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曉宇
【摘? 要】 文章主要以人工智能下的稅收征管現代化探討為重點進行闡述,對人工智能下的稅收征管現代化意義進行分析,從引入人工智能,完善法律體系;全面開展精細管理,涉稅數據規范管理;發揮人工智能優勢,促進稅收征管創新;革新稅收征管理念,建設信息稅務隊伍等幾個方面深入說明并探討,旨在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資料。
【關鍵詞】 人工智能;稅收征管;現代化;實施路徑
伴隨信息技術發展,人工智能已經運用到多個領域,在人工智能支持下,全面優化公眾服務,對傳統產業進行革新,不僅對經濟產生改變,也對社會生活帶來了一定的變化。最近幾年,國家處于迅速發展階段,在治理現代化方面提出新要求,減稅降費、優化營商環境已經成為重點內容,倡導多個部門協同開展工作,制訂針對性政策和制度,進一步調動市場發展動力。稅收內容和經濟之間有緊密管理性,稅收征管模式占據十分關鍵的地位,有必要發揮人工智能優勢,創新稅收征管模式,針對現階段稅收征管遇到的發展瓶頸進行解決,真正融入創新思維,充分發揮科技力量,確保在人工智能支持下開展的稅收征管現代化探究具有深層次意義,為我國稅收征管穩定發展保駕護航。
一、人工智能下的稅收征管現代化意義
(一)有利于降低納稅成本
對稅收不遵從而言,主要有兩種形式:第一種是自私性不遵從,第二種是情感性不遵從。不管哪種都是因為納稅人受到多種因素影響拒絕依法納稅,其中存在納稅成本較高、納稅服務不完善等。但開展稅收征管的意義在于更好地為納稅人進行服務。因此,在人工智能支持下,對原本的稅收征管進行改善,進一步完善線上、線下工作,致力于突破傳統辦稅的限制,改變單一申報這一形式,促使線上辦稅工作更廣泛。充分發揮人工智能優勢,進一步對納稅人錄入信息做出全面分析,為其提供符合需求的咨詢,確保納稅服務更精準,定期為納稅人推送提醒消息,在PC端建設專門的納稅服務模塊,為納稅人提供便捷性的不出門就能完成對應的稅款繳納。對部分受線上條件約束的納稅人,可以選擇線下方式,接受人工智能協助,對納稅人有關信息,如人臉、身份、電話等采集,有效緩解窗口工作人員壓力,從本質上提升辦稅速度和質量。
(二)有利于加強風險防控
信息時代,電子商務也取得越來越好的發展,納稅人稅源變得逐漸不清晰,進一步呈現生產模式多種多樣的形式,逐漸出現與之相關的偷稅、漏稅等不正規行為。正因為稅法有待完善,很多稅種沒有針對性條件,對一些不法行為實施的懲罰力度不強,難以對偷稅、漏稅的人起到警示作用,導致很多人在納稅中仍然存在投機取巧的思想。面對這一情況,引入人工智能對人工力量進行補充,發揮人工智能特點,創建全新的稅收風險防控系統,加強對整個行業信息的整合,提前對納稅人出現的行為實施預測,針對一些存在疑點的納稅人,在人工智能系統基礎上完成篩選,對有關部門進行提示,給予重點關注和檢測,定期對納稅人進行檢查。對存在不合法行為的納稅人,一方面采取相應懲罰方法,另一方面將其拉入涉稅黑名單,通過人工智能加強審核工作,真正從本質上消除這些不正確的思想。
(三)有利于加強征納信息對稱
針對傳統稅收征管體系而言,難以滿足現代化征管工作提出的新需求,部分工程已經建立全新信息采集系統,相關部門有必要以此為基礎,進一步對電子稅務局體系進行創新,結合人工智能優勢和特點,全面分析大數據內容,加強稅務機關信息間的關聯性,針對部門呈現的孤島問題進行解決,實現對分散資源的梳理、總結,設計出滿足時代發展需求的稅收征管模式,提升稅收征管工作的實效性。稅收征管現代化發展過程中,有必要將納稅人信息的完整性作為關鍵條件,這些信息共享不能單一的服務于稅收征管相關部分,也要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延伸到金融等多個行業,這些行業與稅收有緊密關聯,確保納稅人信息的全面整合,為征稅、納稅雙方獲取更加完善、對稱信息提供支持。
二、完善人工智能下的稅收征管現代化對策
(一)引入人工智能,完善法律體系
