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瓊芳
關鍵詞:小學音樂;德育;課堂教學
在小學音樂課堂上,我們首先要通過有效的德育滲透來促進學生的發展。關注每一個音樂學習細節,并將德育融入到課堂實踐中。通過這種方式,我們不僅可以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還可以幫助他們發現音樂學習的價值,并培養他們的真情實感。在德育教育中,它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促進他們形成音樂素養,并且能夠感受到音樂學習的樂趣。
音樂教師應該明確教學目標,深入挖掘音樂作品的內涵,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在德育的視野下,教師應該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并結合學生的個性和需求,尋求適合的方法,從而讓德育教學變得更加有效。
例如,在進行《長城放鴿》教學時,通過這次課程,能夠幫助學生了解長城的歷史和意義,并培養學生對北京的熱愛之心,讓學生能夠理解和熱愛祖國。教師可以通過使用多媒體工具,展示長城的風光,并講述北京的歷史和地位,以此來激發學生對北京的熱愛,教師在讓學生結合歌曲學習,促進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德育的方向和切入點。
應用多媒體軟件輔助小學音樂課堂,我們可以將更多的科學知識展示給他們,不但能培養審美趣味,還能拓寬他們的眼界,促進他們培養高雅的品格。
例如,在《賣報歌》教學中,教師們應該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讓他們在了解樂曲的同時,深入體會到愛國主義的精神,培養他們的愛國主義文化感情,讓他們在傳唱歌謠的過程中,感受到樂曲帶來的歡樂、痛苦和憤怒。在老師的指導下,孩子將會進入一個美妙的音樂世界,激起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感,并且靈魂也會受到洗滌。
在音樂課堂中,教師可根據曲目內容,利用任務或問題引導小學生合作討論,不但課堂氛圍更活躍,也會讓他們在合作中更好地掌握知識,以受到德育教育熏陶,可促進小學生全面發展。
例如,在《悠揚民歌》一課,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引導小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與討論,課堂氛圍會更活躍,能借此加強德育教育滲透,讓小學生掌握好音樂知識。
音樂實踐活動是幫助小學生加深音樂理解、提高音樂表現力、審美等能力的重要方式,對小學生在音樂領域的發展有直接的影響。音樂實踐活動的形式較為豐富,如何開展音樂實踐活動與小學生音樂水平、能力等發展程度密切相連。
如,《友誼地久天長》這首歌曲,為了引導小學生能夠從內心真正領悟其中的深意,教師可以在演唱、音樂知識教學后,組織他們創編音樂舞蹈,同時演唱歌曲。讓小學生結合自身對同學的情感,大膽用肢體動作以舞蹈形式表達對朋友的熱愛之情。令其形成良好品質,也會促使其音樂表現力、創新能力等良好發展。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將德育與音樂教學結合起來,可以讓課堂更加生動有趣。在課堂上,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德育教學的優勢,通過指導和引導不斷增強學生的情感修養,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讓德育深入人心,從而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
參考文獻:
[1]吳馨貽.小學音樂和德育的融合創新發展策略[J].新課程(教研版),2021,000(044):231.
[2]高文琴.探索小學音樂教學與德育的有機融合[J].寧夏教育,2022(10):39-41.
(作者單位:湖北省利川市第二民族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