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月銘
摘要:經濟發展在為各行各業的發展提供更廣闊的融資途徑的同時,也對各行業提出了新的需求,尤其是在銀行體系內各大銀行的發展方向和工作方式上。加之,以技術為依托的銀行網上業務的開展,使銀行基層網點逐漸成為占據市場的主要手段。本文將對商業銀行基層網點會計的操作風險進行簡要概述,分析其中存在的不足及成因,探求城市商業銀行基層網點風險防控對策,以期為相關學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銀行;基層網點;會計;風險防控
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商業銀行內部建設和整體發展呈現新的發展態勢,尤其是以技術為依托的“以機代人”模式的銀行基層網點的內部創新和建設工作的開展,銀行基層網點在技術發展背景下抓住發展新機遇,服務水平和效率不斷提高。但是,由于銀行基層網點結構和運營模式的不斷變革,以會計記賬人員外包的形式對內部的會計記賬和審核業務前后分離,雖然能有效提高基層網點的工作效率,但由于外包人員對內部體系的認知程度較低,加之會計操作水平較低,銀行基層網點會計操作風險較高。加強風險防控工作力度,直接決定著銀行信息和客戶信息的安全性。從商業銀行的發展態勢來看,基層網點的發展呈現內部創新、會計業務革新的發展態勢,借助技術手段實現發展突破,以抓住經濟發展的新機遇,應對經濟發展對金融界的沖擊。
一、商業銀行基層網點會計操作風險概述
相較其他性質的銀行,商業銀行的需求量更大,其業務范圍更廣,可滿足城市經濟主體發展、融資等方面的需求。隨著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的應用,商業銀行逐漸開拓了網上業務辦理渠道,并以建設銀行系統、增加網上業務種類,滿足客戶更多的銀行業務需求,以簡化工作流程,增強業務辦理的便捷性。但網上業務辦理途徑的開拓,并不能完全替代傳統的網點業務辦理,銀行基層網點仍舊是穩固自身發展地位、提高競爭力的堅實后盾。銀行要加強基層網點的建設水平,以內部創新提高網點業務辦理的效率和水平,豐富業務種類,并以基層網點會計操作中存在的風險為基礎,探求預防風險的具體措施,增強信息的安全性。以下將對商業銀行基層網點會計操作風險和風險特征進行介紹。
(一)商業銀行基層網點會計操作風險
基層網點作為銀行增強自身綜合競爭力的主陣地,肩負著銀行持續、穩定發展的艱巨任務。銀行會計則是對銀行風險進行計算的主體,銀行會計的計算準確性和工作水平,將直接決定銀行的盈利,這是開展風險管控工作的主要依據,對銀行的整體發展具有重要影響。銀行的發展無法避免運營過程中風險的產生,風險長期存在于業務辦理、內部建設和整體發展中。所以,銀行應充分重視基層網點會計操作工作,并對其操作中存在的風險進行計算和管控。從實際情況出發,會計操作風險主要歸納為核算結算風險、授信風險、賬戶風險、輪崗風險和會計信息化風險。
(二)商業銀行基層網點會計操作風險特征
基層網點會計操作風險具有自身的特征,主要體現在會計業務辦理的過程中。隨著銀行業的發展,行業內部面臨的競爭愈發激烈,各銀行積極增加針對性業務,以滿足客戶的業務辦理需求,主要服務對象也從個人轉變為企業,并根據企業的實際需求,拓展銀行的業務種類,并對業務形式和辦理方式進行一定的調整。從銀行業務辦理流程來看,會計操作風險主要由客戶業務的復雜程度決定,且隨著不同客戶業務需求的變化,風險等級也會有所調整。換言之,銀行會計操作風險具有客觀性的特征,并在此基礎上,可以窺見風險的另一種特征,即隨機性。此外,銀行基層網點會計操作風險還具有相對可控性、相對分散性的特征,主要源于銀行自身的發展需求,表現為無法避免的風險的產生。
二、商業銀行基層網點會計操作風險防控的不足
商業銀行基層網點會計工作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運營狀況。其主要以風險計算、檢測、防控等方式,決定了網點的整體建設情況。基層網點作為掌管線上業務、審核線上業務信息的主體,其運營情況將對商業銀行的整體發展產生一定影響。由此可見,會計操作風險防控工作的開展尤為重要,以下將對基層網點會計操作風險防控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成因進行分析。
