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電商發展的現狀、問題與對策研究

2023-04-20 18:56:32郭超
中國商論 2023年7期
關鍵詞:現狀問題對策

摘 要:近年來,在國家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我國農村基礎設施明顯改善,物流快遞業務發展迅速,農村電子商務得到了快速發展。但由于地域發展不均衡、農產品質量安全溯源體系不健全、電商專業人才短缺等問題,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約。政府和企業應采取相應對策創新農村電商的經營模式,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制度,完善農村電商人才培養體系,從而實現農村電商產業升級,并進一步促進促進鄉村經濟工作持續發展。

關鍵詞:鄉村振興;農村電子商務;現狀;問題;對策

本文索引:郭超.<變量 2>[J].中國商論,2023(07):-168.

中圖分類號:F72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3)04(a)--06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深入實施“數商興農”和“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 [1]。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我國農村地區的電子商務得到了快速發展,但在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地域發展不均衡、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不健全、農村電商人才短缺等問題。當地政府和電商企業應采取相應對策,切實解決上述困擾農村電商發展的各種問題,從而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推動農業產業升級,促進農村電子商務健康發展。

1 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現狀

1.1 農村電子商務基礎設施更加完善

2022年《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我國農村地區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強化,現有行政村已實現“村村通寬帶”,徹底改變了困擾農村地區電子商務發展的上網難、通信難現象。截至2022年6月,我國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為58.8%,農村網民規模達2.93億,農村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巨大進展[2]。近年來,工信部會同財政部出臺相關政策,降低上網門檻,開展精準降費。基礎電信企業逐步提高農村地區上網速率,農村光纖下載速率已經超過100Mbps,同時對農村脫貧戶實行精準降費,持續降低貧困人群的通信服務費用。廣大農村人口不但有網可用,而且使用的網絡費用低、速率高。與此同時,農村公路建設狀況繼續改善。截至2020年底,全國范圍內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已經基本通上硬化路,農村地區行路難的問題得到了根本性解決。2022年,全國新建改建農村公路超過18萬公里,農村公路的建設、養護和運營的質量得到了明顯提高。電子商務營銷過程中的農產品上行和工業品下行所依賴的道路運輸條件獲得了巨大改善[3]。

1.2 農村電子商務物流快遞業務得到較快發展

農村地區的物流快遞是農產品進城、消費品下鄉的重要途徑。長期以來,受到交通條件的限制,一些農村偏遠地區的寄遞業務發展水平較低。為了提升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水平,推進物流寄遞業發展速度,國家郵政局于2020年推出了《“快遞進村”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郵政、順豐、京東、菜鳥等多家物流和電商企業紛紛響應快遞協會的倡議,加快推進農村快遞業務的發展進程,為農村企業和消費者提供便捷的物流快遞服務。2022年與2023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均明確提出,推動和完善縣鄉村快遞物流配送體系,促進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在各項政策的扶持下,農村電子商務物流快遞業得到快速發展,根據國家郵政局發布的數據,截至2022年底,全國累計建成27.8萬個村級快遞服務站點,實現鄉鄉設所、村村通郵,快遞網點鄉鎮全覆蓋。為了提升農村快遞業發展水平,促進客貨郵融合發展,各地有關部門會同物流企業整合交通、郵政、快遞資源,共建農村寄遞公共配送中心,實行客貨同網、資源共享,共用場地人員設備,實現一站多功能運營。在“快遞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的背景下,2022年全國新增農村投遞汽車近2萬輛,開通交郵聯運郵路1888條,平均每天有1億件包裹在鄉村進出[4]。

