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亞峰 王群
[摘要] “國勢之強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學。”黨的二十大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指明了方向,也為我國出版業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從出版大國向出版強國邁進提供了根本遵循。新征程是充滿光榮和夢想的偉大遠征,是呼喚人才和智慧的歷史進程。在新時代,加強出版人才隊伍建設是時代之舉、強國之任、行業之需。
[關鍵詞]基層黨建;人才培養;深度融合;三抓;三促;兩品牌;創新實踐
2022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調研時強調:“‘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始終是教育的根本問題。”習近平總書記這一重要論述對出版人才隊伍建設同樣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其中,“為誰培養人”是方向性問題,影響和決定“培養什么人”和“怎樣培養人”。
一、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為誰培養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古今中外,每個國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來培養人的,世界一流大學都是在服務自己國家發展中成長起來的。”這對出版人才隊伍建設來說,就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把立德樹人融入出版人才培養的各個環節,培根鑄魂、啟智潤心。尤其在傳播技術廣泛應用于出版行業各個領域的今天,出版人才培養更應該始終堅持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1],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二、培養政治意識強、項目管理水平高、創新融合能力優的出版人才
“培養什么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培養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人,就是培養社會發展、知識積累、文化傳承、國家存續、制度運行所要求的人。”這具體到出版行業,就要求培養具有堅定信仰、優質品格、工匠精神的人,能夠仰望星空、俯首紙墨的人。要想成為出色的出版人才,其就需要在策劃、編輯、制作、管理、銷售、發行等各個環節下苦功夫、下大力氣[2]。概括來說,優秀的出版人才一定是政治意識強、項目管理水平高和創新融合能力優的出版工作者。
出版人才的第一個衡量標準是政治意識。出版工作是黨的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圖書出版人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出版導向,時刻牢記自己的文化使命和社會責任,服務國家戰略大局,滿足人民精神需要。
出版人才的第二個衡量標準是項目管理水平[3]。從選題策劃、組織撰稿、協調生產、加工進度到營銷策劃等環節是圖書出版流程的全生命周期,圖書出版人需要把控整個圖書出版的進度、成本、質量等,實現圖書按時、保質、保量出版。
出版人才的第三個衡量標準是創新融合能力[4]。在AR/VR、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不斷迭代的今天,圖書出版人必須擁抱科技,順應發展與變化,投入出版融合創新,并在借助新技術的同時打破思維慣性,開拓創新思維,守正創新,勇毅前行,做人類文明的傳播者[5]。
三、構建黨建與人才培養深度融合的新格局
“怎樣培養人?”2021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省榆林市考察時強調:“建好黨支部、選好帶頭人,把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出版社的黨支部是黨在出版社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是連接黨員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在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的新征程上,出版社要扎實抓好基層黨建工作,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加強出版人才隊伍建設,建立和完善思想引領與人才培養、黨建與業務的融合機制,推進黨建與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深度融合[6]。
黨支部是黨最基本的組織,黨小組是黨支部戰斗堡壘的重要支撐點和前沿陣地。出版社黨支部應提升黨小組建設成效,充分發揮黨小組功能,使黨小組成為黨建的活力源泉,有效推動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這既是出版社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關于“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具體舉措,也是出版社落實出版強國建設和加快管理轉型、培養編輯人才的組織保障[7]。
