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利杰
摘?要:現階段,市場環境多元,市場前景廣闊但卻變化多端,致使現代企業之間的競爭愈加激烈,機會與挑戰并存,既迎來機遇,又面臨挑戰,且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傳統財務管理模式與社會發展不匹配,無法滿足企業管理的需要,倒逼企業發展,需要企業探索新的模式,開辟新的管理道路,提升管理能力與水平。在此大背景下,精細化管理受到關注與重視,是企業發展的主要手段,在業財融合下,許多企業都推出了精細化財務管理舉措,迎合市場大背景,由于處于探索階段,雖然重視業財融合、重視財務精細化管理,但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影響了財務管理效果,不利于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基于此,研究業財融合視角下銀行財務精細化管理的意義、問題和舉措具有重要的價值,是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的主要方式。
關鍵詞:業財融合;銀行財務;企業管理
中圖分類號:F540.5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6432(2023)09-0139-03
DOI:10.13939/j.cnki.zgsc.2023.09.139
1?引言
業財融合已經成為了一種潮流與趨勢,在現代社會高速發展的背景下,傳統財務管理模式受到沖擊,各種挑戰和問題導致原有模式的作用遭到遏制,同時,也導致管理無法滿足需求。因而,解決此問題,研究一種新的管理模式,走一條新型創新管理之路才是重中之重,才是財務管理創新發展的重點。經過不斷地探究發現,業財融合的作用突出,是推動財務精細化管理的重要舉措,有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有助于促進企業適應市場、適應環境。總而言之,在業財融合視角下,加強銀行財務精細化管理的舉措,解決精細化管理存在的問題,發揮業財融合的重要性,有助于為今后的財務管理提供參考,確保財務管理的科學有效。
2?業財融合的含義
業財融合作為一種新型的視角,新的途徑,指在有限的資源下,對資源進行合理的配置,財務人員既要制定財務目標,又需要兼顧企業的運作,在充分了解企業運作的情況下,加強精細化管理,實現資源配置的優化。業財融合視角下,加大了財務人員的工作難度,財務部門的工作量大幅增加,貫穿業務的各個過程,但是,財務人員可以更加清楚企業的運作,明確企業發展的目標、企業業務工作內容等,在參與業務流程的過程中,為業務提供服務,記錄業務的發生,提供資金支持,并進行財務的精細化管理。在業財融合的過程中,需要財務人員轉變角色,作用于業務的監督、核算和監管,需要提升業務素質與能力,對經濟進行預算,做好事前、事中以及事后控制,將重要信息進行反饋,為操作人員進行參考,加強財務管理,為企業的發展保駕護航。除此之外,業財融合的作用巨大,能夠從專業的角度提供專業化建議,合理進行業務經營,加強業務管理,利用財務管理手段進行恰當的引導,發揮導向作用,跳出舒適圈,拓寬工作思路,為企業提供數據支撐,既要專注分析財務相關的數據,又需要結合業務需要和經驗數據進行具體預測[1]。
業財融合的目標與思路主要在于將業務與財務協調配合,實現“1+1>2”的效果,為企業的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因而,業財融合的舉措主要在于實現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的協調配合,既節約企業成本,又提高企業生產效率;既要健全全面預算體系、制定管理制度,又要對財務進行管理,以財務為媒介對業務進行監督、管控、加強精細化管理,實現企業利益的最大化,對企業的風險進行預測與評估,為企業的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進一步促進市場的發展,提供真實有效的數據,在業財融合視角下開展精細化管理,促進企業運行發展,實現財務與業務的有效整合。
3?業財融合的重要性
