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學評價是教學體系中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可以通過教學評價及時獲取教學效果的反饋信息,全面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從而針對自身的優缺點完善教學體系,而學生可以通過學習效果的反饋信息揚長避短,在學習上取得更大的成就。文章通過查閱文獻、課堂觀察等方法探索并歸納新課程標準下初中英語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策略,旨在完善評價體系以期提升英語教學實效性。首先分析了現階段初中英語教學評價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忽視學生主體作用、評價結果比較籠統、評價形式較為單一這幾點?;诖耍喴U述新課程標準下初中英語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路徑:指向主體多元完善評價體系;指向素養導向完善評價體系;指向方式多樣完善評價體系。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初中英語,教學評價體系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3.12.047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本)》(以下簡稱:新課程標準)中明確強調要以評促教,以評促學,要在英語課程教與學全過程中貫穿評價,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同時還強調,堅持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的原則,逐步構建方式多樣、主體多元、素養導向的英語課程評價體系。然而,就當前初中英語教學評價實施情況來看,無論是評價主體、方式還是內容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無法真實地反饋英語教學實際情況,教學效果得不到及時改善,需要進一步優化。故此,本文結合新課程標準內容就如何科學構建初中英語教學評價體系進行探討。
1 現階段初中英語教學評價存在的問題
1.1 忽視學生主體作用
雖然新課改強調學生是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教師需要有較強的服務意識,但就當前初中英語教學實施情況來看效果并不如人意。很多教師受到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在課堂上采取灌輸式、填鴨式教學方法,而在教學評價環節也沒有發揮出學生的“探索者”“發現者”作用,很多學生雖然看似參與了課堂活動,但是主體地位并沒有得到尊重,評價行為主要由教師承擔,學生學習質量、水平的高低由教師判斷和評定,這樣的教學評價由于主體單一而不夠客觀,具有壟斷性。
1.2 評價結果比較籠統
在當前初中英語教學實踐過程中,很多教師仍然習慣運用結果法實施教學評價,即只關注結果而忽視過程。以英語作文為例,大多數教師只看學生最后成型的作文,包括字跡、語法準確性、單詞拼寫正確性等,忽視了其他方面的考核。一些學生死記硬背范文完成習作或者生搬硬套句型完成寫作,獲得很高的評價,而一些學生自主創作,卻因為一些顯而易見的錯誤受到批評。這樣的教學評價并不能反饋出真實情況,前者的語言能力很難得到實質性提升,而后者的英語學習信心受到打擊,兩者的英語水平與綜合素質均難以得到提升。
1.3 評價形式較為單一
就現階段初中英語教學評價開展情況來看,教師對于學生的考核與評價形式仍然比較單一,常見的有單詞聽寫、聽力測試、習題測試等,均是書面形式的考核與評價。這樣的教學評價并不能全面反映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反而抑制了學生的個性發展,不利于英語學習與成長成才。
2 新課程標準下初中英語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路徑
2.1 指向主體多元完善評價體系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強調教學評價應遵循“主體多元”的原則,在初中英語教育教學中,教學評價主體多元主要是扭轉教師一人實施評價的局面,要讓學生也作為主體參與評價活動,以此變單一為多元,變主觀為客觀,變片面為全面。一方面,引導學生自我評價。顧名思義,尊重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自我審視并實施評價。從某種程度上說,最了解學生的人是他們自己,比如學習中遇到哪些困惑,有哪些擅長的地方,學生自己最清楚,所以開展自我評價不僅可以引導學生自我反思,還能讓教師了解更多外界無法獲取的內部信息,尤其是學生內心的想法等。如:英語作文課上,讓學生評價自己的作文水平,重點闡述自己在寫作中感到吃力的地方等,展現出真實的情況。另一方面,引導學生互相評價。社會構建理論認為學習需要分享、交流、協商,在群體學習活動中,學習同伴具有一定的相互影響力。因此,基于新課程標準構建教學評價體系,教師除了讓學生自評以外還要組織生生互評。同班同學相互之間比較了解,而且有很多共同語言、話題,所以給出的評價更加客觀、深入、多維,可以讓學生走出“當局者迷”的困境,看到不同角度的自己[1]。以英語作文為例,讓學生相互批改作文,這樣既可以提升評價客觀性還能讓學生之間相互借鑒,從而實現共同提升。
2.2 指向素養導向完善評價體系
新課程標準強調構建“素養導向”的評價體系,即要求教師改變“唯分數論”“唯成績論”的思想觀念,以發展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為導向豐富評價內容,以此提升評價的全面性,發揮其鞏固、彌補等功能。新課程標準中明確了英語核心素養的內容,包含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學習能力。因此,教師可以每節課上給學生發放一張評價量表,以這四個維度為切入點設置若干個評價標準,比如“思維品質”這一項,可以分為“課堂上思維的活躍度”“小組合作學習中思維的批判性”等指標,讓學生在上完一節課后,按照對應的等級給自己打分,教師可以通過打分情況了解學生在這節課上英語核心素養的發展情況,也有利于清楚地認識到自己教學中的不足之處并有針對性地改進[2]??偠灾?,教師要保證教學評價能夠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在語言、思維、品質以及學習能力方面有哪些不足之處,然后有的放矢地彌補,從而達到提升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目的。
2.3 指向方式多樣完善評價體系
新課程標準指出要遵循“方式多樣”的原則構建評價體系,教師應依據標準優化評價方式。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需要培養學生的能力不止閱讀、寫作,還有聽力、口語交際能力等,所以單純的書面考核與評價是不夠的[3]。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主題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評價方式。例如:在講解“Unit 4 W here's my schoolbag?”這節課時,教師可以創設表演情境,讓學生與同桌圍繞“wheres...”“It is in/on/under...”等句型并根據身邊的學習用品和生活用品等展開真實的對話,然后讓其他同學擔任評委,對表演者的語調、表情、神態等表演情況進行評價。除了這種形式,還可采用辯論賽、知識搶答、電影角色配音、唱英文歌曲等評價形式,讓學生有更廣闊的展示個性的舞臺,基于這些形式開展的評價能夠充分反饋出真實的英語學習效果,可以幫助教師有的放矢地彌補不足,從而打造更加高效的英語課堂。
3 結 論
綜上所述,新課程標準對于如何科學實施教學評價給出了方向與要求,新形勢下,初中英語教師應深入研究新課程標準并立足于英語教學規律、學生實際情況構建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遵循主體多元、素養導向、方式多樣的原則,充分發揮教學評價的引導、彌補、強化等功能,使英語教學取得更大的成就,促進學生英語學習水平與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王淑嚴.初中英語發展性課堂教學評價存在問題及反思[J].中學生英語,2022(16):152-153.
王東惠.新課標下初中英語教學多元評價初探[ J ] .校園英語,2021(27):186-187.
林鈺芳.初中英語課堂多元化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策略探究[J].英語教師,2021,21(4):91-93.
作者簡介
許國紅,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初中英語教學及班級管理。
(責任編輯:高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