斷創新,使書法藝術永葆輝煌。
一、書法藝術傳承的價值及作用
(一)滋品導德,倡學興問
俗話說:“見字如面,字如其人,‘字是人的第二張面孔。”書法習慣及字體語言確實能體現人的品格、行為方式,而書法藝術以及書法文化也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人的品德與品質。古往今來,人們可以在眾多書法作品中窺見書法作者的風骨與品格,社會大眾也同樣可以在書寫內容中窺見歷史事實、文人的高風亮節與高尚品質,現當代青年人也能夠受書法作品、書法藝術的熏陶而形成高尚情操、正確觀念及健康人格。書法學習并不可一蹴而就,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耐心、耐力與持久力,能夠鍛煉人的意志力。而書寫內容將帶領書法學習者遨游歷史、了解時事,豐富書法學習者的文化基礎,提升他們的藝術修養,使他們養成勤學好問、厚重樸實的道德品質,助力他們的成長。
(二)追求審美,陶冶情操
通過對中國文字及書法藝術進行深度研究可以得知,文字由“點、線、畫、條”的不同走筆形式、排列技巧、工筆技法融合而成,形成獨具一格的書法藝術與文化特色。如熊秉明所言:“全憑一條線。線有起訖,有粗細長短,有曲折頓挫,有輕重濃淡……全賴這些變化來描繪外物,同時傳達作者的情緒、意境。”書法藝術體現了書寫者的審美情操,其字形的曲直程度、線條的粗細變化、字里行間的布局展現出千人千面的藝術魅力。它是書寫者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徑,也是書寫者博古通今、創新創造、發散思維的具體渠道。由此可見,書法藝術對個人發展及人類歷史文明傳承有著重要作用及深遠影響。
(三)展現風華,弘揚文化
“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書法文化一直都與我國歷史進程高度吻合,可以說,書法文化是歷史文化的另一種表達形式,也是中國歷史進程的具體體現,更是人類社會文明的發展的具象呈現。它向世人展示了中華民族的風骨,弘揚了中華傳統文化,是世界文化不可或缺的珍貴寶藏。
二、書法傳承的重要性與書法傳承方式
書法字體經過了漫長的演變過程,但至現當代,書法藝術遭遇空前絕后的機遇與挑戰。新時代,隨著互聯網技術及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手寫漢字已經被電腦等電子設備的鍵盤打字代替,這無疑抑制了書法藝術及書法文化的傳承、弘揚。但是,隨著建設文化強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等戰略的貫徹落實與深入推進,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現階段我國社會發展重要目標,作為我國傳統文化體系的重要代表及重要支撐,書法藝術的獨特魅力與藝術吸引力也使其成為備受現代社會人民群眾喜愛的藝術活動與興趣愛好。也就是說,現當代,書法藝術同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而如何面對挑戰、發展機遇已成為現階段書法藝術協會及相關組織、社會團體的重點關注問題。在此背景下,書法藝術書寫內容的傳承、創新等規劃要點也逐漸被提上討論日程。首先,相關部門應該起到統籌全局的作用,全面強化書法藝術及書法教育的宣傳普及,積極開展各種書法競賽活動、書法藝術座談會,以切實有效推廣書法文化、普及書法知識。其次,可以將書法學習編排進各階段學生的課余活動中,讓青少年從小便接觸書法文化及學習書法藝術,以提高青少年書法水平。除此之外,各級學校也應該提高書法類師資力量及其教學水平,以激發學生書法學習興趣,為學生后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為我國書法藝術的未來發展培養高精尖人才。最后,可以聯合新聞媒體等社會輿論部門宣傳書法藝術及書法文化、文字演變歷史,讓大眾對于書法藝術有更多、更深的認知。