業財融合的重要性非常突出,加強業財融合,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在業財融合視角下開展精細化管理非常重要,具有重要的意義與價值。業財融合的重要性是有助于提升財務業務水平、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加強財務控制防范等,下面分別進行闡述。第一,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業財融合視角下,將業務內容與財務管理相結合,有助于實現財務向業務的延伸,確保財務人員了解業務的重點和工作的流程,可以從不同部門獲得綜合信息,進行信息反饋,對企業整體的財務信息以及數據進行分析、預算和預測,為業務部門提供風險預測幫助,解決存在的問題,結合財務管理,提出解決方案。業財融合背景下,可以在合同簽訂前,對成本進行測算、對風險進行預測,綜合分析,更好地控制成本,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更好地完成戰略目標。與此同時,可以對財務信息與企業發展行情進行分析,提升企業的效率與質量,對業務進行前瞻,識別業務中的重要內容,促進企業的精細化管理,提升企業的競爭力[2]。第二,提升企業的效益,降低企業的成本。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效益是企業生存的基礎保障,因而,提升經濟效益是企業發展的最終宗旨,通過提升經濟效益,促進資金流通,可以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減少財務與業務不對稱的問題,實現信息反饋,優化經營效果,提升企業價值的同時,促進企業的經營發展。業財融合需要全面貫穿各個環節,了解各環節的情況,保障信息的真實性,加強精細化管理。第三,有助于加強財務管控,注重風險防范。現階段,大部分企業的經營規模不斷擴大,提升了企業的風險管控能力。企業為實現財務與業務的融合,需要加強對業務的掌控,加強預算執行,發現風險點,有效評估業務并加強監督,對全過程進行嚴格控制,提升風險管控能力,加強對財務的控制。第四,提升財務管理水平。傳統模式下,財務工作作為事后反應模式,無法發揮關鍵作用,而在業財融合背景下,可以實現信息對稱,了解各個部門的性質,探究業務影響因素,提供數據支撐,不會流于形式,可以發揮財務管理的重要作用,實現管理目標,合理利用財務信息,專研業務過程,實現業財融合,促進企業的發展。
4?銀行財務精細化管理存在的問題
在財務精細化管理過程中,注重財務精細化管理,加強業財融合非常重要,但是,現階段,銀行財務精細化管理效果不佳,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財務管理效果,無法有效實現業財融合,無法增強企業的競爭力與經濟效益。銀行財務精細化管理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缺少全面性、內容單一。現階段,財務精細化管理較為單一是一個非常常見的問題,大部分業務融合就是收入與成本管理,對資金配置、息差率等內容不夠了解,無法開展全面的精細化管理,營銷成本籌資與風險成本,無法了解報表,無法進行規模處理,影響財務管理效果。第二,管理方式粗放,無法進行精細化管理。眾所周知,現行成本分為三部分內容:第一部分,主要是存款成本。現階段,銀行的存款結構單一,負債占比少,存款策略主要在定價上,無法在要求范圍內上下浮動,讓客戶充分了解產品的收益與風險,導致利率更高,在存款成本控制方面非常被動。第二部分,風險成本過高。現階段,銀行風險控制手段還是較為單一、落后,容易出現不良貸款,導致不良貸款上升,壓力增大,對成本控制能力減弱[3]。第三部分,業務管理費用方面的問題。現階段,大部分銀行主要是采用總控制原則的方式進行控制,極易出現分攤不均的問題,無法按照規定進行責任劃分,容易誘發矛盾問題。第三,業財融合認識不到位、信息化水平低。在業財融合過程中,業財融合具有重要意義,但是,財務管理人員主要工作就是進行數據核算和賬目記錄,不需要參與到企業發展與財務管理之中,已經成為了一種固定思維模式,對業務不夠了解,無法認識到兩者融合的重要性。而業務人員也主要關注自身業績,不注重財務目標,在實現業財融合的初始階段,不管是財務部門還是業務部門,工作量都明顯增加,因而,大部分員工都會有抵觸情緒,在認識不到位的前提下,工作很難開展。除此之外,信息化水平較低。業財融合最大工作量的增加就在于數據收集,因而,需要依靠信息技術,需要合理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工作效率與質量,但現存問題就是業務方面知識掌握不足,無法滿足財務管理要求,無法推進業財融合。
5?業財融合視角下銀行財務精細化管理的舉措
5.1?建全全面預算體系
