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麗璇
(福建省惠安職業中專學校,福建惠安 362100)
情感教學模式旨在調動學生的積極情感,通過多元化、創新化的對策,讓學生產生主動參與相關教學和學習活動的興趣,并能在遇到困難和阻礙時,積極分析和應對問題,以飽滿的熱情度過學習難關。在中職英語教學中運用情感教學模式,教師既要從自身尋找切入點,利用傾聽藝術和語言引導方法,激勵學生消除消極情緒,也要從教學活動中探尋創新性的對策,讓學生在學習新知識、深入教學情境和參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形成積極樂觀的思維模式和人生觀念,以此促進其健康、可持續發展。
在中職英語教學中運用情感教學模式,對中職教育和學生發展皆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情感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英語教學中“教師講+學生聽”的被動教學體制,學生的聲音得到傾聽、學生的需求得到關注,教師能夠結合學生的真實表現,與他們展開針對性的交流和溝通,長此以往,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的主動性明顯加強,這也直接提升了英語教學的效率。而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他們也會將積極樂觀的情緒遷移到中職的其他課程教學活動中,整個中職教育體制中呈現出一種欣欣向榮的發展態勢[1]。另一方面,情感教學模式的運用,也推動了學生的綜合發展。在教師的積極引領和學習內容的驅動下,學生的積極情感得以調動,他們能夠正確應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也能發動創新能力去探尋高效的學習方法,還能在與教師和同學互動的過程中實現社會性發展的目標,總之,中職學生可從多方面同步前進和發展,其綜合能力明顯提高。
傳授知識、人生哲理是中職英語教學的基本任務和主要目的,且在職業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中職英語教材中的閱讀文本、教學內容等經過精心挑選和刪減,對此,教師應以教材為基礎、以知識教學為途徑,從以理寄情的角度,于英語課堂教學中滲透情感元素,讓學生在學習基礎知識、了解英語歷史故事的過程中形成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1.在基礎知識中滲透情感
中職英語學科中的基礎知識,涵蓋了單詞、短語等多個層面,在基礎知識的教學中運用情感教學模式,教師可在帶領學生誦讀單詞、組建短語的過程中,有意識地融入學生的主觀情緒,以啟發式和激勵式的話語,讓學生受到積極情緒的鼓舞,這樣既能帶給學生積極的學習體驗,也能使他們更加深入地理解基礎知識、感悟單詞、語句等知識的深層內涵。如針對“success”這一基礎性的詞匯,在單詞教學中,教師可從情感教育的角度出發進行合理延伸和拓展,以“You will definitely be a success in your own life”此類的語句,闡釋單詞的內涵,瞬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未來人生的期待感,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樂趣。以此類推,依據不同的詞匯、短語和閱讀教學內容,教師可展開適當的拓展和延伸,讓學生從基礎知識中獲取積極情緒和體驗。另外,為調動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的能動性,教師也要嘗試轉換思想,改變基礎知識的教學形式,利用圖文結合、動靜結合的方式,展示英語單詞、語句等基礎知識的具體含義,促使他們轉變被動的學習方法,轉而主動地參與到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中。
2.在人物故事中滲透情感
