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婷,張 迪,陳 浩,郭 瑩,張雯雯,李志強
(合肥金域檢驗實驗室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88)
亞甲基四氫葉酸還原酶(MTHFR)和甲硫氨酸合成酶還原酶(MTRR)是葉酸代謝過程的關鍵酶。據多篇文獻報道,中國南北方地區MTHFR A1298C、C677T及MTRR A66G位點多態性分布存在明顯差異[1-2]。但對于葉酸代謝能力與年齡的關系鮮見明確的數據支持。本研究對安徽地區女性葉酸代謝相關基因多態性進行了分析,并將MTHFR C677T 位點基因型頻率數據與我國其他12個省市進行比較,進一步探討了年齡因素(18~49歲育齡期女性)對葉酸代謝風險程度的影響,為育齡女性備孕或孕期補充葉酸提供數據參考,同時為研究與相關疾病的發生、發展機制提供遺傳學數據基礎。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3月10日至8月17日本公司收集的499例女性全血樣本作為研究對象,年齡18~49歲,其中18~49歲育齡婦女全血樣本477例。為區分安徽地區女性MTHFR C677T位點基因型頻率與其他地區的差異,同時收集了既往報道從北至南12個不同省市MTHFR C677T位點相關資料。本研究已通過金域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審批編號2022016)。
1.2方法 用全血細胞核酸提取試劑盒(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中國)進行基因組DNA提取,利用聚合酶鏈反應(PCR)擴增試劑盒(江西諾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中國)特異性擴增MTHFR A1298C、C677T及MTRR A66G位點。擴增PCR程序:60 ℃,30 s(信號收集);95 ℃,10 min;95 ℃,15 s;60 ℃,40 s(信號收集,40個循環);60 ℃,30 s(信號收集)。獲得各樣本3個位點的基因分型后對各位點及整體葉酸代謝能力進行風險性分析。
1.3統計學處理 利用SPSS21.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采用χ2檢驗,分析安徽地區女性MTHFR C677T位點與既往文獻報道的我國其他12個省市及中國人群基因型頻率的差異;比較不同年齡女性葉酸代謝能力水平(正常,低、中、高度風險)所占比例。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安徽地區女性MTHFR A1298C、C677T及MTRR A66G位點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型頻率與中國人群比較 MTHFR A1298C位點中AA、AC及CC基因型頻率分別為65.5%、31.1%和3.4%,突變基因C的基因型頻率為18.9%;MTHFR C677T位點中CC、CT、TT基因型頻率分別為30.7%、49.9%和19.4%,突變基因T的基因頻率為44.4%;MTRR A66G位點中AA、AG、GG基因型頻率分別為55.3%、37.3%和7.4%,突變基因G的基因型頻率為26.1%。安徽地區女性MTHFR A1298C及MTRR A66G位點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型頻率與中國人群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MTHFR C677T位點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型頻率與中國人群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2。

表1 安徽地區女性MTHFR A1298C、C677T及MTRR A66G位點基因型頻率與中國人群比較

表2 安徽地區女性MTHFR A1298C、C677T及MTRR A66G位點等位基因型頻率與中國人群比較
2.2安徽地區女性MTHFR C677T位點與中國其他地區比較 安徽地區女性MTHFR C677T位點基因型頻率與甘肅[3]、江蘇[4]地區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赤峰[5]、長春[6]、北京[7]、唐山[8]、海陽[2]、河南[1]、溫州[9]、昆明[10]、泉州[11]、惠州[12]地區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安徽地區女性MTHFR C677T位點基因型頻率與中國其他地區比較
2.3葉酸代謝能力水平與年齡的相關性 18~<30歲女性中葉酸代謝能力水平為中、高度風險者占12.23%(34/278),30~49歲年齡中、高度風險者占26.13%(52/199)。30~49歲中、高度風險者是18~<30歲的2倍以上,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葉酸代謝能力水平與年齡的相關性
2020年由中國醫藥教育協會臨床合理用藥專業委員會等發布的《中國臨床合理補充葉酸多學科專家共識》指出,圍受孕期葉酸缺乏會顯著增加神經管缺陷、流產、死胎及巨幼細胞貧血等風險。葉酸的缺乏在普通人群中同樣與多種疾病的發生、發展相關,如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腦卒中、認知障礙、自帶孤獨癥譜系障礙、抑郁癥、慢性腎臟病及風濕免疫等。值得注意的是,長期大劑量(>1 mg/d)補充葉酸同樣也可能產生健康風險,如一些葉酸敏感的癌癥(結直腸癌、前列腺癌等)、掩蓋維生素B12缺乏、加重神經系統退行性病變、降低免疫力等[13]。因此,合理、個性化地補充葉酸顯得尤為重要。
從表3可見,以河南省為界,TT基因型頻率由北至南呈依次遞減趨勢。一大樣本人群數據表明,我國山東地區TT基因型頻率最高[14],本研究中山東海陽市和河南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緯度的差異與規律的基因型頻率變化的內在聯系還需進一步探討。本研究中安徽地區女性TT基因型頻率(19.4%)低于全國水平(28.0%),但明顯高于南方地區(溫州、昆明、泉州、惠州等),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與江蘇地區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這種現象可能與兩地人群流動較大密切相關,提示兩地育齡女性應加大推廣合理補充葉酸的力度,以降低各種不良事件的發生。值得注意的是,兩地育齡女性葉酸補充量不能直接參照北方人群的補充標準,以避免過量補充葉酸導致的疾病風險,如葉酸敏感性癌癥(結直腸癌、前列腺癌)等[13]。
SONG[15]指出,對于每天葉酸攝入量大于335 μg/d的女性患卵巢癌的風險較低[校正后比值比(OR)為0.50],但MTHFR A1298C位點CC和C677T位點TT基因型人群會增加患卵巢癌風險(校正后的OR分別為1.76和2.14)。高葉酸攝入量者對卵巢癌發展及預后可能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關注MTHFR A1298C及C677T位點基因多態性可為臨床治療葉酸缺乏相關疾病提供更多的診療思路。
從表4 可見,30~49歲女性中葉酸代謝能力水平為中、高度風險者是18~<30歲的2倍以上。洪為勝[16]研究表明,29~49歲孕婦葉酸依從率為73.8%,低于18~24、25~28歲孕婦葉酸依從率(分別為74.6%、82.3%),不同年齡孕婦葉酸依從率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安徽地區女性高年齡者中葉酸代謝能力水平為高度風險者比例高于低年齡者中,但其葉酸依從率卻低于低年齡組,故對于該類人群必須加強葉酸增補相關工作的宣傳,從而減少新生兒出生缺陷和其他不良事件的發生。理論上講,以葉酸代謝相關基因型為依據的代謝風險評估應不隨年齡的變化而改變,但本研究結果顯示,30~49歲女性中葉酸代謝能力水平為中、高度風險者是18~<30歲的2倍以上,尚有待于進一步探究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