1.3 電子商務平臺持續助力鄉村經濟振興

電子商務平臺為電子商務經營者和消費者提供了開放、安全、低成本的在線洽談和交易場所。電商平臺不僅能夠幫助農產品生產者和經營者提高經濟收益,還能對線上交易行為進行有效監管和合理約束。通過電子商務平臺,品種繁多、物美價廉的農產品能夠擺脫傳統的線下銷售方式,開拓網絡營銷渠道,提高農產品知名度,擴大銷售規模。我國現有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4000多個,根據經營和服務內容可以將平臺分為綜合類、農資類、生鮮類、農產品類、品牌類、信息服務類等,其中綜合類平臺的代表有阿里、京東、拼多多等。為助力鄉村經濟振興,2021年5月,阿里巴巴集團啟動了“熱土計劃”。在該項扶貧活動中,阿里平臺上線了832個貧困縣的農產品,當年銷售額達到1281億元,其中160個重點幫扶縣的農產品銷售額達到48.6億元。另外,阿里還在全國多個地區建立人才培訓基地,至2022年4月,累計已對15萬人進行了電商專業技能培訓[5]。近年來,京東與各地農業部門合作,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收集土壤、氣象、農藥和化肥等數據,制定農產品標準,實施精準營銷,與當地生產經營企業一起塑造了“宿遷霸王蟹”“日照藍莓”等高質量的地標農產品品牌。在阿里、京東等電商平臺持續助力下,云南小粒咖啡、貴州修文獼猴桃、寧夏鹽池灘羊等眾多地方特色農產品實現了標準化、規模化、數智化生產,產銷量大幅提升,品牌知名度明顯提高。

2 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問題

雖然我國農村電子商務近年來發展較快,但仍面臨著區域發展不均衡、農產品質量安全溯源體系不健全、電商專業人才短缺等問題,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著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

2.1 我國農村電子商務區域發展不平衡,東西部差距較大

根據商務部公布的數據,截至2021年底,東部地區農村網絡零售額占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的78.7%,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排名前十的省份中東部地區占了六位,其中浙江省的零售額占全國的33.7%。相比之下,中部、西部、東北地區占比僅為13%、6.5%、1.8%。從當前“淘寶村”在不同地區的分布也可以了解東西部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差距。“淘寶村”是指本村活躍網店數量達到100家以上、線上年交易額達到1000萬元以上的行政村[6]。至2022年,“淘寶村”數量已經達到7780個,覆蓋全國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其中浙江義烏“淘寶村”數量達222個,成為全國最大的電商村集群。整體來看,東部沿海地區擁有淘寶村總數占全國數量的92.8%,“淘寶村”在全國的分布呈現由東向西逐步遞減的趨勢。造成東西部農村電子商務較大差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東部地區基礎設施完善,具有良好的創業環境。東部沿海地區是全國公路密度最高的地區,陸路交通發達。港口分布眾多,內河航運和海洋運輸吞吐量巨大。沿海地區基礎設施良好,物流運輸條件優越,各種類型倉儲設施齊備。另外,東部沿海地區鄉鎮企業眾多,經濟發達,生活便利,工作條件良好,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會。大量具有先進技術和管理水平的專業人才愿意到東部沿海地區就業或創業,當地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形成良性循環。相比之下,西部地區交通不便,經濟落后,人才流失嚴重。

(2)東西部地區農村電商經營理念和經營方式不同。東部地區農村電商有先進的經營理念,經營方式更加多樣化,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如當地農村綜合服務商與縣域商家合作的“服務商+店鋪”零售模式、“淘寶村+農戶”的集群模式、“平臺+網紅直播”的帶貨模式、“合作社+貧困戶”的扶貧模式、“園區+新農企”的示范模式等[7]。相比之下,中西部一些落后地區的農村電子商務經營者仍局限于單純的網店銷售土特產品的營銷模式,經營方式單一,競爭力較低。

(3)西部地區農業生產水平落后,農產品標準化程度低。東部沿海地區農業現代化程度高,生產技術先進。農產品經營者除了銷售綠色新鮮的土特產品之外,還注重農產品的深加工操作,重視農產品的標準化和品牌化建設,不斷提高產品的競爭力。相比之下,西部地區許多地方的農產品都是家庭式、作坊式生產,產地分散,規模較小,不能對產品劃分等級,不能實現規范包裝,難以形成統一的農產品標準,農產品品牌建設程度不高,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農戶陷入低價營銷、惡性競爭的困境,產品質量不能保證[8]。

