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靜 徐佳



摘 要:研究土家織錦紋樣在文創設計中的創新應用,使土家族傳統民間藝術和精神內涵在文創產品中延伸、傳承與升華。通過整理土家織錦的發展現狀,分析土家織錦紋樣的形、色、意藝術特征,提出土家織錦在文創設計中的應用思路和策略,并以項目實踐案例驗證此設計策略的可行性,將土家族傳統紋樣以一種新的構成形式和文化雛形呈現給大眾,不僅對保護和傳承土家織錦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也推動了文創設計的創新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土家織錦;紋樣;構成;文創設計;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TB47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3)36-00-04
土家織錦憑其精湛的手工技藝、璀璨的色彩特質、包羅萬象的紋樣被國家首批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以絲、棉、麻為原料,紅、藍、黑為主色,在古老的木質腰機上“通經斷緯”挑織而成傳統織造工藝。有著“無字民族史詩”美譽的土家族以其豐富的織錦紋樣講述著土家族古老文明的歷史進程,充分反映了土家族的審美情操和民族意蘊,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文化價值。[1]然而,由于現代工業化生產和市場需求的變化,土家織錦的傳統手工藝品市場需求逐漸萎縮,土家織錦的傳承與發展面臨新的困境,文化產業面臨著新的轉型挑戰。在文化產業發展的大背景下,文創產品作為現代設計中消費者購買的一種產品形式,有巨大的市場空間。[2]通過現代創意設計方法,探索土家織錦傳統紋樣在文創設計中創新實踐,既革新了土家織錦的傳統紋樣形式,促進土家織錦文化的價值再生,也滿足當代社會消費者的審美需求和精神需求,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態傳承和文創產品設計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空間。
一、相關概念
(一)土家織錦
土家織錦是土家族織錦的總稱,包括“土花鋪蓋”和“土家花帶”兩大類。土花鋪蓋在土家語中稱“西蘭卡普”,即來自民間家庭織造的花鋪蓋,主要用作被面、腳被等。土家花帶在土家語中稱“厄拉卡普”,是一種實用性較強的小手工藝,主要用于腰帶、褲帶等。以“西蘭卡普”為主體的土家織錦是酉水流域土家族最具地方特色的藝術珍品,采用“通經暗緯,斷緯挖花”方法,在緯線上挑出不同色彩的紗線,其正面浮擱殘緯,背面構成紋樣,細經粗緯,以緯克經,圖案部分只顯彩緯,不漏地經暗緯,從而使構成圖紋的每“顆”彩緯邊界與地經暗緯之間,留有一道“空隙”,產生了一種雕刻鏤空的立體感。[3]
土家織錦的圖案種類極其豐富,據統計,傳統的土家織錦紋樣有400余種,現存有120多種,是土家族先民基于對自然長期觀察、融入人文特色所描繪出的獨特審美藝術,主要來源于自然造物、生活實踐和人文塑造。[4]例如,燕子花、陽雀花、龍、鳳等動植物紋樣,銅錢花、椅子花、船船花等生活器物為寫照的紋樣,勾紋、上刀山、太陽花等民族信仰和精神崇拜為寄托的紋樣題材,以及老鼠嫁女、迎親圖、福壽祿等傳統民俗和文字的傳統紋樣。每一種圖案紋樣的背后都潛藏著土家族人的民族文化淵源和軌跡,形成別具一格的直觀化藝術語言,在文化藝術、社會歷史、民族民俗、科學參考、傳承應用等方面有著極高的研究價值。
(二)土家織錦在文創設計中的應用現狀
土家織錦作為我國少數民族四大名錦之一,承載了土家族燦爛的民族文化,被廣泛應用于土家族生活的服飾、配飾、家居、祭祀等各個領域。[5]近年來,隨著我國對傳統文化的重視不斷加強,文化產業的迅速崛起,土家織錦的文化產業發展也迎來了空前挑戰,但由于文創產品樣式單一、沿用傳統紋樣、同質化嚴重等問題,嚴重阻礙了土家織錦文化產業的轉型和發展。[6]主要表現以下方面:(1)紋樣設計缺乏創新。縱觀市面上的土家織錦文創產品,出現傳統紋樣照搬、重復、色彩飽和度高、色彩搭配缺少統一性等問題。(2)應用形式單一。土家織錦的傳統應用形式忽視了不同載體的屬性、特征和用途,以及圖紋意蘊,導致土家族織錦技藝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內涵得不到凸顯。(3)缺少系列化產品。系列化產品可以增加消費者的粘性,提升品牌形象,增加文化辨識度,但由于土家織錦公司缺少專業的設計團隊和品牌的建設,導致市面上土家織錦產品的圖紋元素應用五花八門,缺少系列化產品的開發與應用。
