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首先探討互聯網時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影響和現狀,其次探討互聯網傳播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挑戰和機遇,并提出相關的應對策略。最后通過案例分析,展示互聯網時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的成功經驗,以及對未來傳播發展的展望。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分析
【中圖分類號】G122;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3)24—056—03
引言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普及,信息傳播的方式和途徑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在這個數字化、全球化的時代,互聯網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作為中華民族的瑰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承載著豐富的歷史、哲學、道德和審美價值,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文化傳承價值。然而面對互聯網時代的影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因此,深入研究互聯網時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現狀和影響,對于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現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義。
一、互聯網對優秀傳統文化傳播的影響
(一)互聯網技術的崛起和傳播方式的變革
在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互聯網的普及給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帶來了巨大的變革。互聯網技術的崛起使得傳播方式變得更加快速、直接和全球化。通過互聯網,人們可以隨時隨地獲取到豐富多樣的優秀傳統文化信息,無論是文字、圖片、音頻還是視頻,都可以通過網絡傳播到全球各地。
(二)互聯網對優秀傳統文化傳播途徑的擴展
互聯網的出現為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途徑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傳統的媒體形式如電視、廣播和報紙等雖然仍然存在,但互聯網的興起為優秀傳統文化傳播提供了全新的渠道。通過互聯網平臺,人們可以通過社交媒體、博客、在線視頻等方式將優秀傳統文化傳播給更廣泛的受眾群體。此外,互聯網還促進了用戶生成內容(UGC)的傳播,使普通人也能參與到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中來。
(三)互聯網對優秀傳統文化傳播效果的影響
互聯網對優秀傳統文化傳播效果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優秀傳統文化通過互聯網可以實現更廣泛的傳播和更高的曝光度。互聯網平臺為優秀傳統文化傳播提供了更多的傳播工具和技術手段,如在線音樂平臺、視頻分享網站和數字圖書館等,使得優秀傳統文化能夠更好地融入現代生活,吸引更多年輕人的關注和參與。此外,互聯網還促進了優秀傳統文化的跨界融合,通過與其他文化形式的交流和碰撞,使優秀傳統文化煥發出新的活力。
二、互聯網時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現狀
(一)優秀傳統文化在互聯網平臺上的表現形式
互聯網平臺上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形式多種多樣。通過在線音樂平臺和視頻分享網站,人們可以欣賞到傳統音樂、曲藝、戲曲等形式的演出和表演。在線文學平臺和數字圖書館提供了傳統文學作品的電子版,方便讀者隨時閱讀古代文學經典。此外,互聯網還提供了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等技術應用,使人們能夠身臨其境地體驗優秀傳統文化的場景和活動,增加了優秀傳統文化的沉浸式感受。
(二)優秀傳統文化在互聯網平臺上的傳播渠道
互聯網平臺為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提供了多樣化的渠道。社交媒體平臺如微博、微信、抖音等成為人們分享優秀傳統文化內容的重要渠道,通過短視頻、圖片和文字等形式,快速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知識和精彩表演。此外,專門的文化傳媒平臺和文化創意平臺也為優秀傳統文化的推廣和傳播提供了專業的場所,通過原創文章、專題報道和多媒體展示,深入挖掘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和價值。
(三)互聯網傳播的優秀傳統文化內容
互聯網傳播的優秀傳統文化內容豐富多樣。傳統音樂、舞蹈、繪畫、書法、剪紙、剪紙等藝術形式在互聯網上得到廣泛傳播。傳統文學作品如《紅樓夢》《水滸傳》等通過在線閱讀和電子書籍平臺傳播給讀者。古代哲學、醫學等知識也通過在線課程、博客和論壇等方式進行傳播。同時,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也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展示和傳承,如傳統手工藝品制作、傳統戲劇演出等。
(四)互聯網傳播的優秀傳統文化對象
