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寶璇
摘 要:環境創設與幼兒哲學思維啟蒙具有密切的關系,在幼兒成長過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以幼兒哲學思維啟蒙為例,分析了環境創設與哲學思維啟蒙教育的關系,然后結合環境創設引發幼兒哲學思維啟蒙的現狀,從明確思維啟蒙原則、貫徹以生為本教育理念、重視環境創設中材料布局、促進師生間互動四個方面提出建設性意見,以期通過這些建議給幼兒哲學思維啟蒙研究帶來實質性幫助,充分發揮環境創設在幼兒哲學思維啟蒙中作用,培養幼兒的哲學思維。
關鍵詞:環境創設;幼兒;哲學思維;啟蒙
【中圖分類號】G610?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04-0055-03
幼兒時期是人生中重要的成長階段,在此階段的受教育情況會給幼兒未來發展帶來巨大的影響,因此做好幼兒哲學思維啟蒙是至關重要的。幼兒教育家在對幼兒身心發展進行研究時,曾指出兒童是天生的哲學家,他們擁有很強的好奇心,對所有未知事物都抱著一顆探索的心。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也曾說過,幼兒在其感知運動階段如果能夠充分發展空間認知想象能力,那對幼兒未來空間想象力具有積極的作用。由此可見,環境創設與幼兒哲學思維啟蒙具有密切的關系。現在已經有部分幼兒教師認識到了幼兒哲學思維啟蒙重要性,但在環境創設與哲學思維啟蒙兩者之間的關系上卻存在認識不足的問題,無法很好地利用環境創設啟蒙幼兒哲學思維,這給實際幼兒哲學思維培養帶來了不良的影響。因此,針對環境創設引發幼兒哲學思維啟蒙的現狀及對策進行研究非常有必要。幼兒教育人員需要全面認識環境創設與幼兒哲學思維啟蒙兩者之間的關系,創設一個良好的環境。
1.環境創設與哲學思維啟蒙教育的關系
在幼兒哲學思維啟蒙過程中,環境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通過科學創設環境可以引發幼兒哲學思維的啟蒙,實現幼兒哲學思維良好培養。教育學家洛里斯·馬拉古奇曾指出,環境是一位“無聲”的教育者,能夠對幼兒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在其啟蒙幼兒哲學思維時,就是抓住了幼兒的好奇心理,然后從環境入手,讓幼兒置身于相應環境中,引發幼兒主動地探索與發現哲學問題,培養幼兒的哲學思維。同時國內一些學者也指出,環境的作用就是啟蒙。幼兒通過接觸、觀看、傾聽等了解環境,可以構建自身的認知價值體系。在實際教學中,幼兒教師基于環境設計一些富有哲學意義的問題引導幼兒進行探討,可以幫助幼兒認識一些淺顯的哲學問題,鍛煉幼兒的哲學思維能力。由此可見,環境創設在幼兒哲學思維啟蒙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為了更好地啟蒙幼兒的哲學思維,幼兒教育人員需要充分認識環境與幼兒哲學思維啟蒙的關系,通過科學的環境創設實現幼兒哲學思維的良好培養。
2.環境創設引發幼兒哲學思維啟蒙的現狀
(1)心理環境比較拘束
對哲學的產生,哲學家柏拉圖曾說過,它的產生需要一個自由的環境,只有在一個比較自由的環境中,哲學思維才不會受到約束。同理,在啟蒙幼兒哲學思維時,也需要在一個自由的環境下。目前,部分幼兒園都將環境作為一種重要的教育資源,并對其進行了相應的規定,要求教師要合理利用室內外環境為幼兒創設一個開放性活動空間,并且通過區域材料投放等豐富幼兒教學生活,促使幼兒主動地進行知識探索。但在幼兒哲學思維培養過程中,部分教師沒有意識到自由的心理環境是保障幼兒哲學思維良好培養的關鍵,只有處在一個比較輕松的環境下,幼兒才能夠更好地發現生活中哲學現象。目前,有部分幼兒教師在對幼兒進行教學時會處于主導地位,設計封閉式任務活動,開放性任務所占的比例并不高,而且在課堂時間安排上也不充裕,使整個環境過于拘束,嚴重影響了幼兒發散性思考,給幼兒哲學思維啟蒙帶來了不良的影響。
(2)幼兒參與積極性不高
站在幼兒的角度來看,環境創設引發幼兒哲學思維啟蒙還存在幼兒參與積極性不高的問題。幼兒作為哲學思維啟蒙活動的主體,其學習積極性將直接影響哲學思維啟蒙效果。因此在進行環境創設時,需要以幼兒為主體地位,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進行環境創設。但在實際中,部分幼兒教師在創設環境時,由于活動較為簡單、枯燥,很多都是繪畫、剪貼畫等簡單的活動,導致幼兒對環境創設活動興趣并不大,不會全身心投入活動中,嚴重降低了環境創設的作用,也沒有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同時在環境創設中,部分教師會開展大量的重復課程,也會讓幼兒失去探索的興趣,無法對活動內容生出新的批判精神。從上述論述中可以發現,哲學思維啟蒙都是源于幼兒好奇心理,如果在環境創設中無法很好地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就會降低幼兒哲學思維啟蒙效果。
