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振永 唐佳林







摘?要:網絡類通識課是高等學校在疫情常態化背景下實施通識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該類通識課常常按“線上學時:線下學時=1:1”模式安排教學,所以網課的教學質量是影響整門通識課的教學質量的關鍵。該校依托智慧樹平臺開設網絡類通識課《創造性思維與創新方法》已累計七個學期。基于智慧樹平臺的“期末開課報告”,詳細地整理并分析了每個學期的該校與總體的教學數據,找出了該校網絡類通識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為提升教學質量指明了改善方向。因為以每個學期所有選修本門網課的平均值作為對照標準,所以該相對性比較有顯著的可比性,可用來評價各選課高校的相對性教學水平。隨著慕課平臺及其課程越來越多,學生對慕課質量的期望值越來越高,早期的課程如果不能與時俱進終將會在選課競爭中淘汰。
關鍵詞:智慧樹平臺?通識教育?學情分析?相對性比較
中圖分類號:G43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Analysis?of?Learning?Situations?of?Network?General?Courses?Based?on?the?Zhihuishu?Platform
HUANG?Zhenyong??TANG?Jialin*
(School?of?Information?Technology,?Beijing?Institute?of?Technology,?Zhuhai,??Zhuhai,?Guangdong?Province,?519088?China?)
Abstract:?The?online?general?course?is?an?important?part?of?the?implementation?of?general?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under?the?background?of?epidemic?normalization.?This?kind?of?general?course?is?usually?arranged?to?teach?according?to?the?mode?of?"online?hours:?offline?hours?=1:1",?so?the?teaching?quality?of?online?courses?is?the?key?to?affecting?the?teaching?quality?of?the?whole?general?course.?Based?on?the?Zhihuishu?platform,?this?school?has?offered?the?network?general?course?Creative?Thinking?and?Innovative?Methods?for?seven?semesters.?The?“end-of-term?opening?report”?based?on?the?Zhihuishu?platform?arranges?and?analyzes?in?detail?this?school’s?and?the?overall?teaching?data?of?each?semester,?and?finds?out?the?problems?existing?in?the?teaching?of?network?general?courses?in?this?school,?which?points?out?the?improvement?direction?for?teaching?quality.?All?average?values?of??taking?this?online?course?in?each?semester?are?taken?as?the?control?standard,?so?this?relativity?comparison?has?a?significant?comparability,?which?can?be?used?to?evaluate?the?relative?teaching?level?of?various?colleges?and?universities?with?course?selection.?With?the?increasing?number?of?MOOC?platforms?and?their?courses,?students?have?higher?expectations?on?the?quality?of?MOOC.?If?early?courses?fail?to?keep?pace?with?the?times,?they?will?eventually?be?eliminated?in?the?competition?for?course?selection.
