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汝
摘要:近年來,我國各行各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工作受到廣泛重視,審計質量的控制直接影響著審計工作的水平,如果審計工作質量不符合要求,出現虛假審計報告或嚴重失誤的現象,將導致會計師事務所嚴重的損失,降低市場信譽度,對會計師事務所的健康、穩定發展造成不利影響。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控制的重要意義,提出審計質量控制的措施,旨在為增強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工作質量提供助力。
關鍵詞:會計師事務所;質量控制;策略
DOI:10.12433/zgkjtz.20232331
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質量管理工作,應根據各項工作的特點和情況,制定完善的質量控制體系,確保能夠在新時期下科學、合理地進行審計工作質量控制,為客戶企業提供高質量的審計服務,改善會計師事務所的形象,促使事務所的健康、穩定發展。
一、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控制的重要意義
我國會計師事務所發展時間較短,缺乏較為健全的審計質量管理機制和體系,難以有效進行審計質量的控制,而科學、合理地構建審計質量控制體系和模式,不僅能有效管理審計工作質量,還能維護會計師事務所的信譽度和市場形象。
就本質層面而言,審計質量的控制可以分為廣義層面和狹義層面,從廣義的角度來講,就是進行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工作,各類環境影響因素的控制,對會計師注冊方面和管理方面都必須進行科學的質量管控。同時,從多個角度分析審計質量的環境影響因素、審計主體和對象影響因素等,由相關的管理部門進行各類影響因素的控制,提升各項審計工作的質量;就狹義的角度而言,在審計質量控制過程中,需要制定較為完善的制度,構建多層次的工作模式和質量控制模式,對審計工作的質量進行全程化管控,有效預防審計質量問題。與此同時,還應合理設定審計工作的行業標準和質量檢測模式,深入預測和分析工作質量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審計質量控制,從不同層面研究審計工作的特點和情況,保證被審計企業的滿意度,提升審計工作的客觀性、獨立性和準確性,為會計師事務所各項審計工作的良好開展作出貢獻。
二、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控制體系的構建措施
(一)制定完善的組織體系
會計師事務所要想很好地控制審計工作質量,就應制定較為完善的組織體系,構建專業性和工作能力較強的組織機構,在人才的支持下,提升工作的質量和水平。
其一,合理設置審計工作組織機構。由于會計師事務所承接的任務屬于獨立項目,每個項目的內容存在差異,且項目具備一次性特點,如果缺乏完善的審計組織機構,將無法有效地完成各個項目的審計任務,對工作質量造成不利影響。因此,建議會計師事務所根據各類審計工作項目的特點、情況,組建專門的工作組織機構,要求成員具有豐富的經驗和較強的工作能力,以項目負責人為主導,構建矩陣式的組織結構。在職能分工的過程中,應保證決策職能、執行職能和監督職能分離,具有相互獨立和相互協調的關系。不僅要提高各項工作的專業效果和水平,還要確保各項工作質量控制的有效性。
其二,進行審計組織機構的職責分工管理,在分配組織機構成員職能的過程中,應按照組織機構的不同層級進行職責的細化分工,結合審計項目的特點和組織機構的特點,明確每位成員的工作職責,進行行政和業務安排,保證審計工作職責的科學配置。
其三,完成組織機構建設后,為了提升所有成員的工作能力和科學素養,應定期開展培訓活動,對每位審計工作人員進行專業理論知識和技術技能的培訓,使其掌握現代化的工作技術和技能,提升審計工作的規范性和專業性,避免因為人員不專業或工作失誤導致審計質量降低。
(二)構建完善的制度體系
制度對工作人員具有約束和規范作用,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控制,應制定完善的質量管理制度體系,通過制度不斷提升工作質量水平,預防工作質量問題。
1.制定工作規范制度
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工作規范性直接影響著工作質量,如果相關人員在工作期間不能確保各項操作的規范性,將會降低審計質量。因此,建議會計師事務所按照實際情況,制定審計工作的規范制度。
首先,明確審計工作獨立性的標準規范。注冊會計師需要保證自身工作的獨立性和客觀性,遵循職業道德準則,如果注冊會計師和被審計單位關系比較親密或有直接聯系,必須要回避相關的審計工作,避免包庇現象。同時,杜絕注冊會計師和被審計單位私下聯系,以免影響工作質量。
其次,保證工作的客觀性。注冊會計師要全面、認真地進行被審計單位的調查和分析,準確收集審計依據和資料內容,對客觀事實給予一定的尊重,通過嚴謹全面的調查分析做出專業判斷,不可出現主觀臆斷的情況,不可因為利益或權力的驅使出現判斷不專業等問題,確保審計結論的完整性和準確度。
最后,提升審計工作的公正性。注冊會計師需要具備誠實且正直的品質,樹立嚴謹的工作態度,提升工作的公正性,避免出現審計質量問題。
2.質量控制制度
為確保審計工作質量滿足規范標準要求,會計師事務所應制定完善的質量控制制度。首先,要求注冊會計師具備一定的職業能力,可以勝任各項審計任務,認真負責履行自身的職責。其次,在對被審計企業審計的過程中,應按照審計工作的特點和任務,將任務分配給具備一定技術能力和業務能力的人員。同時,嚴格落實督導制度,分層進行工作指導和監督,設置審計工作結果的復核組織機構,在科學合理的督導下,降低質量問題的發生率,提升工作質量的控制效果和水平。最后,制定工作咨詢制度,配置專門的咨詢部門。注冊會計師遇到問題可向咨詢部門發送請求,經咨詢部門的專家分析,提供可提升工作質量的建議和措施,充分發揮專家的作用價值。
3.制定崗位管理制度
