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

【摘要】隨著廣播電視事業的發展,觀眾對電視傳播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接地技術作為廣播電視工程中的重要技術之一,其重要性也日漸凸顯。本文以廣播電視工程中的接地技術應用為研究主題,首先闡述了接地技術的概念,然后介紹了廣播電視工程中的接地技術分類,分析了廣播電視工程中接地技術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注意事項和接地應用策略。
【關鍵詞】廣播電視工程;接地技術;注意事項;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TN92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3.22.010
1. 接地技術概述
接地技術是一種將設備的金屬外殼、金屬框架或金屬部件與大地相連以達到將設備上的漏電電流和雷電電流引入地下這一目的的技術,在廣播電視工程中應用該技術,不僅可以有效保護設備安全,還具有保護相關工作人員人身安全的意義。接地技術應用于廣播電視工程的初始目的是防止電力或電子等設備遭受雷擊,然而隨著電子通信技術和數字技術的發展,傳統的接地技術已經不能滿足當代需求,以通信系統為例,隨著電子設備越來越復雜,通信系統的信號頻率也越來越高,在應用接地技術時,不僅要考慮防雷和保護設備、人身安全等目的,還要考慮信號之間的互擾等電磁兼容問題。接地技術是廣播電視工程中的重要技術之一,是廣播電視工程中的重要技術環節。在廣播電視工程中科學、正確應用接地技術,具有保證廣播電視信號安全、穩定傳輸和減少廣播過程中的電磁干擾的意義,有利于提升廣播電視信號傳輸質量,從而令觀眾獲得更高質量的廣播電視產品。本文對廣播電視工程中接地技術的應用進行深入研究,以期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參考。
2. 廣播電視工程中的接地技術分類
根據接地技術接地方式的不同,廣播電視工程中的接地技術可以分為電氣接地技術、靜電接地技術、防雷接地技術和感應接地技術四類,其中電氣接地技術是指在設備金屬外殼、金屬框架或金屬部件與大地之間建立電氣連接,通過這一措施減小漏電電流,保障人身安全,最大限度避免觸電問題;靜電接地技術是指利用接地極地線將設備中積累的靜電電荷引入大地,該技術可以有效減少靜電對廣播電視設備的干擾,從而提升廣播電視的節目質量;防雷接地技術是一種將雷電電荷引入大地的技術,該技術的主要目的是保證廣播電視設備安全,避免廣播電視設備因為雷擊而受到損害;感應接地技術是一種利用磁感應作用實現接地的技術,技術要點為利用設備的鐵芯和線圈產生磁感應作用,該技術的主要目的是減少電磁干擾。
根據接地技術應用場景的不同,廣播電視工程中的接地技術可以分為大型廣播電視發射臺接地技術、廣播電視天線接地技術和廣播電視室內接地技術三種。其中大型廣播電視發射臺接地技術包括大地電極接地技術、屏蔽接地技術和靜電接地技術,大地電極接地技術即電氣接地技術,其技術工藝如圖1所示;屏蔽接地技術是一種以屏蔽干擾為目的的接地技術,具體手段為在發射設備的金屬外殼上覆蓋一層金屬網;靜電接地技術是一種利用接地極地線將設備中積累的靜電電荷引入大地的技術。大型廣播電視發射臺接地技術的主要應用目的是提升廣播電視信號傳輸質量。相關工作人員應該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接地技術,充分發揮接地技術的作用。廣播電視天線接地技術包括感應接地技術、天線桅桿接地技術和天線磁環接地技術,其中感應接地技術是一種令設備中的鐵芯和線圈產生磁感應作用的技術,主要用于提升信號傳輸質量,廣泛應用于中小型廣播電視系統;天線桅桿接地技術是一種電氣接地技術,通過天線桅桿實現接地目的,可以有效保護廣播電視設備;天線磁環接地技術是一種利用磁場作用實現接地效果的技術,具體手段為在天線底部固定磁環,通過磁場作用實現接地。廣播電視室內接地技術是一種實現室內廣播電視設備接地的技術,其應用重點在于參數設置,一般來說,接地電阻應該控制在10歐姆以內,接地電流應該控制在10毫安以內[1]。
圖1 大地電極接地技術圖
根據接地目的不同,廣播電視工程中的接電技術可以分為防雷接地、保護接地和工作接地三種。防雷接地技術即避免雷擊導致設備損壞的技術,一般通過安裝避雷裝置保護廣播電視設備,在實際應用中,為保證應用效果,工作人員還應該在多級避雷器上安裝防雷裝置,做好避雷器接地端和電纜內芯的連接;保護接地技術即保證用電安全的技術,工作人員將配電機柜、發電機和變壓器等設備的金屬外殼、金屬框架和金屬部件等與大地接觸,大幅降低漏電問題和觸電事故的發生概率。在實際應用中,工作人員需要按照國家規范安裝配電機柜、發電機等設備,將保護接地的電阻值控制在4歐姆以內。工作接地技術即保證廣播電視系統正常運行的技術,包括電源系統工作接地和弱電系統工作接地兩種,其中電源系統工作接地是指將設備中心點直接與大地聯系,弱電系統工作接地是一項比較復雜的工作,需要根據弱電系統的具體情況按照操作流程進行[2]。