人工智能發展中,不僅在理論方面取得突破,也在技術和應用方面取得一定成績,將人工智能引入稅收征管這一范圍,從本質上加強稅收治理現代化效果,有必要創建全新的人工智能為基礎的稅收征管模式。創建人工智能基本法。充分發揮人工智能優勢,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支持,一方面可以加強技術控制,另一方面加強法律規制,做好全面的風險防范工作。在法律規制方面,將人工智能理念引入稅收征管法內容中,不管是與納稅人相關活動有關,還是與稅收行為有關,法律要對人工智能的可用范圍進行明確,并且在其中增加對人工智能有關規定。不僅要包含一般規定,也要在不同稅收征管過程中有更加明確的規定,如納稅申報這一過程,納稅人可以通過人工智能完成咨詢,在人工智能協助下完成稅務審核工作。對法律制度建設這一方面,要做好風險控制工作,明確人工智能法律地位,從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入手,加強對研發、推廣方面與法治規范機制的深入研究,制訂明確的懲罰機制,致力于構建人工智能在社會實踐中的法律保障。
(二)全面開展精細管理,涉稅數據規范管理
稅收數據可以直接反映一個經濟活動的開展情況,將實際經濟運行情況進行呈現,是加強稅收治理現代化中不能忽視的關鍵部分。因此,引入人工智能后,加強稅收征管系統對數據管理的針對性、規范性,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
1. 加強涉稅數據采集過程、共享過程更加規范。進一步豐富涉稅數據收集渠道,通過信息技術平臺,與人工智能融合收集納稅人在政務區域、電商區域中的相關信息,完善數據采集針對性,提升數據采集中實施的糾錯功能、審核功能,通過人機結合的方式提升對涉稅數據的控制效果。也可以創建涉稅信息共享平臺,保證信息在相關部門中進行共享,真正落實數據共同使用的理念,聯合財政、市場監督管理等多個部門,確保涉稅數據更加精準、全面,為稅收征管帶來全新支持,有效解決征管不足問題,真正創建全新的數據共享機制。
2. 加強涉稅數據信息安全。從稅收征收管理內容中進行完善,明確涉稅數據在采集中受到的限定,促使稅務相關部門對數據信息使用更有原則,進一步在法律支持下,對納稅人隱私信息進行保護。針對涉稅數據安全相關內容進行明確,清楚管理標準、明確開展方法、了解懲罰對策,制訂對應的信息共享條件,促使涉稅數據得到更加規范管理。與此同時,也要增強相關人員保密思想,提升自身信息數據安全技術,定期對數據系統實施檢查。建設更完善的保障系統,設置安全保護方法,如數字簽名、虛擬網絡等,加強對信息的保護效果。對涉稅數據傳輸這一過程,可以利用PKI技術,全面開展對信息認證、數據保密,不能隨意對數據進行修改,真正保證數據使用、傳輸過程的安全性。
(三)發揮人工智能優勢,促進稅收征管創新
科學技術是創新的關鍵引擎,充分運用人工智能,是發展稅收征管現代化的一個趨勢,發揮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為后續的稅收征管系統完善提供支持。第一,加強線上線下業務融合。進一步對大數據、人工智能平臺進行升級,設置二十四小時提供服務的人工智能,為納稅人提供整個服務流程;也可以設定專門的稅法宣傳模塊,設置與稅法相關信息;建立電子信息化的稅收流程,從本質上提升稅收工作開展速度;將納稅服務反饋通道打開,收集更多群眾信息,清楚辦稅中的問題,更好地維護納稅人權益。
1. 建設自助納稅服務咨詢功能。可以通過語音識別這一功能,分析納稅人的語音資源,進一步明確納稅人的身份,清楚其對應的稅務信息,更好地為納稅人提供日常稅務服務,降低納稅人對內容輸入的文本要求。自助納稅服務,還能清楚識別文本、支票內容,進一步對內容進行核實,是否存在人為書寫錯誤,進一步對納稅申報內容中的相關數據進行核實,有效規避納稅信息中出現的錯誤率,真正提升納稅精準性。
2. 稅收信息識別分類智能化功能。稅務智能設備針對其中的固定信息進行清楚篩選,完成數據信息的及時傳送,進一步對信息進行標記,摒棄沒有用的信息,完成信息自動分類。同時具備符合判斷功能。在納稅人提出行政復核要求的時候,人工智能可以結合稅務信息以及對納稅人自身具備的信譽進行分析,這一稅收實施的根本和智能銀行比較相似。
