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智新

摘 要:本文旨在探討基于成本管理的醫院財務控制研究。首先,對成本管理特點和方法進行分析,進而對醫院財務控制的原則和方法進行探討。其次,探究成本管理在醫院財務控制中的應用,包括其在醫院經濟運行中的地位、具體應用以及在醫院收支平衡中的作用。本文還進行了一項基于成本管理的醫院財務控制實證研究,提出了三個基于成本管理的醫院財務控制對策,本文的研究結論有助于推動醫院財務穩健發展,提高醫院經濟效益。
關鍵詞:成本管理;醫院財務控制;對策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醫療健康事業越來越得到重視。但是,醫院作為醫療健康事業的主要承擔者,其運營和管理也面臨著種種挑戰。在這種情況下,如何通過成本管理來實現醫院財務控制,成了醫院管理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旨在對基于成本管理的醫院財務控制進行研究,探討成本管理在醫院財務控制中的應用,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期為醫院財務穩健發展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指導。
一、成本管理特點與方法分析
(一)成本管理特點
成本管理是一種以成本為核心的管理方法,其主要特點包括:一是全過程管理:成本管理不僅僅是對產品或服務成本的管理,還包括了從生產、采購、銷售等全過程的管理。二是系統性:成本管理要求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體系,確保管理工作的全面性和系統性。三是持續性:成本管理是持續性的管理過程,需要不斷地對成本進行監控和優化。四是前瞻性:成本管理是一種預測性的管理方法,需要提前預測和規劃未來的成本變化,以便及時調整管理策略。五是績效導向:成本管理的最終目的是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因此要以績效為導向,通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來實現財務控制的目標。
(二)成本管理方法
一是成本核算: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基礎,通過對生產成本和銷售成本進行核算,可以得到各個環節的成本信息,為后續的成本管理提供數據支持。二是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環節,包括成本分析、成本預測和成本控制,通過對成本進行分析和預測,制定相應的控制措施,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三是成本評價:成本評價是評估成本管理效果的一種方法,可以對成本管理的成果進行評估,發現問題并加以解決,不斷完善成本管理。四是成本優化:成本優化是成本管理的終極目標,通過對成本進行優化,提高效率和質量,實現最佳的經濟效益。五是管理信息系統:管理信息系統是成本管理的重要支撐,通過建立和完善信息系統,實現對成本的實時監控和管理,提高決策效率和管理水平。
二、醫院財務控制原則和方法分析
(一)醫院財務控制的原則
醫院財務控制的原則主要包括:合法性原則、規范性原則、效益性原則和安全性原則。合法性原則要求所有的財務收支活動都必須遵循國家的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保證財務活動的合法性和規范;規范性原則要求醫院財務活動必須遵循規范和程序,確保財務活動的規范性和公正性;效益性原則要求醫院在財務活動中要以提高經濟效益為核心,同時保證醫院運營的財務穩健和健康。在注重效益的同時,醫院還應該適當關注社會效益和醫療服務質量,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醫療效益的有機統一。安全性原則要求醫院在財務活動中要注意保障資產的安全性和穩定性,防范和化解財務風險。醫院應該加強內部控制,建立健全的風險管理體系,防止各種財務風險的出現,確保醫院財務活動的安全和穩定。
(二)醫院財務控制的方法
醫院財務控制的方法主要包括:會計核算、成本核算、財務預算、內部控制、審計監督等。會計核算是醫院財務管理的基礎,是財務信息的主要來源,包括財務賬務的記賬、核算、賬目調整等工作。
成本核算是醫院管理中的重要環節,可以實現對醫院成本的準確計算、分析和控制,進而實現醫院財務的有效管理和控制。財務預算是醫院財務管理的基本工具之一,可以幫助醫院確定收支計劃,科學合理地安排經費,提高經濟效益。內部控制是醫院財務管理的關鍵環節,可以防止和控制醫院財務風險的出現,保證醫院財務的安全和穩定。審計監督是醫院財務監管的重要手段,可以對醫院財務活動進行全面的監督和審計,防范和發現財務風險的出現。