2.2 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不健全,網售農產品監管力度不強

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是消費者關注的焦點,也是決定農村電子商務企業健康發展的關鍵因素。一些地區農產品生產者和經營者安全意識薄弱,不能合理地使用農藥、肥料等農業投入物,造成嚴重的產品質量安全問題。2021年12月,吉林省樺甸市某生鮮公司抽檢的芹菜中檢出蔬菜禁用農藥甲拌磷,經溯源,該批次芹菜為菜農韓某某供貨。后韓某某因犯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9]。類似的案件層出不窮,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廣泛關注。影響我國網絡銷售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幾點。

(1)相關法律規定不完善,農產品網絡銷售門檻較低。《電子商務法》沒有專門規定農戶或者電商經營者進行網絡銷售農產品的條件。在農產品生產和銷售環節,《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對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規定了較為嚴苛的條件,如強制要求建立農產品生產記錄、對農產品進行質量檢測等,但對自產自銷的農戶和個體工商戶沒有相應要求。因此,農產品網絡銷售的門檻較低,無法保證農產品的質量安全。

(2)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不健全,生產者缺乏溯源意識。農產品質量追溯是提升監管水平、落實生產者主體責任、保證農產品質量和保障消費者健康的有效手段。通過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臺,監管部門可以對農產品的生產者、生產時間、流程、工藝等各環節進行跟蹤,能夠準確發現造成質量安全事故的具體環節,追究生產經營者的責任。但農產品生產者普遍缺乏質量安全追溯意識,一些生產企業和農戶認為實行質量安全追溯需要時間和人力,增加了生產成本,不愿意主動進行產品溯源。另外,由于農產品生產周期長,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因素很多,如化肥農藥等投入品的使用、產地的土壤與水質、農產品的運輸與儲存等。農產品的質量追溯很難涵蓋農產品生產的各個環節,全程追溯很難實現[10]。

(3)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不完善,監管力度不大。由于農產品生產和流通的環節較多、周期較長,相關監督管理部門在進行執法檢查時難以覆蓋每個領域,無法杜絕農產品生產和流通過程中的違法現象。另外,許多基層監管部門執法裝備落后,缺乏檢測儀器和勘探設備,無法完成農產品檢測工作。一些基層農業執法人員原先從事技術工作,缺乏相關法律知識,執法水平低,無法對生產者進行普法教育,也不能使違法生產者受到法律的處罰[11]。

2.3 農村電商缺乏專業人才,培訓效果欠佳

隨著農村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電商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電子商務的專業人才主要分為三類:一是運營類人才,主要從事網絡營銷推廣、平臺運營、客戶服務、供應鏈服務等平臺運營和店鋪運營類工作;二是技術類人才,主要負責平臺的開發、數據庫建設、網頁美工、平臺維護等技術工作;三是管理類人才,該類人才需要有深厚的專業知識和較強的實踐能力,還應該有豐富的工作經驗,主要從事電商企業綜合管理、平臺開發項目管理等工作。當前,農村電商企業在經營理念、營銷方式和網站開發維護等方面,缺乏大量具有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的人才。

(1)農村本地缺乏既熟悉農情又具有電商發展潛力的新農人。在農村人口中,年輕人有一定的科學文化知識,是互聯網使用的主要群體,是既熟悉農村情況,又具備發展潛力的新農人。經過專業培訓和學習,這些人能夠掌握電子商務運營知識和操作技術,但由于年輕人大部分選擇到城市或者發達地區打工,農村留守人員主要是老人和孩子,許多農村老年人不會使用智能手機,更不會熟練操作電腦,無法從事電子商務相關工作[12]。

