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綠色金融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測度及其作用機制研究

2023-05-30 17:52:45林木西肖宇博
當代經濟科學 2023年3期
關鍵詞:高質量發展

林木西 肖宇博

摘要:基于“五大發展理念”,構建綠色金融對經濟高質量發展影響的理論分析框架,利用2009—2020年中國30個省級面板數據,分別測度中國各地區綠色金融發展指數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數,并實證檢驗綠色金融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影響效應。研究發現:綠色金融對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顯著正向影響,但影響程度存在區域異質性,其對中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促進作用明顯高于東部地區。結合空間效應分析可以看出,綠色金融對本地區的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顯著正向影響,同時其空間溢出效應的存在有利于周邊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作用機制檢驗進一步驗證了綠色金融能夠從技術創新水平、產業協調程度、資源消耗程度及社會保障水平等方面顯著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為此,應采用增強綠色金融實力、加大綠色金融政策支持力度、鼓勵綠色金融創新等對策促進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綠色金融;高質量發展;新發展理念;技術創新;產業協調;資源消耗;社會保障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28482023(03)010113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必須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十九屆五中全會報告提出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實現高質量的發展。黨的二十大報告進一步提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需要完善支持綠色發展的財稅、金融、投資、價格政策和標準體系,發展綠色低碳產業??茖W認識綠色金融對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影響已成為重要的課題。本文主要分析綠色金融對高質量發展的測度及其作用機制。

關于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測度主要分為兩個方向。一是選擇某個具有代表性的指標進行衡量。全要素生產率是經濟發展的核心,因此,應直接以全要素生產率衡量經濟高質量發展水平[1],或以技術進步率的經濟貢獻值表征經濟高質量發展水平[2],或在傳統全要素生產率基礎上增加生態環境要素,用綠色全要素生產率代表經濟高質量發展水平[3]。這些方式雖然數據獲取簡便,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經濟高質量發展狀況,但也會損失部分信息,致使刻畫誤差較大。二是通過構建綜合評價指標體系進行衡量。分別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構建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歐進鋒等[4]在五大發展理念指引下,根據不同的數據信息,測度了經濟高質量發展水平。

關于綠色金融,國內外學界目前沒有形成統一的定義,主要從兩個維度進行分析。一是微觀維度,是指依據生態環境等指標,編制綠色產業相關標準,據此確定相關金融活動中金融資產的綠色比例。TaghizardehHesary等[5]認為綠色金融可以提高綠色能源項目的回報率,以此成為溝通金融業與綠色生態產業的紐帶,引導更多資金流向綠色生態產業。研究對象主要針對金融活動或金融工具,側重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評估,側重技術、行業和問題。二是宏觀維度,主要根據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提出測度金融系統整體效用的方法,研究對象主要針對金融系統對綠色可持續發展的貢獻,側重可持續發展的目的性,側重經濟轉型、可持續增長。比如,Labatt等[6]認為綠色金融的核心是金融服務于綠色經濟發展,通過一系列創新的金融工具來滿足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要求。相對來說,發達國家在定義綠色金融方面更加關注氣候,而發展中國家則側重通過節能減排防治污染。具體來說,中國學者主要根據綠色金融是金融業通過自身創新走向高級化和促進綠色產業發展的兩個同步角度來進行定義分析[7]。

現有文獻關于綠色金融對經濟高質量發展影響的研究不多見,主要是從理論上分析梳理綠色金融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要路徑并給出對策建議[8];還有部分文獻通過計量分析實證綠色金融可以通過環境改善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9]。與本文研究關系最為密切的是綠色金融對宏觀經濟增長的影響,主要有三種觀點:一是綠色金融可以擴充經濟增長點,加速經濟轉型促進經濟增長[10];二是綠色金融可以扶持和促進經濟增長,誘導經濟結構發生變化[11];三是綠色金融可以通過抑制落后產能,推動產業轉型產生新動能促進經濟增長[12]。

本文的邊際貢獻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將“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視為綠色金融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作用方向,依次選擇五個作用方向中具有代表性的技術創新、產業協調、資源消耗、外商投資及社會保障代理變量,通過中介效應模型系統分析綠色金融對于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作用機制。另一方面是將空間因素納入實證計量,全面分析綠色金融對本地區及周邊地區高質量發展的影響程度。

一、理論機制分析

高質量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即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作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綠色金融對高質量發展的影響主要從這五個方向全面展開。因此,本文基于五大發展理念,構建綠色金融與經濟高質量發展之間關系的理論分析框架,以此探討綠色金融對高質量發展的作用機理。

(一)綠色金融通過技術創新機制促進高質量發展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綠色金融可以通過技術創新促進高質量發展。從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出發,高質量發展需要依靠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帶動,在“雙循環”背景下,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產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安同信等[13]認為,以綠色產業為核心的綠色經濟,需要綠色金融的引領,綠色金融促進中國綠色制造發展,進而促進更多綠色產業相關技術創新的誕生。由于市場競爭可以帶來產業技術創新的集聚效應,綠色產業相關技術創新發展會激發其他產業及全社會的技術進步,從而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產生正向影響。