三、成本管理在醫院財務控制中的應用
(一)成本管理在醫院財務控制中的具體應用
成本管理在醫院財務控制中具體應用包括:其一,成本核算:通過對醫院各項成本進行核算,包括人工成本、藥品成本、設備成本等,可以準確把握醫院的成本狀況,為后續的成本控制和優化提供依據。其二,成本分析:通過對成本數據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成本的構成和分布,發現成本中存在的問題,制定相應的管理策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其三,成本控制:通過制定成本控制策略,采取相應的措施降低成本,如優化采購流程、節約用電、優化人力資源等,從而實現醫院財務控制的目標。其四,成本預測:通過對成本數據的預測,可以提前預測成本的變化趨勢,制定相應的預算和計劃,為醫院的財務管理提供決策支持。其五,成本評價:通過對成本控制效果的評價,可以發現問題并加以解決,不斷完善成本管理,提高醫院的經濟效益。其六,利潤分析:通過對醫院的利潤進行分析,可以深入了解醫院的經濟運行狀況,為后續的經營決策提供數據支持。
(二)成本管理在醫院收支平衡中的作用
醫院收支平衡是指醫院在特定時間內,收入與支出相平衡,能夠保證財務的穩定和健康。通過成本控制和優化,可以降低醫院的成本支出,從而減輕財務壓力,提高醫院的盈利水平。醫院作為一個以服務為主要業務的機構,成本管理不僅可以優化醫療資源配置,提高服務質量,同時還可以降低醫院的管理成本、人工成本、藥品成本、設備成本等多個方面的成本支出,從而實現收支平衡。成本管理還可以提高醫院的效益和利潤率,實現醫院的經濟穩健發展。通過對醫院各項成本的核算、分析和控制,可以降低醫院的成本支出,提高醫院的利潤率,從而實現醫院的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四、基于成本管理的醫院財務控制實證研究
(一)研究對象和數據來源
成本管理在醫院財務控制中的應用已經被廣泛研究,而在具體的實證研究中,研究對象和數據來源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對象可以選擇不同類型的醫院,如三級甲等醫院、二級醫院、社區醫院等,也可以選擇不同的地域和背景,如城市和農村、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等。不同的研究對象和數據來源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和維度反映成本管理在醫院財務控制中的應用效果,從而為醫院財務控制提供更有針對性的建議和對策。
數據來源可以分為主觀數據和客觀數據兩種。主觀數據包括醫院管理層和醫務人員的調查問卷調查、訪談、專家咨詢等方式獲得的數據;客觀數據包括醫院財務報表、成本核算報表、醫院管理信息系統數據等。主觀數據更能反映醫院內部管理、運營和服務的具體情況,有利于深入了解醫院內部的運作和管理機制,對醫院的經營決策提供更全面和深入的參考。客觀數據則更加客觀和準確,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可比性,能夠客觀反映醫院的財務狀況、成本支出、收入情況等,為醫院的財務控制提供基礎數據支持。
(二)研究方法和實施過程
醫院財務控制實證研究需要采用科學合理的研究方法和實施過程,以保證研究結果的可靠性和準確性。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實證分析、案例研究、問卷調查、專家訪談等,根據具體研究問題和目的,選擇合適的研究方法進行分析。
實施過程主要包括研究設計、數據收集、數據處理和分析等步驟。在研究設計階段,需要確定研究問題和目的,選擇研究對象和數據來源,制定研究方案和實施計劃。在數據收集階段,需要對主客觀數據進行收集和整理,確保數據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在數據處理和分析階段,需要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采用統計學方法進行數據分析和驗證,以得出科學可靠的結論和建議。
實施過程中需要注意研究過程的可控性和可重復性,避免誤差和偏差對研究結果的影響。同時,研究過程中也需要遵循科學倫理和研究規范,保護被研究對象的隱私權和知情權,確保研究過程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三)研究結果和分析
醫院財務控制實證研究的研究結果和分析是整個研究過程的重要成果,也是對醫院財務控制工作提出建議和對策的重要依據。