(一)商業銀行基層網點會計操作風險防控存在的不足
商業銀行基層網點會計操作風險防控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處,主要表現為主觀不足及客觀不足。其中,主觀不足主要表現為:會計操作人員的風險防控意識較為薄弱,加之部分業務由外包企業負責,與銀行本部會計人員的工作銜接中難免存在信息傳遞不及時、風險預測不準確等問題,無法為風險防控工作的開展提供準確、全面的風險預警信息。客觀不足主要表現為:銀行體系基層網點內控機制不完善,風險防控重點不明確。加之,風險預警信息化建設程度較低,預警能力較差,預警等級不明確。此外,銀行系統內,與風險預警和防控工作配套的監督體系不健全,人力和信息化風險排查力度較小。
(二)商業銀行基層網點會計操作風險防控產生不足的原因
上述會計操作風險防控中存在的不足,是阻礙銀行發展最主要的因素。導致這些不足的主要原因為:銀行內部結構調整過程中忽視會計人員隊伍建設,盲目追求信息化建設水平,而忽視風險預警系統的現狀,更新后的銀行系統可提高風險防范能力。
三、城市商業銀行基層網點會計操作風險防控對策
基層網點會計操作風險防控工作的有序開展,需要銀行上下形成統一的工作目標,以統一的思想和工作理念建設完整的網點會計隊伍,加強會計隊伍的培訓力度,使人員素質和能力與銀行網點的信息化建設程度共同提高,從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兩方面著手,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提高會計操作風險的計算、預測和防控能力,為銀行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同時,要以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為依托,在風險防控工作之外構建全面的監督體系,并以網絡技術支持下完善的風險預警系統為數據提供參考,為監督工作的開展提供數據,以統一的標準對風險防控工作的過程和結果進行監督和管控,尤要重視風險防控過程中的監督工作,構建過程監督為主體的監督工作模式。風險防控工作的開展是內部建設和整體發展的必然,也是推動銀行健康發展、增強銀行競爭力的主要工作內容,以下將從主、客觀兩個方面以及風險防控體系的構建出發,探求提高風險防控能力的具體措施。
(一)把握會計人員思想動態,增強風險防范意識
對于任何企業來說,培訓工作都是以員工隊伍的建設為主要內容,為企業整體發展培養人才和高素質員工,銀行系統亦是如此。銀行要在內部形成重視員工隊伍建設的良好氛圍,著重開展針對基層網點會計人員的培訓工作。
銀行要認識到會計操作風險產生的眾多原因中的主觀原因,尤其是因不良利益鏈導致的會計操作風險。針對這一問題,要將提高員工職業道德、職業責任感和個人素養,作為會計隊伍員工培訓的主要工作,將員工素養和思想道德修養的培養納入員工培訓體系。例如,銀行在開展培訓活動時,要增加思想教育在培訓中的占比,合理結合銀行系統內出現的反面教材,明確培訓工作開展的最終目標,是為會計操作風險防控工作的有序進行培養高素質的會計操作人員,把握會計人員的思想動態。
銀行可以聘請高校的思想教師,定期在基層網點就會計人員開展思想教育活動;將道德意識和職業道德納入文化建設,以銀行內部文化氛圍,推動員工培訓工作的有序開展;利用銀行的公眾號、官網等途徑,對優秀的會計人員公示,增強受表彰員工的榮譽感,并將其作用于績效考核工作,以獎金的形式對優秀員工給予實際獎勵,提高其工作獲得感,發揮榜樣作用。此外,還要通過案例解讀等形式及系統的培訓內容,樹立員工的風險防范意識。
會計人員是銀行基層網點從事會計審核、記賬業務的責任主體,其個人素養和思想修養的高低將直接決定銀行會計業務辦理的水平和風險防控工作成效,因此,把控員工的思想動態,增強其風險防范意識,是銀行健康發展的必要工作。
