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龍
在初中階段教育教學中,體育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能夠有效提升學生身體素質,讓學生擁有更良好與強健的體魄加入到學習中,調整學生學習身心狀態,降低學生在學習中受到的壓力,以此切實提高學生各科學習有效性。在此基礎上,初中階段體育教師一定要對自身教育教學方式進行創新,保證提高體育學科教育教學質量。本文則是針對初中階段體育課堂教學開展對學生起到的重要性進行論述,分析初中體育教師該如何才能創新與提升體育教學方式,通過體育課堂教學,幫助學生鍛煉身體,有更多精力可以投入到學習中。
初中教學中體育學科教學起著不可替代作用,肩負著重要職責與使命。組織學生進行體育學習不僅能強化其對體育知識以及技能的掌握,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做到傳承體育精神,進而對其體育素養進行充分培養。體育教師應明確該學科開展教育教學的關鍵意義,充分反思現代初中階段體育教育教學現狀,通過持續創新體育教育教學方式,為學生創設高質量體育教學課堂。不過有些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依舊使用傳統教學方式,課堂十分枯燥、單一,導致學生失去體育學習興趣,不能進行充足的體育鍛煉。所以教師應堅持創新,培養學生課堂注意力和專注度,提高學生體育學習興趣,激發現代初中生運動動力,讓學生可以在長時間的體育學習和鍛煉中了解體育學科本質,進而產生熱愛之情,以健康向上的心理去面對學習與生活。
1 創新初中體育教學,提升體育教學質量作用
1.1 體育可以讓學生具有堅強意志
素質教育是現代教育的關鍵主題,在該教育背景下,學生不僅要學會大量知識與技能,還應具備堅強的意志力。而體育課程,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鍛煉身體,實現強身健體目的,也可以對學生意志進行培養。利用運動,促使學生身心都能得到充足的鍛煉,對其意志進行充分的磨煉。相關心理研究證明,在學生的不斷發展中,具備堅定意識之人,其未來成就更加不可估量,但這種意志都是通過不斷磨煉,才可以鍛煉出來的,開展體育運動,則是最為常見以及科學和合理的方式。
初中階段良好體育教育可以對學生樂觀生活態度進行培養,促使學生在遭遇事情的時候能夠以正確的心態面對、處理,不會方寸大亂,同時還能夠提高學生身心實際承受能力。尤其是當學生進入社會之后,他們就踏入了另一個世界,所以只有讓其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以及身體素質,才可以隨時隨地接受各方給予的洗禮。體育教師還需關注學生本身的個性化發展,為其培養自信心。另外在進行體育鍛煉時,許多體育運動項目都需要學生以團體的形式合作完成,這樣就能夠對學生的責任心以及合作精神進行培養,同時學生在運動完成時取得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不是別的學科能給予的。在實際體育運動中,不同運動項目尤其不同的運動方式,需要遵守的規則也就不同,強化體育教育可以讓學生學會遵守規矩,養成良好習慣,特別是在法治社會下,所有的事情都是受法律約束的,因此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應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制定出相關制度規則,以此強化學生遵守規則意識,讓他們可以在社會中立足。
1.2 培養學生體育精神
初中階段學生其心理與生理都正處于成長時期,也是積累知識的重要階段。該階段學生十分喜歡參加各類文體活動,促使其能在完成緊張學習之后,能在休息時適當地放松身心。尤其是現代很多00后學生,都是家中的獨生子女,家長對于他們的心態,就像是捧著寶貝,就怕磕碰了,很多時候更是對學生言聽計從,稍微大聲說一句都舍不得,就更不用說打罵了。而這就導致學生在寵溺中逐漸養成了“公主抱”“王子病”,總是以自己為中心,別人都應該圍著他們轉,致使學生逐漸脫離集體,成為了一個個獨立的個體。面對這種情況,體育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對體育教學課程進行調整,在實際教學中融入合作精神方面相關的教學內容,突破學生之間存在的壁壘,讓其融入集體,提高班級團結性。在學校的體育運動會中,學生也能感受到什么叫做努力奮斗和堅持不懈的體育精神,這對學生未來良好發展有著十分巨大的好處。
1.3 在體育活動中鍛煉身體
健康才是學生未來發展的基礎與資本,若是學生沒有健康的身體,那么一切都是空談。尤其是初中階段學生,其身體正處于成長的黃金階段,面對新時代考驗,他們最主要的是要有一個健康身體,促使其能有充足精力去面對和接受考驗,勇于克服困難,從而持續前進。學生作為祖國未來發展建設的中流砥柱,他們應肩負起自身責任,學會承擔建設祖國的重任。而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采用多元化教學方式,組織機械能各類體育活動,給予學生參加各類體育活動的機會。所以,在初中教育中,體育教育作用不可忽視。作為學生應轉變自身過去錯誤的學習理念,積極主動參與各類體育活動,充分進行鍛煉,進而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讓學生擁有好身體,可以在未來更好地建設祖國。另外在班級體育活動中,教師還應多讓學生之間進行合作,或是通過小組競賽的方式,強化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進一步增強班級凝聚力。不過這種活動班級學生應一同參加,若是條件允許,教師可以讓兩個班級一起進行競賽,以此激發學生團隊意識與好勝心,促使其自覺融入到集體中,在實現鍛煉身心的同時,也能讓班級更具向心力與凝聚力,建立良好班風,使班級能形成良好學習氛圍。
