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娟
【摘? 要】 英語是學生進入社會、走向國際必須掌握的語言藝術之一,通過英語閱讀,學生能夠涉獵更多外界的信息,拓寬視野。現階段,英語閱讀十分考驗學生的理解能力、反應能力,英語閱讀能力是衡量學生英語學習水平的關鍵,教師需要加強對“讀思達”的應用,讓學生重新定義初中英語知識學習。基于此,文章立足初中英語閱讀能力,就“讀思達”在初中英語閱讀能力培養中的應用展開討論,希望可以給教師提供參考,促進初中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發展。
【關鍵詞】 “讀思達”;初中英語;閱讀能力
“讀思達”是閱讀、思考、表達的簡稱,英語作為初中階段的必修科目,要想掌握英語這門語言藝術,學生必須在學習中做到多閱讀、多思考、多表達,沉浸在英語知識的世界中,促進英語核心素養的形成和發展。“讀思達”教學模式是一種新的教學思路,為初中英語閱讀工作奠定了基礎,需要引起教師的高度關注。
一、立足閱讀,加強閱讀
閱讀是提高英語學習水平的“敲門磚”,教師有必要加強對閱讀的分析,讓學生在英語課堂中有更多閱讀的機會,在閱讀中升華情感,增強能力,并養成英語閱讀的好習慣。
首先,教師要創設英語閱讀氛圍。一方面,教師可以為學生儲備更多的英語閱讀書籍。比如在日常英語教學之余,教師可以與校外機構或者其他英語閱讀中心合作,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讓更多優秀的閱讀書籍進入校園,展現在學生面前。初中生本身對不同形式、不同內容的英語書籍感興趣,在眾多書籍的圍繞下學生在情感上也會受到激勵,實現閱讀能力的發展和提升。另一方面,教師要多閱讀,形成榜樣。比如在日常教學之余,教師可以與學生一起閱讀英語文章,總結英語閱讀體會,將英語閱讀作為一種興趣和愛好來抓。創設英語閱讀氛圍并不是一件十分簡單的工作,需要教師做好反思,一點一滴地積累,凝聚智慧結晶,展現英語水平。
其次,教師可以加強對英語閱讀的宣傳工作。英語閱讀對學生而言十分關鍵,教師在教學之余應該做好學生閱讀的宣傳工作。比如教師可以在校園廣播站中開設英語閱讀角模塊,每天為初中學生播報英語閱讀文章,同時也可以借助這個平臺為學生講解和滲透英語閱讀重要性等相關內容,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認知。宣傳是轉變學生觀念的重要措施,教師要嘗試多種不同的方式,加強對英語閱讀的宣傳工作。宣傳是一項持續性的工作,教師要融入信息時代背景,加強對信息技術的應用,讓英語閱讀以不同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
最后,教師要組織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英語閱讀比賽活動。在競賽活動中,教師可從學生英語基礎出發,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并優化英語閱讀比賽流程,讓更多的學生都可以在英語閱讀比賽活動中結合自身所學,嘗試采用不同的閱讀方式,展現自己的價值,同時學生也會不錯過每一個細節,不漏掉每一處重點,表現出良好的英語學習素養和閱讀能力。為了在激烈的英語閱讀競賽活動中展示自己的風采,表現自己的閱讀能力,學生積極展開課下英語閱讀訓練,這對發展學生英語閱讀能力也具有積極的作用。
二、強化思考,發展學生思維能力
思考活動參與到學生各科知識的學習中,如果學生對知識缺乏思考,往往很難形成自身對知識的認知,也會對學生成績的提升產生影響。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學生思考,讓學生各個方面的能力和素養也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首先,教師可以以問題為導向,讓學生以解決問題為出發點,在這個過程中提高閱讀能力。以“My names Gina.”一節為例,該單元開辟了初中英語生涯的學習之旅,從篇幅位置的安排上可以看出本節課知識的重要性。在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拋出具有探究性的閱讀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本篇文章。教師可為學生具體提出的引導性問題,如“Do you want to change your first name?”“What's your first/last name?”等。一系列問題的提出,激發了學生對問題的探究欲望。為了解決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也會反復地閱讀本節課內容,從中獲取答案。
