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潔如 徐迅



摘 要 大學物理作為理工科專業的一門基礎課,如何與專業課深入結合,滿足專業建設需求,是大學物理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本文以機械工程專業為例,將大學物理理論與實際工程相結合,在教學中融入工程實例,設計了凸輪機構從動件運動規律分析、伺服電機減速機齒輪傳動、離心式水泵能量轉換分析、熱泵系統利用廢熱采暖、電容電感式傳感器等教學實例。用工程實例講述物理理論,實現以專業為導向的大學物理教學。
關鍵詞 大學物理;機械工程;專業結合;教學設計
近年來,教育部積極引導地方高校向應用型技術型本科院校轉型。大學物理作為理工科專業的一門基礎課,如何與專業銜接,滿足專業建設需求,是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很多學者在教學、教材創新方面進行積極的嘗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7]。筆者多年來從事大學物理教學工作,教學團隊參與編寫了《大學基礎物理學》[8]。該教材為貫徹落實教育部卓越人才培養計劃,根據工程技術人才培養的目標和要求,對教學內容進行了重新編排,在教材的架構上進行了大膽的嘗試,突破了傳統教材的框架和內容體系,針對不同專業提供了不同的選講模塊,各專業可根據后續專業課程選擇任意組合,以期適應工程技術人才培養的特點。筆者在學院承擔機械工程專業《大學基礎物理學》的教學任務,認為目前的教材,雖按專業需求調整了教學側重點,但教材中缺乏工程實例支撐,使理論教學與工程應用脫節。迫切需要在教學中引入工程實例,用工程實例講述物理理論。然而,工程實例大多較為復雜,涉及跨章節跨學科理論知識的綜合運用,直接引入課程對學生難度過大,反而適得其反。因此,深入研究工程中的物理理論,從中提煉與課程中知識點相關聯的實例,幫助學生更深刻的理解理論并了解其專業實用性,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本文從運動學、剛體力學、流體力學、熱力學、電磁學等幾個方面,開展與機械工程相結合的教學設計,為大學物理與專業相結合的教學改革提供思路。
1 “質點運動學”結合凸輪機構運動分析
凸輪機構是機械傳動領域常用的機構之一,由凸輪、從動件和機架三個基本構件組成。凸輪是一個具有曲線輪廓或凹槽的構件,當它運動時,通過其上的曲線輪廓與從動件的高副接觸,使從動件獲得預期的運動。
一凸輪機構如圖1所示。凸輪以勻角速度ω轉動,從動件從A 點開始上升,當凸輪轉過角δ1時,從動件到達最高點B',位移達最大值h,該過程稱為推程;隨后凸輪繼續轉過δ2,因凸輪的BC段輪廓向徑不變,從動件停在最遠位置不動,此過程稱為遠停程;凸輪又繼續轉過δ3,從動件由最遠位置B'回到A 點,該過程稱為回程;最后,凸輪繼續轉過δ4,從動件停在A 處不動,稱為近停程。如此往復循環。
6 結語
將工程實例引入大學物理課程,是實現大學物理與專業結合,滿足專業建設需求的重要途徑。但工程實例大多較為復雜,涉及跨章節跨學科理論知識的綜合運用,直接引入課程對學生難度過大,反而適得其反。本文以機械工程專業為例,深入研究工程中的物理理論,從中提煉與課程知識點相關聯的實例,設計了凸輪機構運動規律分析、伺服電機減速機齒輪傳動系統、離心泵送水系統、熱泵系統、電容電感式傳感器等教學實例,幫助學生更深刻的理解物理理論并了解其專業實用性, 為大學物理與專業相結合的教學改革提供思路。
參 考 文 獻
[1] 張婷, 吳偉. 孫仕海. 用大學物理知識詮釋前沿科技———從光的偏振到量子通信[J]. 物理與工程, 2023, 33(1): 14-19.
ZHANG T, WU W, SUN S H. Elaborating frontier technologiesusing college physics knowledges—From polarizationof light to quantum conmunication[J]. Physics and Engineering,2023, 33(1): 14-19. (in Chinese)
[2] 武海波, 宋加俊. 非物理學工科專業大學物理教學現狀與建議[J]. 物理通報, 2022(10): 6-9.
WU H B, SONG J J. Current situation and suggestions ofuniversity physics teaching for non physics engineering majors[J]. Physics Bulletin, 2022(10): 6-9. (in Chinese)
[3] 楊開巍, 李旭光, 孫錫良. 大學物理教學中導入課程思政元素的技巧與方法[J]. 物理與工程, 2021(6): 109-113.
YANG K W, LI X G, SUN X L. Skills and methods of introducing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to collegephysics teaching [J]. Physics and Engineering, 2021,31(6): 109-113. (in Chinese)
[4] 張師平, 吳平, 閆丹,等. 將拉曼光譜技術引入大學物理課堂教育的淺析[J].物理與工程, 2020, 30(5): 82-85.
ZHANG S P, WU P, YAN D, et al. Brief analysis on Ramanspectroscopy into college physics education[J]. Physicsand Engineering, 2020, 30(5): 82-85. (in Chinese)
[5] 劉一曼, 劉敏. “新工科”視域下土木工程專業“大學物理”課程改革探索[J]. 教育教學論壇, 2020, 49(12): 200-201.
LIU Y M, LIU M. The course reform of college physics incivil engineering special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mergingengineering” education: A case study of China ThreeGorges University[J]. Education Teaching Forum, 2020,49(12): 200-201. (in Chinese)
[6] 崔海瑛, 崔蓮. 大學物理模塊化教學改革探究———以力學教學內容為例[J]. 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 2017(9): 26-27.
CUI H Y, CUI L. Exploration of modular teaching reform incollege physics—Taking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mechanics as anexample[J]. Heilongjiang Education (Higher Educational Researchand Evaluation), 2017(9): 26-27. (in Chinese)
[7] 廖健飛. 大學物理知識實用化的教學探究[J]. 高教學刊,2021, 7(22): 91-93, 99.
LIAO J F. Teaching exploration o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of college physics knowledge[J].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2021, 7(22): 91-93, 99. (in Chinese)
[8] 沐仁旺, 葛一兵. 大學基礎物理學[M]. 江蘇: 江蘇大學出版社,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