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薇
摘? 要:隨著《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推行,基于新課標開展小學英語教學越來越受到關注。新課標下,教師可以從小學英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和教學評價四個方面,做到實現學科素養培養目標,圍繞單元教學主題實施教學內容,推進深度融合的教育信息化和“教—學—評”一體化的活動,旨在小學英語教學實踐活動中落實新課標,使小學英語教學提質增效,使學生的學習回歸學校。
關鍵詞:小學英語;新課標;教學策略;整體教學
一、小學英語教學目標——實現學科素養培養
新課標向教師提出了完善教學培養目標的客觀要求。針對小學英語教學目標的完善,教師可以在教學實踐中,以助力學思結合的學習方式和發展核心素養的教學方式,即從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方式兩方面,實現小學英語學科素養培養目標。
(一)助力學思結合的學習方式
教師應為學生的英語學習創設學思結合的學習方式,支持學生在體驗式活動中學習、在真實的情境中運用所學知識,促進學生在實踐性的英語學習中實現知識與技能的遷移。在學生遷移知識的過程中,推動學生創新英語學習理念,通過英語學習活動觀助力學生應用學思結合的學習方式。
(二)發展核心素養的教學方式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對課程的育人導向進行強化,實現從小學英語教學層面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
例如,在二年級上冊Unit 6 “We like our school”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對課程內容進行優化,實施跨學科主題的教學方式,強調對課程內容的有效設計,突出學生由愛自己的學校發展為愛國家的情感,使課程內容與育人目標相結合,從而強化小學英語課程的實踐性特征。
二、小學英語教學內容——圍繞單元教學主題
在小學英語課程的實施中,教師應圍繞單元教學主題實施單元整體教學。針對小學英語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從加強單元整體教學和依托不同類型語篇等凸顯教學主線,在對教學內容深度分析與解讀的基礎上,對小學英語教育內容進行整合,為發揮單元內各語篇內容間的育人功能提供支持。
(一)加強單元整體教學
教師可以通過單元整體教學落實課程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從教學內容層面助力學生建構單元知識體系,使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提質增效。
例如,在六年級下冊Unit 4 “Road Safety”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從提煉主題意義、制訂目標體系和設計學習活動三個層面,闡述單元整體教學的設計路徑。
針對提煉主題意義,教師設置單元話題為“Road Safety”,是“人與社會”范疇下的子主題內容“交通法規,安全意識”。圍繞道路安全話題,教師可以呈現若干行路規則、駕駛規則和安全知識;以“rules”為教學主線,并對教學板塊進行重組優化,如重新規劃課時和設定課時話題,以“如何安全過馬路”“給行人的建議”“給駕駛員的建議”和“如何為不同場所制訂合理的規則”為序開展教學工作。
在制訂目標體系方面,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情,即學生的認知、語言水平和發展需求制訂目標,尊重學生的語言習得規律。在語言能力層面,學生需要掌握有關“安全過馬路”的詞匯、能用情態動詞must及其否定形式描述交通規則和其他場合的行為規范。在思維品質層面,教師要支持學生在閱讀中發展提取與梳理信息的能力。在話題推進中,培養學生的批判性和創造性思維。在文化意識層面,教師讓學生樹立遵守行路和行駛規則的意識,做文明的交通參與者和監督者,了解中英兩國不同的道路制度。在學習能力層面,教師要調整教學策略,逐步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使學生能夠準確、有序、靈活地表達,優化其結構化思維和辯證思維能力。
在設計學習活動方面,基于學科育人的視角,教師在提煉分課時主題意義的基礎上,要串聯各零散課時,在整合了碎片化教學內容的同時,構建單元整體學習活動,將學習活動指向了“遵守行為規范,增強社會責任意識”的育人目標。
(二)依托不同類型語篇
單元各板塊中的語篇文體多樣,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需要反復揣摩語篇所隱含的信息,做到深度挖掘語篇承載的主題意義,建立單元內各語篇內容及語篇育人功能之間的聯系,形成具有整合性、關聯性和發展性的單元育人藍圖。
以六年級上冊Unit 8 “Chinese New Year”的“Story Time”語篇的具體解析為例。教師可以圍繞三個基本問題解析語篇:第一,語篇的主題和內容是什么,即What。語篇的主要內容是Anna寫給網友Su Hai的一封電子郵件,介紹了她及家人的春節計劃,呈現了闔家團聚、幸福美滿的中國新年,體現了Anna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以及對新時代美好生活的贊美。
具體而言,在“Story Time”語篇中,春節將至,Anna在電子郵件中介紹了過春節前的準備以及除夕、大年初一、大年初二的活動安排,表現了一派其樂融融的場景,并展現出南方人過春節時,逛花市、吃湯圓、舞獅子的風俗特色。第二,語篇作者的意圖、情感態度或價值取向為什么會這樣,即Why。Anna的春節計劃介紹了春節的風俗習慣,宣揚了中國傳統文化中親幼愛老、家人團聚的家庭觀念,讓學生了解了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加深了學生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認識和熱愛。第三,語篇作者為了恰當表達主題意義,選擇了什么樣的文體形式、語篇結構和修辭手段,即How。具體而言,一是語篇屬于故事類文體,電子郵件有特定的格式。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認識郵件文本的格式,把握關鍵要素,幫助學生掌握應用文的格式、與生活相聯系,學以致用;二是語篇使用一般將來時態描述春節計劃,以時間為邏輯主線。教師應引導學生掌握be going to,同時引導學生梳理相關的時間狀語,如tomorrow,on Chinese New Years Eve,on Chinese New Years Day,on the second day of Chinese New Year;三是語篇研讀不能只停留在直觀的文本表層信息上,教師應指導學生透過現象深入分析,準確把握文本目標。
綜上,以語篇描述的“計劃”為依托,教師指導學生制訂計劃,幫助學生理清計劃的what,when,who,how,where等核心要素,為學生建構了知識框架。
三、小學英語教學手段——深度融合教育信息化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既要使學生樂于學習,又要使學生善于學習。針對樂于學習,教師可以利用教育信息化支持學生調整學習方式,在發揮學生自身學習特長與優勢的同時,讓學生發展學習的潛能,增強學生學習的效能感。針對善于學習,則需要教師優化小學英語教學模式,發揮教育信息化促進教學手段調整的優勢。