Key?Words:?Zhihuishu?platform;?General?education;?Learning?situation?analysis;?Relative?comparison
通識教育改革已成為21世紀中國大學本科教學及創新型人才培養探索中的一項重要舉措,各高校越發重視通識教育[1]。通識課程教學的質量是世界一流大學本科教育關注的重點;哈佛大學采取“監控-診斷-改進”的路徑,師生作為評價主體積極參與各類評價活動,形成了以提升教學質量為目的、以促進學生發展為根本的通識教育質量評價文化[2]。后疫情時代,在線教育常態化成為趨勢[3]。隨著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的推廣,網絡教學正成為高校實施通識教育的重要載體[4]。基于MOOC理念的區域高校課程共享聯盟的探索和實踐,是推動高等教育信息化發展的重大創新形式[5]。通識課是普及基礎知識的廣度教育[6]。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是提高學生綜合素養最有效的實現途徑[7]。網絡開放課程為地方高校通識教育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使網絡課程在高校得到了廣泛的推廣和應用,但缺乏良好的課程學習評價[8]。
智慧樹平臺是現如今我國發展較為成熟的現代化互聯網教育運營服務商,其特有的“平臺、內容與服務”的運行形式,能夠有效幫助高校引進和開發優質線上課程,并共享名師授課資源[9]。大連理工大學馮林教授牽頭建設的《創造性思維與創新方法》是智慧樹平臺中影響力較大的國家級網課。該課程已經開課14學期,累計選課110多萬人,累計選課學校1000多所,累計互動約700萬次。自2018年春夏學期開始,在該校依托該課程開設了同名的網絡類通識課,累計七個學期,跨越五個學年。因為按該校教務處的要求:網絡類通識課的線上學時和線下學時的比是1:1,所以,網課是網絡類通識課的重要組成部分,網課的教學質量是影響網絡類通識課的關鍵。該文基于七個學期的教學數據做了詳細的學情分析,分別面向每個學期用該校情況與當前學期內所有選修本課程的總體均值情況進行比較,因為這種相對性比較的參考標準是一致的,所以同一個學期內不同高校的教學質量具有顯著的可比性。該文的研究成果有助于發現網絡類通識課存在的問題和相對性差距,有助于完善網絡類通識課的教學評價體系。
1?學情數據統計與分析
由表1可知:
(1)如果定義:選修率=修讀人數÷選課人數×100%,則:所有學期的本校的選修率(均值為99.0%)都比總體的選修率(均值為96.4%)較高。該指標可用來反映“學生選而不修”的情況。
(2)所謂“在線教程完成”是指“以學生完成在線學習進度90%為基準,超過算完成”。如果定義:在線教程完成率=實際完成人數÷修讀人數×100%,則:除2019年秋冬學期之外的其余學期,該校的在線教程完成率(均值為96.7%)比總體的在線教程完成率(均值為94.8%)較高。
(3)除2019年秋冬學期該校的平均成績低于總體的平均成績之外,其余學期的該校的平均成績比總體的平均成績較高或基本相當。該校的平均成績變化規律近似呈“V”形;而總體的平均成績變化規律近似呈“Λ”形。該校的平均成績(百分制)的均值(90.3分)比總體的平均成績的均值(88.9分)較高。
(4)如果定義:成績合格率=合格(≥60分)人數÷修讀人數×100%,則:除2021年秋冬學期該校的成績合格率低于總體的成績合格率之外,其余學期的該校的成績合格率比總體的成績合格率較高或基本相當。如圖1所示,該校的成績合格率變化規律近似呈“W”形;而總體的合格率變化規律近似持平(波動不大)。該校的成績合格率的均值(96.5%)比總體的成績合格率的均值(94.5%)較高。該網課近13個學期的成績合格率的均值為92.9%。
(5)如果定義:成績優秀率=優秀(≥90分)人數÷修讀人數×100%,則:除2019年春夏學期該校的成績優秀率低于總體的成績優秀率之外,其余學期的該校的成績合格率比總體的成績合格率較高或基本相當。如圖2所示,該校的成績優秀率的均值(69.2%)比總體的成績優秀率的均值(62.4%)較高。該網課近13個學期的成績合格率的均值為60.2%。
(6)如果定義:視頻學習時間比率=實際生均觀看時長÷視頻時長×100%,則:除2019年春夏學期該校的視頻學習時間比率高于總體的視頻學習時間比率之外,其余學期的該校的視頻學習時間比率比總體的視頻學習時間比率較低或基本相當。該校的視頻學習時間比率的均值(83.9%)比總體的視頻學習時間比率的均值(103.9%)較低。該指標用來描述學生重復學習網課視頻的情況。該校和總體的變化規律都呈“先降后升再降,但整體趨于上升”的趨勢。
由表2和圖3可知:網課的問答總數雖有波動,但整體呈上升趨勢,說明網課越來越互動化,日益成為師生交流、生生交流的重要途徑。
2?網課問卷數據統計與分析
在智慧樹平臺的“期末開課報告”中共有八個問卷調查問題及其數據。以第1個問題(綜合評價:您認為課程具有通識性,啟發性,課程學習比較有收獲?)為例,統計并分析七個學期的問卷數據。得分的計算公式設定為:
