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樂美



摘?要:為了分析在碩士研究生擴招過程中高等教育發展是否均衡,對20年來碩士研究生招生和在學人數在性別、民族和地區方面的分配比例進行梳理。研究發現,擴招過程中女生比例顯著增加,與擴招前相比,更多比例擴招名額流向少數民族學生,更多比例生源流入西部地區,高等教育呈現良性發展趨勢。但是也出現生校比例和生師比例增大、“男孩危機”、“中部塌陷”等跡象。
關鍵詞:碩士研究生;招生人數;在學人數;高等教育公平
中圖分類號:F2?????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0.012
1?問題的提出
自1978年研究生招生制度恢復以來,我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一直在不斷增加,特別是1999年高校擴招政策實施之后的20年,我國碩士研究生年招生人數增加14倍。碩士研究生擴招帶來的新增入學資格流向哪類群體?哪類群體獲益更多?擴招過程中高等教育是否更加公平合理?本文通過分析不同群體碩士研究生入學比例來回答以上問題。
2?文獻回顧
關于高等教育擴招與教育公平的關系,在理論層面上最大化維持不平等假設(MMI假設),和有效維持不平等假設(EMI假設)都認為高等教育擴招不會帶來教育公平。最大化維持不平等假設認為教育擴招可以讓更多的人的子女進入大學接受高等教育,但是優勢階層不論在經濟、文化、社會資本方面都更占優勢,所以擴招的成果很難惠及到弱勢階層。有效維持不平等假設認為即使達到飽和,不平等依舊存在,因為上層階級更有可能進入高質量、高水平的大學。
在實踐層面上,Blanden和Machin通過分析英國教育發現高等教育體系的擴張主要使富裕家庭的孩子受益。Dias通過對葡萄牙學生進行分析發現,葡萄牙國家雖然在高等教育擴張方面取得很大進展,但高等教育的機會平等尚未實現。我國學者李春玲也通過實證分析發現,高等教育擴招并沒有帶來教育機會不平等的下降,這種不平等在較高等級的高等教育領域更加明顯。
縱觀國內外已有研究發現,學者已經認識到并通過實證分析證明高等教育擴招既有利又有弊,但結合當今世界發展形勢,高等教育擴招是大勢所趨。本文主要通過我國歷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和在學人數對我國碩士研究生擴招情況進行梳理及擴招過程中在性別、民族、地區方面的學生名額比例分配進行分析,把握我國碩士研究生擴招和教育公平形勢,為下一步研究生招生工作提供參考。
3?近20年來碩士研究生擴招情況
1999年擴招政策實施以來的20年中,我國碩士研究生招生人數不斷增加,為適應碩士研究生擴招的需求,研究生培養機構和碩士導師數量也不斷增加,近20年來我國碩士研究生教育發展情況見表1。
從表1可以看出我國自1999年以來,碩士招生人數每年都在增長,擴招比例(當年招生增加人數與上一年招生人數之比)有4次峰值(見圖1)。其中2000年出現第一次峰值,擴招比例達到43.25%,是近20年擴招幅度最大的一次。第二次峰值出現在2003年,比例為34.02%,這一年一是1999年第一批擴招的本科生畢業,二是非典的爆發使本科畢業生就業受到影響。第三次峰值出現在2009年,擴招比例為16.13%,這一年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同時教育部進行學位制改革,全面招收全日制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第四次峰值在2017年,這一年碩士研究生施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并軌招生,在學研究生的指標內涵也發生改變,因此這一年不僅招生比例出現陡增,在學人數增加比例(當年在學增加人數與上一年在學人數之比)也成為近20年之最。
分析近20年碩士研究生招生人數和招生比例的變化可以發現,我國碩士研究生擴招主要受兩方面的因素的影響,一是我國施行的教育政策,二是不斷變化的經濟發展形勢。
在碩士研究生招生人數和人數增加的同時,我國研究生培養機構數量和碩士導師人數總體上也在增加,但增加幅度遠跟不上碩士研究生增加幅度,導致生校比例(見表1)不斷增加和生師比例曲折增加,部分導師所帶學生數已超過上限,很可能會導致我國碩士研究生培養質量下降。
4?擴招與教育公平
碩士研究生擴招給了更多人接受高層次教育的機會,這些機會主要流入哪些人群?碩士研究生名額分配是否合理?擴招過程中高等教育不公平現象是否有所改善?本文從性別、民族和地區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4.1?性別
性別平等是判斷社會公平的主要標準,而教育往往是實現性別平等的重要手段之一。為了分析在研究生擴招過程中我國男女生獲得碩士研究生教育機會的變化,本文整理了1999-2020年碩士研究生招收女生人數和在學女生人數。發現近年來,我國女性地位在不斷提高,受教育機會也不斷增大。這20年中我國碩士研究生中女生招收人數和在學人數一直在不斷增加,2020年與1999年相比,女生招收人數和在學人數分別擴大20.25倍和22.11倍。從招收比例和在學比例來看,擴招男女生比例和在學人數男女生比例分別在2008年和2010年最接近1∶1,此后招收女生比例一直在曲折增加。
通過分析這20年我國碩士研究生招生情況在性別方面的差異,可以發現,20年前女生在受教育機會上處于弱勢,但在擴招過程中女生獲得的受教育機會不斷增加,相比于男生在擴招過程中獲益更多,因此我國碩士研究生擴招過程中男女名額分配方面更加公平。值得注意的問題是,從在學人數來看,我國近幾年男女生比例接近1∶1,處于相對理想狀態,但從擴招男女生比例發展趨勢來看,招收女生比例在持續上升,要防止出現“陰盛陽衰”現象。
4.2?民族