2 初中體育教學現狀
2.1 忽視初中體育教學,致使教學質量不佳
受傳統教育理念影響,致使現代學生與教師都比較忽視體育教學,經常會出現文化課占用體育課的情況,雖然伴隨新課改政策的施行,這種情況已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新課改施行不僅是對學生文化課程進行改革,同時體育教育教學方式也需進行相應創新與改革,把文化教學以及體育教學進行結合,以此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減少其在文化課學習中的壓力。作為體育教師也應明白體育教育重要性,提高自身教學效率和質量,從而對體育教學方式進行有效改革創新。
2.2 教學方式過于守舊,無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現代體育教學現狀是值得教師進行思考的,即便是教學經驗豐富的資深體育教師,其使用的教學方式依舊十分守舊、傳統,導致學生缺少學習興趣。有些教師雖然將體育知識原理講述得非常明白,但學生就仿佛被安裝了“屏蔽器”,不能良好接收教師講解的信息。所以教師應持續對體育教學方式進行創新,例如使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設備對課程教學進行豐富,重視提高學生體育學習興趣,這樣才能構建高效教學課堂。
2.3 體育教育缺少實踐指導,學生進行體育鍛煉不夠充分
體育教師主要目標,不僅要為學生講解體育知識,還需對學生的體育實踐能力進行培養,保障理論教育能良好過渡到實踐教育,而這也成為當前許多體育教師需面對的問題。體育教師應融合體育學科教學內容與目標,以適合學生學習,方便學生理解的措施,持續對課堂實踐進行指導練習,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其中,在理解體育教學理論知識情況下,又可以得到充分實踐鍛煉,從而提升學生體育學科綜合素養,實現提高體育教育質量的目的。
2.4 課程教學資源缺乏,導致教學質量無法提升
在現代初中階段體育學科教育中,缺少課程教學資源是常態,主要是因為體育教育教學活動組織舉辦十分隨意,會對學生體育學習積極性造成不小打擊,繼而致使體育教師進行創新教學活動時,缺少內在動力,使創新教學較為形式化,體育學科課程教育教學質量也持續降低。雖然現代初中階段教學創新教育理念持續提高,但因為有些學校缺少資源,導致校方在體育課程教育教學中缺少創新保障。另外,和教學設備也有很大關系。目前有些學校體育教育教學器材設施太過陳舊,缺少安全保障,體育教師不能有效開展針對性體育教學,進而致使在實際教學因為實踐教學不足,出現各種問題,無法滿足學生體育學習需求,這對于提高初中階段體育學科教學質量十分不利。
2.5 缺少創新體育教學的評價機制,導致體育教學價值難以發揮
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學活動以及教學模式和課堂活動是影響體育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的關鍵因素,縱觀現代初中階段體育課堂教學,對體育教師創新教學模式進行評價,還處在局限階段,缺少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致使創新體育教學實際價值不能得到充分體現,對創新體育課堂實際教育效果造成不良影響。
3 創新初中體育教學有效措施
3.1 強化師生互動,創設良好教學氛圍
初中階段體育教育教學中,作為教師,應注意加強和學生之間的良好互動,突出學生主體地位,通過持續拉近和學生關系,提高學生學習熱情。體育教師可以針對現代體育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把新型教學方式融入到體育教學中,這樣不僅能彰顯學生主體地位,還可以提升學生體育學習積極性,加強師生親密性。
比如,體育教師在組織進行羽毛球教學的時候,就可以把學生分組,讓其進行小組比賽。比賽初期,體育教師應先為學生講解清楚羽毛球打球與比賽的技巧與規則,使學生能夠在競賽中逐漸深化知識記憶。之后,體育教師就能夠結合學生競賽時的實際表現開展針對性講解與指導。若是個別學生不能跟上教學進度,或是運動技巧掌握得不夠充足,體育教師就可以用單獨輔導或是組隊輔導的方式,為學生詳細講解運動技巧以及動作,進而確保所有學生都可以靈活應用所以的打球知識與技能。除此之外,體育教師還能夠把問答式溝通方式結合到體育教學中。利用把羽毛球知識當成主題,組織快問快答,以此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溝通,讓學生可以在思考問題以及回答問題時充分掌握和應用相關知識,從而提升學生體育知識學習效率,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能獲取成就感與榮譽感,這樣學生才能更熱愛體育運動。
3.2 結合教學實際,構建良好師生關系
體育教師在創新體育教育方式時,應對師生關系構建予以重視,而和諧良好的師生關系是確保體育學科教學效果的關鍵因素,兩者之間,一般都會有以下問題。例如初中學生因為心智并沒有完全成熟,所以自律性也相對較弱,在戶外課堂中較為散漫,所以有些體育教師為能方便管理,會稍微嚴厲一些,但因為有些學生自身運動能力本就比較弱,受到教師影響,在畏懼之下難免會影響運動效果。為能有效解決該問題,體育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把體育教學中傳統的傳授型授課改變為傾聽性授課,對于課堂中比較有難度的動作,教師需及時對學生進行指導,幫助學生能夠精準完成體育運動技術動作,結合學生實際身體協調性以及教學實際情況,為學生適當減少運動難度。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也會伴隨教學愈加融洽。所以教師應在理解與尊重基礎上,開展教學。
