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利艷 韓金如 趙彩存


摘 要:速度性項群是田徑運動的典型項目,其中,100 米短跑是最激烈、最激動人心的項目之一。文章采用文獻資料法、視頻觀察法、比較分析法、數理統計法對云南省近兩屆省運動會大學組田徑項目體育專業組的速度性項群競賽成績進行了對比分析,進而分析了云南省高校速度性項群的發展現狀,并提出了優化建議。
關鍵詞:云南省;高校;田徑項目;速度性項群;成績
1 研究背景
高校作為競技體育人才培養的重要陣地,培養田徑運動員的競技能力至關重要。田徑項目水平的不斷提高,關系到國家和地區競技體育整體實力的提升。本研究依據項群訓練理論,對云南省體育專業大學生,包括普通高校、高職高專體育專業學生(含高水平、體育單招學生),近兩屆云南省省運會大學組田徑運動速度性項群項目的競賽成績進行了對比分析,并剖析云南省速度性項群的成績水平及內在規律,旨在對各高校的田徑競技能力的提升提供意見和建議。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本文將云南省高校田徑項目速度性項群成績作為研究對象,以2018 年云南省第十五屆及2023 年云南省第十六屆運動會大學組體育專業學生(第十五屆比賽為甲組、第十六屆比賽為丙組)速度性項群項目的競賽成績為觀察對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學校圖書館、中國知網、各大網絡搜索引擎等收集國內外有關高校速度性項群成績的現狀、田徑競技實力的影響因素和發展趨勢等方面的相關研究,為該研究提供理論基礎。
2.2.2 視頻觀察法
通過反復觀看比賽視頻,對視頻中的技術動作、比賽的成績等進行觀察分析和研究。
2.2.3 比較分析法
對云南省第十五屆及第十六屆運動會大學組田徑項目體育專業組第一名及前八名平均成績進行對比分析。
2.2.4 數理統計法
對云南省第十五屆及第十六屆運動會大學生組田徑項目體育專業組第一名及前八名平均成績、達級人數及破紀錄情況等進行數理統計分析。
3 研究結果與分析
3.1 各單項冠軍成績對比分析
對比表1 的冠軍成績數據顯示,同十五屆比賽相比,十六屆比賽速度性項群增設了一個男女混合4×400 米項目,因未有兩屆比賽成績,此處不做對比闡述。女子組的7 項中有5 項成績下降,2 項成績提高,男子組的7 項中有5 項成績提高,2 項成績下降。2022 年,受全球公共衛生事件的影響,云南省部分院校的運動員的訓練受影響,導致成績不理想。相比而言,女子組第一名的整體成績水平下滑趨勢明顯,優秀運動員明顯減少,女性田徑后備人才不足。
同時,由于各校招生來源有一定區別,如云南師大和云南大學一則有高水平的運動員招生政策,二則作為省內重點綜合高校,在競技體育招生方面具有基礎優勢,因此其運動員的身體基礎、競技體育水平等要優于其他院校,尤其是優于高職高專院校。另外,由于各校重視程度不一致,加之缺乏人力與財力的支持,尤其是基于參加特定比賽而臨時組隊訓練,不僅訓練不規范、不系統,而且加之專業學分制的施行,導致運動員的專業學習和運動訓練很難完全兼顧,等等。這些因素影響了高校田徑競技體育的發展。
3.2 各單項前八名平均成績對比分析
從表2 的前八名平均成績對比數據來看,同十五屆比賽相比,十六屆比賽女子組的速度性項群中7 項中有5 項成績下降,2 項成績提高,男子組的7 項中有2 項成績下降,5 項成績提高。與冠軍成績相比,女子組和男子組前八名平均成績提高的項目數不變。從數據對比分析來看,男子組前八名的潛在競爭實力明顯優于女子組,再一次體現了女子組后備人才的培養不足。
3.3 破紀錄情況分析
第十五屆比賽中,男子組破紀錄4 項,分別為100 米、200 米、4×100 米接力、4×400 米接力,同時破了云南省大學生紀錄;女子組破紀錄1 項,為4×100 米接力,破云南省大學生紀錄。