(二)綠色金融通過產業協調機制促進高質量發展

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生要求,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可以促進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的協調融合發展,綠色金融可以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提升產業協調程度[12]。綠色金融通過重構綠色產業、綠色制造及綠色消費產業體系來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14],主要有三種作用方式。一是政策引導。通過扶植政策鼓勵綠色信貸,激勵節能減排綠色行業的發展,以實現綠色經濟轉型發展。二是資金流向引導。一般是通過綠色金融工具的創新,引導資金流向綠色產業,以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三是產業整合。通過依靠現代金融市場的聚集優勢,滿足綠色企業群產業化的資金要求,從而產生相關綠色產業規模效應,并逐漸打造無形資產如品牌、技術專利等綠色產業的長久競爭力。因此,綠色金融會通過提升產業協調程度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產生正向影響。

(三)綠色金融通過“雙控”機制促進高質量發展

綠色是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建設美麗中國,需要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綠色金融通過控制資源消耗促進環境治理能力的提升[15]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一是直接作用。綠色金融可以直接削弱對高污染、高耗能產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加強對環境治理企業及機構的資金支持力度,起到控制環境污染程度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二是間接作用。綠色金融的發展可以轉變金融機構的管理模式及管理理念,通過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的創新間接增強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加快企業綠色文化建設,提升全民對綠色經濟發展的認同,從而利于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基于以上分析,綠色金融通過控制資源消耗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產生正向影響。

(四)綠色金融通過引進外資機制促進高質量發展

開放是經濟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實施高水平對外開放是順應世界經濟發展、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的必然趨勢。綠色金融所引領的綠色經濟,促進綠色產品及服務的國際化交流,促進綠色資本在國際市場的流動,促進國內綠色產業向國際市場的擴張,促使綠色經濟市場體系更加完善[16],通過在國際市場的資源配置來提高綠色經濟市場的運行效率。外商投資是國際資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可以促進中國綠色經濟在國內外市場的發展,也會提升中國在全球經濟治理體系中的話語權。綠色金融通過擴大外商投資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產生正向影響。

(五)綠色金融通過社會保障機制促進高質量發展

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綠色金融可以促進共享發展理念的落實[17]。共享發展理念主要是通過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更加高效、公平的分配制度,縮小收入差距來實現的,這就要考慮城鄉、區域和不同群體之間勞動成果的分配問題。共享發展離不開政府財政政策的支持,特別是提供配套的基礎保障制度及相應的公共品支持,如對綠色金融業務實施適當的財稅激勵政策,建設國家級綠色金融專項基金,針對綠色投資項目提供貼息政策,放寬綠色債券稅收門檻,提供培養或引進國內外綠色金融人才補貼及通過政府采購為綠色產業提供直接扶持等[18],從而對社會保障水平產生影響,進而促進高質量發展。

二、模型、變量和數據

(一)構建計量模型

本文通過構建基準計量回歸模型考察綠色金融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影響,模型設計如下:

eqdit=α0+α1gfiit+∑γjX+μi+λi+εit(1)

其中,被解釋變量eqdit代表經濟高質量發展水平,解釋變量gfiit代表綠色金融發展水平,X代表一系列控制變量,εit為誤差擾動項,μi為個體固定效應,λi為時間固定效應,下標i和t分別代表地區和時間。

鑒于中國經濟發展呈現區域發展特征,在考察綠色金融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影響時還應考慮空間因素。因此,在式(1)基準回歸基礎上,采用空間計量模型探究綠色金融在空間效應影響下對高質量發展的作用。為避免空間自回歸(SAR)與空間誤差模型(SEM)可能導致的結果偏誤,本文選擇空間杜賓模型(SDM)進行實證研究,空間計量模型設計如下:

eqdit=β0+β1gfiit+∑δjX+θ1∑ni=1Witeqdit+θ2∑ni=1Witgfiit+∑ni=1σjWitX+μi+λi+εit?(2)

其中,矩陣元素Wit代表不同時期的空間權重,W1代表鄰接距離權重,W2代表地理距離權重,W3代表經濟距離權重,以充分考察綠色金融在不同空間權重條件下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影響。鄰接距離權重度量為地區間相鄰賦值1,否則賦值0;地理距離權重根據地區間相差經緯度數據計算出空間距離平方的倒數賦值;經濟距離權重根據兩地之間人均實際GDP的絕對差的倒數賦值。

(二)變量說明

1.核心解釋變量:綠色金融發展水平的指數測度

本文從微觀和宏觀兩個方面對綠色金融進行界定:微觀方面主要圍繞金融資產的綠色比例構建指標評價體系,宏觀方面主要從創新的金融工具選擇角度進行分析。因此,構建相關指標體系的思路是選擇并計算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創新綠色金融工具所占相關整體經濟數據的比值。將熵值法作為指標賦權方法,構建綠色金融評價指標體系,具體見表1。

