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帆
摘要:本文簡單的分析了當前高校圖書館志愿者工作的意義及現狀,和高校圖書館青年志愿者團隊的管理障礙。并以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圖書館志愿者團隊為例,重點介紹了該學院圖書館志愿者團隊管理辦法,以期為高校圖書館志愿者團隊的管理提供更好的工作思路。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志愿者,管理創新
高校圖書館作為重要的文獻信息服務中心,不僅具有較強的文化包容性,也是良好的學生職業素養實踐培育場所。因此,要開展高質量的圖書館文獻信息服務,充分發揮圖書館的各項功能,不僅需要專業的圖書館館員,還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質、穩定的圖書館青年志愿者隊伍。高校學生作為高校圖書館的主要服務對象,主動參與和融入協助圖書館工作,成為一名圖書館志愿者,不僅有利于學生個人成長,還將大大促進圖書館管理和服務水平的提升。
1.有利于補充圖書館人員的不足
近年來,隨著高校圖書館的發展,圖書館館舍面積增加,館舍環境不斷改善,館員服務范圍也隨之不斷的擴大,讀者對館員的服務品質要求也在不斷的提升。而圖書館工作人員卻沒有得到充分的補充,館員的素質也不見得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圖書館不斷嘗試擴大服務范圍,提升服務質量,但最終受制于人員有限,無法更好的滿足讀者個性化、多元化的需求。[1]那么此時補充青年志愿者服務團隊人員作為館員后備力量,就顯得非常有必要。
2.有利于促進館讀關系
高校圖書館志愿者往往也是圖書館最忠實的讀者,因為喜歡閱讀,經常在圖書館徜徉書海,才會報名成為一名志愿者,希望為更多的讀者服務。志愿者在雙重身份轉化當中,可以有效挖掘圖書館日常經營中的不足問題,從而提出相應的改進思路,提升圖書館服務水平。由于志愿者是大學生,因此志愿者可以起到連接學生和圖書館的作用。[2]志愿者往往比一般學生更了解圖書館,熱心參與圖書館的各種閱讀推廣活動,是構建一個很好的圖書館和讀者之間溝通橋梁。
3.有利于增強校園文化氛圍
圖書館設置志愿者崗位, 有助于培養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社交能力,有助于強化學生團結協作的意識,提高學生的組織協調能力。[3]圖書館學生志愿者往往都是經常出入圖書館,比較熱愛學習的學生,發揮這批學生的積極作用。在他們的帶動下,可以引導更多的學生學會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學習,樹立良好的學風、教風、校風,營造和諧的文化氛圍。[4]
1.人員招募困難且流動性較大
由于圖書館在多數高校的現狀都是比較獨立,極少與其他職能部門合作,很難得到其他部門的重視和協助,因此也更難引起學生的關注和興趣。所以在圖書館成立專門的志愿者服務團隊,其實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即使請團委或者學生處老師幫忙組織志愿者活動,往往也都是臨時、短期的,一個活動做完,學生就走了,沒有規范的體系很難留住人。
2.激勵機制不夠
多數高校圖書館采用的激勵方式都比較單一,而且大多側重于精神方面的獎勵,忽略了一定的物質獎勵。對那些工作主動、認真的志愿者,并沒有特別關注,沒有與志愿者所在院系聯手,因圖書館較少與其他部門合作管理學生,學生在圖書館的表現很難跟在學生管理部門一樣,被納入推優評優、增加校測評分、入黨等的考核中等舉措,也大大降低了圖書館志愿者活動的吸引力。[5]
3.團隊缺乏專業指導老師
長久以來,由于一些客觀因素,導致圖書館館員學歷水平、個人素質參差不齊。多數人在圖書館上班都抱著清閑的心態來的,更不考慮在本職工作之余又額外承擔其他的工作,特別是最費心力的動態的學生管理工作。要制定相應的管理規范,花大量的時間鉆研和管理,強度不亞于學生會管理工作。一般很難有老師愿意接手該項工作。
筆者供職的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圖書館于2012年成立圖書館青年志愿者團隊,2012年團隊成立之初,該團隊還是一個不起眼的學生社團。報名人數還不到30人。近幾年來,隨著團隊老師及成員的不懈努力和團隊服務水平的不斷提高,報名該志愿者團隊人員逐年遞增,2021年9月份新生報到,有近1300人報名了圖書館志愿者團隊,經過多輪面試,并結合圖書館工作需求及團隊管理,平均每年僅僅錄取大概150人左右。該團隊因此成為學院最熱門的社團團隊。
