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恒莉
摘要:教育部發布的《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強化了藝術課程的育人導向,強調“義務教育藝術課程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著力加強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多次提出革命文化在課程實踐中的重要作用。在新時期小學階段要重視革命文化蘊涵的價值理念和精神追求,不斷踐行“以美育人”“以美潤心”的美育塑人思想,在小學美術課堂弘揚革命文化,引領小學生形成適應未來發展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關鍵能力,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增強文化自信,培養新時代的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關鍵詞:新課標? 革命文化? 小學美術課程
隨著《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推進,革命文化這一高頻詞被廣泛關注。《革命傳統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的頒布,更加明確革命傳統教育的鑄魂育人精神引領作用。藝術教育在美育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新時期小學階段要重視革命文化蘊涵的價值理念和精神追求,不斷踐行“以美育人”“以美潤心”的美育塑人思想,引領小學生形成適應未來發展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關鍵能力。新時代背景下,如何以美術活動為主線將革命文化精神融入美術課程中,用中國革命精神底色沁潤學生心靈?怎樣挖掘革命文化資源,將它與美術課程聯系起來?我們清晰地認識到弘揚革命文化的重要性,大膽探索在小學美術課程中弘揚革命文化的有效策略。積極推動革命文化走進美術課程和學生心靈,充分發揮革命文化的優勢,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一、小學美術課程弘揚革命文化的重要性
以革命文化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增強文化自信,提高中華文化認同感,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一)弘揚革命文化,樹立正確價值觀
習近平總書記對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曾在二〇一六年四月在安徽調研時說到“革命傳統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識灌輸,又加強情感培育,使紅色基因滲進血液、浸入心扉,引導廣大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理想信念關乎國家人才建設,學生未來發展,是學生思想道德的旗幟。百年前,山河破碎,國弊民窮的艱辛歲月早已遠離。這一代小學生成長在和平年代,享受國家逐步強大帶來的安穩幸福的生活。通過小學美術課程弘揚革命文化,以史為鑒,以史明志。了解革命奮斗歷史,賞析展現革命精神的美術作品,展開關于革命文化的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對革命精神產生共鳴,學習先輩們不畏艱險,勇敢向前的偉大精神,修正學生行為習慣。將革命文化蘊涵的價值理念和精神追求的積極的引領作用滌蕩學生心靈,培根鑄魂,引導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二)傳承革命文化,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就是愛國情懷。在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過程中,利用美育重要途徑,挖掘其中寶貴的精神財富,以革命精神和榜樣引領,厚植愛國情懷。增加學生的民族信念感、自豪感,加深學生對革命精神的體會,加強學生對愛國主義觀念的認知,樹立文化自信,讓革命文化成為學生發展的不竭力量。
二、在小學美術課堂中弘揚革命文化的有效策略
在革命文化資源的運用與革命文化精神的傳承上契合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一)理解革命文化概念,將革命文化融入美術教材
革命文化,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在偉大斗爭中培育和創造的思想理論、價值追求、精神品格、展現了中華民族頑強不屈、百折不撓、堅韌不拔的英雄氣概。
在《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提出,美術以視覺形象承載和表達人的思想觀念,情感態度和審美趣味豐富人類的精神和物質世界。美術教材是學生走進革命文化的重要載體。將革命精神、革命史實、革命美術作品有序有層次地納入到美術教材中,可以通過鑒賞、體驗更好地展現、理解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以新課標為依據,開發革命文化的大單元課程,設計美術文化層面與技能學習相協調的教材內容。 讓美術教材成為“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審美能力”“引導學生參與文化傳承和交流”的成長源泉;指導教師形成和發展人文意識,豐富人文素養,啟發教師開展革命文化的教學。
(二)以革命文化為核心,創新小學美術課程
探索以革命文化為核心的美術課程設計與實施要更新觀念,轉變方法。把握美術課程教學內容,從整體教學資源的選擇和教學方法的運用上符合學生認知特征。教師要對革命文化持續地研究,將其有效地融入到美術教學中。遴選存留的革命文化的史實資料與優秀作品融合在美術教材中,以豐富的視覺形象,多元的美術形式對革命文化進行感知與理解,大膽嘗試利用家校社協同育人的方式走進地方革命文化博物館、紀念館、戰斗遺址,師生打造校園革命文化博物館,邀請相關人士走進課堂,舉辦弘揚革命文化美術作品展,以項目化學習活動探索地方革命文化內涵等,不斷創新革命文化與美術學科素養相統一的小學美術課程。
結束語:新時代的美育提出新要求,弘揚革命文化我們要把“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中華傳統文化”相結合,提升教師精神內涵和知識素養。以新課標為依據,守正創新,發揮美術課程的視覺性、實踐性、人文性、愉悅性的特征,融合美術學習領域,整合多學科知識,聯系學生生活經驗,結合中國革命歷史,感受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弘揚革命文化,培養新時代的有理想、本領有擔當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