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寶華
摘 要:“雙減”背景下,小學英語作為基礎教育重要組成部分也進入創新改革優化進程,研究更適合于雙減政策要求的教學設計策略。單元整體教學是一種系統教學設計方式,其從整體著眼,將一個學期的教學內容放在一起,然后依據課時安排及教學目標要求將教學內容分為若干個獨立又聯系密切的學習單元,并以單元內容為對象進行教學設計。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與實施有助于學生系統且完整地學習英語知識,發展學生英語核心素養。本文就基于“雙減”背景下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策略展開分析討論。
關鍵詞:雙減;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24-0206-03
“雙減”背景下,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策略的研究符合教育根本目標要求,有助于教育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教師在進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時需要注意一些事項,如充分了解“雙減”政策,明確單元整體目標,整合單元教學內容,創設單元教學情境,設計單元整體作業。只有明確并注意以上事項要求,才能確保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與實施取得成效。
(一)充分了解“雙減”政策
充分了解“雙減”政策,可以確定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原則與要求,從而在保障教學質量和效率的同時,有效減輕學生的英語學習負擔和壓力,并讓學生在單元整體教學中發現英語學科魅力,產生濃厚學習興趣,讓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突出。充分了解“雙減”政策相關規定與要求,便于教師目標清晰地整合教學內容,重新進行整合分組,圍繞單元整體教學主題進行教學設計,順利培養并提高學生的各項學習能力。
(二)明確單元整體目標
明確單元整體目標,可以讓小學英語教學質量和水平直線性提高。因為單元整體教學目標是單元整體教學設計中最為關鍵和重要的組成部分,對整個單元整體教學起到指向性和導向性作用,每個教學單元都有其獨立的教學目標,將這些教學目標放在一處就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教學目標體系。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先確定整個學期教學內容的總教學目標,然后再對整合重組后劃分的單元教學內容進行教學小目標的設計與規劃,讓單元整體目標與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和能力更加相符。此外,在設計單元整體目標時,還需要從教學目標出發,兼顧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學習能力教學目標的可實施性,要讓學生在完成單元整體目標的過程中順利完成單元整體總目標。
(三)整合單元教學內容
整合單元教學內容,可讓學生更有針對性地系統學習英語知識,有效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和成就感。單元教學內容的整合需要在單元整體教學目標明確后進行,這樣可確保單元教學內容更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水平。教師對教材內容充分研讀與探究分析,然后結合單元整體教學目標將教學內容進行必要的重組、增減與拓展,豐富教學內容,優化教學內容,讓單元教學內容可以系統且直觀地呈現在課堂教學活動中。
(四)創設單元教學情境
創設單元教學情境,其目的是讓學生在真實的英語語言運用環境中進行英語語言表達能力的深度鍛煉。英語是一門交際型通用語言,學生在課堂上學習英語知識后,終將應用到現實生活中,因此在“雙減”的政策要求下,教師必須轉變以往的理論重于實際教學理念,轉而創新實踐教學為主的教學觀念,利用情境教學法的優勢作用為學生創設真實性強的單元教學情境,使學生可以在情境運用英語過程中加深理解,明確并掌握英語在現實生活中的具體運用方法和特點,最終基于應用原則進行英語知識的單元性學習,順利發展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
(五)設計單元整體作業
設計單元整體作業,可讓學生在課堂學習結束后繼續以單元學習為核心進行課堂知識的復習與鞏固。作業是教學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中起到的輔助作用是極高的,同時作業也是教師用來檢驗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成果的重要手段,更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設計反思的有力依據,其作用不可忽視。因此,教師應重視設計單元整體作業,靈活設計多樣化的作業形式,讓學生可以通過多樣化的單元整體作業進行英語聽說讀寫有效練習,培養學生英語基本能力與綜合素養。此外,教師還需重視對單元整體作業的評估結果有效利用,利用作業評估結果進行教學設計優化改進,進行課堂教學節奏和進度的有效調整,整體性提高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質量和效率。
