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旺
在開展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學時,教師應當更加注重目前新課改的相關要求,融入一些傳統文化的相關內容,這樣才能真正實現深層次的融合與滲透,達到進一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目的。在開展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體現英語的育人價值,落實學生的文化自信以及民族自信的培養。這樣才能更加有效地達到傳承傳統文化的目的,讓學生更加全面地發展。
一、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的意義
(一)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由于中西歷史環境、地域以及風俗習慣等多個方面的差異,導致學生在學習英語的時候常常覺得較為困難。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融入傳統文化的相關內容,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教學之間的不同點以及相同點,而且能夠提高學生的跨文化意識以及交流能力,還能夠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與效果。
(二)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融入與傳統文化相關的內容,能夠提升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認知與了解,讓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進一步把握中西方的文化差異以及文化特征,達到幫助學生增強文化自信的效果。學生不僅能夠從自身的文化價值來理解他國的文化,而且能夠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學生審美能力以及文化內涵兩個方面的提升,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目前初中英語教學的現狀
英語是一種交流工具,作為一種載體,也傳播著國家的精神與文化。自從我國改革開放之后,英語成為一種普遍需要學習的語言。對于初中生來說,英語是必學科目。但是由于不少教師常常側重于語言功能方面的傳授,并不太重視對于文化的解讀,在教學過程中對于跨文化內容的傳授也不夠全面,這就導致教學缺乏多樣性與趣味性。
(一)教學過程中缺乏較為全面的文化教學觀
由于初中階段學生面對中考的壓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往往將培養學生的應試能力放在第一位。在教學的過程中,大部分教師常常會忽略語言背后深刻的文化意義以及社會意義,忽略語言背后的實際生活以及社交場合等因素,將重點放在詞匯或語法方面的學習上,不利于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
(二)課程內容設置過于單一
不少學校在英語課程設置方面較為單調,而教師常常只通過講授教材來開展課程,作業均是采用統一的教學資源進行,布置的且多為應試作業。這不僅限制了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的培養,而且影響了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三、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提升學生文化自信的策略與方法
(一)注重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
隨著教育教學的不斷發展,一些教師認識到文化培養對于學生非常重要。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融入文化因素,讓學生了解各個國家文化,并通過對比,提升文化自信。例如:當在教學Thanksgiving in the United States的閱讀文章中,教師可先播放樂曲《水調歌頭》來渲染氣氛,并且與學生討論我國傳統節日,包括春節、端午節等。當討論結束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總結,說說這些傳統節日中所包含的中國人特有的情感內涵。接著,教師再與學生一起圍繞著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來進行討論。然后,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并且對比中西方之間傳統節日的不同之處以及相同之處。通過這樣的方式開展教學,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而且能夠提升學生對于自身民族文化的認同感以及自豪感,達到提升文化自信的目的。
(二)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教師可以策劃舉辦一些口語辯論比賽,以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教師要根據之前講授的知識信息設計相關辯題,讓學生在比賽中各抒己見,在激烈的口語對話中發散自己的英語思維。這里必須強調的是,舉辦英語辯論比賽的主要目的并不單純地為了分個輸贏,而是要讓學生學會說、敢于說,讓他們戰勝自己對于口語對話的畏難心理,促使他們的英語表達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最終實現“善于說”。
另外一種有效方法是角色扮演。角色扮演其實也是一種模仿。學生可以根據自己扮演的角色,想象自己所應有的行為舉止,從而增強對角色的實際體驗。在實際操作中,教師可以先播放一些電影片段,再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扮演劇中人物。學生既可以原原本本地復述劇中的對話,也可以臨時加戲,詮釋自己對這一角色的理解。事后,教師在征得學生同意的情況下,還可以把這些表演的視頻上傳至一些影音平臺,讓參與表演的學生得到廣泛的點評。場外的學生觀眾也可以一邊觀看,一邊思考換成自己會如何進行情境對話,讓自己也在思考中得到提升。
(三)開展多彩活動,促進文化認同感的提升
素質教育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當前,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重視課外活動的開展;可跳出課堂,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來幫助學生豐富精神世界。這樣不僅可以達到拓寬學生文化視野的目的,而且可以將實踐活動與課堂知識相結合,加深學生對于知識與文化的理解,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當開展教學時,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以及學習情況,選擇更加符合學生的學習活動,真正讓學生參與到活動過程之中。例如,教師可以通過組織以中國傳統文化為主題的英文朗誦比賽以及演講活動,吸引學生參與其中,從而體會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抒發自己對于中國文化的熱愛與自信,提高教育教學的效果的同時,提升學生的文化認同感。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開展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是非常重要的。這不僅是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還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意義與價值。教師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挖掘教材中的語言文化以及學習內容,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