2.被解釋變量:經濟高質量發展水平的指數測度

高質量發展水平可以通過測量單一指標和綜合指標進行衡量。進一步地,借鑒師博等[19]的做法,通過經濟基本面、社會進步成果和生態進步成果三個維度構建經濟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如表2所示。

其中,經濟增長協調度借鑒干春暉等[20]的計算方法,用1與泰爾指數tl的差值來衡量:

1-tl=1-∑ni=1yi/yln(yi/li)/(y/l)?(3)

其中,y為總產出,l為就業人數,yi和li是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增加值和就業人數,i=1、2、3。

負向指標正向化處理借鑒葉宗裕[21]的處理方法,具體如下:

yij=max1≤i≤nxij-xij?(4)

其中,xij表示第i個省份的第j個原始指標值,yij是正向化后第i個省份的第j個指標值,通過主成分分析法降維表征指標,生成經濟高質量發展綜合指數。

3.控制變量

借鑒以往研究成果[22]并考慮數據的可得性和完整性,主要選擇以下控制變量:(1)物質資本投資(inv):以各地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與地區生產總值(GDP)的比值衡量;(2)金融發展水平(fin):以各地區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總額與地區生產總值比值的對數值衡量;(3)勞動力投入(la):以各地區就業人數對數值來衡量;(4)政府干預(gov):以各省級財政支出與地區生產總值的比值衡量;(5)基礎設施水平(inf):以各地區公路里程與年末人口數的比值衡量。

三、實證分析

(一)基準回歸

本文選用面板數據,通過Hausman檢驗基準回歸模型式(1)表明,應拒絕選用隨機效應模型的原假設,選用固定效應模型進行基準回歸更為準確。綠色金融發展水平對于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直接影響程度回歸結果如表4所示。

表4結果表明,對比個體固定效應與個體時間雙向固定效應的回歸系數,核心解釋變量系數均顯著

為正,說明綠色金融水平對高質量發展具有正向影響,支持了綠色金融促進高質量發展的理論分析。再通過時間聯合顯著性檢驗拒絕了不含時間效應的原假設,核心解釋變量的個體固定效應回歸系數均大于雙向固定效應,說明高質量發展受到了時間趨勢的一定影響。因此,基準回歸采用雙向固定效應的回歸

結果解釋綠色金融對高質量發展的影響分析更為準確。進一步地,考慮到綠色金融發展對高質量發展的影響存在的時滯性,將滯后一期的核心解釋變量帶入基準模型進行回歸,結果見第(3)(4)列:核心解釋變量綠色金融水平的滯后一期,其估計系數仍顯著為正,說明綠色金融發展對高質量發展影響存在一定時滯,也就是地區本期經濟高質量發展水平也會受到地區上期綠色金融發展的影響,主要原因在于部分綠色金融政策的貫徹需要一定的時間。個體雙向固定條件下,繼續對比第(2)(4)列,第(2)列當期影響的系數較大,說明當地經濟高質量發展主要是來自當期綠色金融發展水平的影響,其原因在于綠色信貸、綠色

債券等占比較高的綠色金融工具主要用于引導本地當期的經濟活動。因此,下文采用當期變量回歸進行分析,進一步考慮對時間效應的緩解。本文選擇第(2)列雙向固定效應的當期基準回歸結果進行分析最為準確。

控制變量方面,物質資本投資對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顯著的正向促進作用,說明物質資本投資對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金融發展水平同樣對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說明金融業發展對于促進資源合理配置、推動實體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勞動力投入對高質量發展的影響顯著為負,說明高質量發展與勞動力投入在“量”上不存在一定的正向關系,更多依靠勞動力“質”的提高。政府干預對高質量發展沒有顯著影響,說明政策因素、營商環境和“放管服”改革等有待進一步調整、優化和深化,同時還應考慮公共投資從長期來看對私人投資產生的擠出效應?;A設施水平的發展對高質量發展影響不顯著,說明在本文的研究時期內,基礎設施對于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作用尚未充分發揮。

(二)穩健性檢驗和異質性分析

鑒于全國各地區環境資源優勢不同、經濟發展不平衡,各地區綠色金融發展水平也存在一定差異,本文根據《中國統計年鑒》的經濟帶劃分,將樣本數據分為東、中、西部地區三大區域。根據分樣本回歸法,分區域進行樣本回歸以檢驗上文估計結果的穩健性。囿于通過整體樣本回歸估計不能識別各區域綠色金融發展水平對高質量發展的異質性,故通過對東、中、西部三大區域的樣本回歸做進一步的異質性分析,考察不同地區條件下綠色金融對高質量發展的影響差異,回歸結果如表5所示。三大區域的回歸結果均驗證了綠色金融發展水平對各自區域的高質量發展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而且和表4中全國樣本條件下綠色金融對高質量發展的影響方向一致,驗證了上文結論的穩健性。

