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

[摘 要]繪本是以圖文并茂的形式講故事、講道理的書。有效的英語繪本閱讀教學,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幫助學生獲得科學知識,而且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品格,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英語教師要充分發揮繪本閱讀的作用,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并以此啟迪智慧、滋潤心靈,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英語繪本;閱讀教學;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 G623.3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23)03-0001-04
閱讀素養是21世紀人才的核心素養之一。閱讀對兒童的語言能力發展和全人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在母語為漢語的環境下,英語繪本閱讀能夠提供學習英語的真實語境,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激發學生的情感,涵養學生的生命,是實現語言教學工具性和人文性雙重屬性的重要途徑。于是,我嘗試借助英語繪本開展閱讀教學,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
一、基于核心素養的英語繪本閱讀教學探索
英語繪本主要呈現故事情景及內容,配以連環畫或動畫片以及音樂等形式,有助于學生整體理解和感受語言,培養學生的語感。閱讀英語繪本,通過學習故事、閱讀故事、表演故事等方式,可以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以及自主觀察、思考、表達等能力;通過多元文化的碰撞,可以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通過聽故事和講故事,可以讓學生學會推理、判斷并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見聞,展開想象的翅膀感受生活的情感、藝術的熏陶,體驗語言的運用藝術。
英語繪本閱讀教學,就是以故事為載體,利用學生對故事的喜愛,引導學生閱讀、想象、表達,以激活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英語繪本閱讀教學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以興趣為支點,提供真實自然的語言輸入,注重體驗和參與”的語言習得思想,能使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
二、“KWL”策略在英語繪本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閱讀英語繪本Wait! Wait! Wait! 時,我讓學生通過“讀圖”的方式獲取繪本的信息,并嘗試運用“KWL”策略進行繪本閱讀教學,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
1.“K”——讀前頭腦風暴,重思維發散
閱讀前:激發閱讀興趣,建立連接,為閱讀做好準備。
(1)“K”=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snails?(你對蝸牛了解多少?)
“K”就是Know,表示“我知道的”。“K”策略指導下的讀前環節,旨在激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背景知識,為繪本閱讀提供鋪墊。閱讀前,我通過頭腦風暴活動,激活學生對蝸牛的原有認知。學生紛紛說道:“Snail is small.”“As slow as a snail.”“Snails like rainy days.”當學生不僅說出蝸牛很小、爬行很慢,還說出蝸牛喜歡下雨天時,我是驚喜的。于是,我及時評價學生,并適時拓展更多有關蝸牛的科普知識:“Snails are the animals with the most teeth in the world. 蝸牛是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動物。”這時,學生對蝸牛的興趣被激發了起來。
(2)Scan the cover.(掃描封面。)
我出示繪本封面,通過封面上的兩只蝸牛圖,引導學生對故事情節進行預測:“What can you see from the cover of the story? Where are the two snails going? What are they shouting?”同時,我鼓勵學生說出繪本的主題、作者、出版社等信息,培養學生閱讀繪本之前了解封面信息的習慣,增強學生對繪本內容的整體感知。
2.“W”——讀中提問合作,重閱讀素養
閱讀中:知識重建,與文本互動,深入思考與探究。
(1)“W”= 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the two snails?(關于這兩只蝸牛你想知道什么?)
“W”就是Want,表示“我想知道的”。課堂上引導學生嘗試提問,這是啟發學生主動思考的鑰匙。“Where are the two snails going?”“How are they going to get there?”“Why would they go there?”我引導學生從個人經驗出發,根據圖片信息觀察、分析和預測,并提出問題。這樣可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體會學英語、說英語帶來的喜悅。
(2)Listen to the whole story and ask students with a whole question.(聽整個故事,問學生一個完整的問題。)
讓學生帶著問題完整地聽一遍故事,旨在培養學生整體感知故事內容的習慣。我通過圖片環游法,讓學生閱讀故事全文,熟悉故事內容,并能正確回答相應的特殊疑問句和一般疑問句。“Yes, they have to walk to Spain. The way is so long, they are very tired. Can you give some good ideas to the two snails?”我設置懸念,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以激活學生的思維,有效引發學生的思考。這里,要注意引導學生思考面對同一件事情,不同的態度會有不同的結果。如對“Woman Snail:Lets have some fun! Catch my tail.(想想如何讓我們的旅程變得有趣吧!來抓我的尾巴。)”,后面有學生說道:“很喜歡Woman Snail,因為她可以換一個角度看問題。不管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難,她都能思考怎樣去把它變成一件好的事情。”“這說明,不好的事情也許并不是真的不好,而是我們要在逆境中學會解決問題。”
3.“L”——讀后總結提升,重內化建構
閱讀后:交流反饋,情感滲透,升華主題。
(1)“L”= What have you learned?(你學到了什么?)