3. 廣播電視工程中的接地技術應用常見問題
3.1 接地電阻過大
廣播電視工程中的接地技術應用可能出現接地電阻過大的問題,接地電阻過大將會導致接地效果變差,從而降低廣播電視系統的電磁兼容性和抗干擾能力,進而降低廣播電視信號的傳輸質量,降低廣播電視節目的播放效果。針對接地電阻過大這一問題,工作人員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來解決:一是增加接地電極數量,提升接地電極的接地效果;二是應用導電性能比較好的接地材料,例如黃銅、鍍鋅鋼等;三是合理安排接地電極的位置,提升接地效果;四是定期檢測接地電阻,及時發現電阻過大問題并在發現問題后迅速解決,避免接地電阻過大問題給廣播電視系統帶來實際損失。
3.2 接地電流過大
廣播電視工程中的接地技術應用可能出現接地電流過大的問題,接地電流過大將會對廣播電視設備產生影響,輕則干擾設備運行,重則導致設備損壞。另外還會降低廣播電視系統的信號傳輸質量,降低廣播電視節目的播放效果。針對接地電流過大這一問題,工作人員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來解決:一是多個接地電極串聯;二是安裝電阻調節器;三是安裝接地變壓器。
3.3 接地裝置安全性有待提升
廣播電視工程中的接地技術應用可能出現接地裝置安全性待提升的問題,主要表現在部分雷電頻繁的地區,應用接地技術的廣播電視工程仍然存在比較大的安全隱患。針對接地裝置安全性待提升這一問題,工作人員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來解決:一是設計廣播電視工程接電裝置之前了解當地氣候條件,選擇與氣候條件相契合的接地設備,使用合適的接地材料和電纜,提升接電裝置的安全性;二是定期對接電裝置展開保養維護和檢查維護。一方面通過定期保養維護延長接地裝置壽命,避免接地裝置在保質期內出現大的損傷;另一方面通過定期檢查掌握接地裝置的具體情況,及時維修處理存在安全風險的接地裝置,避免小問題發展為大隱患。
3.4 接電技術有待標準化
廣播電視工程中的接地技術應用可能存在接電技術有待標準化的問題,主要表現為在廣播電視工程中的接地設備安裝過程中,不同的工程師和企業采用不同的接地標準,導致接地質量和效果不穩定。針對接電技術有待標準化這一問題,應該通過出臺完善的接地技術標準予以解決,規范接地工作,提升接地質量。
4. 廣播電視工程中的接地技術應用注意事項
4.1 熟練掌握相關規定和行業標準
在廣播電視工程建設過程中,工作人員必須熟練掌握相關規定和行業標準,并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和行業標準開展接地裝置選擇和施工等工作。首先,工作人員在施工之前必須實地考察工程所在地的具體情況,包括地質情況、氣候情況等。根據當地實際情況設計合理的接地施工方案,選擇合適的接地材料和接地技術,保證接地效果。其次,工作人員在施工之前必須通過職業培訓。職業培訓內容為本次接地施工的具體內容,包括接地施工技術選擇、接地施工材料選擇、接地施工流程、接地裝置驗收標準等,未通過培訓的工作人員不得參與本次施工。最后,在廣播電視工程項目正式投入使用之前,必須對廣播電視工程項目的接地效果展開嚴格的驗收。通過測量接地的電阻值,確保接地施工符合相關規定和行業標準,具有非常高的安全性。
4.2 根據設備情況選擇和安裝接地裝置
在廣播電視工程建設過程中,工作人員必須按照設備實際情況選擇和安裝接地裝置。例如工作人員在對機房進行接地工作時,由于機房地線一般采取拓撲結構,所以工作人員可以采取星形或樹形的結構安裝地線,為了降低阻抗,應該選擇橫截面面積比較大的接地線或選擇截面形狀為正方形或矩形的接地線。如果是對高頻線路的機房進行接地工作,則工作人員最好采用平面網結構鋪設接地線。另外,工作人員在對廣播電視設備進行接地工作時,需要選擇合適的接地方式并注意以下問題:一是將地線與接地母線進行連接;二是通過專門的接地端子將設備與接地母線進行連接。工作人員在對廣播電視設備進行接地工作時,需要注意不能使用零線,不能采取機柜安裝的接地方式,避免因接地設備、接地方式選擇錯誤而導致接地效果差、接地安全性不強等問題[3]。
4.3 按周期開展電阻測量工作