在傳承、弘揚、創新書法藝術及其書寫內容的過程中,值得注意的是,書法學習是一個漫長積累的過程。書法入門需要從小做起,而學生也更易接受新事物、新知識,其學習能力、學習思維以及學習時間等條件也較其他年齡段的人更為優越。但是縱觀近年來書法藝術的傳承情況及創新成果不難發現,部分家長更信奉短期的書法速成班,并青睞于端正且單一的楷體。這源于越來越快的現代社會生活節奏,以及家長自身對書法藝術不甚了解。因此,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及書法藝術的傳承者、弘揚者、開拓者,應該深度理解書法文化的意義和內涵,體會書法的藝術魅力與文化之美,明確認知書法藝術書寫內容創新的必要性。也就是說,應該格外注重書法藝術的普及與書法教育方式。
三、當代書法藝術書寫內容創新路徑
(一)以新詩、新詞、新文為書寫內容
從專業角度上講,新詩、新詞、新文的創作是一個艱巨且漫長的過程,它有別于舊體詩詞歌賦的規整排版及漢字釋義。雖然長期形成的書寫習慣、詞文押韻方式、文言文書寫心理定勢等在一朝一夕之間很難做出改變。但是從本質上講,對當代書法藝術書寫內容進行創新,最為便捷、最為有效的方式就是創作新詩、新詞、新文,以此讓書法藝術更好地得到應用、傳播、弘揚,讓書法文化得以普及、創新,進而為我國書法藝術的繁榮發展提供新思路、新途徑。
毋庸置疑,書法創作具有欣賞性、藝術性及實用性。不同的書寫形式會賦予新詩、新詞、新文這些創新作品以不同的視覺沖擊,這也無疑為書法藝術書寫內容的創新與文學創作的有效融合提供了有利條件,使文學藝術、書法藝術之間達到同頻共振,彰顯書寫者的藝術修養、文化氣息。新詩、新詞、新文的書法藝術創作不僅讓書法藝術作品更具創新性和現代氣息,也讓書法藝術作品更具吸引力與藝術張力,能夠更加清晰明確地表達書寫者的情感,同時豐富書寫者的文學視野。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為新舊文化之間的有效融合、緊密傳承提供了新的土壤。這樣一來,觀賞者不僅可以體會古代書法藝術的精神、韻味,也能夠體味當代書法藝術的創新力、吸引力,從而達到雙贏的局面。
新詩、新詞、新文的創新書寫內容的出現,為當代書法藝術的技法等藝術要點的創新提供了新的動力源泉。與此同時,新詩新文新詞在當代書法藝術的加持下也提升了藝術張力,豐富了文化意境。可以說,當代書法藝術書寫內容的創新將新詩新文新詞從傳統古典意義上的定義中釋放出來。新詩、新詞、新文作為創作者表達內心情感的重要方式,無疑與當代書法藝術的創新不謀而合。因此,應該大力推崇以新詩、新詞、新文為書寫內容的書法藝術創新,推動當代書法藝術傳承和發展。
(二)以自作詩文及信札酬答為書寫內容
書法藝術作品一直備受文人墨客的青睞,它同時也對后世有著重要作用及深遠影響。早在古代,人們便有千里傳信、飛鴻傳書的美談,詩文及書法在我國傳統藝術寶庫中占有重要地位。現代也有明信片、書信等形式。伴隨著當代書法藝術的傳承和發展,自作詩文以及信札信件在書法作品中的應用也更為廣泛,且被大眾應用到不同場合(如婚禮請柬等)。
新時代,書法藝術書寫內容的創新也應該注重文化修養的強化。書寫者應該充分認識到書法創作、書法學習是為了提升自身的人文修養及藝術氣息,為了在書法藝術的熏陶中培養高潔品行、傲人風骨、人文情懷,而不是為了擁有所謂的“勛章”“標簽”。這才是書法藝術傳承、傳播、弘揚的本質所在。在這種氛圍下,書寫者可以以自作詩文及信札酬答代替電子信函。這不僅能夠起到舒緩精神的作用,而且能夠體現出滿腔的誠意與真摯。
(三)“互聯網+”創新傳統書法作品交易模式