(三)土家織錦紋樣在文創設計中創新應用的價值與意義
土家織錦紋樣在文創產品設計中的創新應用是基于土家族織錦的傳統圖樣,通過創新的設計思維與現代技術手段,以產品為載體進行的設計應用創新,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活態傳承的重要手段和土家織錦文化輸出的重要形式。
隨著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與現有實體的深度融合發展,土家織錦在文創產品設計中的創新應用是探索內在與外在、形式與美感的多維度文化體驗設計,不僅滿足當代消費者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體驗和需求,打破傳統單一的視覺品類和體驗,推動土家織錦文創產品創新性發展,帶動當地傳統文化產業的轉型和市場經濟的繁榮,同時土家織錦文創產品以新穎、獨特的設計形式流入市場,傳播到全國各地,也提升土家族手工藝人、當地居民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增強傳統手藝人和傳承人的現代審美意識。
二、土家織錦紋樣的藝術特征
(一)形——抽象的幾何構成
土家織錦圖紋的藝術形態風格不苛求具體、復雜的圖形,而是善于以意象的再現來表現對象,即通過對客觀主體形式特征提取之后,變異為抽象的幾何圖案。另外,由于織造技藝存在局限性,土家族所有的紋樣都是由直線和斜線組合的幾何圖形,如燕子紋、勾紋、太陽花等是由三角形、菱形、方形等組合而成。從土家織錦的織造形式來看,從平紋素色織錦常用的二方、四方連續形式,逐步發展為斜紋彩色織錦的對稱、平移、重復的表現形式。[7]
(二)色——斑斕的色彩組合
光緒《龍山縣志》中有“績五色線為主,文彩斑斕可觀”的記載。民間織錦人講“五色”專指赤、黑、黃、青、白五種。土家織錦非常強調圖紋的“顯色”,即通常運用高純度、強對比的配色手法。由于土家族有“忌白尚黑”的習俗,所以土家織錦多以黑、青(靛藍)等深色為底色,運用赤、黑、黃、青、白和延伸的“間色”進行圖案部分的色彩搭配。[3]隨著時代的變遷和民族文化的融合發展,土家織錦的濃色艷麗也開始向淺色淡雅的風格轉變,另外,由于在土家織錦技藝傳承中“授花不授色”的習俗,紋樣配色也出現了“一花多色”的特點。因此,土家織錦不僅在色彩種類上豐富多彩,在配色方面也極具多樣性。
(三)意——豐富的文化意蘊
土家織錦以其獨特豐富的圖案紋樣講述著古代文明的歷史進程,全方位地反映了土家人崇尚自然、追求和諧的人生理念,在隱喻民族文化的意義上,形成了別具一格的“無字史書”,表現了土家人的精神寄托和信仰崇拜。例如,“臺臺花”唯一一個可以用于小孩蓋群的圖案,用來防范白虎,保護小孩。“四十八勾”紋作為土家織錦的典型圖紋,反映了土家族人對太陽的崇拜,隱喻著驅穢避邪、消災納吉、祁子求昌、興旺種族等含義,是土家族“祖先崇拜”的另一種表達。“陽雀花”“太陽花”與“韭菜花”等蘊含著土家族人對春回大地、農事順遂、美好生活愿景的祈禱等,以其豐富的織錦紋樣記載著土家族幾千年的歷史演變、文化內涵和人文思想。
三、土家織錦紋樣在文創設計中的應用實踐
基于對土家織錦相關資料的深入了解、梳理和歸納,根據項目需求,通過產品定位、元素提取、圖形重構、應用創新完成土家織錦系列家居文創產品設計,如圖1所示。
(一)產品定位——依據項目定位選擇產品載體
當今文創產品的種類繁多,選擇恰當的載體來表現土家織錦的紋樣非常重要,在設計開展前,先對產品類目、使用場景、受眾人群、文化寓意、傳達目標與風格等進行產品定位,明確產品的功能、大小、材質等特征,然后再進行土家織錦紋樣提取與設計。此次設計項目是湖南麓上住宅工業科技有限公司直接列出的家居軟裝清單與需求,即對旅居客廳的沙發抱枕、腰靠和掛畫進行土家織錦文化元素的植入與設計,其中要與室內原木整裝的風格進行統一。因此,根據其基本要求,此設計定位在于彰顯地域特色、確保設計傳遞出吉祥美好的寓意,以及保持視覺現代簡潔。
(二)元素提取——挖掘文化內涵提取文化元素
圖案、色彩的選擇與土家族先民的民俗習慣、精神文化和民族信仰等內涵文化緊密聯系,因此,應以文化寓意的內容挖掘為基礎,提取土家織錦紋樣的圖案與色彩。通過對土家織錦紋樣的整理,提取土家織錦紋樣中最具代表性的“勾紋”為主要圖形,燕子花、太陽花等幾何形為輔助圖形。“勾紋”是蛙的形象,具有興旺種族、驅穢辟邪、消災納吉的含義。燕子花、太陽花表達的是土家族先民對天地萬物的崇拜和敬畏,將土家先民對大自然的崇拜信仰和民族精神融入民宿空間中,寄托了土家人的美好祝福和希望。并結合項目民宿室內的原木家具設計風格和現代消費者的審美,以“赤”為主要色調,象征著溫暖、光明和智慧,在視覺上有興奮、鮮明響亮的視覺感受,同時搭配一些對比色綠、間色深藍、藏青、灰粉,不僅能夠突出表達土家織錦的“顯色”特征,也很好地展示出土家織錦的民族意蘊和特色(如表1所示)。
