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文益 房巍慧 干瑩瑩
摘要:在當今的產業融合時代背景下,各地的休閑農業旅游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但是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使得很多地區的休閑農業旅游都存在一定的發展問題,從而難以獲得理想化的發展成效。基于此,本文便對產業融合背景下的休閑農業旅游發展策略進行分析,包括產業融合與休閑農業旅游概述、產業融合背景下的休閑農業旅游發展主要問題及其主要的發展策略。希望通過本次的分析,可以為當今我國各地的休閑農業旅游發展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休閑農業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策略
產業融合是我國當今的一種新型產業發展模式,在該產業模式的帶動作用下,我國的旅游業也實現了進一步的創新發展。尤其是休閑農業旅游產業,更是受到了各個地區的廣泛關注。但是由于休閑農業旅游在我國的發展時間比較短,且沒有先進的發展經驗以供借鑒,所以在具體的發展過程中,休閑農業旅游也面臨著很多的問題,比如旅游產品特色單一、旅游文化挖掘不足、基礎設施不夠完善、服務質量有待提升、營銷渠道有待拓展等。為有效解決這些問題,讓休閑農業旅游得以良好發展,各地區與相關單位就應該結合實際情況,對一些科學、合理且有效的發展策略加以合理應用。通過這樣的方式,才可以充分發揮出產業融合的優勢,讓休閑農業旅游進入到正常的發展軌道,從而為休閑農業旅游的發展與區域經濟的進步奠定堅實基礎。
1 產業融合與休閑農業旅游概述
1.1 產業融合概述
所謂產業融合,就是讓產生先后不同、結構層次各異的工業、農業、服務業、知識業以及信息業相互滲透到同一個產業、產業鏈以及產業網中,達到一種相互包容、共同發展的效果,以此來實現產業形態和產業經濟的融合發展。雖然不同國家、不同學者對于產業融合的概念解釋有所不同,但是就本質而言,產業融合都是通過技術的創新和制度的創新,讓不同產業中的不同部門,或同一產業中的不同企業實現相互滲透,使其不再有清晰的邊界,從而跳脫出固有的發展模式,在相互融合、相互支持作用下逐漸形成更多新的內容與屬性,從而達到更好的動態發展效果[1]。
1.2 休閑農業旅游概述
所謂休閑農業旅游,就是將農業生產作為基礎,將農業、林業、牧業、漁業等融合到一起,再將淳樸的農村文化作為依托,對農業資源、村落環境以及田園風光等加以合理利用,從而發展成的一種新的休閑、娛樂、游覽業態。目前,休閑農業旅游已經成為我國農業發展中的一項偉大戰略,通過休閑農業旅游的發展,可實現我國農業發展模式的良好轉型,同時也可以進一步推進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讓農民的收入來源得到進一步拓展。這對于農村經濟、環境、產業的發展以及小康社會的全面構建都具有非常顯著的促進作用。另外,休閑農業旅游的發展也可以進一步滿足現代社會群眾對于體驗農業、享受自然、回歸傳統等方面的實際需求,從而為當今社會旅游業的發展與人們精神生活的豐富提供更多價值。
2 產業融合背景下的休閑農業旅游發展主要問題分析
休閑農業旅游是在近年來產業融合背景下所提出的一個新的農村旅游業發展戰略,因其發展時間較短、實踐經驗不足,所以難免會存在一定的問題。就目前來看,休閑農業旅游在產業融合背景下的主要發展問題包括五個方面,第一是休閑農業旅游產品特色比較單一;第二是休閑農業旅游文化挖掘不足;第三是休閑農業旅游基礎設施較差;第四是休閑農業旅游服務質量不高;第五是休閑農業旅游營銷渠道有限。以下是對休閑農業旅游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所進行的分析:
2.1 休閑農業旅游產品特色單一
就目前的很多地區休閑農業旅游發展來看,產品特色單一都是最為突出的一個問題。通常情況下,各地區的休閑旅游者僅僅為農家樂的形式,游客在農家樂也僅僅能夠觀賞一下田園風光,或體驗一些采摘農產品等活動。在這樣的休閑農業旅游形式下,由于各地的農業旅游產品都比較單一,并不具備足夠的農業特色甚至地方特色,便導致了很多休閑農業旅游景區千篇一律,難以滿足游客的實際休閑農業旅游需求,游客的回頭率也比較低。這對于休閑農業旅游行業的發展以及區域旅游經濟的提升都將造成很大阻礙,同時也不利于產業融合背景下的農村經濟、文化和旅游產業發展。
2.2 休閑農業旅游文化挖掘不足