(一)整體出發,確定單元整體教學目標
基于“雙減”背景下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中,教師應重視從整體出發,對教材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進行分析整理,然后確定單元整體教學目標。例如,在“Shopping”單元教學中,教師就有必要重組單元教學內容,并進行教學小目標的設計與規劃,讓單元整體目標與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和能力更加相符。并且,在設計單元整體目標時,還需要從教學目標出發,兼顧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學習能力,要讓學生在完成單元整體目標的過程中順利完成單元整體總目標。本課教學內容是圍繞“Shopping”這個話題展開的,“Shopping”是日常生活行為,所以學生在學習時并不存在較大的學習困難和問題。因此在確定單元整體教學目標時,教師應先確定單元總目標是“理性消費,快樂購物”,在總目標的統領下,設計三個單元整體教學小目標:學會購物的英語表述方法,靈活運用商品價格詢問語言,認識購物與消費。因為教師是從單元教學內容整體出發進行單元整體教學目標的設計,所以各個小目標之間必須要有一定的關聯性,要有一定的層次性,比如第一個單元整體教學目標是“學會購物的英語表述方法”,那么當學生學習并掌握這個單元知識后,在完成第二個單元整體教學目標“靈活運用商品價格詢問語言”時,學生的學習自信會增強,學習目的性會更加明顯,課堂上的學習收獲也會增多。當學生完成第三個單元整體教學目標“認識購物與消費”時,其對“Shopping”這個單元的教學內容和整體目標會有更深刻認知,學習效果會顯著提高。
(二)優化重組,精選單元整體教學內容
基于“雙減”背景下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中,教師應重視分析“雙減”政策要求和小學英語教學課標要求,然后從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和水平出發,圍繞單元整體教學總目標和主題意義,將教學內容優化重組,進行必要的增減與整合,精選單元整體教學內容。例如,在“My favourite season”一課教學中,教師先確定單元整體教學的總目標是什么,然后分析教材中的教學內容都是圍繞什么展開的。教師發現整個單元都是以“四季”為主題展開討論的,討論內容包括最喜歡哪個季節,這個季節有哪些特點,為什么最喜歡這個季節。于是教師立足班級學生的實際學情,對本單元的教學內容進行優化重組設計后,形成以下內容:第一步先討論四季,第二步了解學生都喜歡哪些季節,第三步鼓勵學生用繪畫的方式展示自己喜歡的季節,第四步分享自己最喜歡的季節,然后說一說為什么最喜歡這個季節,原因都有哪些。第五步,閱讀教材中的小故事部分,對不同地區的氣候差異繼續閱讀分析與了解。此時,單元整體教學內容已經確定并重新梳理,單元整體教學思路也隨之清晰可見,教師可以此構建整個單元的教學框架,確定每個課時的教學內容和活動安排,為單元整體教學順利開展做好準備。
(三)情境創設,貫穿單元整體教學始末
基于“雙減”背景下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中,創設單元教學情境,可讓學生在真實的英語語言運用環境中進行英語語言表達能力的深度鍛煉,所以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及學生的實際學情創設可貫穿于單元整體教學始末的教學情境。例如,在“At the farm”一課教學中,教師就可以依據教學內容和目標要求創設教學情境。本單元的語篇教學內容是小學生和農場主的日常對話,內容圍繞的是參觀農場蔬菜園里不同種類的蔬菜地展開。那么此時教師就可以創設“農場一日游”的教學情境,并利用多媒體設備呈現情境。從課堂教學導入環節開始,教師就播放提前制作好的電子教學課件,并向學生介紹本次課堂教學任務是一起參觀農場,觀察并了解農場中不同種類的蔬菜和其特點。學生通過觀看電子教學課件中的微課視頻內容,對本堂課的學習內容有了一個大致了解,且也因為微課情境的呈現,使學生對課堂學習內容產生學習興趣。接著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繼續以情境內容為線索,帶領學生閱讀性學習教材中的語篇內容,先看不同種類的蔬菜,然后在參觀西紅柿田地時品嘗了黃色西紅柿。此時,教師提出問題:“同學們,農場中的西紅柿可以直接食用嗎?”學生就問題進行思考,教師引導學生健康飲食,享受健康生活,并鼓勵學生走出去親近自然,開闊眼界,增長見識。這時,課堂上將形成濃厚的學習探究氛圍,課堂教學效率提高,課堂活力增強,學生的學習收獲明顯增多。
(四)分層設計,規劃單元整體教學作業