異質性方面,通過三大區域樣本回歸結果對比全國來看,東部地區綠色金融發展對經濟高質量發展水平的影響系數小于全國水平,中西部地區大于全國水平,說明綠色金融對高質量發展的促進作用存在地區差異。究其原因,東部地區經濟發展初期主要以工業、服務業為主,目前產業結構已較為成熟,且多為傳統行業,長期存在以犧牲環境換取經濟增長的現象,而目前中國的綠色金融發展主要以研發新能源、節能減排等相關技術產品的產業為主要扶持對象,涉及的產業多為低碳甚至零碳產業,這樣東部地區以往的過度投資導致了產業轉型困難,因而阻礙了綠色金融對東部地區高質量發展促進作用的發揮。中西部地區經濟以農牧礦產業為主,工業產業基礎相對薄弱,客觀上有利于綠色金融引導低碳、零碳產業的發展,因此目前“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的七省十地參見中國人民銀行官方網站(www.pbc.gov.cn)。自2017年起,國務院已批準設立七省十地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第一批試驗區于2017年6月23日啟動,包括五省八地,即浙江省的湖州市和衢州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哈密市、昌吉回族自治州和克拉瑪依市,貴州省的貴安新區,廣東省的廣州市以及江西省的贛江新區;第二批試驗區為甘肅省的蘭州新區一地,于2019年11月28日啟動;第三批試驗區為重慶市一地,于2022年8月19日啟動。中有多座城市處于中西部地區。其中,中部地區工業產業有一定基礎,但產業結構成熟度不高,過度投資現象較少,因此相較于西部地區,綠色金融引領產業結構綠色轉型的作用更為明顯。同時,國家為實現資源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對中西部地區國土規劃多采取開發保護政策,逐步加大對生態環境、自然保護區及國家公園的保護和建設力度,采取了生態移民、財政轉移支付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且已產生明顯效果,與東部地區相比,進一步在中西部地區為綠色金融對高質量發展培育了更為肥沃的土壤[16]。

(三)空間計量檢驗

1.莫蘭指數與模型選擇

如表6所示,三種空間權重矩陣下測度的高質量發展莫蘭指數在1%的水平上顯著為正,說明高質量發展呈現顯著的空間依賴性,中國綠色金融發展狀況相似的地區空間上趨于集聚,并非完全隨機,其中鄰接距離權重下的值最高??傮w趨勢上,三種權重矩陣下莫蘭指數波動均較為平穩,但鄰接距離矩陣和地理距離矩陣隨時間呈現下降趨勢,經濟距離矩陣呈現上升趨勢,表明綠色金融和高質量發展在地理及經濟上均呈現出顯著的空間依賴性。綠色金融在一個地區的發展會對周邊地區產生正向影響,其地理區位優勢隨時間影響下降,經濟水平優勢隨時間影響逐漸上升,這主要是由于在綠色金融發展的初期,相關政策的貫徹具有一定的區域性,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綠色金融工具更多的是根據地區經濟水平的不同而進行差異化使用。此外,在模型選擇方面,根據三種權重矩陣條件下LM(Robust)空間誤差和空間滯后假設檢驗結果及LR檢驗結果,空間自回歸與空間誤差模型可能會導致結果偏誤,為此,在三種權重矩陣條件下選擇空間杜賓模型進行實證研究,再根據Hausman檢驗結果及比較logL值等關鍵系數情況,鄰接距離矩陣和地理距離矩陣條件下采用個體固定效應回歸,經濟距離矩陣條件下采用隨機效應回歸,具體回歸結果如表7所示。

2.不同空間權重下回歸結果分析

根據表7空間效應SDM模型回歸結果,鄰接距離權重矩陣和地理距離權重矩陣條件下的空間自回歸系數ρ顯著為正,表明綠色金融具有顯著空間溢出效應,使各地區高質量發展呈現正向空間聚集,說明某地區綠色金融平臺及政策的完善不僅有利于本地區高質量發展,而且將帶動鄰近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三種權重矩陣條件下,綠色金融發展水平系數均顯著為正,再次驗證了綠色金融發展會促進高質量發展并產生空間溢出效應。鄰接距離權重矩陣下的空間溢出效應系數最大,說明綠色金融對高質量發展的空間溢出效應在鄰接空間關聯下更強,本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水平的提升將會對鄰近地區產生“示范效應”。鄰近地區之間通過技術、資金及人才的交流,相互借鑒政策,生態環境相互影響等,補齊自身高質量發展短板,縮小發展差距。例如“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中,處于長三角地區的湖州和衢州,其相關綠色金融政策制定翔實,周邊城市的市場活力及城市競爭力指數呈現出較為明顯的空間集聚特征,可見綠色金融的發展已經成為助力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抓手[23]。