中職英語教材中編選的內容,涵蓋了日常生活、自然現象和人物故事等多個層面,在這其中,人物故事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和情感教育元素。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從教材中的人物故事出發,全面搜集與其相關的背景信息,以人物的具體事跡和命運軌跡為主要內容,利用英語講故事、聽故事,從主人公艱苦的人生經歷和不屈不撓的情感態度中挖掘教育信息,讓學生學習其優秀的品質和對待人生的積極態度,這樣學生不僅能夠在聽故事時鍛煉英語聽力和閱讀技能,他們也能受到積極情緒的啟發和引導,從而重新審視和規劃自己的人生,以更為積極、樂觀的態度應對學習乃至生活中的壓力。從維護學生主體地位的角度來說,教師不僅要讓學生聽故事,還應讓他們主動講故事,指導他們從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選擇故事文本,如“囊螢映雪”“鑿壁偷光”等,讓他們借助已有知識儲備和翻譯軟件等,將傳統故事改編為英語文本,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傳遞積極的思想,從古人的真實經歷中獲得情感體驗,從而堅定自身的理想信念和學習信心。
在漢語背景下,中職學生生活缺乏必要的英語語言環境,也難以參與真實的英語交際活動之中,在這種情況下,為學生創造語言環境便成為教師的主要任務之一。針對此種需求,教師可采取情境導學模式,在情境中寄寓情感,讓學生在模擬和仿真的情境中,產生學習和對話熱情,不斷增強英語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2]。
1.在生活情境中滲透情感
從一定意義上來說,語言是為生活服務的,人們在交際活動中無法脫離語言要素的支持。所以,在中職英語教學中運用情感教育模式,教師也要認識到生活元素的重要性,在生活情境中滲透情感,以現實生活中的具體場景和事件等為載體,結合英語課內教學的內容,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閱讀生活化的英語新聞材料、觀看有關于英語的時事熱點視頻的過程中,感受到其中包含的積極情感、樂觀態度、堅定信念或者良好的道德價值觀念等等,并鍛煉英語聽、說、讀、寫的能力,久而久之,學生不僅能夠認識到英語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價值,他們還能在英語語言思維的幫助下考慮和解決問題。另外,學生也可成為創設情境的主導者,他們圍繞著英語教學的主題,主動分享自身的真實經歷,在口語交際的過程中,互相分享生活體驗,這既能提升學生運用英語語言知識的能力,也能將積極的情感和正向的引導融入到英語教學之中。
2.在角色情境中滲透情感
在中職英語教學中運用情感教學模式,主要目的是調動學生的積極情感、激發其學習興趣,而如何才能達成這一目標,是教師需著重思考的問題。經過教學實踐的檢驗,角色情境對于調動學生積極情感具有推動作用,為此,教師可綜合中職英語教學內容、精煉英語教學的主題,從中選取具有豐富情節、典型形象以及時間、地點等信息的文本內容,要求學生在閱讀文本內容、了解主要信息后,將其編創為可供表演使用的劇本,讓學生在表演中體驗他人的人生、感悟他人的情感,并在對話的過程中,增強語言組織和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同時,為進一步加強學生的情感體驗,教師也可在創設環境方面下功夫,根據英語角色表演的主要內容,提前準備所需的服飾道具,并以粘貼條幅、卡通圖片、海報、墻壁紙等多種形式,布置表演的場地,通過此種方式調動學生的表演欲望,讓他們仿佛置身于真實的環境中,如此,中職學生不僅能夠在角色表演情境中展開多元互動,他們還能在互動中強化積極情緒、形成樂觀態度,并逐步達到健全學生人格品質、培育其堅定理想信念的目的[3]。
在趣味化的課堂中,學生的積極情感和學習興趣得以調動,他們會自覺地參與到相關教學活動中,這與情感教學模式的目標具有異曲同工之妙。教師可將情感教學的理念寄托于趣味化課堂中,讓學生樹立起積極正向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并強化英語學習的有效性。
1.在趣味游戲中滲透情感
在趣味化課堂中,游戲是滲透情感教育理念、增強教學效果的有效載體之一,教師可將課堂教學的英語詞匯、短語、口語交際素材和閱讀文本等融合起來,設計具有趣味化特征的英語課堂游戲,如“你畫我猜”“單詞接龍”“續說故事”等等,讓學生在游戲中運用課堂所學知識,與其他同學展開雙向互動,共同完成趣味化的學習任務。在學生參與游戲活動時,教師也要正確引領他們看待游戲中的成與敗、得與失,讓他們以平常心對待游戲活動中的勝負,這樣既能確保英語游戲活動的順利展開,也能發揮出游戲的教育價值,讓學生體驗到英語游戲的樂趣,轉而積極參與課堂游戲活動。
2.在趣味演講中滲透情感
