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林
摘 要:旱直播稻在明光等地區具有節水、節約資源、省工、省時、勞動強度低、節本增效、輕簡化等優勢,是當前水稻種植的重要的組成形式,對推動水稻生產、促進農民增收、加快農業農村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近年來,隨著資本對農業行業滲透擴張加劇,推動分工細化,農業機械化程度提高,土地流轉速度加快,土地趨于集中,人均種植管護旱直播稻面積在增加,種植技術運用不到位,田間管護水平在下降,趨于粗放,在實際生產實踐過程中暴露出制約旱直播稻推廣發展的問題,如基本苗不足、倒伏、化除效果不好(荒蕪)、米質不好等現象,減產絕收時有發生,種植效益下滑,種植風險程度加劇。旱直播稻生產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備受關注。
關鍵詞:旱直播稻;明光市;種植技術;田間管護;優化措施
水稻作為三大主糧之一,栽培歷史悠久,可在水作下生長,也可在旱作下生長,適應性廣,高產穩產,發展水稻生產是穩定糧食面積、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保障,是種糧農民的重要收入來源。旱直播稻是指旱種水管(或旱種濕管)。明光市地處淮河以南,皖東地區,境內以低山丘崗為主,土壤肥力中等偏上,境內有獨具明光特色的土種——官山雞糞土(以火山灰坡積物發育而成),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熱同季,全年無霜期220d,年平均降水量915mm左右,易旱易澇,主要降水集中在6、7月份梅雨季節,8月份沿海臺風登陸能帶來明顯降水,有的年份則降水偏少。境內有淮河、女山湖、七里湖、花園湖等自然河流湖泊,適宜種植水稻面積為4萬hm2,農業種植用水主要靠塘壩等水利設施蓄水,國營電排灌站灌區覆蓋面積有限,有的丘崗地要三級提水、四級提水,農民種植成本增加,應對當下極端天氣頻發潛力有限。旱直播稻有麥收之前播種的春稻和麥收之后播種的麥茬稻,主要以秈稻為主[1]。
1 存在問題
1.1 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服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出現
推動了當前形勢下的農業生產發展,但這些新型經營主體對農業基礎理論知識匱乏,手握資本,無的放矢,不善于學習、總結、運用,對水稻栽培知識缺乏系統的學習與認識,對水稻各生育時期的種植技術、田間管護是建立在經驗上的習慣、盲目模仿跟從他人及偶然性的成功因素。對農技人員的指導建議沒有執行到位,或者打折扣。風險意識不強,沒有建立持續盈利的模式。
1.2 種子及相關問題
1.2.1 品種選擇不對路,缺乏科學依據
春稻往往選擇生育期偏短的南方早稻品種,營養生長階段偏短,不具備高產基礎,且抽穗灌漿期正值伏天高溫天氣,稻米品質下降。麥茬稻品種選擇上往往生育期偏長,致使秈稻不能在9月10日之前齊穗;粳稻不能在9月20日之前齊穗,水稻生長后期受低溫寒露風影響,秕谷多,籽粒灌漿不充實,結實率下降,影響產量,堊白米增多,影響稻米品質。
1.2.2 對品種特性把握不準
沒有把與土壤墑情有機結合起來,致使播期被提前或延后。春稻播期提前易受低溫危害引起爛種,播期延后導致營養生長期被縮短,產量不高。麥茬稻播期延后,對后期安全齊穗有影響。
1.2.3 播前沒有進行種子處理
由于播前沒有進行藥劑拌種,加之旱直播稻苗期正值小麥生長后期,危害小麥的灰飛虱轉移危害稻苗,常引起秧苗葉片褪綠、發黃、枯尖,植株生長點壞死,不能正常分蘗生長,危害嚴重的成片枯萎缺苗。螻蛄、小地老虎等地下害蟲危害也造成成片缺苗。立枯病、瘁倒病等苗期病害也常引起成片缺苗。
1.3 整地播種質量及相關問題