民族地區現代化建設需求離不開人才,民族高等教育公平是解決民族地區發展問題,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關鍵因素。由于官方數據受限,本文對2003-2019這16年中全國少數民族碩士研究生在學人數及所占比例進行梳理(見圖2)來了解在碩士研究生擴招過程中我國少數民族人口獲得教育機會變化情況。
從圖2可以看出,在擴招過程中全國在學少數民族碩士研究生數一直在不斷增加,說明有更多少數民族學生在擴招過程中獲得碩士教育的機會。少數民族碩士研究生所占比例也在曲折上升,特別是2006年我國實施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培養計劃以后的幾年比例明顯上升,直到2013年達到最大值5.87%,比2003年增加1.59%。
通過對全國少數民族碩士研究生數分析發現,更多少數民族學生在擴招過程中獲得接受碩士研究生教育的機會,從占全國總碩士研究生數量看,少數民族學生在擴招中比之前獲得更多比例的受教育機會,即在擴招過程中擴招名額更大比例流入少數民族學生。因此,碩士研究生擴招在民族方面上有利于教育公平發展。
4.3?地區
地區之間高等教育發展不平衡也是影響我國高等教育公平的重要因素,我國政府也一直在采取動態優化策略調節招生計劃的形勢干預入學機會的區域差異。本文對2003-2020年這17年東、中、西部地區碩士研究生招生人數和在學人數及占總人數的比例進行整理。發現由于發展程度等因素影響,東、中、西部地區在招生人數和在學人數上一直存在很大差距,但這種差距在這15年中有所變化。這15年中,東部地區招生人數和在學人數所占比例都經歷了先下降后上升的過程,2020年與2003年相比,招生人數比例減少1.02%,在學人數比例減少1.64%,總體來說變化不大;西部地區招生人數比例和在學人數比例都在曲折上升,因此相比之前在擴招過程中有更大比例生源流入西部地區,西部地區高等教育得到更好發展。出現的問題在于中部地區招生人數比例和在學人數比例都處于下降趨勢,東部地區由于自身資源等方面優勢一直處于平穩發展狀態,西部地區在國家扶持下也處于良性發展狀態,因此造成“中部塌陷”現象。
5?結論
通過分析我國碩士研究生擴招發展情況、擴展過程中在性別、民族和地區維度的名額流向及體現出的高等教育公平發展情況,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近20年我國碩士研究生規模不斷擴大,并且未來會繼續擴大,碩士研究生擴招成為大勢所趨。分析我國碩士研究生規模擴大的原因發現,一方面受到國家政策的影響,我國為適應世界發展格局和滿足國內人民日益增長的接受更高層次教育需要做出碩士研究生擴招的決定;另一方面也受到國內乃至世界經濟發展形勢的影響,當經濟發展大好需要更多高層次人才和經濟發展蕭條本科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時都會出現碩士研究生規模擴大高峰。
(2)碩士研究生擴招過程中,我國高等教育公平在性別、民族和地區方面都呈現出良性發展形勢。在性別方面,在近20年碩士研究生擴招中我國碩士研究生女生招生比例一直在不斷增加,從2009年開始女生招生人數超過男生并保持增長趨勢,在學人數比例在2010年超過男生,并一直保持男女在學人數接近1∶1的良性狀態。在民族方面,國家為了解決民族地區發展難題穩定社會安定和諧一直在鼓勵培養更多少數民族高層次人才,在擴招過程中我國少數民族碩士研究生人數在持續增加,少數民族碩士研究生所在比例與擴招前相比也在曲折增加。在地區方面,從碩士研究生招生和在學人數看,擴招過程中更多比例的生源流入我國西部地區,促進了西部地區教育發展和中西部地區教育均衡發展。
(3)在碩士研究生擴招過程中也出現一些不良發展跡象。
第一,在碩士研究生擴招過程中生校比例和生師比例在不斷增大,也導致了諸如學校硬件教育資源供應不足和導師精力有限對學生的指導頻率和質量降低等問題,會直接影響到碩士研究生培養質量。
第二,目前我國碩士研究生男女在學比例接近1∶1,但碩士研究生招生人數中女生比例已經連續十年超過50%并持續上升,如果按此趨勢發展,我國碩士研究生教育中極有可能出現“男孩危機”,造成“陰盛陽衰”現象。
第三,在地區分布上,我國東部地區憑借自身優勢教育發展情況保持穩定,西部地區在國家政策扶持下也不斷發展,但流入中部地區的碩士研究生生源比例卻逐年下降,出現“中部塌陷”征兆。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發展規劃司.中國教育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99:3839:2019:28.
[2]李春玲.高等教育擴張與教育機會不平等——高校擴招的平等化效應考查[J].社會學研究,2010,25(03):82113+244.
[3]Blanden?J,Machin?S.Educational?Inequality?and?the?Expansion?of?UK?Higher?Education[J].Scottish?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2004,51(2):230249.
[4]Dias,Diana.Has?massification?of?higher?education?led?to?more?equity??Clues?to?a?reflection?on?Portuguese?education?arena[J].International?Journal?of?Inclusive?Education,2015,19(2):103120.
[5]劉寧寧.我國優質高等教育入學機會的地區差異研究[J].重慶高教研究,2020,8(01):3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