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的背景下,城市人口密度快速增加,城市土地資源短缺問題越來越突出。為了有效緩解城市用地壓力,一方面,要加大對土地資源不動產登記管理的工作重視力度;另一方面,要重視土地利用轉型工作的開展,實現土地資源的科學合理利用,提升土地資源利用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基于此,本文主要探究土地利用轉型與土地資源不動產登記管理的關系以及強化措施,希望為相關人員提供有效參考。
關鍵詞:土地利用;土地資源;不動產登記
隨著土地資源利用不合理情況不斷發生,土地資源的浪費以及土壤污染問題越來越突出,嚴重影響社會生產建設活動的開展。為了實現對土地資源的科學合理開發和利用,避免土地資源出現浪費,要改變與創新原有的土地利用模式,加大對土地利用的改革力度,嚴格管控土地資源不動產,做好土地資源不動產的登記管理工作,全面提升土地資源的利用效果。
一、土地利用轉型與土地資源不動產登記管理的關系分析
土地資源不動產登記管理工作的開展主要依據社會的發展現狀,結合當地發展的具體需求,科學合理的管理土地資源。一方面,要考慮土地資源利用的合理性;另一方面,要從政策法規以及制度方面考慮土地的使用形式。土地利用轉型工作的開展主要是以實際情況為依據,進一步提升土地利用的經濟效益。不動產登記管理工作的開展主要是發揮制度、法規的作用和價值,并在土地資源利用轉型的過程中充分發揮政策的導向作用。
目前,在城市建設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土地利用轉型為土地資源不動產登記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新的思路,進一步創新了土地資源管理模式。二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只有利用二者的關系,才能實現土地資源的科學合理配置,進一步發揮土地資源利用率。
二、強化土地利用轉型與土地資源不動產登記管理的措施
(一)加大對土地流轉制度的規范化實施力度
在土地資源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中,為了確保土地分配更加科學合理,一般在劃分和管理方面會采用土地三權分置制度。在土地管理政策中,土地三權分置制度作為主要的構成部分,對建設用地的流程進行了充分概括。現階段,在城市化發展步伐不斷加快的背景下,農村勞動力逐漸向城市轉移,增加了農村土地承包流轉發展的速度。隨著農業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創新,在未來發展過程中土地資源經營也成為重中之重。為了全面落實后期的土地流轉工作,要吸收和借鑒先進的經驗,全面掌握當前各地區工作開展的實際情況,并在此基礎上開展規模化經營。基于此,農業經營主體要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嚴格落實相關的規定和要求,合理利用土地資源,促使土地流轉工作向規范化方向發展,為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加大各方的持續合作力度
目前,土地退化的問題越來越突出,為了實現土地利用的快速轉型,需要各方積極參與,充分發揮各方合力。要在土地資源管理過程中構建可持續的管理模式,可以從如下內容入手:
首先,科學構建土地治理模式,確保采納的土地治理模式具有很強的靈活性和包容性,促進各部門在落實相關制度以及政策法律的過程中具有高度協調一致性,避免各部門出現土地治理權力分散、土地治理權利不明以及制度條塊分割問題等。
其次,科學制定和實施綜合性解決方案,相關部門要通過對規劃、數據的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礎上制定可行性方案。
再次,借助先進的技術實現土地資源管理手段創新。要充分發揮先進的云計算技術以及遙感服務技術和移動技術的作用,不斷提升土地治理的效果和質量,進一步強化土地資源管理的實效性。
最后,要加大對可持續發展以及土地資源的投資力度,實現土地資源利用的價值。
(三)加大土地執法監察工作的落實力度