研究結果應該根據研究問題和目的,從不同的角度和維度進行分析,例如成本管理在醫院財務控制中的應用效果、醫院財務控制對醫院經營業績的影響、醫院財務控制與醫療服務質量的關系等。同時,需要將研究結果和現實醫院財務管理工作相結合,深入分析研究結果的原因和影響,從而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建議和對策。
分析方法可以采用統計學方法、比較分析法、SWOT分析法等,以對研究結果進行深入的分析和解釋。同時,還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對研究結果進行可行性評估和實施建議,為醫院財務控制提供科學合理的管理思路和方法。
五、基于成本管理的醫院財務控制對策
(一)強化成本核算,優化醫院經營模式
強化成本核算是醫院財務控制的重要環節之一。通過對醫院各項費用的全面核算,可以深入了解醫院運作的各個環節,找出成本結構中的瓶頸和問題,為優化醫院經營模式提供參考依據。
首先,醫院需要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體系,明確各項成本的來源和用途。在成本核算的過程中,應該根據不同的科室和服務項目,按照實際發生的成本進行分類和統計,對醫院各項費用進行全面核算。同時,也需要對醫療服務收入進行全面核算,以確保醫院經營收支平衡。其次,醫院需要加強對成本的控制和管理,優化醫院經營模式。通過對醫院成本結構的分析,可以找出醫院運作中的問題和瓶頸,進一步優化醫院經營模式。例如,可以通過提高醫療服務效率和質量,優化醫療資源配置,降低醫療服務成本;或者通過加強采購和庫存管理,降低藥品和耗材成本,提高醫院經營效益。
(二)加強醫療資源管理,提高效益和收益
在醫院財務控制方面,加強醫療資源管理可以有效控制成本、提高收益,并為醫院的經濟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
第一,醫院需要全面掌握醫療資源的數量、質量和使用情況,建立醫療資源管理體系。這包括對醫院各類資源的調查、統計、分析和監測,進而制定資源合理配置的策略和方案。第二,醫院需要加強對醫療資源的利用率和效益的監測和評價。通過建立合理的醫療資源管理指標體系,對醫療資源的利用率和效益進行定期評估和監測,及時發現問題并加以解決,提高醫療資源的利用效率和經濟效益。第三,醫院還需要注重優化醫療服務流程,提高醫療服務質量。通過優化醫療服務流程,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縮短病人就醫時間和減少就醫成本,進一步提高醫院的服務質量和經濟效益。第四,醫院還應該加強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其他醫療機構的合作,建立醫療聯合體,充分發揮各方優勢和資源,提高醫療服務的整體效益和經濟效益。
(三)完善成本控制機制,推動醫院財務穩健發展
成本控制機制的建立需要注重制度、流程和技術三方面的完善。首先,醫院需要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制度,規范醫院各項支出的標準和程序。例如,制定合理的醫療服務價格,建立成本控制管理規定,規范采購流程和藥品管理等制度,提高成本控制的規范性和有效性。其次,醫院需要加強流程管理,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流程。通過優化醫院的內部管理流程,減少成本的產生和浪費,提高成本控制的精細化和實效性。例如,通過嚴格控制醫療用品和設備的消耗量,降低日常維護和保養成本,加強對科室和醫務人員的成本控制管理,提高醫院的經濟效益和財務穩健性。
結束語
通過本文的研究,我們可以看到成本管理在醫院財務控制中的重要性和應用。完善成本控制機制、加強醫療資源管理、強化成本核算,優化醫院經營模式等對策都可以有效提高醫院的經濟效益和財務穩健性。隨著醫療行業的不斷發展,醫院財務控制將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只有不斷加強研究和探索,積極應對挑戰,才能推動醫院財務控制實現更高水平和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白雨微.醫院財務內控提升成本管理績效的路徑探索[J].納稅,2021,15(23):59-60.
[2]王春蓮.探究醫院財務成本管理精細化的實現[J].納稅,2021,15(20):137-138.
[3]黨宇紅.醫院財務成本管理優化路徑分析[J].財經界,2020(03):198.
[4]常健.醫院財務成本管理優化路徑探析[J].現代營銷(經營版),2018(10):197.
(作者單位:山西省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