其次,教師可以加強對頭腦風暴法的應用。頭腦風暴法是當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十分廣泛的方法,它能照顧到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對發散學生思維具有積極的作用。因此,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加強對其的應用。比如在學習“Its raining!”時,在閱讀環節,教師可以讓學生展開頭腦風暴。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閱讀結束后,用英語表達自己對下雨天場景的情感,不同的學生思維能力不同,對下雨時候場景的情感認知也不同。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生暢所欲言,表達自己觀雨時的感想,如有的學生說:“After the rain, I saw that it was inconvenient for many people to walk. I thought that although the heavy rainstorm brought inconvenience to us, it was a good thing for uncle farmers, because it had not rained for a week. The thirsty crops are looking forward to this sweet rain. Ah, a heavy rain, what a timely rain.”有的學生說:“Rain, whether it is gentle or irritable, whether it is implicit or exaggerated, I am willing to see it and listen attentively, listening to all its ups and downs, listening to all its joys and sorrows.”學生對下雨天有不同的情感,在采用英語進行自我表達的過程中加強了對雨的情感。
最后,教師要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素質教育背景下,雖然教師開始在教學理念上發生轉變,逐漸側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展,但是成績是評價學生的一個重要指標,在初中英語閱讀學習中一部分教師為了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往往給學生預留的思考時間不充分,導致學生思考深度不足,為此,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當問題提出后,學生可以與小組成員或者其他班級學生共同思考問題,思考的過程是學生閱讀能力上升的過程,也是學生積累知識、鍛煉能力的關鍵時期。
三、基于表達,開展多種活動
英語閱讀的最終目的不是讓學生取得優異的成績,而是將所學的內容以英語的形式表達出來,表達是鍛煉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重要方式,在表達中學生有更多自主思考的時間,也更能夠清晰地認識到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遇到的不足。為此,教師要基于表達,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
首先,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口語交流活動。以“Id like some noodles.”一節為例,本篇文章立足飲食文化展開討論,飲食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面條是中華民族飲食文化的代表,具有顯著的地方性和民族性特點,這對學生學習來說具有積極的意義。基于此,教師可以立足飲食文化,以面條為出發點,組織學生開展口語表達活動。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生活經驗,在飲食方面有自己的特點和想法,在飲食文化主題的引導下會紛紛就內容展開討論,也會激發學生英語閱讀的積極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學生的發音可能會不準確,教師要注意糾正學生的錯誤發音,避免學生在口語交流活動中出現發音上的錯誤,影響學生閱讀能力的形成與發展。口語交流活動為學生英語表達搭建起橋梁,教師要充分認識到組織開展口語交流活動的重要性,把握好英語口語交流活動,讓學生在英語口語交流活動中有收獲、有提升。
其次,教師要鼓勵學生英語表達。在我國的英語教學中,很多學生都會在英語學習中羞于表達,不能使用英語將情感等表達出來,一方面是擔心自己的發音出現錯誤,另一方面擔心對方可能無法理解自己的意思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導致學生對英語表達的積極性不高。針對這樣的問題,教師要善于鼓勵學生,讓學生大膽發言。第一步,教師要認可和肯定學生的價值。比如一部分學生雖然有用英語表達情感的想法,但是在發音方面出現問題,發音不準情況十分常見。針對這類學生,教師要側重鼓勵學生積極表達的意愿,放大學生的優點,讓學生看到自己的價值所在。再如,一部分學生因為性格等因素的影響,很難積極地克服心理壓力,與其他同學一起表達思想。對這部分學生,教師要積極與學生溝通,幫助這部分學生敞開心扉,釋放自己的情感。第二步,教師要做好學生的激勵工作。比如針對在英語口語表達和訓練中表現優秀的學生,教師可以將其作為其他學生學習的榜樣,向其他學生講解和分享這位學生的優秀之處,這樣可以發揮榜樣對其他學生的帶動作用,讓初中學生都受到榜樣的積極影響,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于研究口語表達。第三步,教師要定期回顧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比如在初中英語學習中,一部分學生在英語閱讀與表達方面進步飛快,教師需要對這部分學生給予更多的支持與保障,比如為學生建立英語閱讀表達成長檔案,詳細地記錄并分析學生英語閱讀成長中存在的問題,這樣能夠對學生形成一定的指導,也會督促學生在初中英語閱讀表達學習之路上收獲更多。
