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巖
【摘要】小學生有著活潑好動、對周圍新鮮事物有強烈好奇心的特點,學校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活動時就要結合學生這一天性,有效融入游戲元素,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趣味性.數學科目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想象能力的關鍵科目,借助游戲,可以讓學生積極配合教師完成教學任務.基于此,文章簡述了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從導入、授課、操練、作業四個環節詳細分析了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游戲;小學數學;教學;應用價值;策略
引 言
要想充分發揮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既需要教師精心準備,又需要學生的積極配合.教師要提前了解學生的具體學情,如知識儲備、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等,并將其與游戲設計互相融合,再結合教材內容、《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等的要求,確定游戲內容和開展形式.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持續保持新鮮感,大腦也會進入活躍狀態,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一、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一)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
游戲的娛樂性可以降低學生學習的緊張感,使學生更加愿意主動參與,教師可在游戲中設計獎勵系統,進一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在游戲中會積極參與和探索游戲環境,教師也會鼓勵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尋找解決方案、試驗和調整策略.當學生完成任務或解決數學問題時,他們通常會獲得獎勵,如分數、徽章、道具等,不僅增強了學生的成就感,還可以成為學生學習的正向激勵.且學生渴望獲得更多獎勵,因此會更加專注和努力地參與游戲.通常情況下,教師設計的游戲會融入各種數學概念,并嵌入到有趣的情境中,使學生能夠在實際應用中學習數學.
(二)促進學生深度理解數學知識
在游戲中,教師會通過圖形、動畫和視覺效果呈現數學概念,使得抽象的數學概念變得更加具體和可視化,例如幾何形狀、圖表和數學運算,通過視覺化的呈現,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游戲還會為學生提供互動性的學習環境,學生不僅能積極學習知識,而且會積極參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他們與游戲互動、進行推理和實驗,以完成任務或解決謎題,這種互動能夠深入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師還會將數學游戲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幫助學生將抽象數學概念與實際情境聯系起來.條件允許的話,學生還可以自行選擇游戲中的關卡或任務,按照自己的節奏學習.這種自主性讓學生感到更有掌控力,能夠根據自己的學習需求深入研究數學知識,從而實現更深層次的理解.
(三)鍛煉學生的數學問題解決能力
游戲中學生可以自由嘗試不同的策略,發現最有效的方法,這一過程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了避免學生產生枯燥心理,教師還會在游戲中加入各種各樣的挑戰性任務和謎題,要求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任務的難度會逐漸增加,從簡單到復雜,促使學生不斷提高問題解決能力,學生需要思考和分析,找到合適的策略完成任務.學生通過邏輯推理確定正確的解決方案,有助于培養其邏輯思維能力,這是由于學生必須通過分析問題、推斷可能的解決方法,并評估每種方法的有效性.在游戲進行的過程中,教師也會提供即時反饋,告訴學生他們的答案是否正確,這種反饋有助于學生及時糾正錯誤,并從錯誤中學習.此外,學生還能夠積累問題解決的經驗,逐漸提高問題解決能力.
(四)增強學生團隊合作學習效果
多數游戲都會被設計成多人游戲,要求學生在團隊中合作完成任務或解決問題.這種合作形式會促使學生相互配合,共同達到游戲的目標,學生通過互相交流、分享思路和協同工作,從而形成團隊合作意識.并且,在游戲中,能讓學生學會分擔任務、互相支持,學會在團隊中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策略,有助于其逐漸形成社交和溝通技能,從而更好地與他人合作,這一能力有助于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在多人合作游戲中,學生需要集思廣益,共同制訂解決問題的策略,這既鍛煉了他們的問題解決能力和決策能力,還能通過互相幫助填補知識差距,從而提高整個團隊的綜合能力.教師經常鼓勵學生參與團隊性的游戲,能逐漸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責任感,讓學生認識到小組中每個成員的貢獻對于團隊的成功都是至關重要的,而這種責任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領導技能和正確的團隊合作價值觀.
