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長春 李佳 侯瑩瑩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力資源管理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地位日益凸顯。為了更好地適應這一變化,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課程改革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將基于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對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課程改革進行深入研究。依據目前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課程教學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來進行分析,并提出了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在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課程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同時,還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和實踐探索,不斷完善和優化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在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和實施方案。
關鍵詞:任務驅動;教學模式;課程改革
績效管理、招聘與甄選等人力資源管理核心課程在傳統教學中難以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因此需進行教學模式改革。任務驅動教學法賦予學生主動學習角色,通過角色扮演和任務完成,增強了學習興趣,激發了自主學習動力,同時使教師更多地充當引導和輔導者的角色,有效搭建了理論與實踐的橋梁,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專業理解。
(一)授課教師傾向于理論教學,缺乏相關的行業背景經驗
我國高校尤其是應用型高校,從事相關人力資源管理教學的專任教師還是較為依賴校園招聘,招聘來的人員在某種意義上來說,理論知識豐富,但缺乏相關的企業工作經驗,對于人力資源管理的理解更多的是從調研中吸取,缺乏實際業務工作經歷,從事過人力資源管理實際業務的也不是很多,不具備真實的實踐經驗,授課過程中更多的講授理論部分,而對于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實操部分的內容涉及的不多,在理論教學為主的模式下,學生掌握的知識技能也更加偏向理論,缺乏相應的實踐操作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夠強,與企業的真實需求不匹配。
(二)教學課堂互動單一,教學效果不夠優秀
傳統的以理論授課為主的教學模式,師生之間互動性不強且單一,更多局限于師生互動,學生之間聯系不夠密切。盡管教師為了調動學生積極性會不斷豐富教學手段,但更多仍局限于師生互動以及學生和計算機之間的互動。但就人力資源管理課程較容易受到場地、課堂環境或者時間等其他因素的限制,互動單一,會造成實踐效果不好,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受到影響,預期效果也會受到影響,長此以往課堂教學效果受到影響,不利于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和提升[1]。
(三)實訓教育配套缺乏或教學內容流于形式
現今教學模式仍偏向傳統,注重理論而輕視實踐,即便應用型高校加強實踐基地建設、引入企業資源,往往局限于軟件設備。很多應用型高校實訓硬件資源投入不足,有很多未設置專門的實訓中心。課內實踐環節往往在教室進行,這種教學環境對課程實踐教學有很大影響。個別應用型高校在課程講授過程中,雖然調節了課程中理論和實踐的環節,但是在教學方法上仍然是理論講授,而理論講授過程中并沒有實質性改變,傳統的按照教材進行講授的方式。此種方式難以有效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特別對于實操難度大的績效管理、招聘與甄選課程更為突出,教學內容往往流于形式。軟件中的案例與真實工作環境仍有一些脫節,學生也沒有能夠通過軟件對真實的工作認知有提升,并沒有真正理解真實的工作流程如何開展。對于強調實踐性的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課程,包括平衡計分卡設計、績效指標策劃、績效數據采集、面試技能等,沒有任務牽引,學生就很難融入真實工作情境。
傳統的以理論授課為主的教學方式未能充分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無法有效提高他們的綜合素養。針對現實情況,實踐教學可以采用新興的“任務驅動”教學方法,相對于傳統純理論教學,它在實踐環節具有顯著優勢,能更好地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能力結合,強化學生的實踐技能,提高他們的綜合素養。在以任務驅動法開展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課程教學,更多的是將多種教學方法例如情境教學、實踐環節教學等融入實踐,綜合利用多種方法來調動課堂,結合學生學習情況,輔助以現代化、真實化的教學手段,多途徑將傳統的體驗式學習、情景模擬方式向自主式學習、發現式學習角度轉變,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增強培養的廣度和深度,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提升教學效果[2]。
在“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下,學生作為學習過程的主體,需要完成從收集信息、制訂計劃、選擇方案、執行計劃到最后的反饋信息和綜合評價等環節的各項任務。課程理論體系被拆解成各項任務,這與過去傳統教學有明顯的不同,能夠讓學生更加了解知識要點和細節。在此過程中,弱化了教師的教學角色,強化了其作為一個課堂引導者和組織者的角色[3]。“任務驅動”教學模式針對學生提出具有價值且能激發積極性的任務。這種模式以任務為核心,通過課堂中的實際任務解決來實現學習目標,讓學生在操作中學習,完成任務意味著他們掌握相關知識和實際技能。
任務驅動法相較于傳統教學有以下優勢:首先,它實現了做學一體,以任務為導向,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理論知識和技能,提升職業素養。其次,任務驅動法目標導向性強,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積極性并指導教學過程。此外,它還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和團隊協作能力,增強學生的主體地位。
(一)學習模塊及工作任務的分解
1.招聘與甄選課程任務改革設計,見表1。
2.績效管理課程改革設計
招聘與甄選開課時間在績效管理課程開課之前。前期積累的教學成果在后續績效管理課程中能得到延續性應用。績效管理在實踐教學中可以從四大方向進行整理,可以從績效計劃、績效監控、績效評價以及績效反饋來進行任務的分解與布置,旨在通過任務導向將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和技能點涵蓋起來,讓學生更好的學習吸收,下表為具體范例,見表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