由于整地播種質量不高引起的基本苗不足等,具體表現為:機手操作旋耕機熟練程度不夠,旋耕機工作時行走速度過快,旋耕深度不夠,土塊過大,高低不平,不利于土壤內水肥氣交換,不利于水稻根系下扎且下位根較少,導致水稻后期倒伏;整地播種沒有與土壤墑情結合,整地時土壤黏濕,爛耕爛種,土壤物理性狀被破壞,影響播種質量,導致播種過深、漂種過多不能出苗,播后遇干旱天氣,土壤表層僵硬、結殼;田間上茬作物秸稈或雜草過多,沒有粉碎拋灑,沒有與土壤深旋拌勻,在田間成條成團堆積,播種時容易堵塞播種機具,影響播種質量,常引起爛種爛苗或遇干旱天氣稻苗被“吊死”;對條播鎮壓一條龍農機利用不足,播種質量不高且撒播不均勻,播種深度無法控制,出苗后,苗情分化嚴重,導致水稻生育進程不一致病蟲害嚴重,抗逆性下降,嚴重影響稻米品質和產量;播后沒有鎮壓,不利于抗旱保墑;沒有開溝,苗后陰雨天氣或灌溉后田間積水,常引起封閉除草劑積累藥害,引起缺苗;播后遇連續干旱天氣沒有及時灌溉,土壤水分不足,導致出苗不整齊或出苗后因極度缺水萎蔫被“吊死”。
1.4 施肥及相關問題
第一,土壤常年施用化肥,少施或不施有機肥,造成土壤有機質含量下降,碳源減少,土壤板結,耕層變淺,水肥氣交換變少,土壤趨于酸性,土壤中K、Ca、Mg等堿性鹽基大量流失,土壤理化性狀改變,保水保肥及供肥能力下降,不利于作物持續高產穩產[2]。
第二,化肥施用中基肥施用少,追肥施用多,普遍在25-30kg;磷鉀肥施用少,氮肥施用多,多為高氮復合肥,磷鉀肥含量低。且追肥次數多,用量大,有的農戶追施用尿素30-40kg/667m2,化肥利用率低。田間表現為:下位根少,上位根多,沒有體現早生快發,一次分蘗、二次分蘗少,高位分蘗、無效分蘗多,后期群體過大,病蟲害滋生嚴重,抗逆性下降。
1.5 化除及相關問題
第一,旱直播稻田雜草種類繁多,草相復雜,且連年種植以后,田間雜草產生抗藥性,防除效果下降,易反彈,且田間出現打不死的“還魂草”。對除草劑不敏感的雜草逐漸增多,發展成田間主要防除對象。
第二,防除對象、防除時期、藥劑選擇等方面缺乏統籌綜合。致使錯過最佳防除時期,導致防效下降,易發生反彈
第三,市場上化學除草劑種類繁多,防效各異。農戶在防除稻田雜草時,一味追求田間雜草“一掃光”,將6、7種除草劑桶混,導致防除效果下降,雜草易反彈,出現打不死的“還魂草”;藥害事件頻發,苗齡小的稻苗被直接打死,適齡稻苗發黃、滯長,心葉發白、扭曲、卷縮等,嚴重影響水稻生育進程。
第四,在使用農藥時,不考慮施藥時間、施藥技術、田間土壤濕度、溫度、及雜草生長習性等因素影響[3]。在高溫、陽光直射(正午前后)、蒸騰量大、空氣濕度低等條件下,雜草吸收藥量不足,導致防效下降。
第五,化學除草未能與田間水分管理、追肥等有機結合,未能達到以稻壓草、以稻抑草的效果。
1.6 田間水分管理
農戶誤把旱直播稻當旱稻,從不給與灌溉或濕潤,全靠自然降雨。導致苗期不能一播全苗,早生快發,營養生長階段不充分;長穗期缺水嚴重,致使水稻孕穗不足;抽穗灌漿期,田間水分不足,結實率下降,灌漿不充分,堊白米增加,且后期脫水過早、過快常引起水稻倒伏[4]。
1.7 病蟲害綜合防治
影響旱直播稻的病蟲害主要有二化螟、三化螟、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紋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細菌性條斑病等。
2 農田基礎設施存在短板
地塊小、散、碎等現象突出,不利于機械化操作,規模效益體現不出來;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尚需加強,田間溝、渠、路配套延伸覆蓋還要提高,用水矛盾依然存在,應對持續極端天氣的潛力有限,農業靠天吃飯的格局未曾改變。
