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飛亞


摘 要 “說明的順序”寫作指導可分四個步驟進行,首先是回顧課內所學,整理教材中已學過的說明文的說明順序,從中發現說明順序安排的規律;其次是設置生活情境,讓學生使用順序提示詞,寫一段校園介紹詞;再次聚焦微信,讓學生參照微信功能圖,寫一段微信功能使用說明書;最后再在微信功能使用說明書的基礎上,參照寫作支架,寫一篇微信研究小報告,以學會說明的順序。
關鍵詞 寫作指導 說明順序 生活情境
“說明的順序”是初中語文教材中關于作文學習的一個主題,做好這一主題的教學指導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著手,首先帶領學生回顧課內所學說明文,其次設置生活情境,再次設置微信操作情境,讓學生介紹微信功能,最后讓學生完成一篇研究小報告。
一、回顧課內所學
初中語文教材中的說明文對學生學習“說明的順序”有很大的幫助。比如《中國石拱橋》中所使用的時間順序和邏輯順序,《夢回繁華》中所使用的空間順序和邏輯順序,《恐龍無處不在》所使用的邏輯順序等。梳理這些課文的說明內容和說明順序,形成說明順序整理表(表1),對學生理解說明的順序有一定的幫助。
通過以上梳理可以看到,《中國石拱橋》《夢回繁華》《恐龍無處不有》等課文都用清楚的說明順序有序地說明了所要說明的內容。具體說來,《中國石拱橋》主要采用了時間順序,讓讀者清楚地看到我國石拱橋的發展變化過程,不僅如此,還進一步凸顯了中國石拱橋歷史悠久的特點。從上述例子可以看出,選擇合理的說明順序,有助于充分表現事物本身的特征。《夢回繁華》則采用空間順序介紹《清明上河圖》,這對讀者的閱讀很有幫助。這種幫助主要體現在讀者可以清晰地掌握整幅畫的內容,可以豐富對北宋時期繁華市井風情的認識,更進一步體會到畫面背后的社會歷史內涵。而《恐龍無處不在》雖然是一篇事理說明文,卻采用了從現象到本質的邏輯順序進行寫作,其原因在于用在南極發現恐龍化石這一事實佐證“板塊構造”理論。作者從現象出發,分析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從而得出有規律的認識,這樣的寫作思路十分符合人們認識事物或事理的規律。
綜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說明順序的作用就在于能夠更好地凸顯說明對象的特征,符合人們認識事物或事理的規律。
二、走進校園開放日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日常生活情境指向真實具體的社會生活,關注學生在生活場景中的語言實踐,凸顯語言交際活動的對象、目的和表述方式。”為了使學生在理解說明順序作用的基礎上學會使用說明順序,筆者設置了如下生活情境,并提供相應的寫作小貼士。
【情境】
校園開放日即將到來。假設你是校園引導員,將給嘉賓做相關介紹,請你準備一段200字左右的介紹詞。
【小貼士】
(1)供參考的話題:學校辦學理念、學校發展歷史、校園建筑布局、學校特色活動等。
(2)使用恰當的提示詞。
時間順序的提示詞:過去、現在、將來……
空間順序的提示詞:上面、下邊、前方、后面、左側、右邊、中間、兩邊……
邏輯順序的提示詞:首先、其次,于是、就,因為、所以等…….
在充分了解本次作文訓練的要求、參考話題和“小貼士”后,學生獨立寫作。從上交的作業的情況看,都能很好地理解寫作要求并能恰當運用說明順序。
【示例】
尊敬的各位嘉賓,大家好!
我是校園引導員X X X,很榮幸能陪伴大家走進我們美麗可愛的校園。現在我們站的位置是學校的大門,左邊是我們的小學部,右邊是我們的中學部和行政樓。請大家先跟我往右走。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兩幢樓,右手邊是初中部教學樓,共有五層,供初中部三個年級18個班使用。左手邊的建筑是學校的行政樓。一樓是學校校史館,二樓是學校校史館,三樓至五樓為學校辦公樓。
歡迎各位嘉賓繼續參觀,祝大家有一次美好的體驗!