當前時代,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與互聯網平臺的普及正在重塑現實世界,使其日益與數字領域融為一體。線上與線下的高度融合使人們的生活方式也隨之發生了深刻變化。線上與線下逐漸呈現一體化趨勢,而當代書法藝術的傳承和弘揚以及書寫內容的創新也隨之受到一定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適當地應用互聯網技術宣揚書法文化、書法作品,建立網上書法交流平臺,讓普羅大眾可以更加簡便地接觸書法文化及相關信息,實現書法藝術的全面普及。除此之外,相關部門也可以借助互聯網平臺創新傳統書法作品交易模式。例如,中國書法網的網絡介紹界面向大眾更為清晰、明確、全面、犀利地展示了各位書法作家的創作風格、書寫技法、藝術風骨,讓社會大眾可以對其進行全面透徹的了解,并對相應作品進行品鑒學習,然后在線上或線下進行交易,進而通過這種形式,簡便地獲取書法創作內容及其相關信息,節約交易時間。現階段,最為常見且常用的書法作品交易方式當屬線上選購、線下送貨、線下營銷。在“互聯網+”的加持下,書法藝術的應用與傳播得到有效改善,書法藝術書寫內容的創新也能夠得到大眾的集思廣益,這無疑為當代書法藝術的輝煌發展提供了新的場域,也為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提供了有利條件。
四、關于當代書法藝術的創新感想
細數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可以發現,其中的每一種都經歷了“棄其糟粕,取其精華”的傳承和發展。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在于推陳出新,要弄清楚傳承的是什么、發展的又是什么。只有明確傳承和發展的本質,才能夠有效地開展工作。當代書法藝術無疑是歷代先賢的心血結晶,是前人留下的高超書寫技法與豐富書寫經驗。現代人要做的就是在其基礎上進行創新,如同篆書、隸書為后來的楷書、行書、草書的產生提供了有力的基礎。也就是說,當代書法藝術書寫內容的創新就是在原有書法藝術基礎上進行傳承和創新。首先,應該將書法藝術書寫內容的創新落實到實踐中,在潛移默化中培養書寫者的人文情懷與藝術修養、文化內涵,回歸創新的本質。其次,當代書法藝術的書寫內容創新應該高度契合人民群眾精神文明水平,即以人為本。人是社會文明的創造者,書法藝術及書寫內容創新只有與“人”深度聯結,才能夠步入正途。具體來講,書法藝術的傳承以及書寫內容的創新并不只與相關行業的工作者有關,而是與全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及書寫實踐有關。因此,書法藝術書寫內容的創新應該做到為人民服務、以個人需求為基礎。如此才能夠拉近書法藝術與人民群眾之間的距離,才能夠從根本上提升書法藝術的實用性及其書寫內容的創新性、普及性,才能夠更好地推動當代書法藝術傳承弘揚,實現書法藝術書法內容的推陳出新。
五、結語
書法藝術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珍貴遺產,擁有千年傳承的深厚底蘊。這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僅以線條的粗細、頓挫節奏的把握便可呈現書寫者“感物而動”的心理歷程,是中國藝術最基本的抒情達意的方式,蘊含著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為了確保書法藝術在時代浪潮中依然煥發生機,需要積極對其進行探索創新,為書法創作注入新的元素,豐富其表現形式,增強其感染力與吸引力,讓書寫者既有“志于道”的追求,還能有“游于藝”的愉悅,營造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書法藝術生態。
參考文獻:
[1]朱中原.當代書法運動的民間化傾向[J].書法,2005(10):19-21.
[2]宗宏崗.當代書法的創作與交流方式[J].中國書法,2012(6):170-172.
[3]薛元明.“當代書法”的意義生成[J].書法,2022(12):52-54.
作者單位:
肇慶市高要區黎雄才藝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