雖然旱直播稻推廣面積在逐步擴大,在水稻生產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但是依然處在一個尷尬境地,各級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及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對旱直播稻發展還不放心,態度曖昧,既不鼓勵,也不支持,在制定政策、編報項目、業務指導等方面沒有突出旱直播稻發展[5]。各類農業科研院所沒有把旱直播稻發展創新作為科研攻關目標,致使旱直播稻發展過程中技術、種子、農機、農藥等得不到更新,僅依靠少數農資生產企業與種植農戶的偶然性成功。
3 針對存在問題的優化措施
3.1 品種選擇
春稻選用中、矮稈(110cm以下)、抗倒、中、大穗,生育期135-140天,優質、穩產的一季雜交中稻品種。如:y17、深兩優五山絲苗等。麥茬稻選用矮稈、多穗、抗倒、優質、穩產,生育期不超過115d的雜交稻品種。如旱9優粵禾絲苗等。
3.2 種子處理
播前采用藥劑拌種,按照25%噻蟲·咯·霜靈100mL兌水1000g拌種25kg,將稻種充分拌勻,陰干,待播。用于預防苗期灰飛虱、螻蛄、立枯病等病蟲害。
3.3 整地播種
春稻田應開展冬前深翻凍垡,改善土壤結構,增加土壤水肥氣交換;麥茬稻應將小麥秸稈粉碎拋灑還田,利用大馬力旋耕機深旋拌勻。要精細整地,盡量干整,做到墑平土細無坷垃[5]。采用機械條播鎮壓一條龍,播量2kg/667m2左右,保證播種深度等播種質量。春稻在4月20日之后播種,麥茬稻在麥收后即可整地搶播,不得超過6月20日播種。適當早播,為稻苗早生快發,延長營業生長階段,創造高產基礎。播后開溝,做到三溝配套,防止苗期田間積水。播后使用封閉除草劑全田噴霧。
3.4 推廣測土配方施肥
增施有機肥,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培肥地力;重施基肥,施用量按照40-50kg/667m2三元水稻專用肥(高氮高鉀);減少追肥次數及用量,根據苗情開展追肥,把追肥、化除、與田間水分管理有機結合,一般追施尿素不超過15kg/667m2;開展葉面追肥,水稻生長中后期,可以每隔10-15d開展一次葉面追肥,以磷酸二氫鉀100g/667m2兌水均勻噴霧。
3.5 化除
旱直播稻苗后莖葉化除是旱直播稻成敗與否的關鍵步驟。根據稻苗生育時期,制定化除方案:一封二殺三挑治;根據田間草齡、草相、雜草生長習性、防除時期等選擇對路藥劑。一般播后及時進行土壤封閉,芽前除草,用50%丁草胺80mL/667m2或33%二甲戊靈120mL/667m2,加吡嘧磺隆20g/667m2,兌水40kg/667m2均勻噴霧;播后灌溉的田塊,應按照“串墑水”“跑馬水”的原則,灌后及時排干,用30%丙·芐可濕性粉劑60-80g/667m2兌水40kg/667m2均勻噴霧;稻苗二葉一心后(播后15-20d),田間以馬唐等禾本科雜草為主要防除對象,可用10%惡唑酰草胺100mL/667m2、30%氰氟草酯100mL/667m2加33%氯氟吡啶酯40-100mL/667m2兌水40kg均勻噴霧;四葉期或五葉期后(播后25-35d),田間以闊葉雜草為主,兼除二次出草的禾本科雜草,可用10%雙草醚20mL/667m2、54%二氯·吡50g/667m2兌水40kg/667m2均勻噴霧;要嚴格農藥使用技術,尤其是選擇性除草劑,以安全第一。合理混配,二次稀釋,均勻噴霧,噴勻噴透,不漏噴、重噴,除草要打早打小,在傍晚、無風,田間水分適宜或噴藥后48h內灌溉或濕潤管理;要做好化除與追肥、田間水分管理有機結合,以利于稻苗早生快發。
3.6 加強田間水分管理
播后7-10d如無明顯降水,要及時灌“串墑水”,保證一播全苗;及時掌握天氣情況,巧妙利用自然降水,在自然降水前后開展化除、追肥等,保證化除、追肥效果;如遇持續高溫干旱天氣要抗旱提水保苗,在水稻生長中后期要干濕交替或者淺層水管理,收獲前10-15d斷水,切忌不可斷水過早,否則易引起早衰倒伏[6]。合理密植,及時查苗補苗,利用水分、天氣氣候、肥料等因素控制田間群體,建成高產群體,構造理想產量基礎。