(3)師生互動環境一般
除了以上兩個問題外,環境創設引發幼兒哲學思維啟蒙還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師生之間缺乏有效的互動。在幼兒哲學思維啟蒙路上,教師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可以說教師是幼兒哲學思維啟蒙路上的“指明燈”。但在實際中,部分幼兒教師對幼兒的主體性地位存在理論與實踐上矛盾。在思想認識上,部分幼兒教師都知道要多跟幼兒進行溝通交流,通過交談方式引導幼兒認識生活中簡單的哲學問題,從而完成相應的哲學思維啟蒙。但在實際教學中,經常出現“做不到”的情況,沒有很好地根據幼兒興趣愛好等進行環境創設。在遇到相關問題時,部分教師也會自行做主,根據自己的經驗解決相關問題。比如,當教師要求幼兒畫畫時,部分幼兒并不想畫畫,想去搭樂高,這時幼兒教師則會拒絕幼兒的要求,使幼兒只能按照規定去畫畫。這種沒有進行有效溝通的問題處理方式,嚴重影響了環境作用,給幼兒哲學思維啟蒙帶來了阻礙。
3.環境創設引發幼兒哲學思維啟蒙的改善對策
如前所述,環境創設引發幼兒哲學思維啟蒙過程中,由于認識不足等原因,環境創設并不能很好地發揮其作用,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為了改變這種情況,幼兒教師需要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環境創設,充分發揮環境在幼兒哲學思維啟蒙中的作用。
(1)明確幼兒哲學思維啟蒙的原則
在幼兒哲學思維啟蒙過程中,為了更好地進行環境創設,充分發揮環境作用,幼兒教師需要明確哲學思維啟蒙的原則。
在具體操作中,幼兒教師需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第一,生活性原則。在進行環境創設時,幼兒教師需要從幼兒實際生活情況入手,結合幼兒已有的經驗對其進行哲學思維啟蒙。根據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知發展理論來看,幼兒在前運算階段相較于其他階段更具好奇心理,對未知事物具有濃厚的興趣。因此,在進行具體環境創設時,需要從幼兒的生活出發,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對一些生活哲理現象進行探索,培養幼兒的哲學思維。第二,陶冶性原則。在對幼兒進行哲學思維啟蒙時,也要關注幼兒情感教育,充分利用環境對幼兒的情感進行陶冶。愛美是人的天性,教師可以利用這一天性來陶冶幼兒的情感。在具體操作中,可以從物質與精神兩個方面入手,營造良好的幼兒園環境,讓幼兒挖掘環境中所蘊含的哲學理念,感受哲學理念所帶來的美。第三,直觀性原則。幼兒園階段的幼兒在思考哲學問題時,更多的還是以直觀、形象為主。因此,在進行環境創設時,教師需要遵循直觀性原則,將一些能夠直觀感受和體驗的物品加入環境創設中,以此更好地引起幼兒共鳴,從而幫助幼兒更好地進行哲學問題思考。
(2)全面貫徹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
幼兒是哲學思維啟蒙活動的主體,其學習積極性將會給哲學思維啟蒙效果帶來直接影響。在進行環境創設時,幼兒教師需要全面貫徹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將幼兒放在主要學習地位上,同時尊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與特點,根據幼兒實際情況進行環境創設。在具體操作中,幼兒教師需要給予幼兒更多自主探索的機會,放寬對幼兒的管理,讓幼兒能夠擁有更多的自由探索自己喜歡的知識。而教師在這過程中需要做好自身引領者角色,正確引導幼兒探索哲學知識,培養幼兒的哲學思維。例如,在實際環境創設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幼兒喜好選擇合適的哲學啟蒙書籍。目前國內引進出版的大型兒童哲學啟蒙書籍主要有兩套,一套是由哲學學者奧斯卡·伯瑞尼佛創作的兒童哲學書系列作品,其中具體書籍包括了《我,是什么》《幸福,是什么》等,還有一套是《寫給孩子的哲學啟蒙書》相關書籍。引入這些書籍使,幼兒教師需要先了解幼兒的興趣愛好,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以此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其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中。同時也需要根據幼兒認知進行科學的引導,比如,當幼兒提問為什么魚兒會跳出水面時,教師需要根據幼兒認知向幼兒解釋是因為河水里空氣太悶,而不能解釋河水里氧氣含量不足,因為幼兒對氧氣沒有具體概念,若從而造成幼兒存在困惑,將影響幼兒哲學思維培養。
