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琤
摘 要:小學是培養學生道德品質、文化修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的關鍵時期,所以小學英語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立足于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強化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還要引導他們端正的學習態度,提高認知能力,促使小學生能夠具備正確的情感和文化價值觀,才能讓小學生實現全面發展。要想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踐行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必須全面掌握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立德樹人目標現狀,從而制定相應的完善措施。
關鍵詞: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立德樹人
【中圖分類號】G623.31?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04-0217-04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國家教育部門也提出了學校必須著重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這樣才能讓學生成為五育并舉的綜合性人才。小學生正處于心智發育的重要階段,要教師幫助他們塑造完善的核心素養,創建良好的教學環境,融入正確的教學理念是小學各個學科的重中之重。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到立德樹人教育理念的重要性,結合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才能為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良好打基礎。《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課標》)指出:“教師要把落實立德樹人作為英語教學的根本任務,準確理解核心素養內涵,全面把握英語課程育人價值。”課堂教學是實化、細化、具體化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主渠道。本文將探討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如何將立德樹人貫穿教學全過程、融入教學各環節,從而實現立德樹人目標。
1.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踐行立德樹人目標的現狀
(1)德育過于形式化
小學英語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雖然大部分英語教師已經認識到了在英語閱讀教學中融入立德樹人理念的重要性,但是在實踐中并沒有體現出德育的價值,德育的方法和途徑過于形式化,小學生也無法在教師引導下思考英語知識背后的育人價值,整體教學氛圍非常沉悶。另外,由于長期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很多小學英語教師在閱讀教學中依然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向學生傳授閱讀要點,導致小學生在課堂上的地位越來越被動,如果教師長時間采用這種落后的教學方法,不僅會對小學生的思維能力造成影響,也容易讓小學生產生畏懼心理,從而影響到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育人價值。此外,為了加深小學生的記憶,有些教師針對統一類型的育人素材還會反復敘述,雖然這樣能起到一定的鞏固作用,但是也會使課堂環境枯燥乏味,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也會越來越低。
(2)德育內容無法得到有效落實
教師在開展小學英語閱讀的教學活動時,經常會出現德育內容無法得到有效落實的情況,有些英語教師認為小學生只要能夠理解英語的含義,能夠用英語表述簡單的知識,能夠自主完成英語練習題就等同于實現了教學目標,并沒有重視德育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滲透效果,最終導致德育成為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內容中的擺設,無法體現出德育的價值和優勢,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缺乏德育,小學生也很難實現全面發展。與此同時,教師在開展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時,部分教師也會根據自己的教學習慣或者思想選擇德育內容,并沒有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實際需求,這對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德育的有效性造成了一定影響。
(3)德育與小學生的實際生活不符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德育內容脫離小學生的生活非常常見,很多教師都是用口頭表達的形式向學生傳遞德育素材,并沒有與小學生的實際生活結合在一起,也沒有考慮到小學生的真實情感,導致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德育內容缺乏真實性,這種空洞的德育也很難讓小學生產生共鳴。另外,還有一些教師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融入的德育素材存在滯后性,已經無法滿足時代的發展需求,也不能體現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德育價值。如果德育的內容不符合時代發展特征,也不能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生很難將這種理論的教育內容吸收到自己的腦子里,自然也談不上塑造小學生的道德品質和文化修養。
2.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踐行立德樹人目標的實施策略
(1)通過實踐教學深化立德樹人教育目標
傳統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都是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內完成,小學生的思維也受到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這對小學生的成長造成了極為不利影響。小學英語的閱讀教學與其他學科的教學存在一定的差異,需要小學生勇敢地張開嘴巴大聲朗讀或者用英語溝通,所以教師要沖破課堂的束縛,帶領小學生一同參與實踐性的教學活動。通過英語閱讀的實踐活動,才能調動小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能讓小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感受到英語的魅力。如,教師帶領小學生一同學習關于顏色的英語單詞時,小學生除了能夠聽懂,也要學會用英語表達顏色,并且還能掌握關于顏色的短語,為了強化小學生對顏色的感知能力,教師可以結合教學目標開展相應的實踐活動,通過實踐活動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能激發小學生英語閱讀的積極性。