(2)人才培訓效果不佳,農村電子商務運營效率低。許多地區開展了農村電商人才培訓工作,但培訓人員水平參差不齊,培訓內容零散,主要限于學習如何開網店,對與市場競爭密切的運營推廣、品牌建設等知識涉及不多,培訓效果不佳,不能明顯提升農戶的經營水平。一些農村家庭和個體戶雖然能夠利用電子商務平臺和網站銷售當地的農產品,但也僅限于收集和上傳文字圖片等基本操作,不會進行產品策劃和營銷推廣,不能取得較好的營銷效果[13]。

(3)高校人才的培養方式與農村電商的發展需求不匹配。我國許多高校開設了電子商務專業,培養了大量的掌握一定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的電子商務專業人才。但高校電子商務專業的教學偏重理論,實踐內容較少,課程內容不能與農村電商發展的實際情況相結合。許多沒有農村生活經歷的學生不了解農村的產業發展,不了解農戶的生活狀態和勞動習慣,不了解各類農產品在生產、加工、儲存、運輸各環節的特征,不能適應農村的生活習慣和工作環境。高校培養出的電商人才與農村電商的現實需求不匹配,電商人才的供需之間存在結構性的矛盾[14]。

3 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對策

3.1 地方政府積極扶持,創新農村電商的經營模式

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受到多項政策的大力扶持。中西部等欠發達地區政府和企業應抓住機遇,加快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努力縮小與東部沿海地區農村電商發展的差距。中西部地區地方政府應高度重視和積極扶持當地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經營者應認真學習先進的經營理念,根據當地的經濟特色,創新電商經營模式,提升經濟發展水平。在中西部等欠發達地區,值得借鑒的農村電子商務新模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成縣農村電商發展模式。一是利用新媒體等電商營銷渠道發展特色農產品產業,打造農產品地標品牌。成縣是一個交通極為不便的貧困縣,但農產品種類多、品質好。當地政府領導帶領公職人員利用微信、微博等方式宣傳、銷售本地最有特色的農產品(成縣核桃),核桃種植成為縣域特色優勢主導產業。隨著品牌影響力的提升,“成縣核桃”獲得了國家地理標志認定和有機農產品認證,當地種植業逐步發展成為以核桃為主、其他農特產品為輔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二是發展訂單農業,實現農產品生產契約化。當地多種農產品通過政府與相關企業協調實現規模化、訂單化生產,形成集中育苗、統一配送、定點收購的訂單產業體系。目前成縣訂單萬壽菊年種植面積達2萬畝,訂單辣椒種植面積達1.5萬畝。訂單合同約定了農產品的收購數量、質量規格和最低保護價,為當地農產品預先確定了銷售市場和銷售規模,對保障生產者權益、穩定市場價格、防范市場風險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15]。

(2)武功縣農村電商發展模式。一是利用區位優勢,建設農產品物流集散中心。武功縣位于西北與中部地區的交通連接處,地理位置優越。當地政府根據武功縣交通便利的特點確立了“買西北、賣全國”的獨特的電商發展模式,打造西部農產品物流集散地,匯集西北地區農產品如渭南蘋果、新疆干果、甘肅枸杞等,利用電子商務平臺集中銷售。通過建設電商產業園區、西部數字經濟產業園區,目前已經聚集了370家電商企業,40多家物流快遞公司。二是培養電商龍頭企業,打造農產品品牌。當地電商園區引進了西域美農、云創智境等多家大型電商企業入駐,打造了“西域美農”干果、“米豆兒”大瓜子等多個農產品品牌,干果網絡銷售規模排名全國第一。三是發展直播電商,建設網紅直播基地。當地政府和企業重視發展電商新業態和新模式,西北網紅直播基地已經成為阿里、京東、抖音等電商平臺的區域直播中心。通過開展直播售貨,擴大了農產品銷售規模,提高了農產品的品牌知名度[16]。

