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軍
在小學工作中,班級工作的順利開展是學校各種工作有序開展的重要條件,班級的發展是學校發展的重要基礎。班級的管理是小學班級工作中的重要一環,它的功能是不可或缺的,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生活、思想工作進行全面的了解與指導,因此,小學班主任常常承擔小學班級的組織者、領導者、教育者三重角色。班主任是班級發展的引路人,在“立德樹人”的基礎上,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會對學生的發展產生直接的影響。以下是筆者對提升小學班級管理時效性策略的初步探究。
一、用新的思想指導新時期的班級管理工作
教師的教育思想會直接影響到他們的教學行為,對于小學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也是如此。大部分學校都會定期開展班主任工作培訓、交流等活動,將班主任素質提升納入學校整體教育教學規劃,以促進小學班主任管理能力的提升,這是班主任管理理念轉變和提升的有利契機。小學班主任要想做好班級管理的工作,就需要做終身學習,主動提升管理意識,注重班級管理的理論和方法,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改變班級管理模式,積極接受新教育和管理理念,用新的理念引導班級管理工作,努力提升工作水平。做好小學班主任,還要從內心熱愛這份工作,既要認真工作,又要學會不斷總結,不斷提高自身能力,才能熱愛自己所從事的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要認真地學習新時期班主任管理工作文件,加強政策上的自覺性;同時,也可以通過閱讀《班主任》和《班主任之友》等關于班主任工作的參考書籍,了解班主任工作的新理論,了解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性,為新時期班主任工作的開展提供科學依據,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會使小學班主任的班級管理針對性更強,與社會對班主任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更加契合,從而使班級管理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起來。
二、“堵疏”結合,提高班級管理實效
班主任要重視班級管理工作的藝術性和靈活性,結合具體情況進行班級管理,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要積極引導學生,就像在治理水患時,第一反應是堵上出水口,但這樣的治理措施治標不治本,而是在堵水流的同時對水流進行疏導,這樣方能成功治理水患,治水的故事提示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要遵守小學生成長規律,及時解決問題,對潛在可能出現的問題要“防患于未然”,并根據小學生成長的規律,進行前瞻性地進行班級管理。為了讓學生積極健康的成長,在班級管理中要堵疏相結合,更容易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在管理方面,必須做到有的放矢,所以,小學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工作中要具有前瞻性,提前預設在初級階段發生典型問題,即進行疏導。當學生出現問題時,我們必須有一個正確的觀念,這是在學生成長中不可避免的,對學生的問題要認真仔細地解決,班主任一方面要和學生一起找到問題的根源;另一方面,也應當共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班主任對小學班級管理,要本著治標和治本的原則,引導學生在體驗中成長,在成長中進步,推動班級穩定發展,從而增強班級管理的有效性。
三、根據班級管理的實際情況優化管理模式
根據小學生的成長規律,學生的成長本來就需要一定的時間,小學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必須要有耐心,耐心才能讓學生的成長更加完整。就小學班級管理工作而言,目前小學班級學生個性不同,教師必須遵守小學生成長的規律,制訂符合不同階段班級學生的管理方案,確保不盲目、有方向地進行班級管理工作,這樣才能確保班級管理工作有條不紊地推動。
四、重視學生在發展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教師也應當尊重學生班級主體地位,要使學生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使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實現學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應當采用以班干部為核心、學生全員參與的班級管理新模式。班主任教師要善于在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信任學生,發動學生,使學生完全參與到班級管理工作中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班主任在班級建設早期,可以與學生共同制定符合班級實際的班級規章,推動班級各種工作的開展,挖掘學生的潛力,培養學生的主人翁精神。以學生為依托,組建班干部隊伍,并將所有學生凝聚起來,設立“人人動手、事事有人管”的班級工作制度,充分利用所有的學生的力量。班主任還可以嘗試“值日班長制度”,這樣全體學生都能參與到班級管理中,培育學生的責任和集體意識。在這一過程中,班主任要發揮其領導者的作用,及時解決學生的困惑,指導學生的管理工作,并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及時給予幫助和引導,讓學生在學好的同時,也能做好班級的管理工作。
總之,新時期的班級管理是一個充滿藝術與智慧的工作,班主任要不斷學習,不斷創新,更新思想觀念,做好班級發展規劃,發揮學生主體作用,重視課內外活動,重視家校密切配合,及時調整當前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以學生全面、健康發展為目標,扎實推進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促進學生健康、全面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