(一)支持學生樂學
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通過教育信息化創新小學英語的教學方式,為學生設計可多感官參與的學習實踐活動,支持學生在豐富的情境中,圍繞單元學習主題的意義,發揮教學手段激活學生英語學習主動性的作用;通過形式多樣化的學習活動,學生能夠感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體現了教育信息化支持學生樂學的教育功能。
例如,在二年級上冊Unit 1 “Shes my aunt”的導入環節,教師依托信息化設備為學生營造了特定的情境,滿足了學生在情境化教學模式下開展語篇學習的需求,學生在特定情境中掌握和運用了英語知識,感受到運用英語的學習樂趣。具體而言,在新授課環節,教師利用微課程的教學優勢,通過微課程將課堂教學的重難點內容形象、動態地呈現給學生,具體為This is... Shes... Is this your…?No,shes my... 在隨堂練習環節,教師利用電子希沃白板開展練習活動,學生不僅能夠對知識查漏補缺,而且能夠靈活應用課堂所學的知識。在布置課后作業環節,教師在線上向學生推送自主閱讀內容,如英語繪本閱讀,引導學生以閱讀內容為特定語境,支持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讓學生在自主閱讀中感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
(二)服務學生善學
在小學英語課堂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推進學科教學與教育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引導學生管理好自己的學習。如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支持學生做好學習計劃與學習實踐管理,滿足學生課前預習、課后歸納與復習的學習需求,體現信息技術服務學生學習的教育功能,達到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深度融合教育信息化、使學生更善于學英語。
例如,在二年級上冊Unit 4 “Autumn”的教學中,教師依托教育信息化,為學生設計翻轉課堂。課前,通過導學案和學習任務單,學生能夠明確學習目標;同時教師支持學生開展高質量的課前預習,以教材中常吃水果的單復數形式和重點句型These are... They are... 為重點內容,如教師以完成情境對話的形式向學生呈現導學案,在學生運用知識時提供策略支持。課中,教師要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一是教師以解決學生課前學習中出現的問題為主,做到教學直指重難點內容,為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提供教學支持,如教師依據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相應的情境,為學生運用所學提供特定的語境。二是教師為學生“唱主角”提供多元化的教學支持,如創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開展“小先生制”等;再如針對名詞復數的變化規則,為學生提供教學內容的支持。課后,教師要滿足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法的需求,利用教育信息化支持學生開展自主閱讀,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發揮非書面作業的育人價值,使學生的英語學習真正回歸學校,圍繞“雙減”政策,貫徹落實減負增效的客觀要求。
四、小學英語教學評價——設計“教—學—評”一體化活動
基于新課標開展小學英語教學,教師應對學生實施過程性評價,體現過程性評價的積極性。要實施以學科素養為教學導向的小學英語教學活動,為學生創設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將教學活動與多元化評價相融合,實現“教—學—評”整體育人觀,充分體現教學評價的育人功能。
(一)以評價促進學生學習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將學生努力學習英語的程度、對英語的學習態度和英語學習素養表現,作為評價學生英語學習的主要指標,既要在評價教學環節善于發現學生的學習優勢,又要及時肯定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取得的點滴進步,悉心指導學生克服學習困難,協助學生解決學習中出現的問題,達到增強學生學習自信的評價效果;教師可依托教學評價促進學生學習英語,發揮評價激活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效果。
例如,在五年級上冊Unit 1 “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中的“Story time”講述環節,教師鼓勵學生設計評價內容,或者通過師生協商的方式設計“Story time”學習評價標準,支持學生通過參與評價活動的途徑明確教學重難點內容,達到通過教學評價促使學生學習英語的效果。
(二)以評價促進教師教學
教師可依托課堂教學評價,發揮科學評價手段與評價結果促進小學英語教學順利開展的積極作用。在教學評價中,教師需要及時反饋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利用教學評價對課堂教學情況進行反思,突出評價助力教學相長的積極性作用。教學評價給予了學生幫扶與輔導,使得小學英語課堂提質增效。
五、結語
基于《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開展小學英語教學活動,既需要教師及時調整教學理念,適應新課標對小學英語教學提出的客觀要求,又需要教師在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善于反思與勇于探索,旨在讓小學英語教學真正做到提質增效。
參考文獻:
[1]王芳. 淺析新課標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策略轉變[J]. 中學生英語,2022(38):81-82.
[2]王若語. 新課標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的育人價值及其實現路徑:以“北京冬奧會”主題學習為例[J]. 教學月刊小學版:綜合,2022(11):15-18.
[3]陳婷. 小學英語教學中提升單元整體把握有效性的策略[J]. 天津教育,2022(31):165-167.
[4]劉夢妍. 激流勇進樂于探索: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習動機的激發[J]. 試題與研究,2022(35):94-96.
[5]杭燕楠. 基于新課標理念的小學英語復習教學策略[J]. 小學教學設計,2022(30):16-18.
[6]劉超. 新課標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評價實施策略[J]. 山東教育,2022(38):20-23.
[7]張金煌. 新課標實施下的小學英語教學評價策略探究[J]. 試題與研究,2023(21):147-149.
(責任編輯:鄒宇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