最后,教師可以組織開展英語口語游戲活動。游戲伴隨著人的一生,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人們對游戲的喜好和選擇不同,靈活多樣的游戲也總能勾起人們的參與欲望。因此,教師可以結合初中階段學生的特點,組織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英語口語游戲活動。在英語口語游戲活動的設置方面,教師可以增加豐富多彩的英語口語游戲,制訂英語口語游戲規則,并嚴格要求學生完成。在充滿趣味性的游戲中,學生以不同的情感參與其中,不僅鍛煉了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也可以讓學生有更多自主表達的機會。游戲是學生學習生活的調味品,可讓傳統枯燥的英語閱讀訓練變得更加有活力,因此,教師有必要積極開展好英語口語游戲活動,讓整個英語閱讀教學工作變得更加豐富且具有活力。
四、轉變學生學習觀念
在傳統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往往會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這也使得學生的學習方式開始固化,在學習理念方面也變得更加狹隘,不利于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工作的開展。因此,在新時期,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轉變學習理念,讓學生意識到“讀思達”在初中英語閱讀能力培養中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采取積極有效的學習方法,提高初中英語閱讀水平。
首先,教師要做好學生的交流互動工作。在交流互動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讀思達”學習模式的相關內容,了解學生對這種學習模式的看法和意見,掌握學生的英語閱讀基礎,認識學生在英語閱讀學習方面的不足,并為每一個學生建立英語閱讀成長檔案,詳細地記錄學生在每個階段的英語閱讀發展情況,為后續開展英語閱讀教學創造條件,提供更加充分的數據支持。
其次,學校要做好宣傳教育工作。比如學校可以組織開展“讀思達”英語閱讀主題宣傳工作,在宣傳活動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分析“讀思達”在初中英語閱讀中的重要性,以及為學生傳授一些“讀思達”英語閱讀的技巧和方法,這樣可以讓學生在環境和氛圍的影響下,逐漸樹立“讀思達”的閱讀思想,在初中英語閱讀中將讀、思和表達緊密地結合起來,提高初中英語閱讀水平,在英語學習道路上走得更加順利。
最后,學生要創新學習理念。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我國教育部門對學生的素質和能力要求不同,這就需要學生與時俱進,及時更新學習理念。比如在初中英語閱讀中可以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或者采用不同的閱讀策略,并調動多種感官的參與,讓口、眼、耳等參與到英語閱讀中,提高英語閱讀的效果,保障英語閱讀的水平。
五、結語
綜上所述,“讀思達”倡導將人的閱讀、思考以及表達有機整合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整體,共同作用于學生,讓學生充分調動各個器官,共同參與到英語閱讀訓練中。它契合了當前素質教育的發展理念,可以讓學生各個器官都可以發揮作用,提高英語閱讀的效率。當前我國十分關注學生的英語閱讀情況,教師要立足于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積極組織開展實踐活動,豐富學生對初中英語閱讀活動的認知,提升初中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 魯娜,李志華. 基于“讀思達”教學法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方法[J]. 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3(06):40-41.
[2] 趙曉燕. “讀思達”在初中英語閱讀能力培養中的應用[J]. 天津教育,2023(01):55-56.
[3] 伊小英. 初中英語閱讀“讀思達”教學模式構建與應用[J]. 校園英語,2022(28):46-48.
[4] 鄭亞霞. 探究“讀思達”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 名師在線,2022(21):28-30.
[5] 謝淑麗. 讀思達在初中英語閱讀能力培養中的實踐研究[J]. 校園英語,2021(48):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