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燕
摘要:隨著教育課程的不斷改革,高中課堂教學模式也相應發生變化,高中生物學科基于核心素養要求,進行單元內容教學設計,提高生物教學效率和培養學生能力。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應該把重點放到生物學大概念上,明確生物學核心素養的單元教學目標和學習評價的方法,按照學習路線制定教學方案,創建學習情境,讓學生深入地學習,提升科學探索能力和思維能力。
關鍵詞:單元教學設計? 高中生物? 學習情境
通過教育課程的不斷改革,單元教學模式成為生物學教學過程和探索的主要模式。經過實踐證明單元教學有助于知識結構化,能夠清晰地體現出生物學科的思路、方法和理念,為發展核心素養提供重要保障。單元教學需要預告歸納教學資源,把單元當作課程的進展單位,讓教學活動變得靈活的同時還能讓學習內容變得更加全面和整體,讓學生積極參加高層次的思維活動,對情景模式中獲得知識整體的學習,不僅看到“河流”,也能看到“大海”。本篇文章對高中生物必修一“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組成細胞的分子”的教學方案進行舉例說明,研究單元教學在生物教學中起到的作用和意義。
一、單元教學內容,結合生物學大概念
“內容聚焦大概念”是高中生物課程的基礎概念之一,在運用單元教學模式時應對課程要求進行解析,把單元教學目標的示意圖畫下來,讓生物學大概念作為單元教學的中心,教師按照中心對學生進行講解,再補充新知識,讓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體會到知識產生變化的過程。
例如,教師在講解《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這章內容時,教師應該把章節的內容具體地分析,按照章節難易的程度,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可以按照“酶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原理以及控制變量的科學辦法,進行實驗表演法、探究法、傳授法進行授課,能夠讓學生學習多種多樣的知識,營造出好的學習氛圍,協助學生能夠清楚的認識到“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讓學生在本單元的學習中認識到酶在細胞代謝中的作用、本質和特征,通過閱讀分析“關于酶本質的探索”資料,讓學生認同科學是在探索和爭論中發展的。
二、按照學習路線,制定單元教學方案
教師需要按照每個單元的教學目標,寫出單元教學教案,選用恰當的教學資源,根據問題的真實性,創建本單元學習的任務和學習情境,按照學習任務步驟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研究并按照正確的生物學重要概念進行總結,為學生發展生物學這門學科素養提供好的基礎。
例如,教師在講解《組成細胞的分子》這章內容時,引導學生使用思維導圖進行學習,在預習蛋白質一節、課堂總結核酸的相關知識、復習鞏固水和無機鹽的相關知識時,根據查閱的相關資料、閱讀教科書以及小組成員通過合作的方式進行學習活動,在學習活動結束后可以了解本單元的蛋白質的組成元素和基本單位、知道核酸的組成元素、基本單位、種類及分布,知道水和無機鹽的存在形式和生理作用,并在小組交流學習成果。教師可以根據單元學習的重點任務,設計出相應的學習任務和課堂中的學習內容。用“細胞的分子組成可以分為兩大類”延伸到“無機物包括什么、有機物包括什么”再延伸到“它們各自的存在形式和生理作用”,在掌握好這些知識后,根據學生水平的不同布置不同的學習任務。
三、以單元教學為目標,提高生物學學科的核心素養
提高高中生生物學核心素養是立德樹人背景下生物教師在教學中亟待落實的工作。基于核心素養要求進行單元內容教學,有利于核心素養的逐步滲透,而單元教學目標對單元教學起到導向功能,是單元教學的出發點和依據。
例如,單元教學目標的設計依據可以從生物課程標準、學生的學習情況、教材課本內容三方面進行分析。分析生物課程的標準應該從目標內容所在的概念層次出發,建立概念框架圖進行這個章節內容和其他小節內容之間的聯系,搭建出單元內容的結構,探索出具體小節內容中包括的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要素,為進一步教學任務做準備;分析出學生現階段的學習情況,詳細分析學生本身已經擁有的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與章節單元內容學習所需要的核心素質和修養,為培養學生的學習發展能力奠定基礎。
結束語:單元教學應該深入地學習課程標準,從中理解出高中學生的生物課程的基本概念,以生物學大概念進行解析、挑選合適的課堂教學內容,設計提高生物學素養的教學目標和學習評價方法,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高中生物課的高效教學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