1.團隊納新宣傳的方式
唯有做好團隊宣傳和建設才能吸引更多讀者加入團隊。該館在新生入館教育時積極宣傳。團隊成員作為接待新生的主力軍,志愿者統一的著裝和專業的講解,并在圖書館展覽區設置圖書館志愿者參與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等大事記圖片展覽,向新生直觀的展示圖書館志愿者風采,給新生留下深刻印象。
2.團隊成員的錄用及培訓
明確招募條件,雙向選擇、合理用人,并進行崗前規范化培訓。是順利開展圖書館志愿服務工作的前提以及提高服務質量的重要保證。
(1)招募學生志愿者,該館每年在迎新生的時候招募志愿者,會提前在公眾號發布招募信息,內容包含圖書館介紹、具體工作崗位及職責、工作時間安排、工作制度規范等信息。正常每年新生招募定在150人左右,基本可以滿足圖書館志愿服務工作需求。
(2)通過崗前培訓,學生可以知曉志愿服務重要性,強化服務意識,熟悉工作環境,培養專業技能。[6]志愿者在上崗前會開展一系列的培訓,包括組織紀律、禮儀規范以及圖書館各項工作規范。使得志愿者可以更快的融入館員角色,參與圖書館的服務工作。
3.團隊日常工作安排
一個團隊的健康成長,需要明確的工作制度和合理的工作安排。團隊將排班分為單雙周,各7個班次,平均每班次有2-3個組長和10來個組員,每天晚上(特殊節假日除外)6:20-6:35集合,當天值班人員必須在規定時間段前到達志愿者服務臺進行簽到,遲到超過十分鐘則不計入志愿者時長,待確認值班人員全部到齊后,由當日值班組長詢問業務指導老師安排當天的任務后,在值班組長的帶領下到達任務樓層完成當天任務,任務一般為:上架、下架、整架、順架、打包、調撥等,值班結束后進行總結上傳當日值班圖片,最后組員簽退方可離開。
4.團隊管理及激勵
團隊的發展和提升離不開激勵機制,學生志愿者在圖書館不計報酬無私奉獻,作為組織管理人員,更應該主動考慮志愿者的獎勵方案,以激勵和促進團隊長久、良性發展。
(1)該館團隊均為志愿匯注冊會員,日常工作只針對團隊成員開放志愿匯打卡簽到,以獲取積分獎勵。根據學院團委學生素質學分管理辦法,學生參加志愿服務工作,累計志愿匯分數達到一定積分即可兌換相應學分。
(2)該館結合三全育人管理平臺給予志愿者積分獎勵,達到一定積分即可兌換相應學分,或可以用積分換取學院三全育人中心的定制禮物。
(3)每年在讀書月期間表彰表現突出的志愿者“愛心大使”,并頒發獎品和榮譽證書。
5.團隊管理指導老師
該館安排專門的老師指導管理團隊工作。一位具備多年學生管理及團工作經驗的老師,具體指導團隊人員納新及日常管理工作。另一位老師負責團隊在圖書館的日常上架、倒架等具體的業務工作,由一線流通部門館員來承擔該崗位任務。
總之,一個團隊的成長,不僅需要有責任心的團隊指導老師,熱心的讀者參與,更需要多部門協同,共同來協助和助力團隊發展。只有不斷探索,大膽創新,才能充分調動志愿者的服務意識,發揮志愿者的特長,調動志愿者的積極性,吸引更多的志愿者走進圖書館。[5]才能使之更好的為圖書館服務,為廣大師生服務,從而提升圖書館的服務質量。
本文系本文系福建省教育廳終身教育課題研究項目〔中青年教師教育科研項目(終身教育專項)基金(閩教職成〔2018〕36號)(項目編號:JZ190043)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何巧,羅璇.高校圖書館志愿者服務可持續發展對策探討[J].蘭臺內外,2019(26):54-55.
[2]李躍其.高校圖書館志愿者管理與服務創新探究[J].知識文庫,2019(14):212+219.
[3] 夏國荃.論高校圖書館對志愿者的培育和管理[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 2009, 27 (6) :21-24.
[4]江新姿.高校圖書館學生志愿者科學教育與管理研究[J].鎮江高專學報,2019,32(03):42-44.
[5]丁曉紅.高校圖書館志愿者管理與服務模式探討[J].中外企業家,2019(20):107-108.
[6]江新姿.高校圖書館學生志愿者科學教育與管理研究[J].鎮江高專學報,2019,32(03):42-44.
(作者簡介:單位: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圖書館)
(責任編輯:李雪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