(3)電商精準扶貧模式。一是京東“跑步雞”扶貧模式。近年來,為發展鄉村經濟,實現精準扶貧,京東與國務院扶貧辦簽署《電商精準扶貧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多地推出了“跑步雞”項目。該項目要求“跑步雞”必須處于放養狀態且有計步器監督。京東平臺銷售的“跑步雞”屬于綠色食品,深受消費者的喜愛。京東作為投資和銷售主體,向貧困戶提供無息貸款、技術服務、監控設備、配送、回收與平臺銷售服務。京東“跑步雞”已經成為知名度很高的農產品品牌,其經營模式在多地得到推廣,成為“互聯網+扶貧”行動重點打造的電商精準扶貧新業態。二是拼多多“助農車間”扶貧模式。2020年,拼多多借助東西部扶貧協作機制,向云龍縣諾鄧鎮的農村企業提供資金和技術,設立“助農車間”生產當地特產“諾鄧火腿”。諾鄧火腿因此得以規模化發展,而且研發了咸肉、香腸、午餐肉等衍生產品。在拼多多平臺的“一腿火腿旗艦店”,諾鄧火腿的多款產品獲得了消費者的青睞。“助農車間”使當地企業生產方式由傳統加工轉型為標準化生產,促進了當地特色產品實現產業升級。拼多多的扶貧車間為電商精準扶貧事業探索出了一種新的產業扶貧機制[17]。

3.2 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完善監督管理機制

2022年,各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對31大類食品進行了82萬余次抽檢。食品安全抽檢涉及流通、生產、餐飲和網絡四個環節。網絡環節抽檢食品不合格最多的是食用農產品,在不合格樣品中占比45.17%。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網絡銷售的農產品質量問題非常突出,完善監督管理機制,提高網售農產品質量非常必要。

(1)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提高農產品網絡銷售準入條件。農產品質量安全與消費者的生命健康有直接關系。相對于傳統農貿市場銷售而言,網絡銷售農產品面向的消費者更具有廣泛性和不特定性,一旦出現質量安全事故造成的負面影響更大。因此,應該提高農產品在網絡銷售方面的準入條件。一是完善生產環節的質量安全法規。《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農產品生產企業、合作社應當建立農產品生產記錄,對化肥農藥等農業投入品的名稱、來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以及動物疫病、農作物病蟲害的發生和防治情況進行如實記錄,鼓勵其他農產品生產者建立農產品生產記錄。在這里,法律只是鼓勵而沒有強制要求其他農產品生產者履行建立農產品生產記錄義務,其他生產者也就不太可能主動建立生產記錄。因此該規定應該進行部分修改,要求所有農產品生產者(包括自產自銷的農戶)都應當建立上述生產記錄。考慮到農戶的文化程度等因素,應規定從事農產品生產的農戶應當向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書面或口頭匯報上述事項,由上述組織代為建立生產記錄。二是完善銷售環節的質量安全法規。《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三十四條規定: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對農產品質量安全進行檢測;經檢測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農產品,不得銷售。同理,為保證網售農產品的質量安全,該條規定要求的檢測對象應當涵蓋所有在網絡上銷售的農產品,其生產主體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兩經濟組織,即所有農產品都應當在質量安全檢測合格之后才可以在線上銷售。完善上述法規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少類似韓某某犯罪案例的發生[18]。

(2)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落實生產者主體責任。一是完善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信息。監管部門應向農產品生產者普及追溯知識,幫助生產者了解質量安全追溯平臺系統的功能和應用,及時對符合條件的生產主體在平臺上進行用戶注冊和管理。二是培養生產者的質量安全追溯意識。監管部門應培養生產者的追溯意識和質量安全責任感,讓企業和農戶認識到農產品質量安全溯源的必要性、可操作性和市場發展前景,主動參與創建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工程。三是實現農產品生產全程追溯。追溯鏈條應涵蓋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所有環節,如化肥農藥等投入品的使用、產地的土壤與水質、農產品的運輸與儲存、農產品加工工藝與流程等,實現源頭可追溯、流向可追溯、信息可查詢。四是提高追溯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對于未依照規定建立、保存農產品生產記錄和偽造、變造生產記錄以及其他對溯源信息具有弄虛作假行為的生產者,主管部門應依照相關法律規定對其進行行政處罰,并將其納入失信管理系統[19]。