由于注冊會計師崗位工作對人員的能力要求較高,且不同項目對注冊會計師的能力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建議制定完善的崗位管理制度,合理配置人員和審計工作,以提升工作的質量。例如:在承接審計工作業務的過程中,應分析被審計企業的規模和實際情況,預測審計工作中可能會發生的問題、難點,按照預測結果明確崗位工作的人才需求,進行人才配置,為審計項目配置專業能力和工作素養符合要求的優秀人才,確保每項工作的良好開展。同時,應考慮到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在崗位管理制度中,明確各類突發事件的處理要求,并按照特定的流程和規范準則開展處理工作。例如:要求審計人員深入分析工作環境的情況,協調各個部門的工作,重新進行審計資源配置,避免因為突發情況影響工作質量。
4.制定獎懲制度
由于會計師事務所屬于知識密集型的行業,優秀人才集中,注冊會計師具有一定的專業能力和素質,但如果注冊會計師缺乏正確的思想觀念和認知,不注重審計工作質量的控制,將會對整體審計工作的良好開展造成不利影響。因此,建議會計師事務所按照審計工作質量控制的要求和標準規范,制定完善的獎懲制度。首先,根據每位工作人員的能力特點、職責特點等制定考核評價機制,明確考核評價的標準規范要求,深入、準確地評估和分析工作效果和質量,獲得準確和綜合的考核結果。其次,按照考核評價結果落實獎勵和懲罰的制度,對于考評結果較高的人員適當進行激勵獎勵,對于考評結果較低的人員進行懲罰,以增強每位人員的責任感,進而提高整體的審計工作質量和水平。
(三)制定完善的技術體系
當前,我國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速度不斷加快,各類軟件和信息平臺得到廣泛應用,為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工作的發展帶來了諸多機遇。因此,建議會計師事務所在對審計工作質量進行管控的過程中制定較為完善的技術體系。
首先,通過網絡信息技術開發專門的審計工作平臺系統、數據庫系統,在其中存儲被審計單位的各類數據信息,設計被審計單位的財務信息模塊、會計報表信息模塊、收入支出信息模塊和銷售額信息模塊,利用各類信息模塊,了解被審計單位的財務和實際發展情況,科學、合理地開展審計工作,提升審計工作數據分析的便利性和可靠性。
其次,采用大數據技術開發審計工作的大數據平臺,工作人員在對被審計企業各類信息分析的過程中,可應用大數據技術進行數據的挖掘,提取有價值的數據信息,減少審計數據歸納整理的時間和精力。同時,工作人員也可采用大數據技術進行被審計單位未來發展趨勢的預測和歷史數據的分析,以大數據分析結果為基礎開展各項審計工作,進一步提升審計的質量和水平。
(四)制定完善的業務體系
對于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工作而言,在質量管理過程中,應構建較為完善的業務體系,提升各項業務工作的效果和水平。
1.業務保持的管理
雖然會計師事務所在審計工作業務承接管理的過程中,能夠深入分析和研究被審計企業的情況,進行承接風險的預防和控制,但業務的承接只是工作起點,業務的保持才是工作的后續。因此,建議審計質量管理部門強化各項業務保持的管控力度。首先,在完成業務承接后,制定業務保持過程中的質量控制體系,合理進行審計風險的防范,提前預測可能發生的風險,進行風險的預防和控制。其次,如果在業務保持的過程中頻繁進行重要管理人員、委托人的更換,就必須分析更換的具體原因,全面了解被審計企業的經營現狀和財務情況,明確委托人是否存在財務困難。如果被審計企業出具的證明不符合實際或不當,就要拒絕接受委托。最后,需要確保審計管理人員具有一定的專業能力,可以根據業務保持的需求進行各類資源的配置,通過專業的措施完成工作質量的管控。
2.完善業務的流程
由于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工作需要遵循專業的流程規范,建議相關部門完善審計工作的業務流程。首先,要求會計師在審計證據收集和采集的過程中,保證證據數量的完整性和信息的真實性,利用查詢與函證、計算分析方式等,對各類證據內容檢查復核,做好證據的整理評價工作,為保證審計質量提供依據。其次,在完成證據收集后,要進行被審計企業情況的分析,準確進行審核證據和結論的判斷,提出被審計企業的發展意見,形成審計工作底稿,并對工作底稿復核和檢查,發送給被審計單位核實確認無誤后發出審計報告。最后,進行被審計單位審計意見執行情況的跟蹤、監督和分析,確保審計工作流程的完善性,為被審計單位提供高質量的服務。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質量控制具有重要意義,是提升審計工作水平的重要措施。因此,建議會計師事務所構建完善的審計質量控制體系,健全組織體系和制度體系,制定審計工作規范制度、質量控制制度、崗位管理和獎懲制度,同時,制定技術體系和業務體系,提升業務保持的效果和業務流程的完整性,確保能夠利用科學、有效的措施提升審計質量,以充分發揮質量控制體系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周婷.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控制體系的構建[J].中國市場,2022(33):166-168.
[2]繆蕾.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控制體系的構建研究——以瑞華所為例[D].上海:上海財經大學,2020.
[3]夏雪茹.基于PDCA循環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業務質量控制體系研究——以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為例[D].哈爾濱:哈爾濱商業大學,2022.
[4]羅瑞雪.XM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控制體系優化研究[D].西安:西安石油大學,2021.
[5]胡楊.全面風險管理視角下事務所質量控制體系構建研究——以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為例[D].哈爾濱:哈爾濱商業大學,2022.
[6]陳洪春.區塊鏈融合背景下審計質量控制體系構建研究[J].財會學習,2022(30):119-121.
[7]姜豐.會計師事務所合并背景下的審計質量控制研究——以R事務所為例[D].南京:南京理工大學,2021.
[8]白明明.中小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控制研究——以A會計師事務所為例[D].邯鄲:河北工程大學,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