互聯網傳播的優秀傳統文化對象包括不同年齡層次的人群。年輕一代通過互聯網平臺更容易接觸到優秀傳統文化,通過在線學習、社交分享和參與互動等方式,對優秀傳統文化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同時,互聯網還能夠讓優秀傳統文化走向國際,吸引全球范圍內的受眾。通過互聯網平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可以被全球各地的人們了解和欣賞,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和互動。此外,互聯網傳播還能夠滿足優秀傳統文化愛好者的需求,為他們提供了更便捷的獲取渠道和交流平臺。
三、互聯網傳播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挑戰與機遇
(一)挑戰
1.信息過載和碎片化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人們面臨著海量的信息,優秀傳統文化需要在這個信息過載的環境中與其他內容競爭,吸引用戶的關注和興趣。同時,互聯網傳播的特點也導致信息呈現碎片化的趨勢,用戶往往只能接觸到片段化的優秀傳統文化內容,難以獲得全面和深入的了解。這給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帶來了一定的挑戰,需要在短暫的時間內吸引用戶的眼球并激發他們的興趣。
2.優秀傳統文化的簡化和變形
互聯網傳播的快節奏和簡潔性使得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往往需要被壓縮和簡化,以適應用戶對于迅速獲取信息的需求。這可能導致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度和內涵被削弱,甚至出現誤解和失真。此外,為了適應年輕一代用戶的口味,優秀傳統文化內容可能會被改編、變形,以符合當代審美和流行文化的需求。這樣的變化可能會引起優秀傳統文化的爭議和批評,使其失去原有的韻味和特點。
(二)機遇
1.全球傳播和跨文化交流
互聯網的全球化特性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提供了巨大的機遇。通過互聯網平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可以超越時空和地域的限制,與世界各地的人們進行交流和對話。優秀傳統文化可以通過在線展覽、數字化藏品、視頻分享等方式展示給全球受眾,為他們提供了了解和欣賞中華文化的機會。同時,互聯網傳播也為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和融合提供了平臺,促進了跨文化的交流和理解。
2.個性化傳播和互動性體驗
互聯網平臺提供了個性化傳播的機會,優秀傳統文化可以根據用戶的興趣和需求進行精準推送和定制化傳播。通過大數據分析和個性化推薦算法,互聯網平臺能夠更好地滿足用戶的需求,為他們提供感興趣的優秀傳統文化內容。同時,互聯網傳播還可以通過互動性體驗的方式來增強用戶與優秀傳統文化之間的互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使得用戶能夠參與到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和創作中,通過在線評論、分享、點贊等互動方式表達自己的意見和喜好。
四、應對策略
(一)加強內容質量管理
在互聯網傳播中,文化內容的質量至關重要。文化傳播者應注重篩選和審核內容,確保其準確性和可信度。加強內容質量管理需要依托專業的團隊和機構,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整理,確保優秀傳統文化知識的準確傳達。此外,優秀傳統文化內容的包裝和表達形式也需要與互聯網傳播相適應,注重內容的呈現方式和用戶體驗,以吸引更多的用戶關注和參與。
(二)拓展傳播渠道和形式
優秀傳統文化傳播者應積極拓展傳播渠道和形式,利用互聯網平臺的多樣性進行傳播。除了社交媒體平臺,還可以開設官方網站、博客、在線音樂平臺、視頻分享網站等,擴大優秀傳統文化的曝光度。此外,利用移動應用和互聯網技術,開發優秀傳統文化相關的應用程序和游戲,以創新的方式讓用戶體驗和參與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其吸引力和影響力。
(三)建立互動平臺和社群
互聯網傳播提供了互動性的優勢,優秀傳統文化傳播者可以借助互聯網平臺建立互動平臺和社群。通過在線論壇、社交媒體群組、互動直播等方式,鼓勵用戶參與優秀傳統文化的討論和交流。同時,優秀傳統文化傳播者可以定期舉辦線上線下的文化活動和展覽,與用戶進行面對面的互動,增強用戶對優秀傳統文化的體驗和參與感。
(四)強化文化教育和培養傳承人才
為了更好地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互聯網傳播需要注重文化教育和培養傳承人才。優秀傳統文化傳播者可以與教育機構合作,開設優秀傳統文化課程和培訓班,向年輕一代傳授優秀傳統文化知識和技藝。同時,通過互聯網平臺提供在線教育資源,使更多的人能夠接觸和學習優秀傳統文化。此外,優秀傳統文化傳播者也應重視傳承人才的培養,通過師徒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團體等形式,培養具有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傳播能力的人才。他們可以成為優秀傳統文化的擁護者、傳播者和創新者,通過互聯網平臺傳遞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觀和精髓。
五、案例分析
(一)網絡文化節目的傳播與創新
網絡文化節目作為互聯網傳播的重要形式之一,通過其獨特的方式和內容吸引了大量的觀眾。其中,《國劇盛典》是一檔成功的網絡文化節目,通過邀請明星演員、音樂家、作家等行業人士來分享優秀傳統文化的故事和精髓,以娛樂化的形式將優秀傳統文化元素融入到節目中。該節目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成功地促進了優秀傳統文化在互聯網平臺上的傳播和傳承。此外,網絡文化節目還不斷進行創新,采用互動性和參與性的方式吸引觀眾的參與。