得分=非常同意比率×1.0+同意比率×0.8+一般比率×0.6+不同意比率×0???????(1)
計算舉例:
18年春夏本校的得分:62.2%×1.0+34.8%×0.8+2.6%×0.6+0.4%×0=91.60%
18年春夏總體的得分:72.1%×1.0+23.0%×0.8+3.4%×0.6+1.5%×0=92.54%
同理可以計算其它各項的得分,如表3所示。
根據得分的計算公式,得分的取值范圍是[0,100%](可以取到端值)。規定:[90%,100%]是優秀等級,[80%,90%)是良好等級(右端值取不到,下同),[70%,80%)是中等等級,[60%,70%)是及格等級,[0,60%)是不及格等級。按照該規定,由表3和圖4可知:19年春夏學期和19年秋冬學期都屬于良好等級,其余學期都屬于優秀等級;得分數據整體呈“V”形變化規律。
由表4可知:該校的得分普遍低于總體的得分??傮w的得分雖先降后升,但整體呈上升趨勢。該校的得分呈“V”形變化規律,最近3個學期呈明顯改善趨勢。說明學生對該校的網課教學質量滿意得分達不到總體的均值水平,需要任課教師為此反思并做出改善,如:在防疫常態化的背景下,線下的通識課到課率低是影響通識課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在網絡類通識課的開展過程中,教師應定期查看學習者的學習進度,適時進行干預以提升學習者的學習規律性[10]。
由表5和圖5可知:近13個學期的網課滿意度均值為94.7%,變化呈“先降后升,但總體趨于下降”的規律。這說明隨著網課平臺越來越多、創新創業類課程越來越多,學生的選課機會增加了,學生會比較網課的優劣,學生對網課及其教學質量的期望值也水漲船高,與之對應的失落感也越來越大。
3?結語
在選修率、在線教程完成率、平均成績、成績合格率、成績優秀率方面,該校情況與課程總體情況相比表現較好,但視頻學習時間比率表現較差,這說明該校學生重復看視頻的頻次少和時長較短,仍處于被動學習狀態。網課的師生互動次數、生生互動次數整體呈快速上升趨勢。該校學生對網課及其教學質量滿意得分比課程總體均值較低,這說明線下教學質量會影響線上網課評價數據,線上和線下教學要關聯性發展。隨著網課平臺及其資源、功能的快速發展與升級,創新創業類可供選修的網課越來越多,學生對網課及其教學質量的期望值也越來越高,眼光也越來越挑剔,這也迫使網課建設者們不應該“啃老本”、不應該“故步自封”,應該與時俱進,不斷完善網課的教學設計和資源,不然早年創建的網課課程將會在日益激烈的選課競爭中被淘汰。因為以每個學期所有選修本門網課的平均值作為對照標準,即不同選課高校的對照標準是一致的,所以該相對性比較有顯著的可比性,可用來評價各選課高校的相對性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張澤琪,袁亞輝,竇曼方.西南交通大學通識課程開設現狀調查研究:教師教學評價的角度[J].教育教學論壇,2016(37):79-81.
[2]周寅,汪霞.診斷與改進:哈佛大學通識課程教學質量的監控和評價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7,46(9):118-128.
[3]張琳,武華寶,呂鵬.高校通識教育網絡課程學習績效分析:以山東農業工程學院為例[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20,37(12):165-170.
[4]董良.網絡通識課教學管理論文綜述[J].東西南北,2019(17):224-225.
[5]陳磊,沈揚,周林.區域高校混合式通識課程聯盟建設研究:以江蘇省高?;旌鲜骄吠ㄗR課程聯盟為例[J].中國大學教學,2022(Z1):75-80.
[6]馬昆,王笛.“大健康”環境下運動康復課程融入高校通識教育的探索[J].當代體育科技,2022,12(5):163-165.
[7]孫春.普通高校通識課教育的現狀、問題及對策分析[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0,4(10):3-4.
[8]ZHANG?Z.?Research?on?Learning?Evaluation?of?Online?General?Education?Course?Based?on?BP?Neural?Network.[J].?Computational?intelligence?and?neuroscience,2021:3570273
[9]孫鳳.基于智慧樹和移動互聯網+慕課建設的實踐研究:以我校在線課程互換性與測量技術為例[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2021(10):29-31.
[10]楊秋燕.?大學網絡通識課中學習者在線學習行為投入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9: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