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 劉攀





摘?要:高職創新創業教育存在一些問題,測繪地理信息類的創新創業課程數量少且內容滯后,“專創融合”課程建設滯后。該文以高職測繪地理信息專業課程《GNSS定位測量》為例,以“專創融合”為目標,在“互聯網+”背景下,對課程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等方面進行了改革,提出了高職測繪地理信息專業“專創融合”課程建設策略。
關鍵詞:高職教育;創新創業教育;專業教育;專創融合;測繪地理信息;GNSS定位測量
中圖分類號:TB?????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0.086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全球進入了大數據時代,以“3S”技術為代表的測繪地理信息行業更是發展日新月異。作為3S中的一個“S”,GPS測量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我們的生活中。從最初的GPS,發展到多星座組成的GNSS定位系統,GNSS定位已經成為互聯網之后第三大信息產業。
近年來,創新創業教育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專創融合”已經成為高職創新創業課程的改革趨勢,但高職測繪地理信息“專創融合”的研究成果數量仍然很少?!禛NSS定位測量》作為測繪地理信息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也面臨“專創融合”課程的改革。
此前,在高職不同專業和課程里已經有不少學者對“專創融合”做了研究。專業方面,黃本生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提出構建“專創融合”課程體系與實踐體系,曹青琳等在高職計算機專業提出了“一核心二定義三重構”的專創融合教學模式,肖飛建立家具藝術設計專業“五業貫通”的人才培養模式。此外張立勇以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為例,張海濤以食品類專業為例,都提出了一些建議與看法。課程建設方面,曾祥偉、林嘯嘯、章慧成、黃鐵蘭、賈海深、顏魯薪,何香如、馬軍等作者均以具體課程為例,進行專創融合課程改革,王永釗等針對實踐教學建立專創融合實踐教學體系。但在測繪地理信息類專業和課程中,專創融合的改革成果相對較少。
1?課程定位和作用
《GNSS定位測量》是高職測繪地理信息信息類專業的核心基礎課,一般開設在第3學期,總學時64課時,綜合實訓30課時。作為代表了現今測繪技術新發展一門課程,對同學們的崗位就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該課程是一門融合了高等數學、線性代數、計算機技術等學科的新興學科,知識點抽象,難度較大。
高職學生的理論基礎知識也相對薄弱,考慮學生實際學情,將創新創業知識融入日常專業課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創業能力。并以強化“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為原則,結合“互聯網+”大數據時代的背景,對高職院?!禛NSS定位測量》課程進行專創融合教學設計。
2?教學目標
考慮高職學生動手能力強,理論知識薄弱的特點,對課程教學目標進行調整,在傳統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思政目標的基礎上,增加創新創業目標(見表1)。進一步明確創新創業在專業課教學中的目的和地位。
3?教學內容
通過崗位能力調研,依據創新創業技能調查對教學內容進行重構,將原有課程標準(見表2、表3)分解為專業模塊、創新創業模塊、課程思政模塊。
4?建立“專創融合”GNSS課程教學體系
4.1?“專創融合”理論教學體系
在“互聯網+”背景下,以“翻轉課堂”為教學手段,將課堂教學劃分為課前、課中、課后,教師發揮主導作用,體現“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設計原則,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時間,提升課堂效果(如圖1所示)。
4.2?“訓賽融合”實踐教學體系
建立課中實訓(如表4所示)、綜合實訓(RTK數字測圖)、大學生訓練計劃(如表5所示)為一體的實踐教學體系。學生能力進階式成長,逐步達到教學目標。
5?結語
文章以測繪地理信息專業課程《GNSS定位測量》為例,進行了專創融合教學改革,在實踐過程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提升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習成績有所提高。在今后的實踐中,應當推廣至其他專業課程教學中。
參考文獻
[1]黃本生,羅霞,楊軍,等.“專創融合”視域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課程體系的實踐[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2,5(1):5456.
[2]黃本生,羅霞,楊軍,等.專創融合視域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1,4(14):196198.
[3]曹青琳,薛衛星,王蓮中,等.高職計算機類專業“專創融合”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軟件,2021,42(7):5861.
[4]肖飛.基于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家具藝術設計專業“專創融合”模式研究[J].南方職業教育學刊,2021,11(1):4044,83.
[5]張立勇,冉彥立,郄志紅,等.“專創融合”課程體系建設與實踐——以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為例[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21(6):102106.
[6]張海濤.“三階梯遞進式”專創融合課程改革研究—以高職食品類專業為例[J].遼寧高職學報,2019,21(7):6871+82.
[7]曾祥偉,翟博宇,柴洪亮,等.互聯網+背景下動物醫學專業專創融合課程的創新與探索——以動物傳染病學課程為例[J].今日畜牧獸醫,2022,38(6):117118.
[8]林嘯嘯,王元寶.基于“專創融合”的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以“人力資源管理概論”為例[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22,25(3):5964.
[9]章慧成.高職院校工程制圖教學中專創融合教育的實踐探索[J].甘肅教育,2022,(5):115118.
[10]黃鐵蘭,朱騰,魏志安,等.專創深度融合的高職《遙感技術及應用》課程改革研究[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1,4(24):5456.
[11]賈海深,張繼林.“專創融合”課程建設與實踐探索—以《機械制造技術》課程為例[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1,4(24):6668.
[12]顏魯薪,李明澈,高蕊,等.基于專創融合的課程設計與實施—以《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應用與創新創業》課程為例[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0,4(20):7375.
[13]何香如,龔成勇.基于專創融合思想創建《物流法律法規》課程內容重構模型[J].法制與社會,2020,(18):184187.
[14]馬軍.基于《家具設計》課程建設專創融合課程的探索[J].家具與室內裝飾,2020,(05):125126.
[15]王永釗,程揚,李麗軍,等.職業院校專創融合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2022,43(8):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