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婷寅子


關鍵詞:播音主持;藝術;開放;創新
播音主持藝術需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對工作模式進行調整,創新工作形式,豐富節目內容,由此提高民眾對節目的期待感。隨著互聯網的大范圍普及與信息技術的高程度利用,人們對文化生活需求呈現出多樣化、多層次的格局。在此期間,廣播電視節目如果仍然按照以往的要求進行設計,無法滿足民眾對文化生活、精神層面的需求。播音主持藝術需要對工作進行創新,才能使播音主持藝術長久地發展。
播音主持藝術發展情況概述
我國播音主持藝術發展時間晚于西方發達國家,但是一直在隨著時代環境不斷發展創新。新時期人們的文化價值觀、思想理念發生較大變化,也使播音主持藝術得以快速發展。外部環境的變化讓播音主持必須基于現代大眾生活環境以及大眾審美意趣進行調整,基于新時期實際情況進行內容、形式延拓。播音主持藝術需要根據行業發展需求以及人民大眾涵養素質的提升,不斷完善專業能力,提高自身職業修養。
廣播電視事業和社會發展有一定的聯系,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中,廣播電視事業必須隨著民眾對廣播電視的觀看需求而進行調整和創新。在播音主持藝術發展中,應該尊重傳播規律,了解受眾在信息獲取方面的需求,拉近自身和受眾的距離,為播音主持藝術帶來活力。同時,還要保證播音主持藝術在輿論方面具備政治性和引導性,使其實現持久發展。
播音主持藝術進行創新的重要性
廣播電視主要負責信息的傳輸,是人們在日常活動中接收信息的一種方式,承擔著輿論引導的職責。廣播電視在信息傳播方面擁有一定的權威性,是大眾獲取信息的常用手段。廣播電視在信息傳輸方面需要明確自身承擔的使命,保證傳播的信息內容真實、可靠,同時保證信息的及時性,發揮自身正向引導作用,滿足現代大眾對文化方面的獲取需求,豐富民眾的精神世界。在新技術快速發展中,播音主持遇到不小的挑戰,也獲得一些機遇。
播音主持需要積極參與創新活動,從而才能更好地迎接未來行業中可能遇到的挑戰。播音主持需要基于新時期行業對自身工作能力提出的要求,鎖定播音主持藝術發展的大方針和方向,在此基礎上對播音主持工作進行創新,學習行業領域知識,提高自身職業素養,隨著社會環境的發展,不斷完善能力結構,更好地完成崗位職責范圍內的任務,成為廣播電視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
新時期播音主持藝術的創新方向
理論創新
播音主持藝術需要與社會的發展同步,獲取民眾對電視廣播的訴求,才能使創新工作具有現實意義,帶來較高的價值回報。在播音主持藝術創新中,應該做好理論的構建工作,使其成為實踐活動的指導,為理論發展提供重要的基石,在實踐內容的指導下,持續完善播音主持理論體系。
播音主持藝術在進行創新時,應該基于理論層面推進創新工作,確定該項工作的大體方向,依據工作需求調整活動方式,由此讓播音主持可以根據現代社會環境進行調整。播音主持節目在設置時需要做好定位工作,在滿足社會發展環境需求的同時,還應該做好公眾輿論正能量的傳播,尊重受眾需求,保證傳播的信息全面、真實,不會對大眾形成誤導。在活動中應該從接收和傳播的角度進行思考,讓兩者可以相互協同,彌補播音主持理論層面出現的空白。
社會快速發展對播音主持藝術提出新的要求,當下應該對新需求、新媒體進行研究和分析,在新思路與新理念下進行研討,豐富理論體系內容,使其具備較強的生命力,在播音主持藝術領域取得良好的成果。
在播音主持理論創新方面,需要加強對新思路和新理論的研究力度,清楚當前工作形勢,結合播音主持藝術理論已有的研究成果,收集行業發展數據,做出播音主持藝術未來發展的預測。從該方向進行研究,給出創新方法,通過多類因素的分析,補充播音主持藝術理論內容,為播音主持藝術創新和發展奠定基石。
實踐創新
廣播電視和播音主持藝術兩者互為表里,難以分割。在播音主持藝術發展中可以推動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廣播電視如果缺少播音主持藝術,也會使其魅力消減不少。因此,需要在社會發展中同步推進廣播電視與播音主持藝術.從而實現相互協同、共同發展。
傳統廣播電視應該根據受眾對信息獲取的需求進行創新,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也變得更加多樣,為現代廣播注入強大生命力。傳統廣播電視應在新媒體、新技術出現后,保持自身在信息傳播方面的優勢,積極地利用新技術與新媒體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在相互合作下提高資源利用率,實現立體傳播,提高受眾在信息獲取中的體驗感。
在廣播電視發展中,播音主持需要基于行業發生的改變進行調整,對播音主持帶來挑戰的同時,也提供不少的機會。播音主持藝術在創新中,可以利用新技術與新媒體手段,以較為靈活的形式進行主持活動,提高節目的觀賞效果,方便主持人與受眾及時互動,使受眾在節目播出過程中獲得新的體驗。目前網絡中出現了較多形式的節目,播音主持創作類作品也不斷增多,一些形式新穎的主持方式從大量作品中脫穎而出。