(3)重視環境創設中的材料布局
在進行環境創設時,要想更好地發揮環境在幼兒哲學思維啟蒙中作用,需要重視環境創設中的材料布局。教師要從材料種類入手,保證材料豐富性,并且在材料色彩上也要多加注意,需要選擇色彩鮮艷的材料,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吸引幼兒注意力,讓他們主動選擇材料。同時為了更好地發揮材料價值,教師與幼兒需要對現在的材料進行探索,通過一定的創新深化幼兒對舊材料認識,進而幫助幼兒產生哲學思維。以幼兒園區角材料投放為例,幼兒教師在投放區角材料時,除了一些基礎材料外,還可以在手工區增加一些廢舊材料,如玻璃珠子、白扇、戲劇臉譜等,引導幼兒利用廢舊材料進行創新,在此基礎上促使幼兒產生哲學思維。教師需要根據幼兒實際情況進行材料投放,充分發揮這些材料價值。處在幼兒階段的幼兒,其思維更多還是以生活經驗與具體事物為主,因此在進行環境創設時,教師要積極引導幼兒選擇多種不同材料,幫助幼兒認識更多事物,從而更好地讓幼兒在新的認知中找到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完成哲學思維啟蒙。此外,因為個體差異,幼兒在材料認知上也會出現差異。所以在實際材料投放中,教師要盡量投放不同的材料,借助這些不同材料提升幼兒的辯證邏輯思維,實現幼兒哲學思維的良好培養。
(4)構建師生互動學習的良好氛圍
良好的師生互動對幼兒哲學思維啟蒙具有積極的作用。因此,在環境創設過程中,需要構建師生活動學習的良好氛圍。相較于其他知識,哲學問題具有很強的辯證性,對幼兒而言比較抽象與晦澀難懂。在這種背景下,要想更好地實現幼兒哲學思維啟蒙,教師需要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回應幼兒所提出的相關哲學問題。通過有效都是互動與溝通,幫助幼兒解決哲學上的困惑。同時在遇到知識盲區或者無法解答的情況時,教師需要勇于承認自身不足,與幼兒一起共同對哲學問題進行探索,創設一個共同學習良好氛圍。在哲學問題探索過程中,教師對待知識的正確的態度可以為幼兒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引領幼兒正確對待哲學上遇到的問題,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幼兒日常哲學思維啟蒙為例,幼兒在平常學習中經常會提出一些哲學性問題,如“天為什么會下雨?”“天上的星星到底有多少顆?”“為什么太陽每天都是從東方升起,又從西方落下?”這些問題包羅萬象,涉及很多學科方面的知識,蘊含了許多哲學道理。對這些問題,教師需要認真思考,然后結合自己所學的知識為幼兒講解,引導幼兒對哲學知識進行探索。在這過程中,如果遇到不知道的哲學問題,如“人是什么?”這種問題涉及的概念范圍比較廣,教師無法很好地對其進行歸類,就可以與幼兒一同進行相應的概念探索,通過一定的知識延伸拓展幼兒的哲學思維,實現幼兒哲學思維的良好啟蒙。
4.結語
綜上所述,環境創設在幼兒哲學思維啟蒙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為了更好地發揮環境作用,實現環境科學創設,幼兒教師需要明確幼兒哲學思維啟蒙的原則,嚴格按照生活性、直觀性與陶冶性原則進行環境創設。同時,要全面貫徹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根據幼兒實際情況進行環境創設,保證幼兒哲學思維啟蒙的效果。在具體實踐中,教師還應重視環境創設中的材料布局,通過豐富材料種類提升幼兒的辯證邏輯思維能力,實現幼兒哲學思維良好培養。最后,要積極構建師生互動學習的良好氛圍,與幼兒進行有效互動,一同探索哲學問題。通過科學的引導,促使幼兒主動地進行哲學知識探索,從而完成幼兒哲學思維的啟蒙。
參考文獻
[1]孫玲,徐文彬.“問題導向”對話教學中兒童哲學思維的啟蒙[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22(02).
[2]李俊彥.童年哲學視角下的幼兒園區域環境創設[J].科教導刊,2021(25).
[3]沈明泓,王紫穎. 幼兒園中班哲學思維訓練的實踐研究——基于動畫片《雨果帶你看世界》的分析[J]. 昌吉學院學報,2021(02).
[4]邱雨.兒童哲學視角下幼兒園繪本閱讀教學中的思維啟蒙[J].教育觀察,202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