(二)社交媒體平臺的優秀傳統文化推廣
社交媒體平臺成為了優秀傳統文化推廣的重要渠道,通過優秀傳統文化相關的賬號和頁面,傳播者可以通過精心設計的內容吸引和引導用戶的關注。例如,微博上的優秀傳統文化賬號“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通過分享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故事、詩詞歌賦和古建筑等內容,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同時,通過與其他領域的合作,如音樂、時尚、美食等,將優秀傳統文化與當代文化進行融合,吸引了更多年輕人的關注和參與。此外,社交媒體平臺還提供了用戶互動和傳播的機會。通過發布挑戰、邀請用戶參與互動活動,優秀傳統文化推廣者可以促進用戶之間的交流和分享,擴大優秀傳統文化的影響力。例如,微信公眾號“優秀傳統文化大師班”定期舉辦優秀傳統文化知識競賽和互動活動,讓用戶在娛樂中學習優秀傳統文化知識,增強了用戶的參與度和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效果。
(三)在線教育平臺的文化課程傳播
隨著在線教育平臺的發展,優秀傳統文化的在線課程成為了互聯網傳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在線教育平臺,優秀傳統文化的知識和技藝可以以系統化和專業化的方式傳授給學習者。例如,中國國家圖書館與知乎合作推出的在線課程《優秀傳統文化識讀與傳承》,通過專業講師的講解和互動式學習,幫助學習者深入了解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和價值。在線教育平臺提供了靈活的學習方式和豐富的學習資源,使得更多的人能夠便捷地學習優秀傳統文化知識。在線教育平臺還提供了與學習者的互動和反饋機制,增強了學習者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參與感和學習效果。通過在線討論、作業批改、線上輔導等形式,學習者可以與講師和其他學習者進行互動,分享學習心得和交流想法。這種互動性的學習環境,使得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更具有趣味性和實用性,激發了學習者的興趣和熱情。
六、互聯網時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的展望
(一)跨媒體融合傳播
隨著技術的發展和互聯網平臺的多樣化,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將更多地融入到跨媒體的平臺中,包括虛擬現實、增強現實、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應用。通過整合多種傳播媒體和形式,優秀傳統文化將更加立體、沉浸式地呈現給用戶,提供更豐富的傳播體驗。
(二)自媒體傳播的興起
自媒體的興起為個人和小團體傳播優秀傳統文化提供了更大的舞臺。個人或小團體可以通過社交媒體、博客、視頻分享等平臺,以自己的方式創造和傳播優秀傳統文化內容,吸引更多的關注和追隨者,這將促進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多樣性和創新性。
(三)多元化的傳播形式
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將更加多元化和個性化。除了傳統的文字、圖片和視頻形式,還將出現更多具有交互性和參與性的傳播形式,如游戲、虛擬社區、在線活動等。這將激發用戶的興趣和參與度,進一步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和傳承。
(四)跨界合作與文化輸出
隨著中國文化的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將更多地與其他國家和文化進行交流和合作。通過與其他國家的文化機構、藝術家和學者的合作,將優秀傳統文化推向國際舞臺,實現文化的互補和共享。
七、結語
通過對互聯網時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現狀和影響的分析,我們可以深入了解互聯網對優秀傳統文化傳播的影響機制和路徑,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文化自信提供參考和指導。面對互聯網時代的挑戰和機遇,我們需要制定有效的策略,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互聯網平臺上的傳播,實現優秀傳統文化的活化、創新與傳承。只有這樣才能在互聯網時代中更好地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使其在當代社會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參考文獻:
[1]季春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埃及的傳播現狀及成因分析[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3(9).
[2]何雨晴.抖音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的SWOT分析及策略探討[J].傳播與版權,2022(10).
[3]農艷.傳統文化讀物的出版與文化傳播分析[J].文化產業,2022(2).
[4]陳波,邱明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網絡傳播——互聯網時代的傳承與發展[J].社會科學動態,2021(1).
作者簡介:王靜(1987—),女,漢族,山西臨汾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為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