3.3 加強游戲教學,增強體育教學趣味性
初中階段學生剛剛步入青春期,對于外界的各項事物都有著非常強烈的好奇心,并且也十分愛玩愛鬧,不能長時間把注意力集中到某件事情上。若是想獲取比較好的教學效果,體育教師應靈活應用該階段學生個性特征,把需要學習的體育知識融入到相應體育游戲中,這樣既能夠加強運動項目有趣性,也能提升學生體育學習興趣,引導其進行自主探究,切實提高學習效率。
比如,體育教師組織學生學習籃球運球的時候,就可以將一整塊籃球場當做游戲場地,讓學生在游戲場地中開展運球接力比賽,利用競賽游戲的方式,使學生能體會到體育游戲的趣味性。另外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不同小組,每個小組分六名學生,讓其中四人站在籃球場四角,剩下兩名學生站在籃球場中心點上。若是那組學生能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接力,那么該組學生就算獲勝。需注意的是,學生在運球時,不能讓球跑出球場,也不能離開學生掌控。要是籃球飛了或是跑出球場,運球的學生就要從自己的起點重新出發。單純的比賽或許可以自己激發學生興趣,但趣味性不足,與此同時教師需制定競賽相關獎懲制度。例如,勝利小組學生可以決定對方小組學生需要接受的懲罰是什么,這樣不僅能提高教學趣味性,激發學生勝負欲,還可以滿足當代學生好奇心。這種教學方式相比傳統灌輸式教學,實際教學效果不僅十分顯著,還能夠提高學生體育素質。
3.4 以信息技術,創新體育課堂教學
體育教師在開展教學前,首先就要明確現代初中階段體育學科教學不足與現狀,為有效提升體育課堂教育質量,體育教師應打破傳統教育限制,可以將現代信息技術融入到教學中,作為教學輔助,以此促使體育課堂教學效果更加精彩與多元化,提升學生進行體育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習效率,進而實現有效教學。
比如教師在教體操技能時,其關鍵教學內容,就是讓學生學習和了解前滾翻這個動作的技術結構,進一步掌握動作要領,對自身力量可以進行充分控制,在具有一定爆發力情況下,還能提高學生身體協調性。而學生通過學習相應體操動作,練習前滾翻,則是可以提高自身安全意識,并具備一定自我保護能力等。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通過現代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體操技術在平時生活中的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如何應用所學體操在突發狀況下化險為夷等。促使學生了解學習體育不僅能做到強身健體,還可以在意外狀況下進行自救或是他救。充分的體育學習和實踐,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夠鍛煉學生膽識以及隨機應變等能力。
3.5 豐富體育課堂活動,開展針對性教育指導
為在初中階段體育教學中打破傳統教育限制,持續創新體育教育方式,加強體育教學有效性,教師應融合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豐富多樣的體育活動,促使學生在體育活動中能受到針對性教育與指導,進而提高學生的體育綜合素養,為學生創設高質量體育教學環境。
比如以“踢花毽”這項活動為例,在初中階段的體育教學中,民間體育是其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踢花毽更是好幾代人的美好童年。體育教師組織學生練習踢花毽,可以鍛煉學生的腳內側以及腳背的力量,當學生能掌握好動作要領,能自由控制發球力度,就可以靈活踢毽子了。這項運動本就具有很強的趣味性,可以有效活躍體育課堂教學氛圍,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加到活動中,鍛煉學生身心,讓其感受到體育活動的有趣性。除此之外,體育教師還能組織學生開展踢花毽競賽,根據運動的動作要領,教師和學生一起進行接力比賽。首先教師應將學生分組,再讓學生開始踢毽子傳遞,每次傳遞都有要求,從第一個人開始,第一個學生傳給第二個學生,第二個學生傳給第三學生,以此類推。傳遞中還能夠加入花式動作。利用團隊協作的方式完成游戲,不僅可以讓學生迅速掌握動作要領,同時還能熟悉該項運動,在游戲競賽中感受到體育精神,學會堅持不放棄與團結協作。并且教師教學生踢花毽,對于我國民俗文化,也具有很重大的意義,能夠有效傳揚我國特色文明,發揮體育教學意義,從而做到提升體育教育質量。
4 結束語
現代初中階段體育教師,因為受新課改政策不斷推進影響,傳統教育教學方式已經不能切實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同時也無法達到進行體育教學的目的。所以體育教師一定要對教學方式進行持續創新,利用對課程內容與形式的創新,增強在課堂教學中和學生之間的有效交流與溝通,甚至還能夠科學合理引入體育游戲等,加強體育課堂教學成效,從而有效提高現代初中體育課堂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市港城實驗學校初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