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師的發展決定著學校中長期教育教學質量。本文就縣域內高中英語青年教師的現狀進行了分析,指出青年教師要基于現行的課程標準,落實好課程標準相關要求,在名師和骨干教師的引領下,快速成長為骨干教師,從而推動縣域內英語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課程標準》)指出,高中英語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基礎文化課程。它強調對學生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的綜合培養,旨在為學生繼續學習英語和終身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課程標準》強調核心素養的培養,重在觀察與比較、分析與判斷、歸納與構建、批判與創新,即能辨析語言和文化中的具體現象,梳理、概括信息,建構新概念,分析、推斷信息的邏輯關系,正確評判各種思想觀點,創造性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具備多元思維的意識和創新的能力。這些要求遠非傳統的知識傳輸能解決。青年教師要認識到《課程標準》的變化,把《課程標準》所要求的能力培養落實到課堂上,落實到平時的每一個教學環節中。
1.青年教師數量激增
近幾年,隨著我縣高中生數量的驟增,我縣的高中英語教師數量也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新、老教師的比例也發生了變化。青年教師占比迅速提升,影響了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
2.青年教師業務素質參差不齊
新入職教師中,有一部分來自師范類院校,也有一部分來自非師范類院校。部分青年教師對教師角色缺少認知,對課堂教學缺少體驗,對教學各個環節缺乏深入了解,嚴重制約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內需是高級需要,是真正使人成為人的標志。這種需要的實現又反過來繼續使青年教師追求更高的目標,取得更好的成績,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作為新入職的教師,青年教師對未來充滿信心,有較高的奮斗目標。內在的需要是青年教師成長的最大動力來源。
青年教師對《課程標準》不熟悉,或淺嘗輒止,研究不深入,對《課程標準》要求的核心素養理解不深入,無法將《課程標準》的要求貫徹到課堂教學中。部分青年教師沒有進行過專業的教學課程學習,沿用陳舊的教學方法,課堂教學中較少或沒有踐行英語學習活動觀。課堂“填鴨式”“一言堂”現象嚴重。課堂上沒有開展小組活動,學習探究缺失,課堂“死氣沉沉”,學生學習興趣不濃,參與度低,對部分青年教師評價不高。
部分青年教師對自身要求不高,動力不足。他們雖然接受了高等教育,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儲備,但不同的家庭背景、教育背景、地域背景,導致他們對高中英語教學有不同的理解。目前,青年教師中普遍存在故步自封現象,部分青年教師不愿意向骨干教師學習,教學中我行我素,學習主動性不強。
在教學過程中,部分青年教師缺少對校情、學情的研判。備課時,沒有進行學情調查,不能針對學生興趣有效整合教學內容。授課時,青年教師的教學目的性不強,學習平臺搭建不合理,無法根據課堂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課后,部分青年教師對學生關心不足,以大量的作業來彌補課堂的不足,設計的作業形式單一,不能體現作業的“多元性”“分層性”,擠占了學生課后時間,教學效率低。
青年教師要認真研讀《課程標準》,研讀新教材、教學參考用書,充分了解新教材各個板塊的設計理念,熟知各個板塊的教學目的,厘清實現教學目的的手段。青年教師要充分利用資源,學習先進地區的教學經驗。每年,市、縣教育主管部門都要組織青年教師學習、培訓,請有先進教學理念的專家來我縣講座。青年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機會,更新教學思想,探索各板塊教學設計,形成符合實際校情、學情,可操作性強的課堂教學模式。
1.主動參與名師工作室活動
青年教師的成長離不開名師的引領。我們一方面要努力學習先進地區的教育教學理念,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利用好我縣現有的名師工作室。我縣的名師工作室每年定期開展活動,針對目前的一些熱點問題展開研討。青年教師要積極主動參與,在研討過程中,積極參加討論,對照平時的想法、做法,反思自我,從別人的做法中汲取經驗,提高自身業務素質。
2.向骨干教師學習
目前,我縣各校都開展了不同形式的“青藍工程”,把培養青年教師作為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青年教師要利用一切機會向導師學習,做到先備課、再聽課、后上課、勤反思。青年教師要向學校的其他名師、骨干教師學習,多聆聽,多思考,多反饋。
1.認真備課
教案不是教材內容的翻版,教案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授課質量的高低。青年教師要刻苦鉆研教材,閱讀有關參考文獻、圖書資料,對教學內容有深刻理解后,再結合學情,利用現有教案,進行有針對性的二次備課,形成符合教學實際的教案。
在教學中,青年教師要踐行英語學習活動觀。在課堂上,青年教師要充分利用小組活動,組織學生展開合作學習,鼓勵學生走上講臺,展示學習成果。青年教師還要研究小組成員的構成,做到組內異質,異組同質,最大限度地保證學習效果。此外,青年教師還要引入競爭機制,激發學生的興趣,合理使用評價機制,做到“以評促學”。
2.注重學習
青年教師要“高起點、高規格”要求自己,通過業務學習、校本研修、集體備課等各種形式,提高自己對《課程標準》和教材的領悟力。青年教師要把教材讀透——做到“精”;找出教學重點和難點——做到“準”;把握學科進展趨勢和走向——做到“新”;深刻領會學科知識深度與廣度——做到“深”;能將知識前后聯系并用于解決實際問題,達到融會貫通——做到“熟”。
3.運用微課
微課是青年教師快速成長的有效手段。抓住微課預講這一環節很重要,微課預講可以鍛煉青年教師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及對教學內容的分析、理解能力,幫助青年教師發現問題。青年教師要勇于面對困難,勇于突破困難。在備課時,針對教材各個板塊內容,青年教師要思考自己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去實現教學目的。學校可以組織經驗豐富的骨干教師,組成指導團隊,進行深入研討,肯定青年教師的優點,指出其不足。在骨干教師的指導下,青年教師要再次打磨教案,充實、豐富教學內容。
4.研判學情
備課前,青年教師要通過各種手段了解學生基礎,了解學生所需,確定教學內容,設計教學問題,實施教學步驟。青年教師要正確對待學生個性的差異,因材施教,讓學習真正發生。
總而言之,青年教師要善于學習,善于研究,善于思考,始終把提升自我業務素質放在首位。青年教師只要堅定信念,不斷進行自我積淀,就一定會成為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骨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