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永進
(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大成學校,甘肅張掖 734000)
學生是知識建構的主體,他們在數學課堂上的行為能夠反映出自主學習程度和教師教學水平。在核心素養背景下,讓每個學生都成為課堂上的積極參與者和實踐者成為教師應該深思的課題。只有充分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才能使他們積極探究數學問題,加強與教師的互動交流,減少畏難情緒和學習壓力。視頻案例輔助下的初中數學教學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不能有效凸顯數學課堂的教學目標,忽視了學生的主觀感受,容易出現兩極分化現象。因此,在當前的教育形勢下,初中數學教師要深入研究視頻案例,探索課堂教學的新途徑,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他們接受高質量的數學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有效推進素質教育。筆者先研究初中數學課堂學生參與度不高的原因,再對視頻案例下提高學生參與度的策略做出分析,旨在為廣大數學教師提供參考。
在教學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教師精心準備了很多互動內容,但是學生缺乏參與積極性,導致數學課堂陷入僵局。究其原因,與學生缺乏自信有很大的關系。有些學生回答問題不準確,總是出現錯誤,久而久之,他們就不敢回答問題,擔心再回答問題仍然有錯誤,阻礙了學生數學能力的提高。還有些學生虛榮心作怪,為了保護自己的“面子”,很少舉手回答問題,只有當教師點到自己名字的時候,才不得不回答。這樣的學習是低效的,應該引起師生的注意,及時改變教與學的策略。
在一些數學課堂上,學生參與課堂互動的機會較少,通常都是教師把控著課堂,給學生帶來大量的理論知識和習題訓練,學生感受不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反而增加了學習負擔,不利于身心健康成長。教師把課堂時間安排得比較滿,給學生自由發揮的時間較少,甚至整堂課都是教師在講,這違背了新課程改革的初衷,也使得學生不愿意回答問題,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另外,有些教師在課堂提問的時候只找優等生,其他學生卻成了課堂的旁觀者,不僅在心里感到壓抑和困惑,而且還會出現嚴重的成績分化現象。
參與課堂互動是每一個學生的權利,都應該得到保護和支持。然而,教師沒有給學生提供相應的指導和監督,造成了學生不會回答問題,只是看到淺層次的問題,沒有看到問題的本質,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展。同時,在數學教學中,教師采用的指導方法比較單一,通常是學生哪里不懂就給學生講哪里,沒有做到統籌兼顧。教師對視頻案例的使用較少,很多時候都是通過傳統板書的形式進行講解,這不利于學生樹立時代觀念和學習意識,浪費了寶貴的課堂時間,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進行改進。
視頻案例教學的應用打破了傳統以知識講述為主的單一教學方式,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變得更加豐富,增強了數學課堂的吸引力。初中數學教師不能滿足于現狀,要不斷創新與發展,利用視頻案例教學打造高效課堂,進一步激發學生表達的欲望,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數學教學回歸興趣教學的本色,提高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因此教師要讓學生有成就感,給學生動手操作、動眼觀察、動腦思考的機會,使數學課堂上充滿歡聲笑語與奇思妙想,營造民主、和諧的氛圍。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也是學生學習的榜樣。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為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教師要讓微笑洋溢在數學課堂之中,絕不能把生活、工作中的不良情緒帶入課堂,時時刻刻都要以積極飽滿的情緒來面對學生,用溫柔的目光、微笑的面容給學生帶來親切感,拉近師生之間的情感距離,為課堂教學定下一個愉快、祥和的基調。數學具有抽象性和邏輯性的特點,很多學生認為數學難學,不愿意沉浸在題海之中,對學習數學知識存在畏難情緒。初中數學教師要積極開發視頻案例,降低數學知識的難度,使學生一邊觀看視頻,一邊思考數學問題,積極參與到各種數學活動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自己的語言藝術,在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或學生思想出現偏差時運用風趣幽默的語言加以化解,這既可以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活躍課堂氛圍,又能引發學生積極思考,產生“一吐為快”的心理活動。教師可以將自身的經歷作為案例,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和學生一起玩自己學生時代玩過的數學游戲,用真實和坦誠走近學生,在師生之間建立起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在課堂上無所顧忌地發表自己的想法與觀點,真正提高課堂參與度。
視頻案例教學改變了知識的呈現方式,能夠把抽象的數學知識寓于生動、具體的案例之中,增添了課堂教學的樂趣,也為師生互動創造了有利條件。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利用課堂提問架起視頻案例與學生思維之間的橋梁,在學生對視頻案例初步感知的基礎上精心設計課堂提問,利用問題引導學生進入到深度學習中,把感性思維提升到理性思維。
數學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有教學內容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學習需求,學生才會主動地參與進來。所以,教師在設計課堂提問時要把握好提問的“度”,以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為出發點,結合視頻案例所體現的數學知識點設計具有層次性和梯度性的問題,使課堂提問可以面向全體學生,又能因人而異,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有所收獲。課堂提問雖然能夠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但是提問并不是越多越好,過多的提問不僅煩瑣費時,還會讓學生產生消極懈怠的情緒,增加回答問題的盲目性,影響課堂教學效果。所以,教師要把握好提問時機,可以在思維困惑時提問,可以在學習難點處提問,還可以在復習鞏固時提問,通過認知沖突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在視頻案例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將遇到的問題及時提出來,通過師生討論的方式進行化解,拓寬學生的學習思路,概括其中所蘊含的數學知識。