在廣播電視工程建設過程中,工作人員應該按周期開展電阻測量工作。一方面,按周期開展電阻測量工作可以避免責任推諉問題,保證接地電阻值始終被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另一方面可以形成“早發現,早解決”的工作機制,工作人員可以及時發現接地電阻值異常的問題,從而根據具體問題采取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進而保證接地效果。在實際建設工作中,施工單位應該針對不同場所、不同裝備的接地電阻展開不同周期的檢測,例如針對供電機房內的接地裝置,工作人員應該至少一年檢測一次;針對發電機和變壓器等設備的接地裝置,工作人員應該至少兩年檢測一次;針對建筑物和天線的避雷裝置,工作人員應該至少五年檢測一次。為了保證責任落實到位和增強工作人員的工作責任心,應該形成工作手冊制度,即工作人員每完成一次檢測,都要將檢測結果記錄下來,便于事后追責和對工作人員形成約束。
4.4 堅持重視安全管理不動搖
在廣播電視工程建設過程中,工作人員應該堅持重視安全管理不動搖,一方面關注施工安全性,另一方面關注接地裝置的安全性。首先,加強安全管理宣傳,通過召開主題會議和開展宣傳活動的方式使工作人員認識到嚴格按照文件施工的重要性,還可以利用宣傳欄開展常態化安全管理宣傳,在宣傳欄中張貼施工事故、接地裝置安全事故的新聞海報,激發工作人員的危機意識,提升工作人員的安全管理意識。其次,定期開展安全管理考試,通過筆試、口試等多種方式考核工作人員的安全管理意識,要求工作人員認識到安全隱患的重復性和突發性,從而自覺記熟記準各類風險的排除方法等,盡可能降低風險隱患,在安全事故發生后能夠采取合理的手段將事故影響降到最低。最后,將施工質量和工作人員的績效薪資聯系起來,激勵員工認真對待工作,提升工作人員的施工嚴謹性[4]。
5. 廣播電視工程中的接地技術應用策略
5.1 為不同功能的接地系統排序
由于廣播電視系統所涉及的機械設備比較多,且不同的機械設備其結構存在差異,所以工作人員在對廣播電視工程開展接地工作時,必須為不同功能的接地系統排序,明確信號源與接地系統次序,確保廣播電視系統穩定、安全運行。一方面,工作人員在設置安全區域時,應當加強對接地電阻阻值的控制,避免接地電阻阻值受到外部環境的干擾而產生比較大的波動;另一方面,工作人員在設置模擬區域和數字區域時,應當根據區域功能和特點設計接地系統方案,以設置合理的接地保護結構保證接地系統的穩定運行[5]。
5.2 提升接地系統運行的穩定性
為了保證廣播電視信號的高質量傳輸,工作人員應該著力提升接地系統運行的穩定性,避免因為接地系統運行不暢或系統失靈給廣播電視工程帶來損失。首先,工作人員應該保證接地系統的規范性,一方面,工作人員要嚴格按照相關規范和施工方案做好接地工作,提升接地工作質量;另一方面,工作人員要嚴格按照相關政策文件和行業規范確定接地材料、接地方式等,提升接地系統運行質量。其次,工作人員應該在完成接地工作后對接地系統的具體參數和運行情況展開分析,確保接地系統滿足廣播電視工程的接地保護目標。最后,工作人員應該深入分析母線電阻的具體數值變化,合理控制接地電阻數值,提升信號屏蔽工作的可靠性。
5.3 科學處置電源中性點位
首先,工作人員應該認識到電流不均勻對廣播電視工程的影響,深刻認識到電流不均勻問題將會導致中性線接地電位穩定性和可靠性降低,從而提升對電流不均勻問題的重視程度,積極探索解決電流不均勻問題的方案。其次,工作人員在對廣播電視工程開展接地工作時,必須根據電氣設備和電子設備功率之間的差異確定具體、明確的接地保護方案,有效解決電流不均勻的問題。最后,工作人員應該適時調整中性點電位,例如將中性點電位調整為零,尋找廣播電視系統存在的問題,從而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提升廣播電視設備的運行效果。
6. 結束語
廣播電視工程中應用接地技術具有保護設備、保護工作人員人身安全、提升信號傳輸質量、提升廣播電視節目質量的意義。當前廣播電視工程中的接地技術應用存在接地電阻過大、接地電流過大、接地裝置安全性有待提升和接地技術有待標準化等常見問題。工作人員應該重視上述問題,總結廣播電視工程中的接地技術應用注意事項,不斷提升接地工作質量,產生更好的接地效果,保障廣播電視系統穩定、安全運行。
參考文獻:
[1]李明.廣播電視工程中的接地技術應用[J].電視技術,2023,47(02):113-116.
[2]范新峰.關于接地技術在廣播電視工程中的應用探討[J].傳媒論壇,2021,4(13):167-168.
[3]黃濤.接地技術在廣播電視工程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設備工程,2022(07):194-195.
[4]盧健.關于接地技術在廣播電視工程中的應用[J].新聞研究導刊,2020,11(20):239-240.
[5]孫肖男.試論接地技術在廣播電視工程中的應用[J].科技傳播,2020,12(12):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