從市場需求層面進行分析,播音主持藝術應該基于廣播電視發展方向,確定自身的發展需求并進行創新,根據現代信息發展情況與受眾需求,對新技術進行合理的應用。播音主持藝術在創新發展中,應該根據環境以及工作表現,立足實際,確定播音主持藝術在未來的發展方向,收集市場數據結合理論方面的內容,探索實踐創新空間,明確播音主持藝術的發展路徑,給出較為可靠的方法,推動廣播電視行業穩定發展。
新時期播音主持藝術的創新空間探索
順應觀眾心理
播音主持想要在行業發展中推進播音主持藝術創新,應該重新定位受眾對信息獲取的需求,轉變播音主持工作理念,學習新興媒體的工作形式,尋求播音主持新的工作路徑,找到播音主持藝術在未來的發展方向。隨著廣播電視節目的豐富,播音主持應該打破原有經驗壁壘,以受眾的需求作為導向,順應受眾心理,防止節目內容因不符合大眾心理定位,而使收視率降低。
在播音主持重新進行節目內容定位時,需要與觀眾溝通,通過平臺獲取觀眾節目觀賞訴求。播音主持人可以在此環節清楚受眾需求,重新認識主持藝術。主持藝術并不是刻板、固有、一成不變的,也不是照本宣讀、咬字清晰即可的,而需要隨著受眾群體需求的改變進行調整。播音主持需要在節目中靈活地組織語言,具備較強的感染力和號召力。
廣播電視在過去一段時間里,在信息傳播方面有較大的優勢,導致其忽視新媒體的發展,無視新媒體對廣播電視形成的威脅,認為自身在發展中依靠已有平臺即可,沒有對形式進行創新。然而,在社會快速發展中,廣播電視的地位已經悄然發生變化,廣播電視應該保有清醒的認知,廣播電視雖然有不小的影響力,但是也需要隨著時代發展對自身工作進行創新。如果沒有隨著行業發展、社會進步,對工作模式進行變革,很難實現廣播電視的可持續發展。
播音主持人應該在時代發展中擁有清醒的認知,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和價值理念,將其作為藝術創新的基礎,不讓播音藝術創新偏離社會發展主線,為受眾提供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讓信息傳播可以滿足群眾對信息獲取的需求,豐富大眾的精神世界,堅守社會正能量傳播的主陣地,讓播音主持藝術創新具有較高的價值。
堅持開放工作原則
廣播電視在信息傳播中,必須看到互聯網時代信息傳播的便利條件以及廣播電視未來發展的主旋律,積極與現代媒體結合。在大數據、云計算的基礎上,依托現代技術實現資源共享。播音主持應該秉持開放的工作原則,獲取更多信息,基于工作定位編制節目,創新播音主持工作方式,在網絡和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在節目播放中實現雙向互動,快速獲取群眾對節目的看法,及時進行定位,針對節目尚存的不足進行變動,推進播音主持藝術創新。
播音主持人需要提升自身公信力,對節目平臺播放內容進行嚴格審查,保證播放內容真實、可靠,向受眾提供他們感興趣的內容,傳遞正能量。廣播電視可以通過手機APP、官方微信、網站等平臺推送信息內容,增設互動功能模塊,實現雙向交流,及時獲取公眾對節目的反饋意見。播音主持藝術發展中,合理操作現代技術,在開放的理念下不斷創新。
加強人才培養
播音主持藝術需要基于時代特征調整工作形式,在大量人才的支撐下,實現長久發展。因此必須快速培養符合播音主持藝術發展定位的主持人才,確保其具備較強的創新意識,結合多平臺組織、多地域組織,設計出符合社會背景的節目。
播音主持人必須具備較高的職業素養,擁有極強的親和力和感染力,快速學習工作技巧,基于自身能力掌握節目類型特點,駕馭相應節目,推進工作的創新,使節目的觀感效果得到提升,吸引更多群眾,提高節目收視率。
播音主持人對節目播放效果的影響巨大,播音主持人在節目組織中,一方面需要做好節目內容的報道,另一方面還需要與群眾進行互動,在交流中形成共鳴,調動觀眾的情感,讓觀眾在收看節目時獲得更好的體驗,讓收看節目的觀眾感受到節目的魅力。
節目設置的定位不同,節目面對的觀眾群體便會出現差異。播音主持需要做好節目群體的定位工作,可以根據相應群體對節目收看的需求進行設計。因此,需要培養大量同時具備優質策劃、節目資源采集等能力的人才,保證相關人才具備完成節目直播和錄制的能力。
合理運用表現技巧
播音主持人在過往節目中,將咬字清晰作為工作的重點關注事項,但是沒有對語言創造力進行訓練。在節目活動中,如果出現意外情況,一些播音主持人很難做好場控工作。因此,播音主持人需要提高主持人在臨場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防止觀眾觀看節目時出現生硬、刻板的感覺。在表演技巧的使用下,刺激播音主持語言創造力,在節目氛圍維持方面有較好的作用,營造出歡愉、輕松的氛圍,不讓觀眾收看節目時有不適的感覺。
播音主持應該在創新發展中,從理論和實踐等層面進行分析,意識到廣播電視與新媒體融合的必要性,在創新發展中以民眾需求作為導向,秉持開放的原則推進工作,培養大量可以為廣播電視播音、節目編制服務的人才,使播音主持藝術有較強的吸引力,推出的節目可以吸引更多群體,成為廣播電視持續發展的保障。