(3)健全農產品生產和經營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機制,加強執法檢查工作。一是加強生產環節的質量安全監督管理。依照法律規定,地方農業主管部門負責對農產品生產環節進行監督管理。農業主管部門應會同生態環境等相關職能部門對土壤和水質進行監測,保證農產品產地不受污染;應深入產地對農產品進行抽樣檢測,查閱相關生產記錄,了解化肥和農藥的用法用量和使用日期,確保農業投入品符合質量安全的強制性要求。二是加強流通環節的監督管理。作為農產品流通環節的監管機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切實履行其監管職責,對批發零售市場和電商平臺銷售的農產品加強抽樣檢測,對不符合質量安全標準的農產品應采取停止經營、封存不合格產品等措施,及時控制安全風險。三是提高監管執法水平。基層監管部門和檢測機構應充實更新儀器設備、完善檢測手段、提高檢測能力。執法人員應加強業務培訓,增強專業知識和法律素質,規范執法行為,提高執法能力和執法效果。四是追究違法生產經營者的法律責任。相關部門應及時將抽檢的結果通過媒體公布于眾,對符合國家標準和市場標準的農產品生產基地給予一定的政策優惠和資金獎勵,對于抽檢不合格的生產者和經營者進行相應的行政處罰,情節嚴重觸犯刑法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震懾和教育不法生產經營人員,提高廣大生產經營者的法律意識和社會責任感[20]。

3.3 完善電商人才培養體系,提升農村電商經營水平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加強鄉村人才隊伍建設,缺乏專業技術人才已經成為限制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因素。政府、高校、社會、企業應多方聯動,完善和深化院校、協會和企業產教融合機制,構建農村電商人才培養體系,共同搭建人才培養的有效平臺,探索農村電商人才培養協同發展模式,多渠道培養適應農村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各層次人才。

(1)完善農村電商人才培訓機制,賦能電商新農人。地方政府應與電商專業培訓機構、大型電商企業加強協作,積極開展農村本地電商實用人才培訓。一是依靠政策扶持,培養農村電商帶頭人。《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開展農村創業帶頭人培育行動。當地政府應積極參與“鄉村振興電商帶頭人培訓計劃”和“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項目”,鼓勵基層村干部、返鄉創業大學生、農村企業負責人、種植大戶等參加網店運營、農產品上行以及品牌塑造知識和技能培訓,依靠這些具有創業能力和現代知識的新農人帶動當地電子商務的發展。二是科學制定培訓方案。農村電商人才培訓應結合當地的產業優勢、農產品特色設置相關培訓課程,應根據參培人員的職業特征和文化程度,分批次、有針對性地進行技能培訓。三是建立培訓檔案。培訓過程中應對講師授課質量進行評估,及時了解學員對培訓的滿意度,確保培訓達到預期的效果。四是建立跟蹤機制。主辦部門應對學員培訓后的電商技能實際應用情況進行跟蹤回訪,根據學員的發展需要提供相應的創業孵化服務。地方政府應與相關培訓單位深度合作,深入探索符合當地發展需要的培訓模式,逐步建立農村電商人才標準化培訓體系,規范化培養大量既熟悉農情又具有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的電商人才[21]。