(五)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
教師設計的游戲通常提供不同難度的游戲選項,從容易到困難不等,教師可以根據每名學生的能力水平和需求選擇適合的游戲,學生可以從適合他們的級別開始學習,逐漸提高難度,確保在適當的挑戰下提高學習效果.學生可以在完成一個任務后自行決定是前進,還是繼續練習當下的任務,這種個性化的學習進度能夠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不會讓學生感到被迫趕進度或受到拖累.并且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他們喜歡的游戲,從而更有動力地參與學習.游戲中,教師也會根據學生的表現調整游戲的內容和難度.例如,如果一名學生在某個領域表現出困難,游戲可以提供額外的練習和解釋.反之,如果學生表現出高水平的掌握程度,游戲可以提供更具挑戰性的任務.還有一些游戲具有自適應性學習路徑,根據學生的表現和需求自動調整游戲內容,這種智能化的學習路徑確保了學生每次都能夠面對合適難度的任務,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習效果.
二、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導入環節:設計搶答類游戲,調整學生學習狀態
導入環節是一節課的起始環節,也是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在導入環節融入適當的游戲可以幫助學生快速調整狀態,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講.導入環節的游戲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評估學生對前置知識的掌握程度.因此,教師設計的游戲規則需要簡單明了,讓學生能迅速投入游戲中.考慮到課堂時間有限,搶答類游戲不應過長,應確保效率,并且還要確保每名學生都有平等的機會參與游戲.教師可先設計與前一課或之前學到的內容相關的問題,幫助學生回顧并激活相關知識,然后組織學生開始搶答.對于答對的學生給予適當的獎勵,如小紀念品、加分或表揚等,對答錯或未能及時答出的學生進行鼓勵,讓他們下次繼續參與.在游戲結束后,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給予反饋,指導他們如何進行復習或預習.
例如,在教學“兩位數乘一位數”時,教師可以在導入環節可以開展乘法口訣表的搶答游戲.教師提前準備好數字卡片或是數字投影,也可以口頭出題,確保所有學生都可以清晰看到題目,每個問題給出有限的時間進行搶答,例如5秒,學生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快速口算出答案.如“5×2”“6×8”,當學生搶答后,教師及時給出反饋,并進行評價和鼓勵.通過不斷的搶答練習,可以讓學生的口算能力得到鍛煉和提升.如果搶答成功,學生能夠建立自信,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學習自我認知.這一游戲可以幫助學生快速回顧和鞏固之前學過的乘法口訣表,為學生學習兩位數乘一位數打下良好的基礎,并且搶答類游戲形式的教學還能夠增加課堂的互動和參與度,使課堂氛圍更加活躍.
(二)新授環節:設計個人戰游戲,強化學生知識理解
在新授環節中,個人戰游戲可以作為一種獨立的、針對學生個體的學習工具,讓學生通過游戲形式對新知識進行練習和掌握.游戲的目標需要與教學目標緊密相連,確保學生在游戲中能夠達到所期望的學習效果.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和能力,為其提供適當的游戲難度,使每名學生都能在游戲中感受到挑戰,但不至于感到挫敗,或者教師提供適應性的難度設置,使得學生能根據自身情況調整游戲難度.在游戲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實時反饋,讓學生能立即知道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確,以及如何改進,反饋要具有積極正面的鼓勵性,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同時,教師設計的游戲要避免單一、重復,而是讓學生在不同的場景和背景下應用知識,游戲盡量與現實生活或學生的實際經驗相聯系,這樣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體現數學知識的實用性.需要注意的是,游戲關卡和任務要有邏輯性、連貫性,確保學生在游戲中不斷地應用、復習和鞏固知識.
例如,在教學“四則混合運算”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如5人一組),并確保每個小組中的學生都進行編號(如1~5).教師告知學生游戲規則和答題方法.如:“當我念出題目后,每組中的同一編號學生站起準備回答問題,第一個舉手并正確回答的學生可以獲得獎勵.”隨后將題目清晰地展示給所有學生看,可以使用黑板、PPT投影或其他可視化工具.學生聽到題目后迅速計算,并通過舉手的方式表示自己已經準備好回答.教師選擇第一個舉手的學生回答,若答案正確,則為該生頒發獎勵,若答案不正確,可以給予其他舉手學生答題機會.此種個人答題活動不僅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還有助于他們鞏固所學的四則混合運算規則.