基于“雙減”背景下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中,教師應重視分層設計并規劃單元整體教學作業,這是從學生存在個體差異的視角分析后得出的結論,同時也綜合考慮了“雙減”政策落地執行的現實情況。分層設計單元整體教學作業,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能力水平的作業完成,會讓學生的學習需求得到滿足,讓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針對性的培養提高。例如,在“Weather”一課教學中,教師就應重視設計四類作業,讓學生合理選擇。第一類作業是基礎層次作業,主要是一些簡單的練習題目,比如單詞詞匯背誦、典型句子選擇等。第二類作業是進階層次作業,難度相較于基礎類作業明顯提高,主要是以復雜一些的句子應用練習為主,其目的是讓學生更好地鞏固基礎,扎實記憶所學知識。作業題型主要為改錯或者是英漢互譯。第三類作業為挑戰層次作業,難度要進一步提高,是一些具有一定學習難度的聽說讀寫綜合性的練習題目,其目的是讓學生進行英語的口語交際表達能力練習和書寫能力練習。第四類作業是自主學習作業,題目內容和題型相對開放,學生可依據自己的能力和興趣完成,比如課本劇創作等。通過單元整體教學作業的設計與實施,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和能力都將得到培養提高。
(五)多元評價,優化單元整體教學評價
基于“雙減”背景下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中,教師還應重視優化單元整體教學評價,讓教學評價促進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更有效融合,達到更為理想的教學效果。多元教學評價主要是采取多樣化的、多種形式的教學評價來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結果、對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成效進行評價,以此提高單元整體教學質量。例如,在單元整體教學過程中,教師指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學生可在自我評價中明確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成果是否相符,從而發現自己還存在哪些學習不足之處,進而針對性的調整和改進學習方法,讓學習方法推動學習成果豐富提高。與此同時,在課堂教學中,若教師采取了小組合作形式的教學活動,那么教師也要重視組織學生進行學生間的互相評價,通過學生間的互相評價,可促進學生相互學習,相互提高和進步。此外,教師的教學評價最為關鍵且重要,教師應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性評價和教學結束后的總結性評價。過程性評價學生的課堂學習表現,并使用鼓勵性的評價語言,總結性評價要以測評成績、作業完成情況等方面結論綜合評價,以便于知曉單元整體教學的實施成效如何,進行針對性改進優化。
綜上所述,單元整體教學是以一個學期的教學內容為設計對象,結合課時安排與教學目標要求將教學內容合理分為若干單元,并針對單元教學內容進行科學的教學設計與活動實施,達到優化教學流程,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目的。小學英語教師在充分明確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注意事項后,進行教學設計策略探究,從整體出發確定單元整體教學目標,優化重組精選單元整體教學內容,情境創設貫穿單元整體教學始末,分層設計規劃單元整體教學作業,多元評價優化單元整體教學評價。總之,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策略的研究與實施,將更好地落實“雙減”政策要求,穩步發展學生英語核心素養,促進教學質量和水平提高。
[1]徐英姣.“雙減”背景下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情境化作業設計的實施策略——以譯林版《英語》四(上)Unit 8《Dolls》單元整體作業設計為例[J].小學生,2023(08).
[2]姜力月.新課標背景下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策略[J].華夏教師,2023(16).
[3]許秋君.“雙減”背景下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實踐策略[J].校園英語,2023(15).
[4]王勇.“雙減”背景下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探索——以魯教版《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 5 I have a new pen為例[J].中學生英語,2023(08).
[5]包巧芳.雙減背景下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探索——以北師大版《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 5 My Things》為例[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