首先,在學校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可以帶領小學生一同去學校周圍的公園踏青,這樣就能近距離接觸到色彩斑斕的大自然。如果剛好在春天,就能看到金色的陽光透過樹木照射在大地上,各種顏色的花草樹木在春風中搖曳,嫩綠色的小草頭頂著泥土和地面上的小花打招呼,湛藍的填空上漂浮著一朵朵的白云,也在歡迎春天的到來。這種美好的自然景象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教師帶領小學生一同感受色彩繽紛的大自然。有了美好的自然景象做依托,教師可以引導小學生利用課堂上學習的英語單詞描述大自然的色彩,還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引導小學生相互提問關于色彩的問題。教師通過這樣的實踐活動不僅能夠幫助小學生深化課堂上的教學內容,也能讓他們在大自然中感受美好的世界。為了深化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教師在開展這種形式的實踐活動時,也可以適當融入一些環保的內容,促使小學生懂得眼前的美景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禮物,我們必須尊重大自然,熱愛大自然,懂得保護自然環境,培養小學生的自然環境保護意識,才能確保眼前的美景不受破壞。
(2)圍繞英語單詞深化小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培養小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是立德樹人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現立德樹人教育目標的基礎條件。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著重培養學生的民族精神,才能讓他們成為社會主義的接班人。小學生學習英語單詞時,教師可以利用傳統文化詮釋單詞背后的含義,加深小學生對單詞的理解。將英語單詞與愛國主義精神結合在一起,才能培養小學生的愛國情懷。例如:教師帶領小學生一同學習“house”這個單詞時,單詞本身的含義是指家,深入講解這個單詞時,教師可以提出幾個關于家方面的問題,如:你們愛自己的家嗎?家給你帶來怎樣的感覺?你們為自己的家做過哪些貢獻?提出這些問題之后,教師就可以組織小學生結合問題進行討論,然后再以小組為單位發表自己的看法。學生回答完教師的問題以后,教師也可以繼續將問題進行延伸,如: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家庭,將這些小家庭聚集在一起,就能組成一個大家庭,你們知道這里所說的大家庭是指什么嗎?教師提出這樣的問題是為了引出“country”這個詞語。這樣小學生就能明白,祖國是我們的母親,國家是由各個小家共同組成,我們的小家庭只是國家的一份子,國家是每個小家庭的依靠。教師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深化小學生的愛國情懷,引導小學生懂得祖國安康才是我們幸福生活的保障,所以我們要對自己的祖國心懷感恩。培養小學生的愛國情懷才能為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奠定良好的基礎。
(3)對傳統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模式進行改革
教學模式與教學質量之間有直接關系,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是否采用良好的教學模式,會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同時也關系到了立德樹人教育目標的實現效果。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活動時,應積極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在課堂上使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增強教學內容的生動性,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滲透正確的價值觀念,培養小學生的道德品質。如,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涉及了關于“friend”方面的內容,教師可以圍繞這個單詞鼓勵小學生用英語向大家介紹自己的朋友。朋友是在學生成長過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才能使成長的道路更加圓滿,小學生的童年生活也會更加豐富,所以小學生必須珍惜來之不易的友情。所以教師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可以從網絡上搜集一些與友情相關的視頻作為輔助教學材料,在課堂上使用多媒體播放這些視頻讓小學生學習。關于這方面的視頻資料有很多,教師可以多播放一些這種類型的視頻,讓小學生認識到友誼的重要性。另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小學生在課堂上用英語分享自己最難忘的事。通過小學生的分享,也能加深小學生對其他同學的了解,對培養小學生的情感也能起到一定作用。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分享閱讀資源,小學生也可以將自己搜集到的關于友情方面的英語短文在平臺上分享,強化小學生對友情的重視。對小學階段的英語閱讀教學而言,立德樹人是非常重要的教學目標,教師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將正確的價值理念滲透在英語教學中,讓小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受到情感熏陶,強化小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只有在小學生的生活和學習過程中給予正確的價值引導,才能讓他們未來的發展道路一片光明。
(4)提高小學英語教師的道德品質和綜合素養
要想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充分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也要不斷提升小學英語教師的道德品質和綜合素養。教師的行為舉止和思想品質會對小學生價值觀的樹立產生直接影響,再加上很多小學生都將教師作為學習榜樣,教師也是小學生在學校接觸最多的人,所以教師在將德育滲透在英語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才能成為小學生的榜樣,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促使小學生能夠自主投入英語閱讀教學中,以端正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待學習。教師對小學生正確的引導,還能讓他們找到更加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也能從英語閱讀中探索技巧,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自然也能提高。學校也要深化小學英語教師的立德樹人意識,促使教師能夠將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滲透在教學目標、教學過程和教學內容中,教師要充分認識到立德樹人的重要性,英語閱讀教學也要著重培養小學生的思想,增強小學生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道德體驗,促進教師與小學生的協同發展。此外,小學英語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發揮自身的示范性作用,用榜樣的力量感染小學生,增強小學生的信任感,積極主動傾聽小學生的心聲,小學生才愿意積極配合教師的德育,師生關系也能更加融洽。
(5)通過建立閱讀情境滲透德育