在土地資源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中,為了順利實現土地利用轉型,要進一步加大對土地執法監察工作的落實力度。第一,完善土地法律法規,通過與基層執法人員以及人民群眾的溝通和交流,全面收集基層執法人員的建設性意見,并在此基礎上合理制定執法監察法規,確保執法監察法規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為了進一步強化執法效果,還要加大對先進執法手段的引進力度,為執法工作的高效開展提供有力保障。
第二,細化土地執法標準。現階段仍存在部分土地法律欠缺明確的執法履職標準,因此要根據實際情況進一步細化執法標準,明確執法人員的職責范圍,促使在落實工作的過程中嚴格履行自身的職責,使執法人員以更好的狀態投入到工作中。
第三,健全執法審查機制,制定更加完善的行政處罰備案審查制度,需要單位法制機構對重大行政執法單獨審查后,行政機關才可以集體討論和決定,如果重大行政執法沒有進行獨立審查或獨立審查后存在不同的意見,都不得擅自進行行政處罰,同時,完善和健全部門內部備案審查工作機制,實現法律機構和執法機構的有效銜接,明確內部分工,在實際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嚴格落實重大行政處罰備案審查制度。
第四,加大對執法人員的培訓力度,重視執法人員綜合素養的提升,通過培訓工作的開展,組織執法人員學習相關的法律知識,以真實案例為載體,引導執法人員共同交流討論執法監察過程中存在的不足,進而做到科學執法和規范執法。
第五,開展透明公開的執法工作,執法機關通過多元化的網絡渠道將土地管理執法過程公開,實時公布行政處罰決定書,充分發揮民眾的監察作用和價值,讓執法工作接受社會的全面監督,不斷強化執法的公正性和公開性。
第六,規范相關的案件審理流程,嚴格設計自由裁量權利行使范圍,參與案件討論的所有成員都要積極表達自己的意見,并在案卷中準確全面的錄入,嚴格落實依法執政,開展案件巡查工作,科學規范其中存在的土地違法行為,加大對優秀執法經驗的借鑒力度,不斷提升執法的規范化水平。
(四)重視人員業務素養的提升
在土地資源不動產登記管理工作落實的過程中,管理人員作為主體,自身的業務素養直接關乎工作落實的效果。目前,部分管理人員對工作缺乏正確的認知,管理理念較陳舊,自身具有的專業能力和專業知識不能滿足工作的要求,這就不利于工作的有序開展。
基于此,為了促使土地管理工作高效有序開展,要加大對管理人員的培訓力度,重視管理人員專業水平和專業素養的提升,全面提升土地資源管理的有效性。相關單位要通過學習培訓活動的開展,促進基層管理人員學習更加豐富的專業知識,強化自身的專業技術能力,研究和分析各類減政便民措施的制定和實施特點,促進管理人員根據專項整治相關工作的開展需求,進而發揮管理人員的作用和價值,實現土地資源的科學合理規劃和利用。同時,管理人員要學會分析土地流轉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學會利用法律手段為人們的合法權益提供有力保障,不斷提升管理人員的綜合素養。
(五)發揮政策作用,合理構建生態產業體系
土地資源不動產登記管理工作在開展過程中要充分發揮產業用地政策的作用和價值,不僅包括土地利用計劃和用途管制,還包括集體建設用地利用和國有建設土地供應等內容。要遵循自然地理規律,科學配置土地市場空間,政府要在土地資源的出讓環節、利用環節以及不動產登記環節,充分發揮宏觀調控作用,在限制雙高產業用地需求的同時,重視綠色能源產業用地以及新產業用地,建立以綠色能源產業用地為主體,大力發展上下游產業的生態產業體系,進一步擴大生態產業規模,提升生態產業質量。此外,要充分發揮土地政策的作用,激活農村集體土地市場,實現土地市場建設的城鄉統一化發展。
(六)重視土地整理工作的開展
為了實現對土地資源的科學合理利用和開發,要進一步解決其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重視土地整理工作的開展,首先,負責人員要針對未使用的土地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開展相關的整理活動,并時刻關注土地資源的利用率,避免一昧追求利益,過度開發和利用土地資源,引發更多的土地問題,這需要進一步提升土地整理工作的有效性。
其次,根據農村人口的遷移情況,不斷調整和優化土地管理模式。