通過情境的設置和寫作練筆,學生不但加深了對說明順序的理解,也能夠借助情境任務初步學會借助提示詞恰當地運用說明的順序。這為接下去的學習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三、試寫微信功能說明書
在引導學生學會使用恰當提示詞進行說明順序的寫作練習之后,還可以再次設置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在逼真的生活情境中進一步練習寫作順序。為此,筆者設置了如下情境:
70歲的爺爺也開始玩微信啦,他第一次點開微信,面對眾多圖標,不知道該如何使用。請你挑一個圖標,為爺爺寫一段200字左右的使用說明。盡量用爺爺能夠理解的話進行介紹,以幫助爺爺盡快掌握操作要領。
根據寫作訓練要求,學生結合自身實踐情況,分別撰寫了微信功能使用說明書,基本上做到了邏輯清楚,表達到位,達到了寫作目的。
【示例】
爺爺,過年快到了,我教您怎樣在微信里發紅包。第一步,打開微信,您想給誰發紅包,就找到他的微信頭像,您想給哪一個微信群發紅包,就找到那個微信群。第二步,找到您要發紅包的人或微信群之后,用手指在他的圖標上面輕輕點一下,就會出現一個對話框。這時候您會發現,對話框最下面的右邊有一個帶圓圈的加號。第三步,您就用手指輕輕點一下這個加號圖標。于是,您就會看到一個微信功能圖(見圖1)。您會在這個微信功能圖上看到第二排第一個“紅包”圖標。第四步,將“紅包”圖標輕輕點擊一下,就會出現一個“發紅包”的對話框。如果您是發給一個人的,打開一個人的微信,就會出現有三行空格的圖標(見圖2),如果您是群紅包,打開一個微信群,就會出現有四行空格的圖標(見圖3)。第五步,您直接在這些空行上填寫就行了,如紅包個數、金額、備注一行一般默認是“恭喜發財,大吉大利”,您也可以改成其他的祝福語。幾行空格都填寫之后,第六步就是點擊這個紅色的“塞錢進紅包”圖標。點擊之后,會出現一個“確認支付”的對話框。第七步就是點擊“確認支付”圖標,這時候會跳出一個對話框,上面有一個“請輸入支付密碼”圖標。第八步,您把支付密碼輸進去,輸完之后紅包就發出去啦!
從學生所寫的使用說明可以看到,兼顧到了準確性和生動性。所謂準確性是指該生能夠準確無誤地將發紅包的步驟跟爺爺說明清楚;所謂生動性是指該生做到了語言簡潔生動,口語化,能夠讓爺爺快速聽懂,同時做到這兩點是真不容易。
以上幾個步驟層層深入,先是教會學生理解何為“說明的順序”,“說明的順序”有何作用,再是引導學生通過相關提示詞,初步學會寫好說明的順序,再是借助生活情境,讓學生通過寫好說明順序,解決生活中的真實問題。在此基礎上,筆者再布置一個寫作任務,目的在于引導學生通過寫好說明順序,解決現實中較為復雜的研究小報告等寫作任務。以下是筆者所設情境及給學生提供的寫作助手:
【情境】
自2011年面世以來,短短9年時間,微信已然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人們對它也產生了一系列疑問:微信是怎么發展的?為什么這么多人使用微信?微信表情包(或微信公眾號、朋友圈等)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如何使用微信的一些隱藏功能?微信有什么不足之處嗎?
請你選擇一個話題,小組合作,查找相關資料,共同完成一篇研究小報告不少于600字。
【寫作助手】
(1)研究小報告主要包含幾個部分:標題、研究目的(原因)、研究內容、參考文獻等。
(2)研究小報告的撰寫要注意科學性,做到內容明確、邏輯嚴謹、條理分明。比如研究表情包時,可以先確定內容:什么是表情包、表情包發展歷程、產生原因等;再選擇合理的說明順序,例如說明表情包的發展歷程,可以采用時間順序。還要運用一定的提示詞,使文章脈絡清晰。
(3)注意資料的真實性:所查找、引用的資料要真實;及時記錄相關材料及其來源;不能隨意修改材料。
(4)為了更好地說明,可以適當運用說明方法、引用相關數據或圖片等,增強報告的生動性。
相信通過這一情境任務,學生能學會在一個相對復雜的情境下,運用說明順序講清楚任務的前前后后,從而奠定撰寫學術小論文的良好基礎,為接下來的學習積累必要的方法。
通過學習課內文章、設置情境引導學生使用順序提示詞、運用說明順序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大小情境任務,學生不但明白了說明順序的含義和作用,也懂得了如何運用說明順序解決現實中的情境問題,真正達到了學習目的,提高了寫作素養。
[作者通聯:哈爾濱市第六十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