(2)引進電商專業人才,促進農村電商高質量發展。《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完善城市專業技術人才定期服務鄉村激勵機制。目前農村電子商務發展迅速,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高層次復合型人才需求缺口較大。但農村本地培訓的電商人才層次不高,培訓效果不明顯。因此,制定相關政策,引進外地人才成為當地政府亟須解決的問題。一是做好宣傳工作,吸引高層次人才。政府相關部門應在線上線下加強宣傳,宣講國家實施的鄉村振興戰略和當地的人才優惠政策,宣傳當地農村的特色產業和未來農村發展的大好前景,讓專業人才認識到在農村從事電商業務大有可為。二是完善優惠政策,留住外來人才。農村基礎設施不完善,生活配套方面與城市相差較大。因此,相關部門應完善人才優惠政策,改善電商人才的工作環境和待遇,滿足電商人才在住房、醫療、教育、交通等方面的需求。對于長期在農村服務的電商專業人才應在職稱、職務方面給予適當照顧,讓外來人才愿意留下來服務鄉村振興事業。三是既要引進緊缺的技術人才,也要引進復合型高層次人才。農村電商企業既要引進美工設計、直播銷售等緊缺型專業人才,迅速擴大農產品網絡銷售的市場,也要引進農產品營銷策劃、農產品品牌建設等復合型高層次人才,從而創新電商企業營銷模式,實現農村電商產業升級[22]。

(3)完善產教融合機制,培養高素質農村電商人才。《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大力發展面向鄉村振興的職業教育。在加強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建設的背景下,我國已有30個高職院校于2021年新設了農村電子商務專業,部分高職院校已經開始招生。高職院校應與政府、社會、企業多方聯動,完善和深化院校、協會、企業產教融合機制,構建農村電商人才培養體系。一是明確培養目標,完善專業課程體系。農村電商專業應滿足當前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實際需求,培養服務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高素質技能人才。應設置農產品網絡營銷、網店美工、農產品物流管理、農產品儲存與加工、農村電商新媒體運營、農產品品牌建設等專業核心課程,使學生既掌握農業生產的特點,又具有電商專業知識和技能。二是產教融合,建設實訓基地。學校應深入各類電商企業開展考查調研,與企業達成深度產學研合作,設立專業實訓基地,安排學生進行頂崗實習,培養學生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應用能力。三是加強就業指導,促進學生高質量就業。農村電商專業的學生應明確就業方向,畢業后既可以在各類農村商業企業、鄉村振興項目中從事農產品電商運營、農產品網絡推廣、農產品美工設計、農村電商客戶服務等工作,也可以利用自己的創業能力和專業知識實現電商創業理想[23]。

4 結語

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可以改變農產品生產經營模式,優化農產品市場資源配置,改變地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現狀,對實現鄉村經濟振興、促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具有重要意義。針對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地方政府和企業應創新農村電商的經營模式,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制度,完善農村電商人才培養體系,從而提升農村電商經營水平,實現農村產業全產業鏈升級。

參考文獻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二〇二三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N].人民日報,2023-02-14(1).

新華社.“數字”點亮美好生活:透視第5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J].信息系統工程,2022(10):4-5.

2022年我國新建改建農村公路超18萬公里[EB/OL].光明網,2023-02-23. https://m.gmw.cn/baijia/2023-02/23/3638727 5.html.

李心萍.2022年完成業務量1105.8億件快遞服務覆蓋全國95%建制村[N].人民日報,2023-01-18(10).

阿里巴巴發布“熱土計劃2022” 18項舉措扎扎實實助力鄉村振興.[N].消費日報,2022-07-28(B1).

許婷.淘寶村視角下東西部農村電商發展現狀比較研究[J].今日財富(中國知識產權),2022(11):55-57.

崔寶敏.電商“新引擎”激發農村脫貧新動能: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狀況網絡調研報告[N].光明日報,2020-07-06(16).

鄭潔.數據化管理下東西部農村電商發展現狀比較研究[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21,29(3):42-44.

農業農村部公布2022年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執法典型案例[EB/OL].農村農業部網站,2023-01-09.http://www.moa.gov.cn/xw/zwdt/202301/t20230109_6418534.htm.