控制變量方面,三種權重矩陣條件下,物質資本投資系數、金融發展水平系數均顯著為正,說明對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在鄰接距離權重矩陣和地理距離權重矩陣條件下,勞動力投入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影響顯著為負,在經濟距離權重矩陣條件下,勞動力投入影響不顯著。這進一步驗證了高質量發展與勞動力投入重“質”而不重“量”。三種權重矩陣條件下,政府干預對經濟高質量發展均不顯著,從另一個側面說明政府改革、職能轉變和營商環境改善等對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性。基礎設施水平的發展對高質量發展影響在地理距離權重距離下不顯著,在鄰接距離權重矩陣和經濟距離權重矩陣條件下影響系數較小,說明需要進一步提高基礎設施建設質量。

3.空間溢出效應的分解

空間計量模型中存在的空間交互項將影響回歸系數分析綠色金融對高質量發展作用程度的準確性,對此可借鑒LeSage等[24]的做法,通過對變量求偏微分處理,將綠色金融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空間效應分解為直接效應、間接效應及總效應,并計算反饋效應,即一地區對周邊的溢出效應會反向溢出作用于原地區,這種反向溢出效用亦即反饋效應,可利用直接效應與回歸系數的差值來衡量。

根據上文空間效應回歸結果,在鄰接距離權重矩陣和地理距離權重矩陣條件下,綠色金融對高質量發展影響的空間溢出系數及空間自回歸系數ρ均為顯著,因此本文匯報這兩種權重矩陣下各變量空間效應的分解效應,結果如表8所示。直接效應表示綠色金融對本地區高質量發展的影響,間接效應表示綠色金融對周邊地區高質量發展影響,總效用為二者之和,反饋效應為直接效應與表7中回歸系數的差值。在兩種空間權重矩陣條件下,綠色金融對高質量發展的直接效應、間接效應及總效應均顯著為正,說明綠色金融對本地區及周邊地區均有正向空間溢出效應,原因在于綠色金融引領產業結構綠色轉型升級,具有示范性和正的外部性,不僅對本地區高質量發展具有促進作用,還對周邊地區具有示范性,間接引導周邊產業結構綠色轉型升級,同時周邊地區綠色轉型的成功還會通過人才技術等交流途徑進一步反哺本地的高質量發展。

控制變量方面,物質資本投資、金融發展、基礎設施水平的直接效應和總效應均顯著為正,說明對本地區進行投資、暢通金融及加強基礎設施水平,均可對本地區高質量發展產生促進作用。物質資本投資系數顯著為正,說明物質資本投資對高質量發展產生了明顯效果。金融發展水平系數在兩種權重矩陣條件下也均顯著為正,說明金融發展對高質量發展的正向影響進一步顯現。勞動力投入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影響顯著為負,說明不僅應增加勞動力的數量,更應提升勞動力的綜合素質,從勞動力的“質”上促進高質量發展水平的提高。間接效應方面,在地理距離權重矩陣條件下,物質資本投資和金融發展水平顯著為正,說明本地區物質資本投資和金融發展水平的提升將有利于提高周邊地區的高質量發展。在兩種權重矩陣條件下,勞動力投入和政府干預顯著為負,可能的原因是本地區勞動力的增加部分來源于周邊地區,其政府干預有可能造成地方保護主義的產生,阻礙周邊地區高質量發展。基礎設施水平的發展對高質量發展影響在地理距離權重距離下不顯著,在鄰接距離權重矩陣條件下影響系數較小,說明在本文的研究時期內,基礎設施對于周邊地區高質量發展的影響尚未完全發揮出來。

四、作用機制檢驗

(一)中介效應模型

進一步分析綠色金融影響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傳導作用機制。采用Hayes[25]的中介效應檢驗方法,對應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五大發展理念,依次選取技術創新水平(inn)、產業協調程度(str)、資源消耗程度(res)、外商投資水平(fdi)及社會保障水平(soc)5個具有代表性的中介變量作為檢驗的具體作用路徑,構建中介檢驗模型如下:

eqdit=α0+α1gfiit+∑γjX+μ1i+λ1i+ε1it(5)

Mit=β0+β1gfiit+∑γjX+μ2i+λ2i+ε2it(6)

eqdit=δ0+δ1gfiit+δ2Mit+∑γjX+μ3i+λ3i+ε3it(7)

其中,Mit代表中介變量,各回歸方程的估計效應模型與基準回歸一致,采用雙向固定效應進行回歸估計。α1、δ1和β1δ2分別代表綠色金融對經濟高質量發展影響的總效應、直接效應和間接效應。

(二)中介變量的選取

(1)技術創新水平(inn):借鑒以往經驗[26],以每萬名研發人員專利授權數的對數值衡量;(2)產業協調程度(str):根據配第—克拉克定理[27],選用第三產業增加值與地區生產總值的比值衡量;(3)資源消耗

程度(res):以耗電量與地區生產總值的比值正向化后除

以100所得數值衡量;(4)外商投資水平(fdi):以

外商直接投資總額與當年平均匯率乘積占地區生產總值比值來衡量;(5)社會保障水平(soc):共享發展離不開政府財政政策的支持,以地方社會保障與就業支出的對數值衡量。5個中介變量的相關數據來自《中國統計年鑒》、各省份統計年鑒及Wind數據庫,描述性統計結果見表9。