在提出問題后,教師要給予學生充足的思考與探索時間,并且在課堂上為學生提供展示答案、暢談想法的機會,讓學生成為知識的主動探究者和構建者,優化課堂互動效果。教師要將視頻案例資源上傳到班級學習平臺,并引導學生下載學習,增加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掌握更多的數學思想方法,把課堂上形成的積極情感和規范行為延伸到課外,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課堂練習是視頻案例教學中不可缺少的內容。形式多樣、靈活有趣的課堂練習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鞏固新知識,檢驗學習效果,還能使教師獲得及時的教學反饋,對原有的教學方案進行調整和優化。所以,教師要基于視頻案例內容為學生設計難度適中、靈活多樣的課堂練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課堂練習過程中放飛思維、放飛自我。在“雙減”背景下,教師應該積極落實“雙減”政策,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精心設計有價值的練習內容,做到新學的知識重點練以及學過的知識反復練,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保證學生課堂參與的有效性。
在視頻案例教學前,教師可以結合視頻案例中所涉及的知識點,為學生設計準備性的練習,通過對舊知識的回顧,為知識遷移做鋪墊,實現新舊知識的銜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圍繞視頻案例所體現出的重難點知識設計典型性的練習,通過針對性的訓練來幫助學生掌握課堂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夯實數學基礎。視頻案例不僅為數學教學提供了素材,還蘊含著豐富的數學思想,因此教師可以據此設計課堂練習,讓學生總結出解決數學問題的一般規律,實現以點帶面、一通百通,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數學知識具有一定的系統性,教師可以視頻案例內容為背景,自己創編課堂練習,把視頻案例中所涉及的知識點串聯起來,用一題多練的形式讓學生看到各個數學知識點間的聯系及具體應用,鍛煉學生融會貫通的能力,構建系統的知識體系。教師還可以對視頻案例進行適當的拓展,為學生設計開放性的課堂練習,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對視頻案例內容進行解析,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和靈活性,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教師還要讓學生準備一個錯題本,將課堂練習中出現的錯題記錄下來,并且做好整理和歸類,使得下次做題不會再犯相同的錯誤,形成終身學習意識。
課堂討論為學生提供了參與數學活動的機會,課堂討論已經成為初中數學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環。但在實際教學中,如何科學合理地選取討論內容、討論時機和討論方式一直困擾著廣大教師。經常有教師抱怨花費了很大的精力去組織討論,但是效果不盡如人意。為此,教師要對課堂討論進行深入研究,精心設計、科學組織,找準時機、選準內容、用準方法,最大限度地為學生提供參與的機會,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
教師可以從視頻案例內容入手,讓學生對視頻案例中呈現出的重難點知識進行討論,在相互交流和爭辯中獲得新知,這比教師反復講解效果要好得多。通過舉例、驗證、討論等一系列活動,最終總結出最為簡便的解題方法,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獲取過程,提高比較、歸納、概括的能力。學生在學習視頻案例的過程中經常會涌現出很多不同的觀點,教師可以從中挑選出具有探究價值的觀點作為討論主題,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討論與探究并提供相應的幫助和指導,讓數學課堂充滿樂趣,促進學生數學核心能力的發展。在討論結束后,教師采用“一人發言,他人傾聽思考”的方式讓每個小組選派一名成員到講臺總結發言,通過集思廣益,最終達成共識,得出結論。教師還可以從網絡上搜集其他教師制作的視頻案例,將其引入到課堂討論中,鼓勵學生發揮聰明才智,尋找案例中值得學習的地方和需要改進的地方,達到取長補短、去粗取精的效果。另外,視頻案例往往以解決某一個數學問題為主題,教師可以讓學生參與到視頻案例的制作中,一方面給學生帶來發散思維的機會,養成分享和協作的好習慣,另一方面經歷橫向比較、逆向轉換的過程,使課堂學習變得豐富多彩。
課堂評價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占據著重要地位,但是經常得不到應有的重視,使其流于形式,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教師把主要精力都放到教材內容講解和習題訓練上,對于課堂評價的關注度不高,有時候甚至不進行課堂評價,使得學生不知道自己的薄弱點,也找不到完善自我的方向,不利于高效課堂的構建。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師必須提高對課堂評價的重視,不失時機地向學生傳遞數學思想,改變學生錯誤的學習方式,讓他們真正在數學課堂上活躍起來,培養思維的靈活性,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才。
教師應注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把關注點放到課堂表現、活動體驗中,挖掘學生的潛力,為他們提供學習幫助,讓學生沐浴在教師富有個性的評價中。對于視頻案例教學來說,這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會或多或少的遇到一些問題,教師要做好觀察和總結,不僅要教會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還要懂得積累和內化,實現更大的進步。有的學生只看到了視頻中華麗的背景,并沒有深入到知識學習中,教師要及時糾正,避免學生走彎路。對于表現較好的學生,教師要將其樹立為學習的榜樣,努力做到先進帶后進,實現全體學生的共同進步。同時,教師要善于運用網絡進行評價,可以為學生制作電子檔案袋,將學生的具體表現記錄其中,成為課堂評價的有力依據。教師還可以通過數學系統、數學APP等實現線上評價,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富有個性化的思維火花隨之迸發而出,在課堂參與中實現自我價值。
總而言之,利用視頻案例開展教學活動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改變學生被動參與的局面,讓數學課堂展現出時代的風采。教師要以學生為本,開發多樣化的教學視頻案例,創設開放性的課堂互動情境,活躍學生的思維和意識,找到學習數學的動力。教師還要善于分析學生的參與情況,及時轉變教學策略,使每一個學生都有發言權,都能體會到歸屬感,從而實現數學綜合素養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