在中職英語課堂中運用情感教學模式,不僅要求學生獲取積極情感,也要求他們從主觀角度抒發積極情感,這樣才能豐富學習體驗、充盈其內心世界。因而,為了給學生創造抒發情感的機會,教師可于英語課堂中開展趣味演講活動,要求學生根據英語課程中出現的具體內容、核心思想和具體人物等等,確立演講的核心立意,并以感情充沛、抑揚頓挫的語言形式,展現出演講的內容。為了加強英語演講的趣味性,學生也可提前準備與演講相關的道具和素材,在演講的過程中適當地穿插一些趣味小故事、詼諧幽默的肢體動作等等,以此配合和突出演講的內容。在趣味演講活動的推進過程中,教師也可設置互動環節,針對學生演講中提到的某些觀點進行提問,在一來一回的師生互動中,讓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
以情引情、以言寄情,通過情感引導的方式滲透情感教育理念,有助于了解學生內心的真實想法,尤其是對于一些后進生而言,受到學習成績或其他因素的影響,他們亟須情感宣泄的渠道。對此,教師可從以言寄情的角度入手,在語言引導中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契合中職生成長與發展的真實需求。
1.在教學語言中滲透情感
教學語言是課堂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情況下,積極正向的教學語言也會帶給學生積極的體驗,所以,教師要精心設計和規劃教學語言,以教學語言為載體,在英語課堂上運用具有激勵性質的語言形式,如“Nothing is impossible!”等,讓學生受到鼓舞和激勵,并能在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下,找尋學習和生活中存在的問題[4]。此外,教師也應提前做好學情調研,利用問卷調查、課堂觀察記錄表等手段,記錄和分析學生在英語課堂中的學習效果、學習態度、性格特征等等,將學生從整體上分為不同的類型,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教師可設計個性化的語言引導對策,如針對英語聽力水平相對薄弱的學生,采用簡單的英語口語對其進行鼓勵,而對英語聽力水平較強的學生,便可利用電影中的英語臺詞等,對學生表達鼓勵和贊賞之情,從而在課堂中激活他們的學習興趣、培育其樂觀的態度。
2.在心理輔導中滲透情感
在傳統的中職英語教學中,很多教師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專業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學生的心理狀態,也極少將心理輔導引入學科教學。而在情感教學模式中,教師要一改常態,將心理輔導與情感教育融合起來,以語言引導為載體,根據學生在多方面表現出的真實狀態,通過對話的方式,了解他們存在的心理問題,明確其出現問題的具體原因。隨后,教師利用面對面批改英語作業、書寫英語郵件等方式和契機,與學生展開一對一的心理輔導活動,借助激勵教育和傾聽藝術,為學生尋找情緒的宣泄口,讓學生抒發內心的消極情緒和負面情感,并在此基礎上,以講述教師的真實經歷和英語學習心得為主要方式,幫助學生撥開迷霧,解決英語學習和社會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從而展現出情感教育模式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價值和意義。
在中職英語教學中運用情感教育模式,教師既要準確把握教學理論,也要引領學生在實踐中形成積極樂觀的態度,以多元活動為載體,滲透情感教育的思想和理念,讓學生在參與實踐活動、展開多元探究的過程中,形成積極樂觀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針對中職英語教學的實際情況,在以行寄情的英語情感教學模式中,可通過組織交換生、翻譯職業體驗、英語導游職業競賽等多元化的活動,充分調動起學生的英語學習潛力和積極情感,讓他們在活動中展現出英語知識儲備和運用英語知識的能力。同時,教師也要及時針對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從主觀態度、客觀實力等多個角度,為學生指明后續學習和探究的方向,經過此流程,中職生的整體英語水平和積極樂觀的情感體驗會逐漸加強。
在中職英語教學中,教師從“以理寄情”“以境寄情”“以趣寄情”“以言寄情”“以行寄情”五個方面,利用歷史故事、基礎知識、生活情境、角色情境、趣味游戲等策略,展開情感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過程中形成積極樂觀的情感態度,主動加入到學習陣營中。而在實施情感教學模式時,教師也要考慮中職學生的真實需求,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個性化和精準化的情感引導對策,以契合不同學生的發展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