3.7 病蟲害綜合防治
重點防治兩遷害蟲兼治二化螟、紋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細菌性條斑病等。提倡健身栽培,突出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綠色防控,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量。
3.8 及時收割,確保顆粒歸倉。旱直播稻稻谷谷粒成熟度達到90%時,應及時搶晴收割。收割后的稻谷要及時晾曬干燥,達到安全貯藏的含水量——低于13.5%即可入庫。
3.9 加強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
擴大國營排灌站干渠、支渠延伸,增加外水灌溉覆蓋面積;加快高標準農田整治,小田變大田,擴挖塘壩,增加蓄水量,實施田間工程溝、渠、路硬化配套,減少農業用水跑冒滴漏造成的浪費;開展土壤有機質提升和化肥減量增效行動,定期開展土壤深翻、輪作,實施測土配方施肥等措施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提高土壤肥力。
3.10 加大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就是加大對政策、技術、理論、經營、管理等方面宣傳培訓力度,大力開展職業農民培訓教育,大力實施科技示范戶、科技特派員等工作制度,培養一批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豐富的實踐技能及“一懂兩愛”新型農村實用人才。
3.11 各級政府及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利用政策導向
加強宣傳引導,加大推廣示范力度,統籌協調人、財、物等要素資源,加快科技攻關,借鑒、學習、引進國外先進發展技術和農業裝備,樹立一個長期發展理念。在制定政策、編報項目、整合資源、開展農技推廣、科技培訓等方面突出旱直播稻的生產發展,要組織開展百畝點、千畝方、萬畝片的高產創建示范,把旱直播稻的優勢體現出來。各類農業科研院所要圍繞旱直播稻生產發展展開科研攻關,要圍繞旱直播稻生產中的種子、農機裝備、技術、農藥等各方面進行創新、研發、立項,要保證把最新最好的技術、裝備運用到生產實踐中去。
4 結束語
縱觀水稻栽培歷史,從直播稻到育苗移栽再到直播稻,這不是歷史的倒退,這是順應自然發展,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今天直播稻所取得的成績是無數農業人創新努力的結果,無論從產量上還是質量上都是無法比擬的。旱直播稻發展進程還會遇到一些問題和挑戰,隨著科技進步社會發展,越來越多的科研成果被轉化運用直播稻生產上,解決生產中出現的需求和矛盾。
參考文獻:
[1]伍龍梅,張悅,劉妍,等.直播稻研究進展及發展對策分析[J].中國農學通報,2023,39(6):1-5.
[2]黃健,朱安,汪浩,等.水直播和旱直播對水稻產量與品質的影響綜述[J].江蘇農業科學,2020,48(16):67-73.
[3]軋宗杰,盧樹昌,侯琨.水稻旱直播栽培發展現狀、問題及應用前景[J].作物雜志,2020,195(2):9-15.
[4]朱敬樂,徐愛民,王震,等.旱直播稻種子市場現狀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8,729(19):57-58.
[5]徐瑩瑩,劉玉濤,王俊河,等.水稻旱直播研究現狀及發展前景[J].黑龍江農業科學,2018,288(6):150-152.
[6]伍龍梅,張悅,劉妍,等.直播稻研究進展及發展對策分析[J].中國農學通報,2023,39(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