(三)估計結果分析

中介效應檢驗回歸結果如表10所示。除外商投資的代理變量外,其余技術創新水平、產業協調程度、

資源消耗程度及社會保障水平4個代理變量的間接效應均顯著為正,從而驗證了四個作用機制的存在。綠色金融促進綠色制造發展,促進綠色產業相關技術創新的誕生,創新作為第一動力引領高質量發展。綠色金融可以通過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提升產業協調程度,打造無形資產如品牌、技術專利等綠色產業的長久競爭力,引領本地經濟協調健康可持續發展。

綠色金融通過引領“兩高”企業綠色轉型升級,控制資源消耗程度,促進社會生態文明建設,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綠色金融的發展有利于共享發展理念的落實,通過對社會保障水平產生影響,促進高質量發展。對外商投資間接效應不顯著,主要原因在于國際貿易中單邊保護主義的存在,以及近年來中美貿易摩擦等的影響,造成了外商投資及貿易發展的各種不確定性的存在,這也符合目前中國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戰略預期。

五、結論與建議

本文基于“五大發展理念”視角,構建了綠色金融對經濟高質量發展影響的理論分析框架,借助熵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分別對中國各地區的綠色金融發展指數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數進行測度,利用2009—2020年中國30個省級面板數據,實證檢驗綠色金融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影響效應,得到結論如下:(1)無論是全國還是分中東西部地區,綠色金融對相應區域的經濟高質量發展均具有顯著正向影響,但影響程度存在區域異質性,綠色金融對中西部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促進作用明顯高于東部地區;(2)結合空間效應分析可以看出,綠色金融不僅對本地區的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顯著正向影響,同時綠色金融空間溢出效應的存在也有利于周邊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3)作用機制檢驗進一步驗證了綠色金融能夠通過技術創新水平、產業協調程度、降低資源消耗程度及社會保障水平四個具體作用機制顯著促進經濟高質量的發展。基于以上研究結論,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議:

第一,增強綠色金融實力,發揮其在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的積極作用。一是建立健全綠色金融體系,完善綠色金融機制。立足“雙碳”目標,進一步優化頂層設計,明確發展路線規劃,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從政策、市場、生態融合發展的角度出發,加快綠色金融市場機制建設[28]。二是強化對綠色金融市場的監管及引領,保障其健康發展。在政府相關職能部門中增設綠色金融市場的監管職能,并加強政策性金融機構對綠色金融發展的引領作用,通過政府資金劃撥、引入社會資本等方式建立專項綠色金融基金增強其資金實力。三是培育中介體系,加快信息平臺發展。針對綠色金融項目專業性較強的特點,積極培育市場亟需的第三方評價、監督及信息服務等中介服務機構,同時推動綠色金融基礎設施、公共環境成本信息平臺等建設,為中介體系提供必要的配套公共品支持。四是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打造專業人才隊伍。轉變傳統的發展和消費觀念,樹立企業的綠色發展觀、消費者的綠色消費觀,各金融機構應引育結合打造綠色金融發展的專業團隊,高校等相關部門探索綠色金融知識培養方式,為金融機構等相關行業輸送合格人才。

第二,加大綠色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加快東部地區產業轉型升級,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一是因地制宜強化綠色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在統一制定綠色金融發展行業標準的基礎上,根據區域異質性,明確各地區綠色金融發展水平及經濟發展質量存在的差異,建立多層次的綠色金融政策及服務平臺,促進各地區之間綠色金融協調發展,推動區域產業經濟的轉型升級,從而帶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二是鼓勵東部地區加快推進現代化,率先實現高質量發展。為此,必須率先實現產業轉型升級。這方面需要加強綠色金融的支持力度,鼓勵傳統“兩高”產業采用先進節能減排技術,降低環境污染,減少能耗及廢物的排放總量;根據地區產業要素稟賦的特點,積極探索潛導產業的發展方向,通過綠色金融的政策支持,盡快將資源環境節約型的高新技術潛導產業順利培育成為主導產業;針對東部地區產業發展的不同特點,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制定差異化的綠色金融服務政策,發揮杠桿效應,為東部地區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更多的資金支持。三是持續發揮綠色金融在中西部地區的促進作用,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通過中西部地區綠色金融政策的落實和深化,為西部開發、東北振興及中部崛起建立長期穩定的綠色資金渠道,建立健全區域協同發展機制,充分發揮綠色金融的空間溢出效應,全面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