3. 建設稅收風險管理系統。發揮人工智能自主學習這一優勢,遵循稅收政策完成風險模型建設,輸入與稅收有關的正負因素,一旦系統發現存疑的信息,將進一步對納稅人進行跟蹤,對稅務人員進行提醒,提前制訂預防方法,真正做到對稅務風險的全面控制。其中也可以設置欺詐判斷風險模塊,針對內部、外部信息進行分析,結合國民收入、法律和政策問題等,進一步分析是否存在稅收欺詐,第一時間通過模擬對可能存在的稅收風險進行識別,從根本上做好稅收來源監控。
(四)革新稅收征管理念,建設信息化稅務隊伍
在智能化稅收征管系統中,并不是簡單地運用人工智能,對傳統稅收征管工作進行完善,而是要實現技術升級,從思想方面做出全面改革,重點放在人才培養方面,才能加強智能建設的重點,真正建設高質量的復合人才。首先,在國家稅務總局領導下,開展引入人工智能后的頂層建設工作,在創新稅收征管模式中融入新理念,促使每一位工作人員能夠理解專業分工這一思想,促使征收征管朝著系統化、集成化方向發展,定期組織工作人員加強對人工智能融合內容進行學習,一方面掌握其中包含的基礎數據,另一方面形成知識分析能力,在不斷實踐中深化思想觀念。其次,加強培訓日常化。加大對人工智能的普及,倡導稅務人員形成自主學習的思想和能力,針對工作人員出現的不好行為,影響稅收征管效果,稅務機關部門要加強對稅收制度的貫徹和落實,通過更多的軟件,如微信、微博等線上平臺,豐富稅務人員獲取信息的渠道,利用自身的空閑時間,加深理解,定期為其推送線下培訓時間,真正提升人工智能稅務信息采集效率。最后,注重對稅務人員素養培養。發揮稅務相關部門領導能力,與優質科研院校建立合作關系,開展相互溝通、交流,提升對稅務工作人員的培訓效果,促使工作人員不僅理解智能稅收系統,也具備完善的技術能力,為稅務機關中的部分人員提供掛職鍛煉機會,真正為稅收征管系統培養綜合型人才。
三、結語
綜上所述,社會迅速發展中,信息技術取得進一步發展,人工智能也逐漸進入到人們的視野當中,不僅優化人們的日常生活,在一些工作領域也產生較大的影響,智能化稅收征管也隨之產生。要想加強稅收征管治理效果,引入人工智能是一個發展趨勢,相關人員有必要提升對人工智能運用的重視程度,清楚人工智能對稅收征管產生的巨大變化,提升對人工智能技術的運用效果,有利于強化稅收風險識別效果,為納稅人提供高質量的服務效果。與此同時,也要秉持更加積極的態度面對人工智能引入對涉稅信息帶來的一定挑戰,清楚意識到法律作為社會發展中不可缺少的關鍵,通過多元化方法,創新稅收征管形式、完善稅收征管相關法律內容,提升對涉稅數據管理的針對性,進一步培養更加優質的人才,確保人工智能支持下的稅收征管系統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 趙曉玲,王志揚,張平竺,等. 智慧稅務建設過程中人工智能的應用:實踐與路徑[J]. 稅務研究,2022(12):138-141.
[2] 葉瓊微. OECD稅收征管數字化轉型成熟度模型及啟示[J]. 稅務研究,2023(09):94-100.
[3] 茅孝軍. 算法治稅:人工智能時代稅收治理的范式優化與架構設計[J]. 河北法學,2023,41(10):79-95.
[4] 曾鴻靜. 現代信息技術在稅收征管中的應用建議[J]. 財務與會計,2023(13):76-77.
[5] 杜津宇,王洪亮. 稅收征管數字化轉型中的合成數據應用[J]. 稅務研究,2023(07):62-69.
[6] 楊森平,余麗莎. 以ChatGPT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對稅收管理帶來的機遇和挑戰[J]. 稅務研究,2023(06):16-20.
[7] 劉和祥,李欣,張紀宇. 稅收征管數字化轉型實踐的國際比較及借鑒[J]. 稅務研究,2023(06):84-90.
[8] 姚鍵. 認知智能在稅收征管數字化升級和智能化改造中的應用研究:兼論稅收智能系統的建構[J]. 稅務研究,2023(05):68-75.
[9] 殷明,倪永剛. 稅收治理視角下稅收征管現代化的時代要求及路徑取向[J]. 國際稅收,2023(03):2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