趙宇,王曉紅.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民致富之友,2019(1):233.

馮學華.農產品質量監管的現狀分析和策略研究[J].現代農業研究,2021,27(1):21-22.

李瑋.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策略分析[J].營銷界,2022(23):20-22.

張利.鄉村振興戰略下甘肅農村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問題與措施[J].黑龍江糧食,2022(12):101-103.

董航.中國農村電子商務在農產品營銷領域的應用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22.

甘肅:“強縣域”的成縣速度[EB/OL].央廣網,2022-09-18. https://gs.cnr.cn/gsxw/kx/20220918/t20220918_526013267.shtm l.

陜西省武功縣推進電子商務發展的主要做法[EB/OL].商務部網站,2021-09-06. http://ltfzs.mofcom.gov.cn/article/dzswn/ncdf/202109/20210903195369.shtml.

白一清.科技賦能品牌提升全面發力 用技術探索脫貧致富新路徑[N].人民日報,2020-10-20(07).

劉惠明,杜丹妮.鄉村振興背景下電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法律問題研究[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20,11(21):8096-8101.

張曉儒,戴桂香,孫影,等.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因素及改進措施[J].農業與技術,2022,42(19):148-150.

李亞新,袁巍,張淼.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食品,2022,28(22):133-135.

季芳.農村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研究[J].農村.農業.農民(B版),2022(5):53-54.

井文.農村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策略研究[J].農業工程技術,2022,42(18):96-97.

任爽.鄉村振興背景下面向高職院校農村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研究[J].農場經濟管理,2022(4):41-43.

猜你喜歡
現狀問題對策
診錯因 知對策
對策
面對新高考的選擇、困惑及對策
防治“老慢支”有對策
職業高中語文學科學習現狀及對策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20:44
語文課堂寫字指導的現狀及應對策略
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技術的現狀與發展分析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47:18
我國建筑安裝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構建與實施的措施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環球時報(2016-07-15)2016-07-15 13:42:04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環球時報(2016-03-09)2016-03-09 09:10:24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观看| 好吊妞欧美视频免费| 色综合激情网| 99久久性生片|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 国产靠逼视频| 欧美激情福利| 色窝窝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伊人91在线| 亚洲不卡无码av中文字幕| 色综合天天娱乐综合网| 日韩无码视频网站| 日韩最新中文字幕| 最新国产麻豆aⅴ精品无|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精品| 国产无码高清视频不卡| 亚洲av无码人妻| 国产精品美乳| 久草网视频在线| 91九色国产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无码精品A| 国产va视频|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乱码中文| 日韩在线影院| 性欧美精品xxxx|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五月综合色婷婷| 亚洲第一色网站| 一级片一区| 毛片免费试看| 91小视频在线| 天堂av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一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搜索|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精品伊人久久久久7777人| 成年女人18毛片毛片免费| 久久国产香蕉| 尤物视频一区| 日韩福利视频导航| 波多野结衣第一页|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久| 国产精品毛片在线直播完整版|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代蜜桃 | 99er精品视频| 亚洲无码高清一区| 国产精品亚洲va在线观看| 亚洲男人在线| 伊人久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99|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 日韩区欧美国产区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播放的| 国产中文一区二区苍井空| 九九免费观看全部免费视频|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 91亚洲免费视频| 这里只有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九九视频| 日韩欧美国产另类| 成人年鲁鲁在线观看视频| 午夜啪啪网| 999福利激情视频| 久久青草视频| 欧美在线综合视频| 日韩麻豆小视频| 国产又大又粗又猛又爽的视频| 九色视频最新网址| 国产综合色在线视频播放线视| 欧美在线国产| 国产本道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污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约美女探花| 亚洲熟妇AV日韩熟妇在线| 超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自乱拍播放| 麻豆精品视频在线原创| 99视频在线精品免费观看6| 亚洲激情99|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免费|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