第三,立足“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借鑒國際先進經驗,積極鼓勵綠色金融創新。一是堅持交流互鑒,推動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綠色金融推動科技創新、突破產業瓶頸的作用,在穩固國內經濟基本盤的基礎上,進一步發揮其促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作用。二是積極參與國際綠色發展項目,汲取國際降低資源消耗、社會保障等綠色項目發展的成功經驗。在利用綠色金融資金吸收國外先進節能減排技術的同時,堅持金融項目赤道原則的標準及理念,關注生態環境,促進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借鑒發達國家綠色金融監督及保障制度的一些做法,完善銀行業金融機構及政府財政部門等的綠色投融資管理,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三是積極鼓勵綠色金融產品及業務模式的創新,為高質量發展提供金融支持。在“雙碳”背景下,綠色投融資市場對綠色產業主體種類及數量的需求將持續提升,進而需要多元和個性化的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28]。在綠色信貸創新方面,通過將綠色環保理念植入金融信貸產品中,開拓綠色信貸種類和范圍;在綠色項目創新方面,將專業性較強的綠色發展項目市場化,促進綠色證券、綠色基金及綠色保險等金融業務的開展;在綠色金融衍生品創新方面,逐步建立并完善綠色金融衍生品市場及相關配套中介服務體系,如推動碳交易市場的發展,創新碳金融交易產品,帶動中國碳金融理論和實踐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徐現祥,李書娟,王賢彬,等.中國經濟增長目標的選擇:以高質量發展終結“崩潰論”[J].世界經濟,2018(10):325.

[2]劉彤彤,汪麗娟,吳福象.技術周期內的設備投資與經濟高質量發展[J].商業研究,2020(6):8595.

[3]余奕杉,高興民,衛平.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對城市群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影響:以長江經濟帶三大城市群為例[J].城市問題,2020(7):5665.

[4]歐進鋒,許抄軍,劉雨騏.基于五大發展理念的經濟高質量發展水平測度:廣東省21個地級市的實證分析[J].經濟地理,2020(6):7786.

[5]TAGHIZADEHHESARY?F,?YOSHINO?N.?The?way?to?induce?private?participation?in?green?finance?and?investment[J].?Finance?Research?Letters,?2019,31:98103.

[6]LABATT?S,WHITE?R?R.?Environmental?finance:a?guide?to?environmental?risk?assessment?and?financial?products[M].New?York:John?Wiley?&?Sons?Inc.,2002:2.

[7]杜莉,鄭立純.我國綠色金融政策體系的效應評價:基于試點運行數據的分析[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1):173182.

[8]王志強,王一凡.綠色金融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主要路徑與對策建議[J].農林經濟管理學報,2020(3):389396.

[9]雷漢云,王旭霞.環境污染、綠色金融與經濟高質量發展[J].統計與決策,2020(4):1822.

[10]褚敏,蹤家峰.政府干預金融深化與經濟結構轉型:基于新東北現象的考察[J].中國軟科學,2018(1):6376.

[11]陳經偉,姜能鵬,李欣.綠色金融的基本邏輯最優邊界與取向選擇[J].改革,2019(7):119131.

[12]方建國,林凡力.綠色金融與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系研究:基于中國30個省級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J].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1):1420.

[13]安同信,侯效敏,楊楊.中國綠色金融發展的理論內涵與實現路徑研究[J].東岳論叢,2017(6):92100.

[14]錢水土,王文中,方海光.綠色信貸對我國產業結構優化效應的實證分析[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8(1):714.

[15]黃建歡,呂海龍,王良健.金融發展影響區域綠色發展的機理:基于生態效率和空間計量的研究[J].地理研究,2014(3):532545.

[16]安國俊,訾文碩.綠色金融推動自貿區可持續發展探討[J].財政研究,2020(5):117129.

[17]尚希文.鄉村振興視閾下綠色共享金融法律制度研究[J].河南社會科學,2021(2):3744.

[18]國務院發展中心“綠化中國金融體系”課題組,張承惠,謝孟哲,等.發展中國綠色金融的邏輯與框架[J].金融論壇,2016(2):1728.

[19]師博,張冰瑤.全國地級以上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測度與分析[J].社會科學研究,2019(3):1927.

[20]干春暉,鄭若谷,余典范.中國產業結構變遷對經濟增長和波動的影響[J].經濟研究,2011(5):416.

[21]葉宗裕.關于多指標綜合評價中指標正向化和無綱量化方法的選擇[J].浙江統計,2003(4):2526.

[22]聶秀華,江萍.數字金融與區域技術創新水平研究[J].金融研究,2021(3):132150.

[23]陳詩一.綠色金融助力長三角一體化發展[J].環境經濟研究,2019(1):17.

[24]LESAGE?J?P,?THOMASAGNAN?C.?Interpreting?spatial?econometric?origindestination?flow?models[J].?Journal?of?Regional?Science,2015,55(2):188208.

[25]HAYES?A?F.?Beyond?Baron?and?Kenny:statistical?mediation?analysis?in?the?new?millennium[J].?Communication?Monographs,2009,76(4):408420.

[26]林木西,肖宇博.數字金融、技術創新與區域經濟增長[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2):4759.

[27]克拉克.經濟進步的條件[M].張旭民,夏晴,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20:244

[28]王遙,任玉潔.“雙碳”目標下的中國綠色金融體系構建[J].當代經濟科學,2022(5):113.

[本刊相關文獻鏈接]

[1]晏國菀,夏雪.減稅降費與企業高質量發展:來自全要素生產率的證據[J].當代經濟科學,2023(2):119130.