(三)圖形重構——利用現代重構進行圖紋設計
圖形重構設計是將原有圖形拆解成點、線、面等基本元素,探討各個元素之間的重組可能性,是現代圖形創意設計方法之一[8],通過單一元素的圖形重構和多個元素的圖形重構的復合重構設計,為土家織錦傳統圖形語言注入新鮮的血液。首先,根據點、線、面的構成原理,將勾紋、燕子花紋、太陽花紋、山形紋與色彩進行二方連續設計;其次,利用形狀文法不同的組合形式,結合產品的大小、形態等特征,進行多個元素的組合重構設計,即采用上下交叉和左右錯落的設計方法進行創意構成(如圖2所示)。產品的紋樣設計以勾紋為主要圖形,燕子花、太陽花和山形作為輔助圖形,既能直觀地凸顯出土家族的民族文化特點,也可以平衡在產品設計中的點、線、面關系。同時,通過調和赤紅、綠、青等色彩的綜合運用,既豐富又不艷俗。產品紋樣的排布疏密有致,符合現代群體審美需求的同時,也不失土家織錦的文化特征和精神寓意。
(四)應用創新——綜合現代技術實現產品落地
土家織錦紋樣的應用創新需要根據載體的材質、場景、用途及制作成本等需求,合理地選擇產品的應用形式,包括直接應用和間接應用。直接應用,即土家織錦的紋樣通過手工織造或印染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是視覺感官的直接呈現。間接應用是指以土家族紋樣背后先民的精神崇拜、民族信仰以及民俗故事為文化元素,借助現代技術,利用非線性敘事性設計方法,打造沉浸式文化體驗,更深層次地感受土家族的精神文化內涵。
此次項目采用直接應用,即通過土家族手工藝人對織錦技藝、數碼印染技術和數字提花技術的綜合運用,將設計的土家織錦圖案應用于旅居客廳中的沙發抱枕、腰靠和掛畫中,抱枕和腰靠的圖案設計制作是數字提花和數碼印染技術的結合,掛畫的圖案設計制作是純手工織造與數碼印染的結合(如圖3所示)。一方面,使旅客能夠直觀感受到土家族手工藝人最真切的溫度和土家族最真實的人文精神,另一方面,現代數碼印染和數字提花技術的運用,不僅能夠節約商家的經濟成本和時間成本,還彌補了土家織錦傳統織造技術的一些局限性。因此,此次項目設計應用既保留了土家織錦原始、質樸、粗獷的民族特色,也通過現代技術融入了現代精致的審美需求,使土家織錦紋樣通過現代設計構成形式在旅居軟裝產品中設計制作完成(如圖4所示)。
四、結束語
通過分析土家織錦紋樣的藝術特征,運用現代設計思維與方法,提出了土家織錦紋樣在文創設計中的應用思路,即產品定位、元素提取、重構設計、創新應用,并通過麓上住工旅居軟裝項目進行了設計實踐,不僅驗證了其設計思路和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同時土家織錦紋樣以一種創新的構成形式所呈現,打破傳統單一的圖紋設計和應用,實現了土家織錦紋樣傳統形式構成的革新,并為土家織錦適應現代化社會的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參考文獻:
[1]韓玉婷,韓帆.湘西土家族織錦圖案在現代設計中的運用研究[J].貴州民族研究,2015,36(08):99-102.
[2]李永文.基于漢唐文化元素的文創產品設計[J].包裝程,2022,43(10):407-408.
[3]田明.土家織錦[M].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
[4]尹婧,田余輝.符號學視角下西蘭卡普當代重構研究及實踐——以手鞠為創作載體[J].設計,2021,34(13):46.
[5]何璐.土家織錦元素在現代服裝時尚中的融合與創新[J].普洱學院學報,2019,35(03):84-85.
[6]吳淼.土家織錦文化創意產品設計研究與實踐[D].湘潭大學,2020.
[7]倪春洪,紀瀏潔.土家織錦紋樣的基因提取與文創設計應用[J].湖南包裝,2023,38(01):74-76.
[8]魏欣華.傳統民族圖形在服裝設計中時尚性重構的方法[J].設計,2015(23):122.
基金項目:1.2021年湖南省教育廳教育科學研究項目“文創設計助力湖南鄉村振興的策略研究”(項目編號:21C1389)階段性研究成果;2.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工作者協會課題“文旅融合背景下湖湘旅游文創產品創新設計研究”(項目編號:XJKX23B141)階段研究成果;3.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校級教改課題“‘賽教融合驅動工業設計專業創新人才培養與成果轉化研究”(項目編號:GYXIKT202326)。
作者簡介:李靜靜(1990-),女,河南輝縣人,研究生,講師,從事文化創意與產品創新設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