第十六屆比賽中,男子組破紀錄4 項,分別為:100 米、200 米、400 米3 個項目破云南省大學生紀錄,同時破云南省紀錄,110 米欄破云南省大學生紀錄;女子組破紀錄2 項,為400 米、800 米,同時破云南省大學生紀錄。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4.1.1 一、二類院校田徑競爭實力靠前
兩屆比賽中,排名靠前的多集中在一、二類院校,三類院校及高職高專院校僅有云南經濟管理學院和云南體育運動職業技術學院進入團體總分排名前八。意味著各高校實力差距較大,尤其是三類院校及高職高專院校整體競爭實力不如一、二類院校。
4.1.2 男子組競技實力高于女子組
從兩屆比賽的成績來看,體育專業男子組和女子組項目發展不均衡,無論是競技成績、達級人數,還是破紀錄項目數,男子組整體成績都優于女子組,反映出女子田徑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力量不足。
4.1.3 院校的類別和層次影響運動員的招收
院校的類別及層次是影響運動員招收的重要因素。一類院校的云南大學、二類院校的云南師范大學及云南民族大學等,在招生政策、訓練環境等各方面都要優于普通院校,吸引了大量的優秀運動員進入。而部分普通高校,尤其是高職院校接收的多為基礎一般或自身條件受限的普通運動員,致使田徑的整體競技能力在高校出現兩極分化。
4.1.4 競爭格局發生改變
田徑是傳統體育項目,云南省運動會大學組田徑比賽是云南省最高水平的田徑賽事,也是各個高校檢驗田徑競技水平、展現實力的重要舞臺。從兩屆比賽的整體情況來看,原來“一家獨大”的競爭格局慢慢被打破,多家高校都在部分項目上展現了自身的優勢,多點開花,具備了較強競爭力。
4.1.5 競賽成績有新突破
從競賽成績來看, 男子組短跑項目100 米、200 米、400 米、110 米欄成績均有突破,創造了近年來的最好成績,打破了云南省大學生紀錄,同時,100 米、200 米、400 米打破了云南省紀錄,男子200 米及400 米冠軍成績達到國家級運動健將級別。
4.2 建議
4.2.1 重視選材與拓寬生源渠道相結合
云南省高校田徑競技水平要上新的臺階,就必須拓寬運動員的渠道。各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建立從小學到中學再到大學的訓練輸送體系,在政策允許的情況下給予招生傾斜,讓有運動天賦的少年在啟蒙階段和打基礎階段就能得到科學系統的訓練,繼而通過優異的成績進入大學。
4.2.2 學習運用先進的訓練理念與方法
結合國內田徑實際,建立教練員培養體系,使教練員的培訓與世界田徑接軌,革新教練員的訓練理念、思維模式、訓練方法,再結合自媒體平臺資源,學習國內外先進的經驗,有效提升田徑整體競技水平,提高競賽成績。
4.2.3 建立高校競技體育發展的長效機制
體育部門和教育部門要聯合制定相應政策,對于高校運動員,要在往更高級別輸送及就業方面給予政策優惠。高校要建立更為有效的內部訓練管理體制和激勵機制,進一步提升教練員和運動員的積極性,促進高校田徑事業發展。
4.2.4 提高校領導的重視程度,促進政策落實
高校領導要提高對高校競技體育的重視程度,考慮學校整體競技體育發展的有關因素,進而在政策、管理及協同工作等方面促落實、給保障。
參考文獻:
[1] 魏鑫, 鐘亞平, 鄒克寧. 世界田徑運動競技實力動態演變及驅動因素研究[J]. 中國體育科技,2021,57(8):13-21.
[2] 陳勝利, 周丹. 我校田徑比賽成績分析與發展對策[J].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1):75-78.
[3] 周旭. 河南省高校高水平田徑隊發展的困境與對策研究[D]. 鄭州: 河南大學,2022.
基金項目:云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教師類項目“體教融合背景下云南省高校田徑項目競技體育競爭力研究”(項目編號:2023J1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