休閑農業旅游帶給游客的不應該僅僅是身心的放松和愉悅,同時也應該使其充分感受到獨屬于農村的一些文化和風情,這樣才可以讓久居城市的人們真正感受到田園生活的美妙。但是就目前很多地區的休閑農業旅游來看,其文化挖掘依然存在明顯的不足。在這樣的情況下,各種農業用具的來源、農耕文化的發展等,都并不能讓游客全面深入地了解到,很多農耕文化的呈現也只能讓游客“看看熱鬧”,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2]。這種旅游模式不僅難以體現出休閑農業旅游獨特的文化韻味,同時也難以對游客形成足夠的吸引力,從而對區域農業旅游行業的發展與經濟進步造成較大阻礙。
2.3 休閑農業旅游基礎設施較差
雖然當今的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狀況都已經越來越好,但是相比較城市而言,休閑農業旅游景區內的基礎設施建設依然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很多休閑農業旅游景區,雖然交通、水電、通信等基礎設施都已經比較齊全,但是卻依然存在旅游線路和農村交通道路混用、供水、供電質量不佳、通信效果不穩定等情況。除此之外,部分休閑農業旅游景區內的物流質量也存在諸多問題,從而導致游客購買的物品或從此運輸的土特產質量難以保障。這樣的情況也會對游客的旅游體驗造成不利影響,從而影響到區域內的旅游經濟發展。
2.4 休閑農業旅游服務質量不高
由于休閑農業旅游景區內的大多數服務人員都是當地居民,這些居民身上雖然都保持著獨屬于農民的質譜,但是因知識文化有限、服務意識不足,加之很多農民都并未接受過專業的旅游服務培訓,所以其服務質量普遍較低。在這樣的情況下,休閑農業旅游景區的整體服務質量便會呈現出明顯的不足,很多游客都并不能獲得滿意的旅游服務,甚至會有游客與當地服務人員發生沖突的情況[3]。這樣的情況不僅讓很多的休閑農業旅游景區難以留住游客,甚至會給一些游客留下不好的印象,從而影響到景區后續的發展。
2.5 休閑農業旅游營銷渠道有限
對于任何的旅游景區而言,營銷都是一個必然的發展途徑。但是就目前的很多休閑農業旅游景區來看,營銷渠道的有限性也成了其發展路上的最大阻礙。因為大多數的休閑農業旅游景區都比較分散,各個小的景區之間難以形成良好的聯動效應,加之地方旅游部門與相關單位的推廣力度有限,使得這些旅游景區并不能得到良好的營銷,一些休閑農業旅游景區甚至很少為外人知曉[4]。在這樣的情況下,休閑農業旅游景區的發展便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阻礙,區域農業經濟和旅游經濟都難以取得進步。
3 產業融合背景下的休閑農業旅游主要發展策略分析
在產業融合時代背景中,要想讓休閑農業旅游得到良好發展,相關單位與工作人員就需要應用到一些切實有效的發展策略,比如休閑農業旅游產品的多元化發展、休閑農業旅游文化的深入挖掘、休閑農業旅游基礎設施的全面建設、休閑農業旅游服務質量的不斷提升以及休閑農業旅游營銷渠道的大力拓展等。以下是幾種主要的休閑農業旅游發展策略分析。
3.1 休閑農業旅游產品的多元化發展
在當今的產業融合背景下,要想讓休閑農業旅游獲得良好發展,各地區的相關單位與工作人員就需要加大力度進行特色旅游產品開發,使其得到多元化的發展,這樣才可以對游客產生足夠的吸引力。在此過程中,各地可以將農家樂作為一種主要的休閑農業旅游產品模式,但是也不可讓農家樂與其他地區的休閑旅游產品千篇一律。為達到這一目標,首先需要將當地獨特的農村自然風光作為依托,按照當地的實際地域特色和農業生產現狀來建立農家樂,讓獨屬于當地的農村風情和民俗文化都融入其中,從而為游客營造一個溫馨、獨特、舒適的農家樂環境。其次是將當地的一些獨特休閑農業旅游活動項目納入游客的日常活動中,比如農業畜禽養殖、放牧、農產品采摘、農產品加工、釀酒等;同時也可以將一些獨具地域特色和民俗文化內涵的節慶活動納入旅游產品行業中,積極鼓勵游客與當地居民共同參與節慶活動,并采取拍照、錄像或繪畫等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讓休閑農業旅游產品變得更加多元化,也可以為游客帶來更多的樂趣與精神滿足感。這對于休閑農業旅游吸引力的提升、游客精神需求的滿足以及農村旅游業的發展都將十分有利。
3.2 休閑農業旅游文化的深入挖掘
在發展休閑農業旅游的過程中,相關單位一定要對其所在地區的農業旅游文化加以深入挖掘。首先應該以當地的地域文化為主,結合休閑農業旅游景區的實際情況,對原始農耕文化加以深度挖掘,通過影片、展覽館等的形式來呈現給游客,使其充分了解到當地的農耕文化發展。其次是建立各種農具的展示區域和學習區域,邀請專業人士來普及各種農業用具的歷史淵源及其背后的故事,并教授游客使用相應的農具。再次是向游客普及當地的農產品生產制作文化,以故事講述和演示等的形式讓游客充分了解各種農產品的生產加工過程,并邀請游客共同參與到農產品生產制作中。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充分挖掘出各地獨特的農業文化,同時也可以讓更多的游客深入了解這些農業文化,并置身其中,感受和享受濃郁的農耕文化氛圍。