預算指根據預算編制方法與工具,結合規模、客戶、產品等開展預算管理的一種方法。健全預算管理,保證預算效果非常重要,健全全面預算體系需要注意以下三點:第一,明確預算編制的假設與前提。在銀行預算編制過程中,需要根據國家政策和監管政策進行預判與調查,了解行業特定點、水平、儲蓄人員的存儲能力,做好預算管理工作。第二,需要明確資本預算路徑。結合行業水平,對資產進行配置,滿足資本需求,實現安全性、收益性以及流動性的均衡,降低風險成本,有效開展預算工作,明確預算目標,加強預算監管。第三,掌握預算編制的方法與內容。了解資本預算、增長預算以及結構預算,科學進行預算,掌握預算的重點,健全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發揮預算的重要作用,實現業財融合與精細化管理。
5.2?轉變觀念,加強信息化建設
業財融合會增加工作量,因此,推行業財融合的難度極大,靠外力難以支撐,只有在轉變觀念、工作人員自己意識到業財融合、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性之時,才可以達到理想的管理效果,加強精細化管理。轉變觀念,加強信息化建設需要注意以下兩點:一方面,需要轉變觀念,促進工作人員參與企業經營管理,增加主人翁意識,自覺意識到業財融合的重要性,需要主動地融入業務和探索業務,打破傳統固化思維。與此同時,需要企業開展定期培訓,既要講解專業知識,又需要講解企業的經營目標以及企業文化,增強工作人員的主人翁意識,滲透業財融合理念,鍛煉團結協作能力,鼓勵成員積極溝通,增加彼此了解,鼓勵員工積極參與,實現優勢互補[4]。另一方面,加強信息化建設。在銀行財務精細化管理過程中,需要加強信息化建設,促進互聯網技術的合理應用。在辦理業務的過程中,需要合理利用業務系統,確保核算系統的集成,注重處理分析,進行業務數據共享,實施監控經營狀況,提供詳細的信息數據,避免數據的重復錄入,全方位實現業財融合。由此可見,轉變觀念,加強信息化建設是業財融合視角下加強精細化管理的關鍵。
5.3?健全成本管理制度
精細化管理的重點就在于健全制度,強化管理,注重約束與細節,需要在堅持原則的基礎上,對全過程進行掌控,建立健全的成本管理制度,保證管理的科學合理。首先,加強事前控制。建立成本控制制度,制定成本標準,在銀行業務管理過程中,注重業務的收益,建筑管理系統進行合理的分配。其次,事中控制。銀行精細化管理過程中,需要將業務貫穿各個過程,對管理的細節進行了解,嚴格遵守規章制度,加強過程控制和事中控制,為精細化管理提供制度支撐,健全成本管理制度。最后,優化資本結構,加強對資本的控制,降低資本成本,掌握精細化管理的重點,實現客戶結構的優化,確保精細化管理效果。
5.4?培養融合團隊,制定考評機制
業財融合需要理念前衛、素質高、專業硬的團隊,對財務人員的要求較高,需要保證財務管理的科學性和規范性,需要了解全過程,才能實現業財融合,可見,專業團隊非常重要,培養融合團隊尤為重要。培養融合團隊,制定考核機制需要注意以下兩點。第一點,加強培訓。提升融合團隊的專業性,必須開展培訓,培訓是提升能力與素養的關鍵手段,通過培訓,可以提升工作人員的信息能力、財務分析能力以及綜合素質。同時,充分調動工作人員學習積極性,培養責任意識,促進業財融合。第二點,制定考核機制。通過制定科學合理的考評機制,可以進行監督控制,發揮監管作用。通過考評,可以建立獎懲制度,對優秀的積極進行業財融合,對精細化管理的工作人員給予獎勵,以此為激勵,充分調動員工工作的積極性,為業財融合與精細化管理奠定基礎。對不主動、不轉變、不學習的工作人員給予批評,引導其轉變,自覺融入業財融合團隊之中。
6?結論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創新,創新作為第一生產力和第一驅動力,創新的作用尤為突出,因而,探索適合企業發展的新道路,在業財融合的視角下,解決精細化管理存在的問題,提出促進銀行精細化管理的措施具有重要的意義,可以保證管理方式的革新,擴大財務管理范圍,解決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實際問題,提升企業市場經營與管理的協同效果,降低企業發展成本,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在多元的市場環境下,通過業財融合與精細化管理的方式,加強管理,進行全面決策,增強企業風險控制能力,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刁文雪.業財融合視角下農村商業銀行財務精細化管理分析[J].經濟管理文摘,2021(9):21-22.
[2]劉巍巍.推進業財融合精細化財務管理的措施分析[J].財會學習,2021(4):32-33.
[3]秦青婭.業財融合視角下農村商業銀行財務精細化管理淺析[J].中國商論,2020(18):59-61.
[4]鮑春.鐵路企業實施業財融合推進精細化財務管理的措施分析[J].財經界(學術刊),2019(36):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