電子工業出版社專業出版黨支部第三黨小組(以下簡稱第三黨小組)把“旗幟鮮明講政治”的根本要求貫穿始終,發揚“支部建在連上”的光榮傳統,探索實踐“三抓三促兩品牌”工作法,推動黨小組黨建持續創新,不斷加強黨小組標準化和規范化建設,充分發揮黨員在一線中的先鋒模范作用,有效推進基層黨建工作和出版經營業務工作的深度融合,探索出黨建工作與全方位育人深度融合的新方法、新模式[8]。
(一)三抓:抓會前準備、抓會中交流、抓會后總結
一抓會前準備。一是合理安排,確保黨員參會率。第三黨小組會根據部門和小組內黨員工作安排,選擇合適的時間安排黨小組會議,盡可能使全部黨員參加會議,并督促請假的黨員及時自學和補充學習記錄,以隨時備查,保證全員學習覆蓋面。二是明確重點,加強黨員間交流討論。第三黨小組會在會前確定該次會議的領學人,梳理學習背景、內容要點等,促使參會黨員結合工作實際總結心得體會,確保黨員交流有重點。通過抓會前準備,第三黨小組工作抓手更實、思想交流更深。
二抓會中交流。一是加強領學人與參會黨員交流。第三黨小組在安排領學人解讀學習內容的同時,也鼓勵參會黨員根據特定內容提問題,并由領學人解答。二是加強參會黨員間的交流。第三黨小組提倡參會黨員根據學習內容和工作實際談感想、談收獲,以彼此啟發、相互借鑒。三是加強黨員和群眾的交流。第三黨小組還根據學習內容邀請相關群眾列席黨小組會議,并開展現場互動,促使參會人員結合業務工作進行交流學習。例如,電子工業出版社入選中宣部2020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選題的《大數據與國家治理》,就是第三黨小組在線上會議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時討論出的金點子。
三抓會后總結。一做記錄,包括黨小組活動手冊記錄和黨員個人學習手冊記錄,確保記錄如實、全面。在黨支部紀檢委員的季度抽查中,第三黨小組及其黨員記錄均獲得“整齊美觀、完整翔實,自學記錄完整”的檢查反饋。二推落實。第三黨小組及時落實在會上交流中總結的工作方法、建議等,確保黨小組學習落實處、有成效[9]。例如,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時,第三黨小組請相關參會人員介紹如何做好制造強國、網絡強國方向的選題策劃,并取得較好的落實效果。三重反思。第三黨小組既注重落實“第一議題”制度等,促使參會黨員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又重視組織生活會上的批評與自我批評,要求參會黨員充分重視批評,做好反思、及時改進。
總之,第三黨小組以制度規范為出發點著力推進黨建工作,在會前準備、會中交流、會后總結三個環節形成了切實可行、有據可考的制度規范,在領學領讀、黨群互動等方面探索了圍繞中心、建設隊伍、服務群眾的具體舉措,為推進黨支部規范化建設、破解問題、培養出版人才夯實了工作基礎。
(二)三促:以老促新、以“黨”促“群”、以黨建促業務
一是以老促新。第三黨小組不僅鼓勵老黨員發揮自身工作經驗及思想引領作用,指導并促使新黨員積極融入黨建和業務工作,還提倡新黨員作為新鮮血液增強黨小組工作活力,開拓新思路,從而加強黨建和業務工作。同時,第三黨小組通過“老青幫帶”,加強黨小組內黨員的優勢互補,充分調動黨小組黨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扎實開展各項組織生活和工作。
二是以“黨”促“群”。第三黨小組在黨小組內推行“黨員群眾結對子”,將黨小組建設成團結動員群眾的戰斗堡壘。一方面,第三黨小組充分發揮黨員骨干帶頭作用,激勵黨小組內黨員立足本職崗位做貢獻,以實際行動塑造黨員良好形象,形成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典型人物、典型經驗和典型事跡,并以身邊的榜樣為宣傳抓手,激勵黨小組黨員和群眾見賢思齊、奮發有為,擼起袖子加油干,風雨無阻向前行。另一方面,第三黨小組鼓勵群眾對標黨員,增強群眾對黨組織的認同感和自身使命感,使其不斷提升工作能力和政治素養。由此,第三黨小組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得到不斷提升,組織工作、宣傳思想、提質增效等方面凸顯溢出效應,使群眾入黨積極性明顯提升。
三是以黨建促業務。第三黨小組注重結合業務和日常工作實際,圍繞學習主題,組織黨小組黨員開展黨建學習和思考,促使黨小組黨員貫徹落實黨和國家政策精神,通過集中學習、積極討論,找思路、查問題,做到理論學習與業務工作相輔相成,在推動重點工作、破解新業務發展難題、促進人才培養等方面實現同頻共振,取得以黨建促業務的顯著效果。例如,在2017年—2022年,第三黨小組所在的電子工業出版社學術出版分社每年為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部門提供支撐服務20多次,每年都有多個項目入選國家出版基金、中宣部主題出版物、“經典中國國際出版工程”等,6年來累計入選國家級基金和項目17項,有力推動了學術出版高質量發展。
綜上所述,第三黨小組牢牢抓住黨支部建設這個根本和關鍵,使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真正在基層扎根生效。特別是在日常研討交流中,第三黨小組鼓勵黨小組黨員結合工作實際互相交流和學習,在學中練、在練中學,不僅豐富了黨組織生活的內容和形式,又賦予了黨建工作新的時代性和戰斗性,從而將黨建工作有效貫穿出版業務全流程,以黨建促業務,以業務促黨建,實現黨建與業務兩手抓、兩促進、兩提高[9]。