3.3 休閑農業旅游基礎設施的全面建設
在休閑農業旅游行業的發展中,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完全是一項關鍵內容。基于此,各地區一定要完善當地的所有基礎設施建設,讓“硬件”條件符合當今游客的實際旅游需求。首先是進行休閑農業旅游專線的建立,讓游客的旅游通道與當地居民的交通道路分開,從而為游客的進出提供足夠便利。其次是加強休閑農業旅游景區內的水電供應網絡維護,保障供水供電質量,滿足游客在景區內的實際應用需求。再次是加強景區內的網絡設施建設,對光纖通信網絡不斷地進行升級改造,并加強5G無線通信網絡的建設與維護,從而為游客提供足夠滿意的網絡服務。最后是加強景區內的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冷鏈運輸物流的建設,讓游客們的物流運輸需求得以充分滿足,并實現景區內農產品銷量的進一步提升。
3.4 休閑農業旅游服務質量的不斷提升
對于休閑農業旅游景區而言,良好的旅游服務質量也是促進景區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基于此,相關部門與工作人員一定要對當地的旅游服務質量做到足夠重視,并大力進行旅游服務型人才的培養。為達到這一目標,當地旅游部門首先需要大力引進優秀的旅游服務型人才,從而組建一支優秀的旅游服務團隊,為游客們提供足夠滿意的旅游服務。為進一步確保休閑農業旅游景區的旅游服務質量,旅游部門與相關管理者還可以進行相應的獎項設立,比如“年度最受歡迎旅游服務人員獎”“零投訴旅游服務人員獎”等。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讓休閑農業旅游景區中的旅游服務人員得到了更多的旅游服務收益,同時也可以使其旅游服務意識得以良好形成,在為游客提供滿意服務的同時促進當地休閑農業旅游的良好發展。
3.5 休閑農業旅游營銷渠道的大力拓展
在休閑農業旅游的發展中,旅游營銷渠道的拓展至關重要。為達到這一目標,旅游單位和當地的其他部門之間應展開積極合作,對休閑農業旅游景區內的各種資源加以深入挖掘,并通過足夠科學、先進的方式進行推廣,以此來獲得足夠的營銷效果。比如,當地旅游部門可進行官方微信公眾號、微博賬號等的開通,及時更新和推送當地的特色休閑農業旅游信息,以此來吸引更多游客的注意。再比如,可邀請知名旅游博主到當地參與休閑農業旅游,并以直播的形式來為旅游愛好者們呈現當地的農業旅游場景、田園風光等,以此來提升休閑農業旅游景區的吸引力。另外,當地旅游部門和相關工作人員也可以在各大短視頻平臺開設賬號,通過短視頻錄制或直播等的方式來不斷地呈現休閑 農業旅游景區的實際情況,凸顯其田園風情與農耕文化氛圍。通過這樣的方式,便可讓休閑農業旅游景區的營銷渠道得以進一步拓展,吸引更多游客前來旅游觀光、體驗農耕生活。這對于休閑農業旅游景區自身吸引力的提升及其旅游經濟的發展都將起到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
4 結語
綜上所述,休閑農業旅游是當今產業融合時代背景下的一種主要區域經濟發展模式。通過休閑農業旅游的發展,不僅可實現農業、旅游業、文化產業之間的有機融合,同時也可以進一步帶動區域內的各方面經濟發展。基于此,相關部門與工作者一定要對此做到足夠重視,總結其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合理的措施來促進休閑農業旅游的發展。這樣才可以滿足產業融合時代的實際發展需求,促進農業、旅游業等各個產業的協同發展。
參考文獻
[1] 周宸.產業融合下貴州休閑農業旅游發展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22(14):35-37.
[2] 劉丹,毛鳳玲.基于產業融合視角的銀川永寧縣休閑農業旅游發展探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2(8):130-133.
[3] 賈珍珍.產業融合下河南省休閑農業旅游發展研究[J].農業經濟,2021(11):24-25.
[4] 宋恒恒.休閑農業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研究[D].廣東省社會科學院,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