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佳輝
摘 要:文章以小學高年段體育教學中的耐久跑教學為例,著重分析趣味方式在耐久跑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包括利用學校自然條件,設置激勵目標、組織越野跑活動,引進新穎器材、調動參與熱情,組織趣味游戲活動、提升課堂趣味程度,等等,以期為小學體育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耐久跑教學;趣味方式;體育教學;小學體育;個體差異
現階段,在高年段的小學體育教學中,耐久跑教學逐漸成了一個重要的教學項目。耐久跑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小學生運動能力的提升。但部分教師沒有充分了解與掌握小學生的身心特征,采取的教學形式和內容與小學生思維特點不符,導致學生喪失了參與體育訓練的興趣和積極性。
1 耐久跑教學中趣味方式應用的重要意義分析
1.1 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運用趣味方式開展教學活動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與訓練興趣。趣味活動的開展需要教師精心挑選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流程設計,基于學生的真實需求導向,創建集趣味、引導等于一體的體育課堂,并從中引導小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與訓練。
1.2 有利于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借助趣味化教學模式進行耐久跑訓練與教學,需要教師基于學生的興趣點與真實需求,引進相應的教學道具與內容。在這個基礎上,學生愿意積極主動地配合教師完成訓練,提升了耐久跑教學效果。
2 趣味方式在耐久跑教學應用中的注意事項
2.1 尊重學生個體差異
在耐久跑教學中,由于部分教師沒有在尊重小學生個體差異的基礎上進行教學設計,因而導致身體素質較好的同學得不到有效的鍛煉提升,身體素質稍差的同學則無法承受較高強度訓練內容,久而久之,就會導致一些學生出現抵觸情緒,降低了教學效率。為防止出現這種問題,在訓練開始之前,教師需要觀察學生的運動表現,了解學生的水平,根據學生的能力,將其劃分成三個不同層級,并設計強度不同的訓練內容,保證所有學生都可以在耐久跑訓練中獲得鍛煉與提升。
2.2 合理融入音樂元素
音樂屬于體育教學當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如果能夠合理融入音樂元素,則可以大幅提升體育教學的實效性。教師在選擇音樂的過程中,要有針對性地加以把控,如果可以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奏進行耐久跑練習,則能夠獲取更好的成效。學生能夠跟隨著音樂節奏的快慢變化,精準把控耐久跑節奏,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運動損傷。
2.3 豐富訓練方式和教學手段
教師應豐富訓練方式與教學手段,如在訓練中融入趣味活動,則能夠獲取更好的訓練成效。具體而言,就是教師可以充分結合長跑和短跑兩種方式,提高耐久跑課堂訓練方式的多樣化水平,完成趣味教學的目標。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融合變速跑與勻速跑,使讓學生在一段時間的全力跑之后逐漸慢下來,并在慢速跑過程中逐漸恢復體力,以獲取更好的教學效果。
3 趣味方式在耐久跑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分析
3.1 利用現有條件,組織越野跑活動
利用學校的自然條件與現有設施,如走廊、臺階、花壇、林間小道等等,為學生創設越野跑氛圍,讓他們在新奇的環境下完成耐久跑訓練,以有效緩解他們在耐久跑過程中的緊張心理。在耐久跑當中,學生往往十分容易產生身體疲勞,而借助越野跑時,附近環境的不斷變化則可以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從而降低疲勞感,讓大部分學生都可以完成練習任務,并增加耐久跑過程中的趣味性。
3.2 設置激勵教學目標,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
教師可設置一些激勵性的目標,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在學習與練習的過程中保持積極的心態,這樣不僅能夠讓體育教學獲取預期效果,還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比如在耐久跑練習之前,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運動能力和思維特征,為他們設置不僅可以高效完成,也可以提升他們參與熱情的教學任務,并結合目標選擇具體的教學內容,對教學形式加以創新,讓學生可以在目標的正確指引下,進行高效學習與練習,從而提升他們的耐久跑能力。
例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耐久跑能力和他們在體育課堂中的表現,把激勵目標劃分為不同層級:針對在平時訓練中表現優秀的同學,可以給予他們適當的獎勵;針對日常訓練中表現較差的同學,則著重關注他們態度上的變化,同樣也可以給予他們自主選擇訓練中游戲活動的機會,從而培養他們樂觀向上和不畏挫折的心態。
3.3 引進新穎的教學器材,提升課堂趣味性
耐久跑練習離不開一些專業的道具與器材,在課堂中設置趣味性的專業教學器材,不僅可以提升教學效率,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活躍度與課堂的趣味性。教師可以結合耐久跑教學的具體目標和教學計劃,為學生選擇趣味道具,讓他們在器材的輔助下,體會到體育訓練的魅力與樂趣,并主動配合教師的教學舉措,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中的主人公,建立起趣味為主的耐久跑新式課堂。因此,為了確保引進的器材能夠與小學生的需求相符,就需要教師在選購或搜集過程中,深入研究教學目標,還可借助調查問卷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將這些資料當作選擇器材的重要依據。
3.4 組織趣味游戲活動,激發學生的訓練興趣
趣味游戲有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如果在耐久跑教學中組織趣味游戲,就能夠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完成訓練。為此,教師便可根據耐久跑教學中的具體內容,為學生設計與引進各種各樣的趣味游戲,為他們提供練習的機會,讓學生在游戲中掌握基礎的技能與規則,借助這種方式,建立起趣味性的教學課堂,從而不斷提升耐久跑成效。
具體來說,趣味課堂游戲的開展首先需要教師對耐久跑教學目標、技術要點等加以分析,還需要充分了解學生感興趣的各類游戲形式,并把握他們的心理特征,以此為基礎設計具體的游戲活動。比如設置“撕名牌”游戲環節,讓學生在追逐和被追逐的同時,得到身體耐力的增強與靈活性的鍛煉,教師則需要全程監督游戲情況,對不遵守規則以及危害身體健康的行為及時進行制止,為學生提供一個健康優質的游戲環境,讓學生借助這種跑動與互動的方式,學會耐久跑的技巧。
4 結語
在小學高年段體育耐久跑教學中,教師通過組織學生開展趣味游戲活動,采取趣味教學策略,可以有效激發小學生參與耐久跑訓練的興趣,從而提升耐久跑教學成效,促進小學生身體素質與心理素質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梁燕偉. 小學體育課堂耐久跑教學中趣味方式的有效運用[J]. 中外交流,2021,28(8):1527-1528.
[2] 齊鳳霞. 在小學體育課堂耐久跑教學中趣味方式的應用分析[J]. 體育畫報,2021(19):85-86.
[3] 倪晨瑾. 啟迪兒童思維, 構建活力耐久跑:小學體育活力課堂的“跨學科游戲”[J]. 中國教師,2023(7):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