小學英語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活動時,可以通過創建閱讀情境的方式融入德育內容,既能構建高效的教學課堂,也能調動小學生參與閱讀教學的積極性,還能增強小學生的情感價值觀。在實踐過程中,要想將德育充分滲透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游戲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通過游戲讓小學生感知不同的人物角色,也能從游戲中感受關愛、師德和友情,讓小學生通過游戲增加情感體驗,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另外,唱歌也是非常有效的閱讀教學模式之一。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經常會出現很多陌生的詞匯,如果教師可以通過唱歌的形式帶領小學生一同學習新詞匯,既能鍛煉他們的英語聽說能力和讀寫能力,也能讓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樂趣。此外,小學英語教師也可以創建生活化的閱讀場景,將與小學生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與閱讀教材融合在一起。生活化的閱讀教材中包含了很多生活技能和嘗試,也能讓小學生養成樂于助人和自律的思想品質,能在閱讀的同時掌握更多的生活方面的能力,為小學生成人以后步入社會做好鋪墊。
(6)從教學資源中挖掘德育素材實現育德于教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素材是實現立德樹人教育目標的載體,教材中的英語對話和閱讀文章中都包含了大量與德育相關的知識,教師要合理利用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隱藏的德育資源,才能通過英語閱讀教學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教師還有根據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實際情況,找到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和德育的契合點。如,北京版小學英語三年級的教材中就涉及了家庭成員方面的單詞,如grandma、Grandpa等,教師就可以圍繞著家庭成員制定閱讀教學主題,帶領小學生一同練習聽說能力。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讓小學生用英語對自己的家人進行簡單介紹,也要對人物性格做出相應的描述,通過引導小學生介紹自己的家人加深他們的家人的了解。又如,在學習家庭方面的知識時,教師可以讓小學生分享自己的家里都有什么物品,物品擺放在哪些位置,教師在對小學生的分享進行總結時可以再次強調,房間里的所有物品要擺放整齊,用過的東西要放回原位等,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引導小學生懂得,自己的事情要盡量自己完成,不要什么事情都依靠父母,還要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減輕家長的負擔。小學生正處于自我認識的關鍵時期,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自主意識、獨立意識和參與意識越來越強,教師也要充分尊重小學生的主體意識,帶領他們參與相應的課外活動,發揮小學生的主體作用,增強小學生在德育中的體驗感,深化小學生的記憶。所以教師要合理開展第二課堂,拓展小學生的知識面,通過英語閱讀小組或者聆聽英語廣播等形式,讓小學生能夠在多元化的環境中學習英語。此外,教師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還要以多元化的方式對小學生滲透德育,例如,可以采用研究性的學習方法或者合作性的學習方法等。學習英語需要小學生自主交流和討論,如果只是依靠教師單方面向學生傳授,很難達到教育目標,所以教師要給小學生創建交流和思考的平臺,鼓勵他們對自己的學習效果進行總結和評價。通過這種教學方法不僅能提高小學生的綜合能力,還能強化他們的合作意識。如,教師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可以采用合作學習法,這種新穎的教學模式能夠讓小學生懂得這樣的道理:和其他同學一同合作學習,就要為自己和同學負責,通過合作通過完成學習任務,小學生也能明白同一個小組成員之間要相互幫助,幫助其他成員成功自己也能成功。
(7)構建完善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平臺體系
要想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構建完善的評價體系也是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傳統的教學評價體系都是將小學生的英語成績、閱讀效果作為主要參考依據,而立德樹人目標是為了讓小學生實現全面發展,所以評價體系也要包含小學生的閃光點和優勢,并將教學評價結果作為調整教學方法和教學方案的根據,才能確保立德樹人教育理念能深入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在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和英語學習能力的同時,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可以結合文化意識、學習效果和情感態度,還要將評價依據滲透在各個教育階段,提高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另外,教師在構建教學評價體系時,也要結合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特征和小學生的認知規律,立足于立德樹人目標對小學生進行評價,評價內容也要多元化和多角度,充分體現教學評價的德育功能。此外,小學英語教師也要在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中滲透德育理念,鼓勵小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大膽提問,積極挖掘他人的閃光點,塑造小學生健康的人格,發揮立德樹人理念的教育價值。
3.結語
總而言之,立德樹人教育理念是教學的主要目標,小學英語作為基礎課程更要積極響應這一教學要求,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法開展閱讀教學,將優秀的價值觀念和文化理念滲透在各個教育階段、教學環節,在課堂中捕捉教學時機進行滲透,將學科育人思想和教學內容有機整合。教師要把握好德育滲透程度,既要堅持英語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的原則,也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才能將立德樹人的目標落到英語教學的實處。通過將德育融入閱讀教學中強化小學生的道德素養和思想品質。立德樹人教育是一個持續性的過程,教師要注重立德樹人教育的可行性和反復性,結合小學生的接受能力有機滲透,才能達到德育、智育的雙重目標。
參考文獻
[1]李成蓉.立德樹人背景下小學英語開展德育的策略[J].吉林教育,2022(31).
[2]張悅.基于立德樹人理念的小學英語德育路徑[J].新智慧,2022(27).
[3]劉琴娥.“立德樹人”融入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探究[J].教育藝術,2022(05).
[4]黃阿英.立德樹人導向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2(09).
[5]周丹.立德樹人英語閱讀教學探究[J].校園英語,20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