最后,通過綜合考察當地資源條件,針對土地資源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常見問題制定規劃,確保滿足當地經濟發展的需求。此外,負責人員要按照流程處理和應對存在的問題,保障人民群眾的利益不受損失。
(七)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要促進土地資源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實現土地的內容轉型,還要進一步健全和完善相關的社會保障體系。
第一,結合農戶的生活保障問題建立社會保障機制。在建立生活保障體系的基礎上,為農戶繳納各種保險費,例如,養老、醫療、失業等保險,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滿足就業需求,在吸引更多青壯年回到自己家鄉創業的同時,實現土地資源的最大化利用,進一步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率。
第二,科學建立城鄉互動一體化戶籍制度。現階段,大部分的青壯年農民進城務工,受到戶籍身份的限制,他們不能更好地享受到城市的醫療和教育,這嚴重制約了城鄉一體化的發展。基于此,政府要進一步改革戶籍制度,在居住、擇業和教育方面賦予農民自由的權利,為城鎮就業農民的子女提供一定的教育保障。
第三,進一步完善土地租賃制度。通過企業的大力投資,推動農業向產業化方向發展,為當地農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實現土地利用率的不斷提升。
第四,做好糧食補貼工作。通過科學合理解決方案的制定,降低非糧化傾向問題發生的概率,政府充分發揮自身的監督作用和職責,根據糧食交售的數量開展針對性的補貼。
第五,重視非糧產品和糧食產品產生的效益,采取針對性措施縮小二者之間的效益差,確保價格的合理性,為糧食的穩定生產提供有效保障,進一步提高土地收益。
(八)重視土地集約節約利用工作的開展
要實現對土地資源的科學合理調控,第一,可以采用價格機制的方式增加土地集約利用的動力,比如征收耕地占用稅方式、征收城鎮土地使用稅方式以及征收土地增值稅方式,還要科學規劃城市土地,合理布局城市用地,在分析和研究空間限制因素的基礎上,根據土地的具體用途,進一步緩解城市的用地壓力,從而提升土地利用率。
第二,定期普查存量建設用地資源,采取針對性的措施盤活存量土地資源,堅持長遠集約利用的原則,合理布局現有的建設用地和耕地資源,在促進生產經營活動順利有效開展的同時,有效控制建設用地的總量,實現對土地利用結構的完善和健全,進一步提升建設用地的利用價值。
第三,堅持耕地紅線,嚴格控制耕地占有量,針對利用效率低以及閑置的土地資源,加大整合力度,提高閑置土地的利用率。針對建設用地和城市地下空間科學利用,規劃利用率較低的城市土地用途,進一步提升土地資源管理的效果,為土地資源轉型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社會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土地資源作為不可或缺的基礎,與人們的日常生產生活有著緊密的關聯性。目前,在土地利用開發過程中還存在著諸多不足和問題,未能實現土地資源的科學合理利用。為了進一步提升土地資源的利用率,要開展土地利用轉型工作,嚴格控制和落實土地資源不動產登記管理工作,不斷提升土地資源的利用價值,實現土地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志偉,李帥,鄭樂.新時期土地資源管理與土地利用綜合規劃研究[J].農家科技(下旬刊),2021(02):256.
[2]趙婷婷.土地利用轉型與土地資源管理的實踐做法之研究[J].福建質量管理,2017(19):37.
[3]王蕓.新形勢下土地資源管理與土地利用轉型研究[J].城鎮建設,2020(02):142.
[4]許潔.土地利用轉型與土地資源不動產登記管理存在的問題及策略[J].商訊,2019(20):179.
[5]王文娟.簡述新形式下如何加強不動產登記與土地管理[J].中國科技投資,2017(31):243.
[6]劉曉.不動產統一登記對土地管理的影響[J].締客世界,2021(07):276.
作者簡介:黃艷(1981),女,湖北省洪湖市人,本科,工程師,從事土地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