“L”就是Learned,表示“我學到的”。課堂上,我引導學生對繪本故事內容進行整體回顧,鼓勵學生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收獲:“可以是閱讀繪本的收獲,也可以是學習字母組合ai/ay在單詞中的發音規律。”這樣,意在強化學生對語音的感知。“書是智慧的寶庫,是啟迪心靈的鑰匙,是在迷途時的指南針。”學生通過與文本對話、與同伴對話以及角色表演、體驗和感悟,能較好地從蝸牛身上學到做什么事都要勇于克服困難的精神,形成堅持不懈、積極解決問題的樂觀人生態度。我順勢提出問題:“Which snail do you like better? What can you do?”這么一問,學生就明白作者通過這個故事來表達一種生活態度:面對生活挫折的時候,應該勇敢地去解決、樂觀地接受,而不是逃避。這樣教學,在學生回答問題的同時,達到 了“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2)Complete the story map.(完成故事的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理清故事的篇章結構,內化語言,發展思維,使學生享受到閱讀的樂趣。本故事的思維導圖見圖1:
在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中應用“KWL”策略,通過設計遞進式的閱讀任務,可實現從教到學的轉變,促進學生閱讀素養和思維品質的發展。
三、走向情境創設、任務驅動的深度繪本閱讀教學
在繪本Wait! Wait! Wait! 閱讀教學中,我通過情境創設、任務驅動,引領學生進行深度閱讀學習。
1.閱讀前: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引導參與
課始,我根據這節課的主題,改編《這里是新疆》的歌詞:“Where do you want to go? I want to go to Xinjiang. Xinjiang is beautiful. Xinjiang is good. Welcome to Xinjiang. Welcome you all.”節奏明快的歌曲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進而自然地導入故事主題——旅游。這樣創設情境,能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感受語言之美,使語言教學回歸語言的本質。
2.閱讀中:整體把握,構建語境,激活思維
(1)看一看,開啟充滿期待的思維之旅
在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可先讓學生從封面開始一直看到封底,使整本書完整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再引導學生從圖畫中看故事、讀故事、想故事,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如教學繪本Wait! Wait! Wait! 時,課始,我提問:“From China to Spain, its such a long way. Can you guess how can they go to Spain?”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閱讀繪本,不禁笑出聲來,這說明他們已從中體會到了故事的幽默、風趣。
(2)猜一猜,插上自由暢想的翅膀
“Task:Listen and guess whats that?”“Do they go to Spain by train or mailmans bike or sailors sail?”我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出示故事圖片,引導學生猜一猜故事情節,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這樣學生容易進入故事情境中,自然而然地跟隨故事的主角去經歷和體驗,此時故事中主角遇到的問題也就變成學生閱讀時的問題,學生為尋找答案而產生不斷向下翻頁的強烈欲望。這個時候,我適當地介入學生的閱讀,讓學生猜一猜接下來的故事情節。這不但不會影響學生繼續閱讀的興趣,反而會激發他們無窮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同時,我鼓勵學生用學過的語言知識去猜測,用完整的句子表達意思。
(3)讀一讀,感悟、理解文本
繪本閱讀教學中,我將學生分成六人閱讀小組,組員有“實際生活聯系員”“單詞大師”“組織討論員”“篇章解讀員”等,合作開展“閱讀圈”活動。如在“Who doesnt wait?”交流中,閱讀組長帶領組員一起讀一讀,模仿、練習故事中的語言;繪本故事中的兩只蝸牛焦急地喊“Wait,wait, wait!”,“實際生活聯系員”進行仿讀,根據自己的理解充分投入地讀,分析蝸牛的心情;“單詞大師”通過拆分單詞,教組員自然拼讀單詞,不斷擴大學習單詞的范圍,提高自主拼讀的能力;“組織討論員”則提出問題“Do they arrive in Spain? Now lets read together”,組織小組討論;“篇章解讀員”通過朗讀,體會蝸牛歷經萬難、不輕言放棄的精神,最后與組員分享蝸牛成功到達的喜悅。當小組自由讀的環節結束后,教師組織學生開展齊讀、男女生分讀、分角色讀等活動,這樣既可以保證全體學生參與,又可以了解學生的閱讀情況。繪本閱讀教學中開展“閱讀圈”活動,有利于促進學生的深度學習,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4)說一說,發出自己的聲音