(二)健全基層網點內部控制機制,明確風險防范重點
內控機制是防止銀行內部員工不作為、亂作為行為的主要機制,可有效規避會計人員徇私舞弊的問題以及信息安全風險,是解決銀行信息安全問題、提高信息防護水平的重要工作。銀行要對員工的實際工作情況進行考核和評價,尤其要對會計人員全面考核,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并以問題為著手點,探求其出現的機制原因,并在現有的工作機制的基礎上補充和完善。例如,對于會計人員核算和結算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銀行要有針對性地完善核算結算機制,推動員工工作方式的革新和工作模式的健全。此外,銀行還要明確風險防范工作的重點,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和不同類型、不同等級的風險預警,發現內部建設中存在的最嚴重、等級最高的風險,以機制的完善為基礎,以工作重心的轉移和落實為主要過程。
內控機制的健全為有序開展風險防范工作提供了更為完善的機制體制。但是,機制主要表現為理論性質,機制的完善并不意味著能指導風險防控工作,還需要將機制落實到具體的風險防控工作中。這就需要銀行強化機制落實的保障體系和工作力度,尤其要重視加強信息安全檢測和保障工作,保障銀行系統和客戶的信息安全,為內控機制的落實營造安全的環境。同時,還要在內部實行員工與工作之間的權責分配制度,將不同的風險防控和機制落實到具體的人員身上,并根據權責分配和員工的情況進行績效考核工作。
(三)健全會計管理體系,實現前后臺業務分離
隨著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進步,銀行的部分業務辦理轉交至線上辦理,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簡化了辦理流程,給部分客戶帶來了便利,但也致使基層網點的業務數量減少。針對這一情況,銀行要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業務辦理模式的確立等方式,整合現有資源,致力于線上線下業務水平的共同提高,平衡兩種模式的業務量。會計作為基層網點的業務主體,銀行內部要針對會計業務健全會計管理體系,并實行前后臺業務分離模式,將會計審核業務和記賬業務分別進行,并構建有針對性的管理模式,增強管理體系業務的針對性。銀行要針對審核和對賬兩種不同業務,構建不同的管理體系,針對審核工作,逐步完善審核標準,加大審核力度,在原有的審核標準上補充和完善;針對對賬業務,要與開戶企業簽訂合同,并做好對賬工作,增強對賬業務的高效化和全面化。
(四)構建“三位一體”監督體系,加大風險排查力度
銀行要強化內部審計模式,監督中心則要及時監督柜面的操作情況,形成以內控評價、專項檢查、事后監督為主的“三位一體”檢查體系,并對柜面操作的事前、事中和事后進行全面監督,加大風險排查力度,推動監督體系落實到具體的監督工作中。此外,銀行積極借助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構建完善的風險預警模式,針對不同等級的風險,構建不同等級的風險預警模式,為監管工作在業務前、中、后的開展,提供預警參考。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銀行基層網點會計風險防控對銀行的可持續發展具有決定性作用,銀行要借助技術手段,對會計記賬、審核業務構建有針對性的風險預警、管控和監督體系,將風險管控工作貫穿于會計業務辦理的全過程,增強銀行的風險防范能力。
參考文獻:
[1]劉曉哲.銀行基層網點會計操作風險防控對策分析[J].湖北農機化,2020(01):24.
[2]邢媛媛,穆香玲.發揮網點會計管理者作用,防控銀行操作風險[J].中國市場,2007(14):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