(三)操練環節:設計合作類游戲,檢驗學生學習效果
合作類游戲強調學生之間的協同作戰,鼓勵他們共同解決問題,互相協助以達到預定的學習目標.在數學操練環節中,利用合作類游戲可以幫助教師更加直觀地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并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合作類游戲的內容應和目標相一致,即游戲的主要任務或挑戰應與教學的核心內容緊密相連.在合作游戲中,每名學生應有其獨特的角色或任務,這種分工可以基于學生的能力、興趣或前置知識.教師設計游戲中的任務或問題應有適中的難度,不可過于簡單使學生失去興趣,也不可過于復雜導致學生感到挫敗.學生在游戲中的每一個步驟或決策都應得到及時的反饋,可以是同伴的建議、游戲系統的提示或教師的指導,當團隊成功完成任務或達到目標時,他們應得到相應的獎勵或認可.游戲結束后,教師還應組織學生進行反思與總結,討論他們在游戲中所學到的知識、遇到的挑戰以及如何更有效地合作.
例如,在教學“小數乘法”后,教師可以設計“尋找金礦”的游戲,以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一個遙遠的星球上,有許多金礦,這些金礦中包含的金子數量不一.為了找到含金量最高的礦山,大家需要進行小數乘法的計算.”每個小組獲得相同數量的標有不同面積的金礦卡片以及每塊金礦中金含量的小數標簽(如:0.3,0.5,0.8等).學生在組內討論選擇一塊他們認為可能含金量較高的金礦,并使用小數乘法計算選定的金礦的總金含量.如,如果選擇面積為2.5的金礦,每一單位面積含有0.4的金,那么需要計算2.5×0.4的結果確定總金含量.教師最后比較所有小組的結果,找出含金量最高的金礦,勝出的小組可以得到獎勵.“尋找金礦”游戲不僅檢驗了學生對小數乘法的掌握程度,還促進了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
(四)作業環節:設計闖關類游戲,完善學生知識儲備
作業能夠幫助學生鞏固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避免遺忘,獨立完成作業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責任感,教師也可以通過作業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及時調整教學方法.游戲化的作業形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習過程更為輕松,通過游戲,學生可以更直觀、更實際地運用數學知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需要注意的是,游戲是輔助教學的一種手段,不應該使其成為主要焦點,作業的核心仍然是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常見的作業游戲有模擬實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如模擬購物、模擬旅行等,學生可以與同伴競爭,看誰先完成數學任務或者得到更高的分數.
例如,在教學“位置”后,教師可以在課后作業中融合游戲元素.教材中給出用數對表示動物園動物的位置的圖片,教師就可以參考該部分內容,讓學生手繪社區周邊的平面圖,并按照教材圖片的形式制作位置示意圖.學生自行繪畫,標出數對,然后與父母一起進行游戲,由父母說出建筑物的名稱,學生說出具體位置,如醫院(4,3)、學校(6,9)等.這一作業游戲既能讓學生鞏固課堂知識,也能幫助家庭形成更好的親子關系.如果父母發現孩子學習中的問題,可以實時與教師溝通,方便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問題,調整教學策略.
結 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師要高度認同游戲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不斷掌握先進的教育政策和學科發展思想,并通過探索和創新,尋找更加優質的游戲,從而助推基礎教育的順利改革,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張旭霞.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教育游戲的實踐探析[J].小學生(下旬刊),2023(8):79-81.
[2]王宏亮.教育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以人教版為例[J].小學生(上旬刊),2023(6):97-99.
[3]楊琮.教育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價值與策略分析[J].智力,2023(11):1-4.
[4]洪悅.教育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思路[J].小學生(中旬刊),2022(7):88-90.
[5]劉芳霞.計算機教育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好家長,2022(9):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