如果說“三抓”是從制度上推進黨建工作的話,那么“三促”就是從思想上推進黨建工作。制度是剛性約束,而思想是價值追求,是問題導向和使命導向的有機統一,既關注當下,又關照未來,既能解決“是什么”的問題,又能觸達“應當是什么”的視角,有效促進黨小組內黨員群眾對黨建工作的認知、認同和內化。
(三)兩品牌:“小術曉術”“進擊的小術”
一是建立業務品牌“小術曉術”,二是建立青年理論學習小組品牌“進擊的小術”。第三黨小組積極發揮黨小組和青年理論學習小組的作用,充分調動黨員主體性,帶動群眾廣泛參與,將黨員群眾的聰明才智和工作熱情引導到干事創業上來,加強品牌建設,推動黨建與業務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落實,使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兩促進、兩提高。
“小術曉術”“進擊的小術”兩個品牌的建設強調黨員與群眾同參與、老員工與新員工共建設。其中,在“小術曉術”的品牌建設中,老員工做好規劃指導,青年員工具體實施,全體成員獻計獻策。目前,“小術曉術”覆蓋微信公眾號、微信視頻號,并涉及知乎、抖音、快手等多個渠道。截至2023年3月,“小術曉術”微信視頻號共發布視頻150條,微信公眾號更新內容226條。“小術曉術”還通過微信視頻號組織行業專家完成423讀書沙龍1場、學術直播35場。目前,“小術曉術”品牌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進擊的小術”作為電子工業出版社專業出版分社的青年理論學習小組品牌,充分發揮黨員的主體作用,挖掘群眾的深層潛力,有效激發群眾的參與感和效能感,實現黨員和群眾緊密聯系和相互促進。在“進擊的小術”的品牌建設中,黨員任組長和考核干事,群眾任副組長、理論干事和實踐干事,以黨建帶動品牌規范化建設,以群眾推動品牌創新性建設,這既增強活動規范性,又凸顯組織凝聚力,在選題策劃交流與整合方面發揮一定作用[10]。可見,無論是選題策劃還是資源整合,無論是人才培養還是質量把控,都離不開黨員群眾的廣泛參與和群策群力,“進擊的小術”為群眾參與開啟了一扇新的窗口[11]。
新時代呼喚新作為,新機遇促進新方法。作為出版社黨建工作的組成細胞,電子工業出版社專業出版黨支部第三黨小組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導,在實際工作中探索實踐“三抓三促兩品牌”工作法,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核心、政治保障等方面充分發揮黨小組的引領保障作用,有效推動黨建與業務的深度融合,努力實現黨建與業務的共建共享和協同發展。“三抓三促兩品牌”工作法和黨建工作“永遠在路上”,是一項持之以恒、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工作。出版社只有在學術出版工作中,不斷總結出版工作實踐,積極探索黨建工作與出版業務深度融合發展的新模式,建立健全黨建工作與出版業務齊抓共管的工作長效機制[7],才能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實現黨的領導的堅強戰斗堡壘和發揮黨員在一線中先鋒模范作用的前沿陣地,培養優秀出版人才,推動出版業務創新,增強黨建工作實效,實現出版社高質量、可持續、現代化發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培養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是國家和民族長遠發展大計。”電子工業出版社專業出版黨支部第三黨小組著力加強黨建引領人才培養工作,以政治建設引領人才培養方向,以“三抓”規范人才培養制度,以“三促”凝練人才培養特色,以“兩品牌”打造人才培養環境,積極探索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育人優勢和發展優勢,凝聚育人合力,增強育人動力,提升育人效力,最終構建起黨建與人才培養深度融合的新格局。
[參考文獻]
[1]劉向東.新時代編輯出版人才培養路徑[J].編輯學刊,2022(04):20-24.
[2]李文娟.十八大以來出版人才隊伍建設的成就與經驗[J].科技與出版,2022(06):42-47.
[3]任文京.高等院校出版碩士培養的困境與出路[J].現代出版,2018(03):76-78.
[4]何軍民.新時代主題出版核心編輯力生成路徑[J].中國出版,2018(23):36-39.
[5]彭熙,牟怡,彭曉娟,等.新時代黨支部引領學術期刊高質量發展的探索與實踐[J].科技與出版,2021(09):129-133.
[6]崔青峰,趙常信.新時代大學出版社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研究[J].科技與出版,2022(01):98-102.
[7]董夫才,王篤利.探索大學出版社黨建與出版業務融合工作新模式:基于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黨建工作的分析[J].出版廣角,2021(04):42-44.
[8]楊萬慶.新時代加強高校出版企業黨建工作的思考[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8(18):64-65.
[9]趙宏中,蔡嬌麗.高校出版社黨建工作創新[J].中外企業家,2015(09):170.
[10]杜念峰.新形勢下黨建出版工作的新任務和新機遇[J].中國出版,2019(01):40-42.
[11]趙宏中,吳正剛.高校出版社黨建工作研究[M].武漢: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