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具有廣泛的興趣愛好和不同的能力。課堂上,我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并鼓勵學生表達對故事的感受、評價,圍繞故事開展交流與討論。繪本故事中常常隱藏情感線索,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體驗、移情、理解等活動來發現這一線索;要啟發學生探究繪本故事的內容,使學生在與繪本角色進行心靈交流和情感對話的過程中,體會其中的哲理或寓意。這樣獲得的情感體驗,才能內化為學生的自我意識,有助于提升他們的價值觀和自我修養,引發學生的深度學習。
3.閱讀后:運用語言,建構知識,提升素養
(1)演一演,搭建身心體驗的平臺
在繪本Wait! Wait! Wait! 的閱讀教學中,我先指導學生抓住細節,觀察蝸牛的表情:“Are they happy? Will they keep going? Maybe they want to go home.”然后,引導學生往下看蝸牛的表情:“Why are they happy? Oh, they dont give up. They are playing a game. Do you want to play this game‘Catch my tail?”這個故事的主角神態豐富,非常具有戲劇性,語言也富有節奏感。學生在表演過程中獲得了最真實的體驗,深化了對繪本故事的理解。在英語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通過不同的任務設計,讓每一位學生都有角色,以小組為單位上臺展示表演。對于在臺下觀摩的學生,教師則讓他們給予評價,評選出“最佳表演獎”“最佳語音語調獎”“最佳觀眾”,以此提高學生表演的積極性和傾聽能力。
(2)寫一寫,提升英語寫作的能力
將繪本閱讀和英語寫作有機結合,通過畫寫、仿寫、猜寫、續編、創編等形式,設計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寫作活動,可有效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如教學繪本Wait! Wait! Wait! 后,我給每位學生分發一張卡片:“Lets make a reading card,fill in the blanks and complete the story.”(The words with “ai”)
Two _______ are going to ________.
But, the _______ driver doesnt ________.
The ________doesnt ________.
The ________doesnt ________.
They always say ________.
Then, they have to walk to ________.
Its such a long ________.
They have a fun. Catch the ________ each other.
At last, they are in _________.
They are going to _____________ in Spain.
借助音頻和圖片信息提示完成故事內容,這樣既可以鍛煉學生聽音辨寫的能力,強化對單詞音形義的掌握,又引導學生經歷了“輸入—內化—輸出”的語言學習過程,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書面表達能力。
在英語繪本閱讀教學中,通過對語言進行輸出、沉淀、內化之后,學生獲得的不僅是“說”的提高,還促進了“寫”這一更高層次的語言輸出。在學生充分吸收、積累、內化語言知識的基礎上,教師要加強對學生英語閱讀的指導,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教師可以以主題的形式給學生布置制作英語故事書的作業,或者布置英語手抄報的作業,并開展評比、表彰活動,以此激勵學生對英語寫作的熱愛,使學生在“畫”繪本和“寫”繪本中享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
四、開發繪本閱讀《中國故事英語show》校本課程資源
積極開發繪本閱讀《中國故事英語show》校本課程資源,讓中國故事走進校園,融入課堂,這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需要,是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源泉。《中國故事英語show》校本課程弘揚民族精神,堅定文化自信,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交際能力、思維品質及動手能力,是對國家課程特色化、創新性的有效補充。
《中國故事英語show》校本課程,每冊包含6個中國故事,涵蓋中國成語故事、中國人物故事、中國神話故事、中國民俗故事等四類故事題材,故事內容主要選自學生同年級的語文、歷史、藝術、勞動等學科教材,實現跨學科融合。通過學習這些故事,學生學會如何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傳播中國文化;通過解析這些故事,學生學會探討文化表象背后所蘊含的思維方式及人文精神,以理性的態度和務實的精神,正確認識和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開展繪本閱讀活動,把閱讀的種子播撒在學生心田,可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有效的英語繪本閱讀,可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有效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總之,作為小學英語教師,我們要充分發揮繪本閱讀教學的作用,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并以此啟迪智慧、滋潤心靈,開啟繪本“悅讀之門”,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
(責編 杜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