[2]余進韜,張蕊,龔星宇.數字金融如何影響綠色全要素生產率:動態特征、機制識別與空間效應[J].當代經濟科學,2022(6):4256.

[3]張雪瑩,吳多文,王緣.綠色債券對公司綠色創新的影響研究[J].當代經濟科學,2022(5):2838.

[4]王遙,任玉潔.“雙碳”目標下的中國綠色金融體系構建[J].當代經濟科學,2022(5):113.

[5]陳喆,鄭江淮.綠色技術創新能夠促進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嗎:兼論環境政策的選擇效應[J].當代經濟科學,2022(4):4358.

[6]趙宸宇.數字化轉型對企業社會責任的影響研究[J].當代經濟科學,2022(2):109116.

[7]李翠妮,葛晶,趙沙俊一.人工智能、老齡化與經濟高質量發展[J].當代經濟科學,2022(1):7791.

[8]張國勝,杜鵬飛,陳明明.數字賦能與企業技術創新:來自中國制造業的經驗證據[J].當代經濟科學,2021(6):6576.

[9]謝申祥,范鵬飛,王暉.服務業“營改增”與出口貿易高質量發展[J].當代經濟科學,2022(2):115.

[10]鄭萬騰,趙紅巖.數字金融發展能驅動區域技術創新收斂嗎:來自中國284個城市的經驗證據[J].當代經濟科學,2021(6):99111.

[11]韋東明,顧乃華.城市低碳治理與綠色經濟增長:基于低碳城市試點政策的準自然實驗[J].當代經濟科學,2021(4):90103.

[12]邸勍,袁曉玲,王書蓓.城鎮化影響環境質量的典型機制與差異化研究[J].當代經濟科學,2021(3):94106.

[13]李愷,上官緒明.稅收競爭、環境治理與經濟高質量發展:基于空間Durbin模型的實證分析[J].當代經濟科學,2021(3):118128.

[14]賈康,劉薇,張晶晶.創新引領城市高質量發展:創新原理、思路與要領的探討[J].當代經濟科學,2021(3):8393.

[15]劉莎,劉明.綠色金融、經濟增長與環境變化:西北地區環境指數實現“巴黎承諾”有無可能?[J].當代經濟科學,2020(1):7184.

編輯:鄭雅妮,高原

猜你喜歡
高質量發展
關于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思考
中國市場(2018年18期)2018-06-13 05:41:22
加快建設適應與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現代化經濟體系
理論探索(2018年3期)2018-05-31 09:15:22
轉向高質量發展的中國工業經濟
理論探索(2018年3期)2018-05-31 09:15:22
加快發展現代種植業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大力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人民論壇(2018年9期)2018-04-20 07:21:56
完善制度體系,為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人民論壇(2018年9期)2018-04-20 07:21:56
2018:中國會展業“高質量發展”之年
高質量發展背景下遼寧省綠色增長水平提升路徑及對策分析
北方經濟(2018年3期)2018-04-08 07:36:16
中國經濟改革“高質量發展”是關鍵詞
新民周刊(2018年11期)2018-04-02 04:29:06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解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免费福利网站| 日韩欧美高清视频|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国产免费| 看国产毛片| 中文成人在线视频| 97色婷婷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毛片在线看| 97视频精品全国免费观看| 国产一级二级三级毛片| jizz国产在线| 在线观看免费AV网| 久久精品这里只有国产中文精品| 欧美日韩在线成人| 天堂成人在线视频| 超级碰免费视频91| 另类欧美日韩| 久久特级毛片| 成年片色大黄全免费网站久久| 思思热在线视频精品| 日本三级欧美三级|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观看不卡| 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992tv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国内嫩模私拍精品视频|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乱码中文| 国产va视频| 亚洲成人黄色网址| 亚洲大尺码专区影院| 青青久视频| 毛片一区二区在线看| 女人18毛片一级毛片在线 | 国产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99在线小视频|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 国模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h视频在线| 午夜日b视频| 91日本在线观看亚洲精品| 丝袜亚洲综合|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综合影院| 男女猛烈无遮挡午夜视频| 婷婷亚洲天堂| 高清无码手机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网站 | 草草线在成年免费视频2| 日本午夜精品一本在线观看 | 亚洲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9啪在线视频| 一级在线毛片| 99精品高清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线| 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国产哺乳奶水91在线播放| 中文纯内无码H| 国产综合网站| 国产一区二区免费播放| 福利视频一区| 伊人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波多野结衣视频网站| 毛片a级毛片免费观看免下载| 亚洲成人网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一级片| a毛片在线播放| 一本久道久综合久久鬼色| 国产精品视频猛进猛出| 天堂网国产| 久久精品人妻中文视频| 极品av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成人| 无码高潮喷水专区久久| 国产欧美日韩资源在线观看| 久久免费精品琪琪| 综合色亚洲| 中文无码日韩精品| 青青网在线国产|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中文欧美在线人成大黄瓜|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色婷婷综合在线| 四虎成人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